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7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最爱诗词 2022-10-11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1 青城山—都江堰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2 黄山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3 大足石刻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4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5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6 武当山建筑群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7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8 龙门石窟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09 黄龙风景名胜区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0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1 昆曲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2 平遥古城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3 苏州古典园林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14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世界遗产在中国》17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一生艰辛探索的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了当时社会,逐步创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成为当时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寿堂”,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即每年按时祭祀。


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帝幸阙里,以太牢祀孔子”,即以整牛、整羊、整猪祭祀孔子,成为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至汉武帝时期,著名思想家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在创立了“神学目的论”以后,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时的儒家思想已是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经过“思、孟学派”及荀子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又冠以董仲舒神学思想的“天人感应”论,使孔子原始思想大为改观,以后逐渐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从公元220年到解放前,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多次。历经两千余年的历代重修扩充,便得曲阜孔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约14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规模之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的总体布局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在整体建筑方面,孔庙采用古代传统的宫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经过历史上的多次重修扩建,每当重修扩建的时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庙建筑形制、规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庙的建筑群体最终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遗产,既体现了历史遗产的延续,又保持了它的总体的完整性。

孔庙是孔子故宅扩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许多有关孔子的古迹,如故宅井、诗礼堂、鲁壁、金丝堂以及为纪念孔子讲学建造的杏坛等;其次是王者宗庙因素,如门戟之制,前殿后寝之制等;第三是宫庭因素,如天子五门之制,王城角楼之制,东、西华门等;第四是宗族家庙因素,如启圣殿、崇圣祠、家庙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庙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还有先贤先儒、祖先等总数达二百余人,这样为容纳大批的从祀者神位,就须得设立廊庑,由此便形成了廊庑院落。除以上几个因素外,还突出地表现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书楼象征孔子在学术方面的伟大成就。

孔庙成功地运用了传统的庭院组合与环境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达到了渲染孔子在学术上、教育上的卓越贡献和在古代社会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庙的主要用途是祭祀孔子及先贤先儒,这也是孔子后裔的主要职责。孔庙祭祀分为释奠仪、月朔释菜仪、月望、行香仪、岁时常祭仪、告祭仪、祭中兴祖仪、皇帝亲祭大典、御遣官祭告仪等种类。   

孔庙作为纪念性建筑群体,庙内的石碑也就成了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庙内共保存了历代石碑一千二百余块。主要有修庙记、祭文、谕诏、赞辞、记铭等。有一部分是建国后为保护文物移进孔庙的。另外还有汉画像石刻、玉虹楼法帖等,也是建国后移进去的。在我国现存石碑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号称中国三大碑林之一,有较高的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         

孔庙集历史、建筑、文化、艺术、书法、石刻、古木、文物、遗迹于一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使其保持原貌。199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批准,孔庙、孔府、孔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当您站在森严的孔府大门前吟诵这两句对联时,无不是圣贤哲理的渲染,无不是百年来孔氏子孙生活的写照。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长期居住的府第,由历代帝王不断加封、修建,最终形成了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家”,与孔庙、孔林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府大门为明代建筑,按一品礼制设计,对面建有等级规制的照壁,大门的东西两侧,亦建有顶大门屋山呈八字形的 “撇山影壁”以显示孔府更加深邃、开阔、富丽。孔府的大门,门楼不算太高,但庄严气派。两旁塑有东雄西雌一对明代石狮,采用透雕砻刻,刀法精湛,造型稳妥,平添出几分威严气象,几百年来镇守着孔子后裔的宅院,历经风霜而神采依旧。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

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朱佑樘)十六年(公元1503年),门上方悬挂有明朝弘治皇帝(朱佑樘)亲颁的“恩赐重光”匾一块,故称“重光门”。重光的含义是:“太平盛世,日抱重光,谓曰有重日也”,即指日晕或日珥现 象。古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一种瑞应,值得庆贺。过去此门只有孔府大典、迎接圣旨或进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将此门徐徐启开,故又称“仪门”。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门又叫“塞门”,一般的官宦府第是没资格建立的,只有被封建帝王封爵的 “邦君”才能享受此殊荣。“塞门”在周礼中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帝王及各诸侯国公才能建立此门,否则,就不合周礼,是有欺君之罪的。

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6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

在内宅门的东面有一座用青砖砌成的4层高楼,始建于明代,俗称“避难楼”

进入内宅后,其屏门有幅寓意深刻的图画,俗称“戒贪图”。画中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贪”。虽状似麒麟,但其本质却与麒麟有着天壤之别。麒麟为仁兽,能造福人类,民间就有麒麟送子之说。在古代,麒麟的出现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会给人们带来喜庆吉祥;而贪则是贪婪之兽,其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壁画上贪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了“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应有尽有。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衍圣公将此图制作在宅门附近,这里又是从内宅外出的必经之路,可以提醒衍圣公及其他的孔氏裔孙不要贪得无厌。孔子的一生重道义轻财利,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符合道义,如果追求物欲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祸及其身。这幅画告诫孔氏后裔要警钟长鸣,牢记圣人的教诲,体现了孔子嫡裔的处世哲学。此处现已列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继续发挥着它的警示作用。前上房为明代建筑,是孔府的主人衍圣公用来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内客厅,也是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中堂之中,挂有一幅慈禧皇太后为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之母、一品夫人彭太夫人写的大“寿”字。室内陈设 豪华,家具精美,文物古玩琳琅满目。孔府是按明朝一品官员的府第形制建 造的,但一律不用重檐、重拱歇山转角通过对孔府建筑群的了解,从中可知衍圣公一向以“礼门义路家规矩”相标榜,遵守诗礼传家的祖训。作为衍圣公府第的建筑也必然受到儒家礼仪的制约,打上了儒家宗法制度与伦理观念的烙印。

孔林: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





至圣林前谒春秋


在圣庙大成殿行过礼,参观了孔府,我们要去拜谒至圣林了。

向着北面而行,在那边埋葬着中国读书人的鼻祖,中国文化史上迄今最伟大的一个人物。西斜的太阳把柔和的光芒投射在古老、巍峨的石牌坊上——“万古长春”。一般的陵园,常常写作“万古长青”,只一个字的不同,就见出了不一样的意境。

至圣林前谒春秋


古木参天、茂林幽深

长长的神道通往墓园。夹道是苍绿的圆柏树,千年的树龄了,龙干虬枝,开裂之处就用铁条紧扎。1000多米的神道,苍桧翠柏无言侍立,让你原本沉静的心越加肃穆起来。向着圣人安寝的地方走去,每一个脚步,都是虔诚的。

二道门是木构的牌坊——“至圣林”,蓝底、金字,沉稳而庄严。过了这道门,可以发现这是一处城堡式的陵园,四围筑有三四米高的厚厚墙体,把整个墓园围拢起来。自春秋时期,孔门弟子把恩师安葬鲁城之北的泗水之上,历今2500多年,一代代的孔家后人归葬于此,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氏族墓地,占地凡3000余亩。站在甬道上望去,古木参天、茂林幽深,黄昏的阳光似乎已失去了穿透力,盛夏的天空却还明朗,我们就在这明昧参半之中,走进远隔时光与尘寰的另一个世界。

至圣林前谒春秋


座座坟冢,片片碑石

电瓶车徐徐沿着辇道驶去。墓冢累累,碑碣林立,上生高树,苍苍郁郁,望不尽的碑,望不尽的林。我们这一行的导游员,济南籍姓韩的小伙子,早已关了话筒,扯着嗓子作简短介绍。人家问为什么不用话筒了?他的回答意味深长:“我怕打扰了沉睡的人。”

座座坟冢,片片碑石,接踵而来。仔细看去,永远是这样的字眼:孔氏、第某某代、衍圣公……一色洁白的碑,一色半弧型的顶,一色朝着南方。经历漫漫岁月、风霜雨雪,每个坟头只剩下略微的隆起,长满青青的草和不知名的各种灌木,一个优美的轮廓连着另一个优美的轮廓,无尽地铺展开去……有的碑石已然倾斜,有的已经折断,“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幽幽深林,宿鸟翻飞,林下隐着一个又一个的墓群:民国墓群,清墓群,明墓群,宋墓群、汉墓群……延续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10万余坟冢,这是一个家族集体的终极皈依,这是一个家族的编年体史书啊!

至圣林前谒春秋


于氏坊

于氏坊——一个满族公主的陵寝。她贵为乾隆皇帝之女,为嫁入汉族的“天下第一家”而易汉姓为“于”,所以人们把她安眠之处的这座气派牌坊称作“于氏坊”。乾隆皇帝多次来山东拜谒孔子,留下不少墨迹,剽悍的马上民族,以铮铮铁骑夺得天下,最终握起的却是一管毛笔。而一个皇家女子的融入,又成就了名满天下的“满汉全席”。墓园深处,夕照沉沉,石仪静肃,古木安详,鸟儿在这位满族女儿、汉家媳妇的墓碑前飞起飞落……

至圣林前谒春秋


《桃花扇》

孔尚任墓,孔氏第64代孙、清初著名剧作家、家喻户晓的《桃花扇》作者之墓。青年多次参加科举不第的孔尚任,在30多岁时为首次南巡的康熙皇帝宣讲《大学》,又陪游孔林,丰厚的学养和精湛的口才,深得赏识,“不拘定例”而任命为太学博士。最终又因为一个“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剧本开罪朝廷,免职回乡隐居。他70岁逝于曲阜,归于孔林。当年的《桃花扇》名动江北江南;今日的《桃花扇》又有多少剧种在传唱?有多少观众在欣赏?都说北方出圣贤,南方出才子,才子风流,圣贤寂寞;而北方的至圣之家,就出了这么一个大才子,风流千古。

至圣林前谒春秋


“大成至圣文宣王”

电瓶车已经停下来了,我们到达的是孔林的中心,无论是谁,都是必须步行去朝圣的。一步一步地踏上洙水桥,看见了屹立墓道两侧的望柱,守卫墓门的石兽文豹、甪端,高大魁梧的石人翁仲。——高高的碑石耸立在北方,“大成至圣文宣王”,高高的坟冢长满万古长春的野草,巍巍的石碑前肃立着万古长春的翠柏。静立仰望,叩首行礼,再静立仰望……

至圣的墓东侧是“泗水侯”之墓,埋葬至圣之子孔鲤;墓前方是“沂国述圣公”墓,埋葬至圣之孙孔伋。孔伋也是儒学大家,著述《中庸》。而孔鲤,介于两大学问大家之间,学识不及其父、成就不及其子。承上启下的一代,或许光彩被淹没,或许需要更多地管理家政,成为名家背后的服务者。金字塔台基式的人物,虽然不足引人注目,同样的高尚、令人崇敬。

至圣林前谒春秋


“赐,汝来何其晚也?”

陵墓中最扣动我心弦的是墓西的“子贡庐墓处”。

端木赐,字子贡,孔子得意门生之一。至圣有训:“不学《诗》,无以言。”子贡就是口才最为出众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写道:“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在70贤人中,司马迁用了最长的篇幅来刻画子贡出使齐、吴、越、晋四国,促使政局变化,免除了鲁国即将面临的战祸,褒奖他杰出的外交才能。实际上,子贡先后曾任鲁国、卫国宰相,卓越的政绩之外,他还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商人。《史记·货殖列传》再次写到他,他是70门徒中最富有的,“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是怎样的风采哦!太史公认为,正是子贡对儒学的大肆宣传,孔子才得以名扬天下。

在孔子73岁重病的时候,子贡来到老师的身边。“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多么深情的一问!“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我的生命马上就要终结,日盼夜盼,我心爱的弟子,你怎么等到现在才来?孔子落泪了!此时此刻,子贡该是如何?

7日后,孔子长逝。

众弟子为老师守墓3年,相诀而去。独自留下的是子贡,他为老师守墓6年。晨昏独对墓冢,茫茫的空间回荡的是否就是那句话:“赐,汝来何其晚也?”他在墓前种下了一棵楷树,即黄连树。日复一日,那棵黄连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当他仰望那棵大树,仰望高高的墓碑,想对天国上的老师说些什么?——恩师,我思慕您的心,比黄连还要苦啊!

黄连树于康熙年间遭雷劈而死,人们以石刻其形状,上盖碑亭,旁立碑书写“子贡手植楷”,以示纪念,于今犹在。墓西则盖屋3间,立碑“子贡庐墓处”。

自子贡手植楷树,孔门弟子纷纷效仿,“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

至圣林,撼动人心的东西太多太多。再回首注目——茂林、古木、碑碣、石仪……还有那苍桧柏下隐匿的所有故事,种种的人性光辉,逾越千年,万古长春。


纪录片

纪录片《中国通史》合集
纪录片《河西走廊》合集
纪录片《金城兰州》合集
纪录片《中国将帅》合集
纪录片《解放西藏》合集
纪录片《四大美女》合集
纪录片《契丹王朝》合集
纪录片《千年书法》合集
纪录片《玄奘之路》合集
纪录片《大国崛起》合集
纪录片《中国商人》合集
纪录片《诗词中国》合集
纪录片《茶马古道》合集
纪录片《十大元帅》合集
纪录片《大国仪仗》合集
纪录片《茶叶之路》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合集
纪录片《银发汹涌》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 》合集
纪录片 《华为是谁》合集
纪录片《百年巨匠》合集
纪录片《黄帝内经》合集
纪录片《六祖慧能》合集
纪录片《中华文明》合集
纪录片《为了和平》合集
纪录片《台北故宫》合集
纪录片《竹林七贤》合集
纪录片《江南文脉》合集
纪录片《诗画江南》合集
纪录片《中国医生》合集
纪录片《商於古道》合集
纪录片《史说汉字》合集
纪录片《鸟瞰中国》合集
纪录片《问道楼观》合集
纪录片《西泠印社》合集
纪录片《养老中国》合集
纪录片《故宫100》合集

纪录片《大明宫》合集
纪录片《习仲勋》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潘天寿》合集
纪录片《张爱玲》合集
纪录片《第三极》合集
纪录片《秦淮河》合集
纪录片《苏东坡》合集
纪录片《大运河》合集
纪录片《英雄之城》
纪录片《玄奘大师》
纪录片《俺爹俺娘》
纪录片《缅怀杨绛》
纪录片《抗美援朝》
纪录片《豪门秘事》
纪录片《布达拉宫》
纪录片《大明王朝》
纪录片《耶路撒冷》
纪录片《齐白石》
纪录片《张国荣》
纪录片《邓丽君》
纪录片《沙孟海》
纪录片《钟南山》
纪录片《邓稼先》
纪录片《钱学森》
纪录片《孙家栋》
纪录片《于右任》
纪录片《圆明园》
纪录片《于敏》
纪录片《路遥》
纪录片《雍正》
纪录片《孤老》
纪录片《启功》
纪录片《孔子》
纪录片《赤峰》
纪录片《马云》
纪录片《大清》
纪录片《冲天》
纪录片《杨绛》
纪录片《中国》合集
纪录片《朱熹》合集
纪录片《南宋》合集
纪录片《故宫》合集
纪录片《西湖》合集
纪录片《先生》合集
纪录片《大师》合集
纪录片《敦煌》合集
纪录片《王震》合集
纪录片《路遥》合集
纪录片《家风》合集
纪录片《货币》合集
纪录片《知青》合集
纪录片《强军》合集
纪录片《徐渭》合集
纪录片《屈原》合集
纪录片《楚汉》合集
动画片《易经》合集
纪录片《张謇》合集
纪录片《长江》合集
纪录片《颜子》合集
纪录片《园林》合集
纪录片《养老》合集
纪录片《汉江》合集
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合集
纪录片《非典十年祭》合集
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合集
纪录片《资本的力量》合集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合集
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合集
纪录片《我从汉朝来》合集
纪录片《麦积山石窟》合集
纪录片《西藏的西藏》合集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李鼎铭先生》合集
纪录片《东方帝王谷》合集
纪录片《卢浮宫之旅》合集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合集
纪录片《中国这五年》合集
纪录片《读书的力量》合集
纪录片《台儿庄1938》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1949》合集
纪录片《 南怀瑾先生 》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与湖南》合集
纪录片《书房里的中国》合集
纪录片《宋氏家族往事》合集
纪录片《楹联里的中国》合集
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合集
动画片《中华德育故事》合集
纪录片《中国十大王朝》合集
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合集
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甘肃篇
纪录片《憨山大师的一生》合集
纪录片《苏联解体二十年》合集
纪录片《星云大师的梦想》合集
纪录片《抗美援朝真实档案》
纪录片《 龟兹·龟兹》
纪录片《中国的重生》
纪录片《我的中国心》
纪录片《另一个香港》
纪录片《世纪宋美龄》
纪录片《 千年菩提路》
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
纪录片《国庆阅兵盛典》
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
纪录片《十大瓷厂往事》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 》
纪录片《蒋介石与胡适》
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
纪录片《2019阅兵盛典》
纪录片《王阳明传奇一生》
纪录片《苏联最后的时光》
纪录片《星云大师的一生》
纪录片《末代皇帝—溥仪》
纪录片《大昭寺与小昭寺》
纪录片《1950年中苏合拍》
纪录片《大漠盗墓惊楼兰》
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
纪录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 养老》
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
纪录片《隐形杀手:对抗病毒的战争》
纪录片《鲜为人知的东北惊天大鼠疫》
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大型传染病》
纪录片《新中国十大元帅、上将授衔》
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合集
纪录片《失落的天书山海经》合集
纪录片《世界名画·华丽的大师》合集
纪录片《张瑞敏企业重塑之求索》
纪录片《揭秘六十年前北京定陵挖掘全程》
纪录片《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合集
纪录片《邓小平百万裁军决策内幕》合集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水浒》合集
百家讲坛《苏轼》合集
百家讲坛《慈禧》合集
百家讲坛《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庄子》合集
百家讲坛《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武则天》合集
百家讲坛《长恨歌》合集
百家讲坛《张爱玲》合集
百家讲坛《唐伯虎》合集
百家讲坛《梅兰芳》合集
百家讲坛《宋太宗》合集
百家讲坛《宋太祖》合集
百家讲坛《说聊斋》合集
百家讲坛《书法档案》合集
百家讲坛《资治通鉴》合集
百家讲坛《爱上语文》合集
百家讲坛《永乐大帝》合集
百家讲坛《三十六计》合集
百家讲坛《春秋五霸》合集
百家讲坛《中华孝道》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词话》合集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合集
百家讲坛《贞观之治》合集
百家讲坛《太平公主》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合集
百家讲坛《千古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千古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末代皇帝》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走近曹操》合集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合集
百家讲坛《解码关公》合集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合集
百家讲坛《嘉庆王朝》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三曹》合集
百家讲坛《至尊红颜》合集
百家讲坛《论语 心得》合集
百家讲坛《曹操的启示》合集
百家讲坛《刘备的谋略》合集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合集
百家讲坛《雍正十三年》合集
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合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话清明》合集
百家讲坛《隋唐英雄志》合集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合集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唐诗的故事》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故人心》合集
百家讲坛《成败论乾隆》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话中秋》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里的春天》合集
百家讲坛《救时宰相于谦》合集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合集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合集
百家讲坛《南唐后主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合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合集
百家讲坛《囚徒天子光绪》合集
百家讲坛《苦命皇帝咸丰》合集
百家讲坛《清代皇陵谜案》合集
百家讲坛《向古人学家教》合集
百家讲坛《发现上官婉儿》合集
百家讲坛《大秦政坛双星》合集
百家讲坛《酒色财气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端午时节话屈原》合集
百家讲坛《明亡清兴六十年》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正道是沧桑》合集
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合集
百家讲坛《纳兰心事有谁知》合集
百家讲坛《书香才女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金戈铁马辛弃疾》合集
百家讲坛《抗倭英雄戚继光》合集
百家讲坛《向诸葛亮借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曾国藩教子十法》合集
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合集
百家讲坛《唐玄宗与杨贵妃》合集
百家讲坛《历史人物的悲剧》合集
百家讲坛《苏洵、苏轼、苏辙》合集
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合集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合集
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合集
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合集
百家讲坛《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合集
百家讲坛《道光王朝与鸦片战争》合集
百家讲坛《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合集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合集
百家讲坛《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合集
百家讲坛《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合集


品味经典


《武汉“战疫”纪事》合集
中国各朝代帝王(合集)
《红楼十二钗》合集
陈大惠《活着》合集
蒋勋说宋词 合集
蒋勋说唐诗 合集
蒋勋生活美学 合集
叶嘉莹评赏温庭筠
蒋勋细说红楼梦 合集
蒙曼之品读经典 合集
郦波品读古诗词 合集
杨雨品读古诗词 合集
《中国历史悬案》合集
《中国诗词大会》合集
蒋勋美学《孤独六讲》合集
蒋勋美学《美的觉醒》合集
蒙曼解读《梅兰竹菊》合集
蒙曼解读《风花雪月》合集
30首经典电视剧主题曲
《鬼谷子智慧经典》合集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 合集
张雷《老子的人生智慧》合集
曾仕强《鬼谷子的人生智慧》合集
曾仕强《四大军师的人生智慧》合集
李昌集丨中国古典诗文朗诵与吟诵 合集
《幼学琼林》(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增广贤文》(朗诵视频+译文完整版)
《笠翁对韵》(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声律启蒙》(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了凡四训》(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作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视频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