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成昊:G7广岛峰会对华释放了何种信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美聚焦 Author 孙成昊


孙成昊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公报既折射出美国领导下的西方集团正日益精细化对华竞争的策略手段,也体现出部分理性思维在对华竞争中的短暂回归。“短期缓和、长期竞争”可能是下一阶段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的对华政策走向。

在美国对华发起战略竞争以及乌克兰危机的双重背景下,针对中国和俄罗斯议题构建何种新叙事、拟定何种新策略,不可避免地成为外界对今年G7广岛峰会关注的焦点。

在涉华议题上,G7峰会似乎释放了矛盾的信号。一方面,峰会公报采取了一种防御性而非进攻性的叙事,强调仍准备与中国建立建设性的、稳定的关系,认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其经济规模,澄清并不追求对华经济脱钩政策,也承认有必要在全球性挑战和共同利益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公报仍试图在台海、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方面挑衅中方,表示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以所谓的“经济胁迫”影射中国,这些表述也引发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并不奇怪,它既折射出美国领导下的西方集团正日益精细化对华竞争的策略手段,也体现出部分理性思维在对华竞争中的短暂回归。“短期缓和、长期竞争”可能是下一阶段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的对华政策走向。

▲美国总统拜登5月21日在广岛G7峰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不打算与中国脱钩”。

从G7峰会达成的公报可以看出,拜登政府仍然希望将西方核心小集团纳入对华战略竞争轨道,但也不得不考虑其他国家与中国利益交织的现实。G7公报在涉华议题语言上的两面性表明,美国和盟友既了解与中国加强经济接触的“风险”,也意识到对华完全脱钩、切断经济联系是不现实的政策选项。

在经济领域,美国鼓动其他各方追求贸易来源的多元化,强调需要加强供应链稳定性,并迎合欧洲方面倡导的“去风险化”,以此取代更具挑衅性的“脱钩”说法。在对华投资方面,G7的分歧更为明显,美国呼吁有针对性地控制对华投资,而考虑到对本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德国、法国、日本对此更为谨慎。

为实现既不与中国脱钩,又要与中国竞争的矛盾目标,美国主导下的G7也在同盟内外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就同盟内部而言,G7已成为美国协调其他盟友涉华政策的新机制、新平台,希望能够在涉及经贸、科技等关键领域尽快达成共识,以加强同盟对华竞争的凝聚力。

就同盟外部来看,G7希望以更灵活的方式吸纳更多新兴经济体,扩大对华竞争队伍,包括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气候变化等领域支持南方国家,削弱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例如,印度成为拉拢的重点对象,这一方面由于印度在美国推动的印太战略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因为印度仍具备较大的经济潜力,可以通过消费、投资和贸易三大领域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同时也因乌克兰危机影响而成为欧洲能源的过境国。

有意思的是,G7峰会公报中部分涉华表述的回调与当前拜登政府不断释放对华缓和的表态相吻合,中美关系能否在未来迎来一定的转圜机遇也将决定G7对华态度的走向。近期,美方多位高官发出类似信号,表示希望加强与中方接触、不谋求对华经济脱钩,并为台海可能出现的冲突前景降温。

美方急于“踩刹车”的表现并不意味着对华战略竞争将出现根本性逆转,而是在内外因素推动下的一种阶段性调整。从美国国内看,拜登政府在中美关系上面临一定的机遇窗口,但这个窗口时间不会太长。随着美国即将进入2024年大选周期,拜登在国内的地位将更加脆弱,任何寻求对华缓和的政策都可能成为共和党攻击的靶子。如果不在今年做些什么,拜登政府在明年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政治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美国既认识到对华快速脱钩难以实现,也感受到第三方带来的压力。在经历了多轮较量后,拜登政府意识到美国严重误判了对华竞争的代价和走向,对华经贸和科技施压将产生严重且不可逆的外溢效应,导致更加脆弱的全球供应链,损害美国及其盟伴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来自欧洲等重要第三方的压力促使美国必须重新校准对华竞争策略。中欧经贸关系近期迅速升温,合作领域涉及航空等高端制造业、电池工厂等新能源产业以及港口等基建工程。欧洲方面一直以来反对采取对华“脱钩”政策,其使用的更加温和的“去风险化”表述逐渐被美方采纳。比前任更重视“大西洋主义”的拜登对欧洲方面的态度敏感度更高,也认为简单套用“冷战”模式的对华竞争并不能更有效地团结盟友。

G7广岛峰会并不代表美国或者西方核心集团对华政策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而更像是美国主导下的对华竞争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因此,美国的核心诉求没有改变,仍然谋求“竞赢”中国,但它也看到了此前对华竞争策略并不奏效,需要调整。这种调整的结果充满不确定性,但确定的是,留给拜登政府的时间不多了。


文章2023年5月25日首发于“中美聚焦”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阅读


孙成昊:中美关系能否迎来机遇窗口?
孙成昊:乌克兰危机一周年,留给世界怎样的思考?
孙成昊:2023年美国政治极化难消,外交加速定型
孙成昊:美国中期选举后的政治新生态与中美关系未来走势
孙成昊:“大西方”撕开裂口?如何理性看待美欧分歧
孙成昊:美国中期选举结果耐人寻味
孙成昊: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暴露出的三组矛盾
孙成昊:拜登早早庆功中期选举,全靠特朗普“神助攻”?
孙成昊:2022年中期选举对美国政治意味着什么?
孙成昊:北约“印太化”与中美欧关系的未来
孙成昊:北约峰会为何突出“中国元素”?
孙成昊:Constructive Talks or Just Hot Air?
孙成昊:Compartmentalisation in China-EU Relations
孙成昊: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为何成为“文献回顾”?
孙成昊:拜登亚洲行折射美国印太战略新步调
孙成昊:俄乌冲突将怎样影响欧亚大格局
孙成昊:NATO has chosen the wrong path by targeting China
孙成昊:俄乌危机之下 美欧联手制华走向何方?
孙成昊 |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姗姗来迟的“架桥人”?
孙成昊:拜登想借巧实力拉欧盟“制华” 欧盟会买账吗?
孙成昊 王静姝:美国“印太战略”有一个天然缺陷
孙成昊:习近平同拜登首次“云会晤”,为中美“再接触”注入源头活水
孙成昊:踌躇满志的拜登为何陷入执政困局
孙成昊 郑乐锋:拜登五个月内二度访欧,但美欧无法再“踏入同一个大西洋”
孙成昊:美国政府对华战略思考的三大误区
孙成昊:华盛顿推“AUKUS模式”得不偿失
孙成昊:美国甩锅推责那些招
孙成昊:美英澳联盟将让欧盟从“战略觉醒”走向“战略清醒”
孙成昊:北约在阿富汗遭遇“苏伊士时刻”?
孙成昊 | 布林肯:拜登“价值观外交”操盘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