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用近四十年光阴打量那是谁的故乡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点击☝蓝字“京都闻道阁”免费关注  喜欢本文请豪转或点击☟文底赞赏以支持鼓励


本阁主要作者文集(以新近发文文末索引为导航):曹旭李红旗易书生魏国强陈道曹昱蔡小俊丁福平衣珩舒立黄梓峰拂剑朝天曹开煊宇文成许亚军

本文作者/曹旭 

幼小的时候,故乡是泥泞满地的村路,是一间半麦草盖的泥屋,是慈祥的姥姥,从土岗上和坟堆中蹒跚走来的小路,是村巷一旁落满雨水的粪坑,是纤细美丽香飘四落的槐花和椿树。

童年的时候,故乡是村落西面那座响着铃声敲打的校园,是暑假里校园之外戏水的泥塘,是眺望父母从村南铁路下班时归来的身影,是梧桐树下乘凉时父母的厮打和喊叫,是村人遮掩不住少年眼睛的角斗和暗争,是恶语咒骂,是狞笑欺压,甚至谁家的丧音和接回新媳妇的骡马。

少年的时候,故乡是城市的几条街道和一个工厂的家属院落,是叫做许昌一中许昌六中的那几所学校,是清澈的运粮河的游水熙闹,是大雨过后,渔人网中那些肥硕的成篮的跳跃的草鱼和鲫鱼,是同龄人在一座宿舍楼上,那无人楼顶上的纸牌赌博。

还是少年的时候,故乡啊,是家属院二楼那堪称叔叔的,成为老师的笛声和琴音,是邻人的笑脸和梧桐树下的象棋学习,是同学队伍中站在前列的身矮自卑,是老师的表扬与呵斥,是蠢蠢始动的一点睿智,是无处不在的幼稚和懵懂无知。

青年的时候,就不提了吧,故乡已经不知道在何方,不管那里的学校还是村庄,那里的泥水和星空的畅想。一眨眼就是中年的人了,近中年的时候,故乡才是河南许昌,是一座京广线上的城市,是一条条干净的街道,是护城河中的清水碧荷,是公园小西湖的花树乔木,是那里的楼阁亭台。

近中年的时候,才知道故乡,是一九四二年的年馑,饿死人的饥荒;才知道故乡,是一九四三年倭寇的一笔笔血债;才知道故乡,在更远的时候,是那彬彬魏都风采,是那傲然魏晋风骨,是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故乡,是我用近四十年的光阴,把你注视把你打量,渐渐看清你的容颜,听懂你的诗词和语言,感慨万千。

我的故乡,许昌。

推荐阅读本文作者其它文章

人到中年的泪花

儿子的密码

斜躺冥思,放松飞翔

村尾的蓝色星辰

星光不远,在前方

我属于这样的清晨

邂逅微笑还是邂逅星辰

春花三弄

海德格尔的路标,一个诗人的路途

谁的目光是慈悲

庄周的神话

这里不是泰戈尔的传说

梵高的几缕眼神

放逐的理想主义

反刘邦的密码

父子的童话

谁的羔羊与猫咪

端午的苍天,把亲人祭奠

士亦可否价于市

一生认识多少人

水啊,向西流——许昌抗战祭

我的大姥姥

下班之后,我去接你 

我们为好汉叹息 

梁祝的良苦用心 

世界在我身边,我在世界之中

很远很远的地方

不可忘怀的风雪  

胡桃崖 

一只孤鸟的云梦

那位深爱民众傲视环球的英雄

打开的门

等待红色的月亮 

都市中的隐者

朱元璋这个儿子活着差点被折腾死

一粒生命的冥思 

一粒世界的末日

一杯清清而热腾的茶水

别走的太远,我的灵魂

宇宙之里,我们灵魂的身份 

苦风欺病骨 何梦续尘劳 

写作,是疗伤的季节 

人事依依漫寂寥 

困禽犹歌:雄鸡对星座的咏叹

中篇小说:豫西抗倭英雄志之柳林篇

短篇小说:小船工抗倭奇遇记 

宁愿苦的放逐,也要回归自己的思考 

初冬 我穿过你苍凉的身影

你在他乡还好吗?我的发小!

零公里处 

这首歌只写在日记里

致我尚未失去的青春

生错时代的市井人物

春节到,分萝卜了 

穷人”藏书记

☆ 作者简介:曹旭,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教师进修学校干部,笔名陈草旭变,近年来有数百篇散文、小说见散文在线、红袖添香、古榕树下、凯迪社区等文学网站,合著有人物传记《那年的烛光》。

本阁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直接通过小编的微信JSWDG6388传稿;文稿发布后,稿酬按读者赞赏数额照付。本公众号有同名新浪博客、微博、简书、今日头条和采编读QQ交流群687804626,有兴趣可以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