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与档案
似水流年,转眼已是戊戌。
掐指一算,四十出头啷当人,失业断保2年半。
典型的三无社会闲杂,搁严打就是重点嫌疑对象,搁现在也别扭,小区的大爷大妈可爱寒暄:上班去了啊、下班了啊、没上班啊?
寒暄几次就整明白了,这小子根本就无班儿可上。
嗯,属于“社会不安定因素”。
除了每年两会,北京见天儿还有别的大活动,也都是街道居委会安排红箍箍站路口之时。
生怕对接了大爷大妈们警惕的目光,买个菜都跟做贼似的。
这才动了个人参保的念头,就当交保护费吧,买个心安,今后出门跟街坊打招呼,也可以直起来腰板。
有网友吐槽,还主动交?真能保你么,脑子坏掉了。
社保是否可靠保险,就是总理也不敢打保票吧。
最重要的原因是为降低双方父母的担忧度,有社保牵着,勉强算跟这个国家有契约关系,啥都漂着,就得听念叨,一听就烦,生活质量就更低了。
这一念不打紧,招致后来循环往复的徒劳无功。
至少在北京,个人交社保的前提是须将档案存放在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中心。
可我得有30年没见过自己的档案了。
这档案就像阑尾,平时想不起有,一旦发炎才明白它是一条多么痛苦不堪的存在。
割了吧!
社保中心的态度是:不行,割了它我们就不认你这个人。
得,那就一家一家地找吧。
要命的是,从90年代末起,我换过近10家单位。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体育报、体坛周报、足球报、体育画报、环球时报、南都周刊、凤凰网、端传媒……
找了近一年没有任何进展,除了意外了解到,其中两家单位当年负责人事的老师,不幸去世了。
狗年狗运,终于在第四次去到国家体育总局人力部门时,寻找到了线索:很可能在2004年时转去了广州。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担任英语播音,毕竟有国际新闻的教育背景,也算专业对了口。
在国际台还未转正,就“跳槽”到了中国体育报,成了体育专业记者,这界在外人看来,跨得有点猝不及防。
国家体委所在天坛东门,体育馆路,也成了我北漂生活的原点。
2015年底失业至今,为了寻找档案和办理社保,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里。
每次都盼着是最后一次。
跟西部世界接待员一般的宿命轮回。
当年翩翩少年,今已大腹便便,捧一老头儿杯,轻车熟路鬼使神差,一下子就找到了老单位的开水间。
在寻档过程中与广州原单位联系,前两次都说当年负责人事的人早离职了,他们找不到相关存档记录。
终于在第三次联系时,得知我的档案还真在那边,只是人家单位早已从事业编制转成了企业,没有了管理档案的责任和义务,唯一能帮到的就是让我自己把档案拿走。
那就南下广州把档案请回来?
“不行,我们接不了你的档案,得走机要,公对公,”北京这面告诉我。
“可广州那边已经没有档案转出的资格了啊。”
“那就没办法了,当年你为什么要把档案调到外地去呢?”工作人员反问。
“那就是说这档案跟户口一样,迁出北京就回不来了?”
“可以这么理解吧。”
“还有别的办法么?”
“可以走信访试试。”
一瓢冰水,把刚找到档案下落的兴奋劲儿给浇没了。
说到信访,又起了鸡皮疙瘩。
2011年我在北京被失踪了一段时间。
后来才知道,我的家人在那段时间里跑了很多很多地方,去了我消失前那个街区的派出所和居住地的派出所,都报过失踪,但均不立案,也拒绝提供其它任何形式的帮助。
因为上过访,此后好几年,他每次住宾馆,登记完身份证后,警察很快就会赶到现场。
我有生以来觉得最对不起父母的,就是这件事。
从社保中心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院里的大爷大妈。
我都忘了是否回应了寒暄,但愿还是嗯了一声。
这次的我在他们的眼里,除了无所事事之外,还叠加心事重重了吧。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梦到内急,咬着牙胡走了几里地,终于看到一间公立厕所。
“请您出示证件,”公厕管理人员说。
掏出身份证、护照、图书卡、公共自行车卡往桌上一放,就想往里冲。
“请出示公交卡。”
赶紧再摸,万幸,带了。
滴,滴滴。
“对不起,系统显示您的公交卡曾经去过外地,不能再做为上北京厕所的有效证件。”
“能不能……”
“抱歉,就是这么规定的,如果觉得不满意,您还可以向信访部门反映。”
“信……”
“对不起同志,请把通道让出来。”
“下一位!”
后记
花了些钱(你懂的),终于把档案从广州提回了北京。
社保通知,问题很多,一是违规存放,二是98年后没有记录,须补齐。
每次去社保中心窗口都像在掷骰子撞大运……想起二十年前办美国签证时的心底没数,这次能签过麽?
为交上社保,这两年一赴长沙两下广州,工作过的6、7家单位每家都找了3遍以上,社保中心跑了几十趟……
凭这时间精力成本,如决心办移民的话,4、5个国家的身份都办下来了罢。
2018年8月,在做完九九八十一个道具任务后,终于交上了社保,接续了与这个国家之间的契约关系。
是为记。
END
随笔
传奇人物
正能量人物
南学笔记
朝鲜问题
传媒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