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鸡汤丨男人为什么会说谎
谎,说起来上瘾,听到底恩断义绝。明明荒唐之言。明知纸包不住火,却偏偏不能不说。造物主,你为何要在人性中增加这一设置,让一切都如梦似幻般美妙,却无人能擒住那绝对真实的踪影。
—— Miss 半城 ——
人们为什么会说谎
文 / 张洪
这世上的谎言有千万种,我们却都当自己是最诚实的。
有人用颜色来命名谎言。白色谎言是那些为了维护他人感觉而撒的谎,比如,“你穿这件衣服真好看!”;灰色谎言是为了维护自我感觉而撒的谎,比如,“我真的帮不了你”;无色谎言代表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比如,“我真的没有抽那么多烟”;红色谎言呢?则是为了生存繁衍而撒的谎,就类似动物的拟态。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那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三个字——“我爱你”。
有一项研究数据是,平均来讲,在我们与他人的交互中,每五次就有一次含有谎言。我们之所以那么真诚地相信我们是诚实的,只不过是因为,诚实的价值被过分夸大了而已。
我无意对所有的谎言都梳理一遍,这实在也是项过于繁杂的工作。只在研究得比较多的几种中,选择一些来与大家探讨。
在人们所说的谎言中,最多的一类是关于自身的感受。当同事拿着他的得意之作询问你的看法,或是当朋友问起你如何看待她新交的男朋友时,你大概很难说出“不怎么样”这种扫兴的话。我们通过矫饰自身的感受以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牺牲一点点正直,换取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人这种生物来说似乎是很划算的。事实上,人们在衡量他人行为时,动机往往比真实度更重要。只要是出于良好的动机,人们是不太介意别人撒谎的。这类谎言被称为白色谎言,也说明它是纯洁的,可以被接纳的。
确实有研究表明,我们会认为那些通过撒谎维护别人利益的人,相比于讲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实情的人,更值得被信任,也更为道德。如果说出真话,自己能得到10美元,而说谎的话,自己得到8美元,却让对方得到2美元,人们就会更喜欢这个说谎的人。这一研究结论与我们的日常经验其实是相吻合的。你一定听过这种说法:“一个人若是肯撒谎讨你欢喜,甚至还能为了维护这些谎言做出某种程度的自我牺牲,便足见他的用心了。如果就这样被他欺骗一生,似乎也不太坏。”此言不知道迷醉了多少姑娘的心。
白色谎言是人类社会的润滑剂,若没有这些谎言,或许,我们会在彼此硬碰硬的对撞中伤得头破血流。但是,以维护关系或不伤害他人感觉为目的的谎言,也会给当事人带来不良的后果。如果一个人过于相信别人出于善意而说的话,那么,他/她很可能会因此而自我膨胀。如此一来,难免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举动,因而不得不面对失败的后果。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若想获得准确的自我认知,与其听取他人的评价,不如反思自身过往行为的结果。对于他人的溢美之词,既不可大惊小怪,也不必矫枉过正。这些美言拿去在另外的人面前装装B是可以的,私下里,窃喜之余,打个六折来听听,就差不多了。
另一种常见的谎言,当然是为了获得本不该获得的好处。如果要为这类谎言命名一个颜色,我认为黑色是最合适的。此类谎言如此之广泛,以至于我们常常不得不因此对人的本性产生困惑。人的天性是自私还是利他,或者道德的成因或功能是什么,都是太复杂的命题,讨论起来实在过于麻烦。这里,我们不妨先越过这些抽象命题,而从实证研究的发现着手,来看看人们的行为到底是怎样的。
心理学家发明了很多巧妙的技术,来考察人们的诚实程度。其中一种方法是这样的:让被试掷骰子并报告点数,告诉他们,在1点到5点之间,掷到的点数越多,则拿到的报酬也越多,而如果掷到6点则没有报酬。掷骰子的整个过程,是在完全隐蔽的方式下进行的。因此,除了被试自己,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撒了谎。下图是其中一项研究的结果:
from Fishbacher & Heusi, 2013
虽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谁撒了谎,但是,根据概率学原理,掷到每个点数的概率是一样的。那么,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应该都在16.7%左右。但数据显然不符合这一分布,说自己掷到4或者5的人大大超过了随机值。从这一结果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
1)在确定自己不会被抓到的时候,人们是会为了利益而撒谎的;
2)人们的不诚实行为又是不彻底的,常常带有某种自欺欺人的性质。比如,并不是所有撒谎的人都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而将自己的答案说成是5。有部分人选择了4这个不那么极端的数值,似乎这样做就能让自己免于良心的责备;
3)即使确定不会被抓到,仍然有一部分人是十分诚实的,他们宁可得不到任何报酬,也不会虚报自己的成绩。
人们在欺骗行为上的不彻底特别有意思。为了利益而撒谎或许可以理解,但又为什么要羞羞答答欲拒还迎呢?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让人们不去肆无忌惮地骗取利益: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信用度和自我的道德感。前者似乎无需多讲。作为群居动物,保持好的名声对我们来讲太重要了。有人甚至认为道德只是环境的产物而没有绝对的善恶。所谓的不道德,不过是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因声名败坏而失去未来发生互惠行为的可能性)。若要这样讲,人们发明道德这个词,只是用来彼此评判的武器而已。对于所有人来说,伪善都是最为有利的:最好能一边攫取利益,一边粉饰自己的好名声。实际上,此法则确实常常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君不见,人们常常为了让他人做出自己想要的行为而建立各种规范,自己却不愿意为遵守这些规范做出牺牲。
对于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人们有着极高的天赋。比如,人们有时确实会承认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但只是部分承认(比如,明明虚报了2个点,却说自己虚报了1个点)。这一现象在那些极端不诚实的个体中尤其普遍。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让自己享受越轨行为所带来的甜头,另一方面又让自己的诚信不至打太大折扣。人们深谙这样一个道理:毕竟,承认自己有点过错,总比装成彻底无辜来得可信。
还好,我们人类还有另一项心理特点,让人不至于对道德这么悲观,那就是要维护对自身的良好感觉。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道德观念,并且能够忠实于自我,那么,在欺诈行为发生之后,他/她很可能会采取补偿行为,弥补自己之前的过失。可惜的是,除了欺骗别人,我们也擅长自我欺骗。
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自我概念保持理论,指出不诚实的行为违背了诚实的自我概念,因而会令人产生道德失调(ethical dissonance)。为了应对这种不愉快的体验,人们可能会将其行为合理化,从而有助于继续坚持自身道德上的白璧无瑕。事实上,当能够为欺骗行为找到借口时,人们往往会更倾向于欺骗。比如,当要求被试多次掷骰子但只报告某一次掷到的点数时,出现的欺骗次数就会比只掷一次骰子时更多(猜猜是为什么?)。自我辩解的过程还包括选择性遗忘自身的不道德行为,淡化其不道德色彩,或是欲盖弥彰地转而更为严厉地批评他人相似的不道德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利益而做出的欺骗行为,具有如下两项致命的特征:
1)小的道德越轨会转化为大的道德越轨,而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却极易为人们所忽视。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有研究者在实验室中对比了欺骗所得到的奖赏逐渐和突然增加两种情况下,被试在几轮实验任务中作弊的情况。结果发现,只有在前一种情况下,人们的欺骗行为会随着研究的推移而逐步增加。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被称为道德排除(moral exclusion,其实就是上面提到的合理化的一种机制)。当做出一项较小的欺骗行为后,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我们会寻找理由,认为这一行为或是服务于更高的目的,或是不得已而为之,或是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从而将之排除在道德考量之外,而道德排除又为今后更大的欺骗行为铺平了道路。
2)不诚实行为具有传染性。当欺骗行为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并不受惩罚时,人们同样会合理化这种欺骗行为,而不认为其与诚实的自我概念有什么冲突之处。因为这项研究结果是如此重要,在此很有必要详细描述一下研究的经过:
研究者发给被试一些钱,要求他们在一个房间中以个人为单位完成一项认知任务,做完之后,按照实际完成的题数拿走相应的金额,并将剩余的钱还回去。题目的量非常大,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做完。研究者雇佣了一个专业的演员,他混在真正的被试中,很快便宣称将题目全部做完了,并拿着所有的钱扬长而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报告自己所完成的题数,比在控制条件下,竟然多出了一倍以上!可见,人的行为是多么的随波逐流!
2016年<Nature>上的一篇论文甚至报告,国家越腐败(以政治民主程度和偷税率等指标来衡量),青年人便越不诚信(通过掷骰子任务进行测量)。这项研究包含了中国的数据,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去找来看看。
孟子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也”。从实证数据来看,这种看法未免过于乐观了。但要是认为人类思维的缺省模式就是道德伪君子,似乎又未免太悲观。毕竟,还有一部分人,在明知不会被抓住的情况下,也不会撒谎牟利;毕竟,那些撒谎的人,也不都有“勇气”,将谎言进行到底;毕竟,在撒了谎之后,人们还要为了维护自身的清白苦苦挣扎。
我倾向于认为,人性同时具有向上和向下的力量。向上是善,向下是堕落。向下显然比向上更容易,但向上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人心中的善就像植物埋于地下的种子,虽然很脆弱但同时充满力量。我甚至认为,道德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我们要认识自己所作所为是否符合道德,常常只需借助直觉和情感,而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得失考量(当然,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看法,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持此观点,在此推荐海特的《正义之心》一书)。善的种子要生根发芽,不仅需要抵御外部不良环境的侵蚀,还需要警惕我们自身的防御机制。但是,即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它也有成长的希望。
有的时候,欺骗又不是为了任何利益,而纯粹就是为了感觉。千万不要小看网络流行语,其中往往蕴含着大智慧。比如这一句,“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做了让别人不爽的事情,别人却无可奈何,于是自己就非常得瑟,这其实非常适合描述一些撒谎者的心态。禁忌的事情往往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原因就在于人们总想要打破规则。循规蹈矩是够诚实,却也够无聊。要是能撒点小谎,捉弄捉弄别人,又不造成多大的破坏性后果,倒也能为生活增添点趣味。
确有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当我们的不诚实行为得逞时,我们不仅不会感到内疚,甚至会还对自己感到更满意,因而体验到更多的正面情绪。当然,这里的不诚实行为并不涉及对他人的直接伤害,而只是伪造任务成绩,从而多获得区区几美元的被试费,或者干脆就完全没有任何的附加利益。甚至,无伤大雅的谎言还被证明有利于创造力哦!其背后的神奇逻辑是,说谎和创造力都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因此,当人们说谎时,这脑洞就开了,因而创造力就提升了(不得不说,这研究者的脑洞开得也够大)。
只是,骗骗别人说自己很厉害也就算了,千万不要把自己也给诳了。有研究发现,骗别人的结果,很可能最终骗了自己。比如,当人们通过作弊获得较好的成绩之后,人们可能会以为自己的真实能力真的提高了,因而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今后的表现。看来,此类欺骗还是要小心为妙啊,免得一不小心,搞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看上去,在我们所讨论的这些谎言中,只有为了自身利益的黑色谎言,才与道德有碍。因此,要判断撒谎是否道德,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欺骗加以区分。不过呢,人们却常常在该放松的时候过于严肃,而在该较真的事情上却又过于含糊。比如,愚人节整蛊就显然不过是图一乐。反对过愚人节,不仅仅是没有情趣,而且还违背人性,更为重要的是,还转移了我们对于应该较真的事情的注意力。我们该去盯住那些贪赃枉法,危害社会的行为,而非朋友间无害的戏谑。
对于黑色谎言,我们在看过了他人的行为之后,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在相似情境下的做法。根据自利偏差这一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自己会作弊的人数一定会远远少于实际上作弊的人数。人人都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在道德上比他人更优越,所犯的错误更少,而哪怕是同样的错误,自己犯也比别人犯更值得被理解和原谅。殊不知,这从根本上就违背了现实。我反正觉得,与其加大声音谴责他人,倒不如躬身做好自己的事情。在面对任何情形时,多一点独立思考和判断,少一点借口和随波逐流。让心中善的种子生根萌芽,开花结果。
如此,方能不负造物之美意。
本文部分参考文献(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DePaulo, B. M., Kashy, D. A., Kirkendol, S. E., Wyer, M. M., & Epstein, J. A. (1996). Lying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 979-995.
Fischbacher, U., & Föllmi‐Heusi, F. (2013). Lies in disguise-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cheating.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1, 525-547.
Levine, E. E., & Schweitzer, M. E. (2014). Are liars ethical? On the tension between benevolence and hones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3, 107-117.
Peer, E., Acquisti, A., & Shalvi, S. (2014). “I cheated, but only a little”: Partial confessions to unethic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6, 202-217.
Mazar, N., Amir, O., & Ariely, D. (2008). The dishonesty of honest people: A theory of self-concept maintena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5, 633-644.
Barkan, R., Ayal, S., Gino, F., & Ariely, D. (2012). The 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 Distancing response to ethical disson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1, 757-773.
Welsh, D. T., Ordóñez, L. D., Snyder, D. G., & Christian, M. S. (2015). The slippery slope: How small ethical transgressions pave the way for larger future transgress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00, 114-.
Gino, F., Ayal, S., & Ariely, D. (2009). Contag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unethical behavior: the effect of one bad apple on the barre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393-398.
Gächter, S., & Schulz, J. F. (2016). Intrinsic honesty and the prevalence of rule violations across societies. Nature.
Ruedy, N. E., Moore, C., Gino, F., & Schweitzer, M. E. (2013). The cheater’s high: The unexpected affective benefits of unethic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5, 531-548.
Gino, F., & Wiltermuth, S. S. (2014). Evil genius? How dishonesty can lead to greater creativ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 973-981.
Chance, Z., Norton, M. I., Gino, F., & Ariely, D. (2011). Temporal view of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self-decep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15655-15659.
张洪教授
张洪,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一个学了一些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仍行事天真的心理学家。喜欢思考与自我、关系和幸福感有关的问题。
△
一部融合侦探、灵异、恐怖、推理、穿越、言情、喜剧与史诗的卓越大作。
——道格拉斯·亚当斯
一只死猫、一位电脑神童、一个相信世界是粉色的电僧、一个活了两百多年(可能还不止)的时间学教授、诗人柯勒律治、量子力学和比萨,这些东西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共通之处显然并不多。直到德克・简特利,一位自封的私家侦探,通过求解一场神秘的谋杀案,吃了很多比萨,发现一个鬼魂,拯救人类免于灭绝之后,所有的相关性才展现出来。
想要了解更多,请打开这本书(最好是买下它然后读它),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哦😘
-END-
延伸阅读
半城编辑部
美编|张鑫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半城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