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新闻自由日@裸嘢李 转

裸嘢李转帖 想法看法 2023-06-11

[想法看法&裸嘢李]

读者或咨询法律请关注微信号54446700
@裸嘢李 邮箱:LEEZBoffice@hotmail.com

推荐阅读(点击下列文字即可打开链接)

借条、欠条几年有效?1年?2年?3年?20年?错!错!错

监护、爱、两害取其轻、不折腾

做了好事挨雷劈?

与傅聪齐名,“钢琴诗人”顾圣婴:30岁与母亲、弟弟一起自杀,骨灰未存(附视频《把一个真相,谈得如此幽默风趣》)[@裸嘢李 转]

公安局赔98万,5辅警被判刑,警车追缉使醉驾司机产生畏惧心理致车祸[@裸嘢李 转]

请允许俺替那个孙X果说几句话,好不?

金门归来的战俘后来怎么了?[@裸嘢李 转]

药店和超市的真相?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裸嘢李 转]

聊聊那个著名的“黑客”第一案

美国海滩搁浅成千上万海肠…外国网友:好污!中国网友:好吃![@裸嘢李 转]

发在庄稼地里的“强奸案”!

AV女优面试官到底有多爽?(附:普法内容&常识视频)[@裸嘢李 转]

米尔顿·弗里德曼:“通货膨胀是未经法律允许的税收”[@裸嘢李 转]

“捡尸”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罪?@裸嘢李 转
蔡英文再次动用特赦权,赦免的两个“贪污犯“涉案数字“惊人”!@裸嘢李 转
“宜家门”,该怎么定性?
五大合法暴利行业:殡葬、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裸嘢李 转]
“以身相报”苦滋味
王洪文的死亡过程,王洪文在狱中的生活过得怎样?[@裸嘢李 转]
撞死人算谁的?马路监控补光灯爆亮闪瞎眼引发全网热议![@裸嘢李 转]
废除养老金双轨制,三位代表齐发声!企业退休职工必转![@裸嘢李 转]
或许,这就是“社会进步”——法律解读嫖娼卖淫、聚众淫乱和换偶
性感女警还是“警察圈套”
为什么大哲学家们几乎都是光棍?[@裸嘢李 转]
很遗憾,贵校的百年校史是假的[@裸嘢李 转]
老祖宗吃了没事,是因为他们死得早![@裸嘢李 转]
“一夫一妻”不是完美或定型了的婚姻家庭制度
女律师深夜遇强奸,三句话智退色魔![@裸嘢李 转]

蜀黍,你们能不能严谨一点?

又是“公序良俗”:女方离婚后,可以嫁给前公公吗?

1972年的中国@裸嘢李 转
汪洋: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真相
他是20世纪最优秀的骗子,没有之一[@裸嘢李 转]
立陶宛:带头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国家,为何如此憎恨俄罗斯?[@裸嘢李 转]
日记:爱国小市民裸嘢李的起居注

一个美国妈妈的困惑:中国孩子凭什么向父母要房?@裸嘢李 转

青海甘肃VLOG-水上雅丹-东台吉乃尔湖-西台吉乃尔湖

“追贼获刑”判三缓三,赔8万,情何以堪?

以下图文源自网络

每年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世界新闻自由日是由联合国创建,旨在提高新闻自由的意识,并提醒政府尊重和提升言论自由的权利,该权利铭记在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中。2013年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设立22周年。联合国5月2日举行特别活动纪念。

基本资料

英文:World Press Freedom Day;法语:La Journée mondiale de la liberté de la presse;俄文:Всемирный день свободы печати;西班牙文:El Día Mundial de la Libertad de Prensa;阿拉伯文:اليوم العالمي لحرية الصحافة‎)

英文名:World Press Freedom Day

别名:新闻自由日

总部:美国

时间:1991年5月3日

开始年份:1991年

由联合国创建,旨在提高新闻自由的意识,并提醒政府尊重和提升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一行动源于教科文组织大会。其1991年题为“促进世界新闻自由的决议”,承认自由、多元化和独立的新闻是任何民主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大会向联合国大会转达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关于宣布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的愿望。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关于促进非洲新闻界的独立和多元化的温得和克宣言》,该宣言是1991年5月3日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在纳米比亚温得和克举办发展非洲独立和多元化新闻研讨会上通过的。

总部设在美国的媒体监督组织“保护记者协会”发表报告指出,记者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危险,而驻外记者更是如此。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多起记者因其职业身份而成为袭击或绑架目标的事件。70%殉职的记者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而被杀害的,而这其中85%的事件永远无法得到正义伸张。

节日概述

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2月20日作出决定,宣布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这一行动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

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在这一天,全世界的人们都被告知:言论自由权被侵犯的现象仍然存在;他们被提醒:有许多新闻工作者,因为提供每日新闻而被捕入狱,甚至英勇牺牲。世界新闻自由日让世界再次重温《世界人权宣言》

第19条所阐述的保护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没有这些权利,就无法实现民主和发展。独立、自由和多元化的媒体能够确保透明度和落实问责制,促进社会参与和法制并有助于消除贫困,因此对民主社会的良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纪念活动

华盛顿──为纪念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Day),联合国将向在2005年恐怖袭击中受伤致残的一位黎巴嫩广播工作者颁发年度新闻自由奖。

在美国,新闻工作者将宣读两个世纪来在新闻岗位上殉职的1600多名新闻工作者名单,向2005年以身殉职的全球59名新闻工作者表示敬意。世界新闻自由日由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设立,目的是颂扬新闻自由,评估全世界新闻自由的状况,捍卫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并向在追求真理的事业中献身的新闻工作者致以敬意。

一位在黎巴嫩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新闻主播希迪亚克(May Chidiac)被提名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吉列尔莫ܭ卡诺世界新闻自由奖(2006 UNESCO/Guillermo Cano World Press Freedom Prize)。据联合国发布的新闻稿,希迪亚克女士因2005年9月的一次汽车炸弹袭击失去一只手和左腿。该奖项是以哥伦比亚新闻记者吉列尔莫·卡诺的名字命名的,他因抨击哥伦比亚大毒枭的活动于1987年被谋杀。

在美国,在世界新闻自由日当天,独立的、非营利性的自由论坛(Freedom Forum)计划在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俯瞰华盛顿的新闻工作者纪念碑(JournalistsMemorial)上增添2005年在报道新闻时丧生的59名新闻工作者的名字。5月3日,包括路透社、美联社和半岛电视台在内的美国及国际新闻机构将用两个小时宣读自1812年以来在新闻岗位上殉职的1606名新闻工作者的名字。

早在美国建国前,保护新闻自由就已成为美国的理想。1735年的"约翰·彼得·曾格案"(John PeterZenger)为新闻界发挥监督压制性政府的作用及新闻自由开创了先例。在此案中,殖民地的陪审团与英国的法律传统决裂,宣布纽约报纸出版商曾格不可能犯有煽动性诽谤罪,因为他的报纸对英国政府的批评属实。

世界新闻自由日纪念活动

1765年的《印花税法》(StampAct)旨在对独立报纸课以重税,使其无法存在下去。这一法律的颁布成为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一条重要导火线。在新闻传播速度还比不上跑马和航船的时代,在舆论广播仅限于人声音可及范围的时代,报纸是革命党人和保王派向大众转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或新闻出版自由的法律。”美国宪法(1791年)《第一条修正案》(FirstAmendment)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美国最基本的信念之一──通过提供自由言论的论坛,新闻对发展民主政府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条修正案》是在报纸开展的长时间政治辩论的成果。修正案的制定者很清楚他们所放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当时的新闻媒体观点性很强,党派色彩很浓,充斥着激烈的人身攻击。例如,支持以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为首的政府的《美国报》 (Gazette of the UnitedStates)宣称,其使命是与政府政策批评人士的"极端疯狂"针锋相对。而反对派报纸则把战争英雄华盛顿指责为"无能的当兵人"。

《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作者托马斯·杰弗逊(ThomasJefferson)坚定地支持新闻出版自由,尽管他对报纸本身乏善可言。杰弗逊曾写道:"如果要由我来决定我们应该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后者。"

但同时他也说,“我对我们报纸的堕落以及报纸撰稿人的极度恶意、庸俗和虚假深感遗憾。”在数十年后的内战期间,由于政治上的两极分化,出现了新闻媒体对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总统连珠炮般的抨击。1863年,芝加哥一家报纸刊登社论说,联邦军士兵“对让他们为他们并不赞同的目的而杀人的那种极端愚蠢的决策感到愤怒”。当一名联邦军将领愤而关闭这家报纸之时,林肯下令让这家报纸重新开业。

又过了100多年,美国政府于1971年从一个联邦法院获得命令,以危及国家安全为由,制止《纽约时报》(The New YorkTimes)继续发表五角大楼文件。国防部编写的这些文件分析了美国卷入越南的历史,属于最高机密类文件。此案在几天内被送到最高法院(SupremeCourt)的案头。最高法院作出了有利于《纽约时报》的裁决。遵照曾格案的处理方式,最高法院的裁决说:不受"预先制约"的新闻出版自由是近乎绝对的。法院裁决说,政府未能证明,这些文件的发表会“直接、立即并无可挽回地损害国家利益”。

尽管美国政府官员有时会力图不让新闻媒体发现敏感信息,但是,美国的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通常会按照他们自己的道德指导原则来确定某一新闻是否会损害国家安全。外国访问者常常会惊奇地发现,在五角大楼走廊里有上百名持证记者没有人陪同地自由来往,搜寻新闻,即便在战时也是如此。

获奖人物

1997年::陈婉莹和谢忠良(中国) ;

1998年:Christina Anyanwu(尼日利亚) ;

1999年:Jesus Blancornelas( 墨西哥 ) ;

2000年:Nizar Nayyouf(叙利亚) ;

2001年:囚禁中的UWin Tin( 缅甸);

2002年:Geoffrey Nyarota(津巴布韦 ) ;

2003年:Amira Hass(以色列);

2007年:安娜·波里特科夫斯卡娅(俄罗斯)。

2008年Lydia Cacho Ribeiro(墨西哥)

2009年 Lasantha Wickrematunge(斯里兰卡记者·被暗杀)

2010年 Mónica González Mujica(智利)

2011年 艾哈迈德.扎伊达巴迪(Ahmad Zeidabadi)(伊朗)

历年主题

2003年:“媒体和武装冲突”

2004年:“报道和低调报道:由谁决定?”

2005年:“媒体与善政”

2006年:“探讨新闻自由和消除贫困的相互关系”

2007年:“关注新闻自由,切实保障媒体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008年:“提高能力和获取信息”

2010年:“信息自由:知情权”

2011年:“21世纪的媒体:新领域与新障碍”

2012年:“新的声音——媒体自由促进社会变革”

2013年:“予言论以安全:保护所有媒体的言论自由”

2014年:“媒体自由促进更美好的未来:塑造2015年后发展议程”

2015年:“让新闻事业兴旺发达,在数字时代朝着更好的报道、性别平等、媒体安全迈进”

2016年:“获得信息和基本自由,这是你的权利!”

2017年:“关键的时代,批判的头脑——媒体在推动和平、公正和包容社会中的作用”

2018年:“让权力接受监督:媒体、司法与法治”

2019年:“媒体推动民主:虚假信息时代的新闻和选举”

2020年:“无畏无私的新闻”

2021年:“将信息视为公共产品”

2022年:“数字围困之下的新闻业”

相关阅读:言论获罪令人恐怖


转帖只为提供更多资讯,不代表本号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别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以下两个法律公众号

  

#性事旦旦,#贼爱国,#涩狼起居注,#聊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