查看原文
其他

掌握“德西效应”,学会奖励孩子

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01-09


家长中比较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就是物质奖励。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家长奖励孩子的案例:

有一段时间,女儿十分喜欢画画,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我特地设立了一个奖励机制,只要女儿完整地画完一幅画,就给予-个红五星;只要画出一幅令我满意的作品,就给予十个红五星;当红五星累积到二十个时就满足孩子一个愿望,比如,去游乐场玩、买一个洋娃娃、多给一个星期的零花钱等。另外,如果有作品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就奖励现金一百至五百元不等。

……

现在说一说吧,您觉得这样奖励的效果会怎样?

正确答案,您读完“德西效应”后自然就知道了。

  

【来源】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答案】

学习了“德西效应”之后,您一定明晰了,前面案例中的那位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请看那个案例的后续部分:

起初,女儿的积极性很高,几乎每天都会完成一幅作品,还常常提醒我不要忘记给她红五星。在女儿的不懈努力下,她得到了很多红五星,也满足了不少愿望。我满以为孩子会更加努力,朝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发,谁知事情的发展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美好。渐渐地,我发现女儿对画画的兴趣没以前那么浓了,很多时候只为完成任务,或只为获取红五星。大约过了半年,女儿对画画完全失去了兴趣,即使我提高奖励的额度,她也无动于衷。

由此可见, “物质奖励”的方法只能出现一时的效果,并不能有长久的作用,因为物质鼓励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用这种“诱惑的手段”来促使孩子,只能使孩子为了得到心爱的东西去学习,而并非发自内心,所以很难持久。

 

【启迪】

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家长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孩子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孩子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一味奖励会使孩子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因此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滥用奖励,要避免"德西效应"。

 

【应用】

“德西效应”的应用上,先分享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给大家: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这个故事是对“德西效应”的绝佳运用。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该如何运用呢?学会了“奖励”的原则和策略,便掌握了“德西效应”的奥妙。大家不妨这样做。

 

1.奖励的目的是使孩子“培养情趣,获得乐趣”。

家长鼓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很多,而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一味表扬更有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未知本身的内在兴趣是求知的最佳动机,此时最好的奖励办法是引导,使之拥有进一步探究和尝试的机会。

在前面的“案例”中,女儿本来十分喜欢画画,无需家长进行物质奖励也会非常投入。这时家长对孩子最大的奖励便是支持孩子,为孩子提供画画的各种便利,使孩子接触到更高层次的绘画作品和更有知名度的绘画教师,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其对画画的情感和兴趣,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愉悦,而不是给予繁琐的“物质刺激”。

根据德西效应,家长在表扬孩子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孩子关注自己的成长。平时,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方向发展。

 

2.奖励的对象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人格。

心理学家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和孩子交往时经常就一些小事任意涉及他们的人格,就会使孩子认为自身的价值必须依附在他人给予的赞同、不满等评价上,影响他们整个身心的发展。

如果您觉得这段话不好理解,那么请比较一下下面的实例:

正例:

(1)这篇作文的水平很高,它对中学生的心理有深刻的描绘!

(2)最近你的作业做得很认真,字迹也端正了。

反例:

(1)你真了不起,作文写得这么棒!

(2)最近我认为你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对比之后我们可以看出,“正例”指向的是孩子的行为,而“反例”指向的是孩子的人格。我们的表扬、奖励应该指向于孩子做事的过程或结果,而不是指向其人格。

 

3.奖励的内容是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奖赏。

家长朋友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把应承担的义务看作是"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做不到应该受到严厉批评,做到了不应当"邀功请赏",只有做得好才会立功受奖。

从奖励的内容上看,如果是孩子所期望的,便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反之不但不能起到正面作用,有时适得其反。特别是当奖励越来越低而标准越来越高时,奖励甚至会变成一种惩罚。

家长的奖励应该是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如图书、体育器械、外出旅游等等。如果奖励一些诸如现金、手机之类的东西,容易引起孩子的炫耀、攀比,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褒奖不能太廉价。用不真诚的表扬敷衍孩子,孩子会很敏感地感受到,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用太过廉价的奖品应付孩子,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比如做某件事前之前答应孩子做好之后会有奖励,等孩子做完了,家长却奖励给他一个他自己经常玩的小粘贴画,孩子一定会有受到欺骗的感觉,可能再也不会相信家长的所谓“承诺”了。

过度褒奖孩子也是不可取的。在频次上,我们应该做到“发行量”不可过高。“物以稀为贵”,过高的“发行量”往往会造成极低的“含金量”,天长日久,对孩子的正面刺激会越来越小,渐渐地就达不到激励的效果了。

 

4.奖励的方法是客观、及时,有针对性和引领性。

支持、认可和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奖励;奖励一定要客观、及时和有针对性。

首先奖励一定要客观,要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和个人兴趣进行奖励,而不是以家长的个人好恶来决定是否奖励。

其次是奖励一定要及时,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对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使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期望,从而激发、调动其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第三是奖励一定要有针对性,直接指向于孩子具体的言行、兴趣或某项成果,不能含糊其辞、空洞无物。

最后是奖励一定要有引领性,在激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给予孩子更高的期待。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即使采用物质奖励的手段,也不可过多过滥,而应恰到好处。

=======================================

   温馨提示:亲爱的朋友,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如果您想更方便地阅读班级管理、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的文章,请点击题目下面蓝色字“追梦教师袁建国”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再点击“关注公众号”即可。

更多“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请点击阅读

“禁果效应”告诉我们,要利用好孩子的好奇心

掌握“棘轮效应”,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掌握“互惠效应”,教给孩子与人相处之法

利用“标签效应”,学会给孩子贴标签

用好“目标效应 ”,使孩子行有所向

掌握“天鹅效应”,做一名“会爱”的家长

找一条搅动池水的“鲶鱼”  ——谈“鲶鱼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用好“狐狸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掌握“马太效应”,让孩子从平庸走向优秀

“爱孩子,母鸡都会!”  您确定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请掌握“真爱法则”

家庭教育不可不知的“甘地夫人法则”

许多家长不知道,手表也有“定律”,而且非常重要

教育孩子,请一定要注意“超限效应”

天赋递减法则——天才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破窗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用“路径依赖理论”对孩子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掌握“感觉剥夺定律“,对孩子施加必要的“刺激”

用好“延迟满足法则”,训练孩子的控制力

您懂得“尊重孩子”的重要性,  却不一定懂得“尊重法则”的全部内容

掌握“思维模式法则”,孩子一定会改变

掌握“自然惩罚法则”,有效避免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冲突

家庭教育,离不开“南风法则”

用“梦想法则”,为孩子点亮心灯

学习“狼性法则”,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养成孩子好习惯,学会用“强化定律”

家长应该学会用“木桶定律”指导孩子上“网课”

怎样陪孩子上网课?学会使用“罗森塔尔效应”吧!

怎样陪孩子上网课?应该遵循鱼缸法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