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少卿:柔和的力量,在高墙面前,尽力善待每一个鸡蛋 | 二湘空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胡少卿文学课 Author 胡少卿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心灵捕手》 剧照   图源网络
柔和的力量
文/胡少卿

 

一个从头至尾都在网上上课的学期结束了。有件小事给我颇深感触。5月底一个同学的作业迟交了两三天,发信来说了许多惭愧、抱歉、对不起,一副诚惶诚恐紧张的样子。我简单给她回复了一句话:

××,你好,作业迟一点交没事,请勿在意。

没想到接着又收到一封她的来信,是半夜3点发来的,开头这样写:

胡老师:您好!也许听起来会有些离奇,但我确实是看哭了。有一种很温和的力量来自您的邮件,我由衷感动于得到原谅。这真的是在很郁闷很崩溃的复习周中,我听到的最柔和的鼓励!……

看了这封信,我呆坐在桌前很久,想了很多。这个同学的人生发条拧得真紧呵。我知道,这届年轻人是不容易的,课上提问的时候,常有同学说老师我在排队做核酸,现在不太方便回答问题,又经常收到同学半夜两点、三点乃至四点发来的作业,还收到同学的请假信,说约了看心理医生,还从作业中了解到,有些同学是在居家隔离数月的情况下坚持上课。前几次课,我只是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打开摄像头,后来,我开始全程打开摄像头,私心以为,能在课程中一直看到老师而不是仅仅听到声音,也许会让同学感到更多的安慰罢。我的回信只是一句简单平常的话,何以激起收信人那么大的情绪波澜呢?是因为上面列举的这些不容易吗?


由“看哭了”、“温和”、“柔和”这些字眼,我觉得我是能充分理解这位同学的反应的,当然也可能只是师心自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所处的环境变得非常的坚硬、严厉、苛刻,使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作为某种庞大的体系性力量的终末,一个老师如果选择严厉地对待学生,对迟交作业者进行警告,乃至威胁扣分,从程序上来说,并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是,这样做,对一个学生的提高、长进,有什么好处呢?除了使学生感到恐惧,感到更多的压力,感到老师的权威,还会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不仅我的性格不让我这样做,我的理念也不让我这样做,我还是更喜欢一个宽容、宽松、自由惬意的空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样的,脱去了拘束的率性的空间。

而这样的空间正在慢慢收窄。舆论场上一片喊打喊杀之声,汉语被声色俱厉、直不笼统地使用着,一种温和理性的君子人格和话语方式,正在慢慢消隐,几乎不见。一个人可能会被寻章摘句地挑剔着。一种被称为“网民”的群体,挥舞着机械、粗暴的是非观,对个人的公共生活乃至私生活实施武断的裁判。一种力量像秋收的镰刀一样,准备收割走参差不齐的个体和民间活力。

这大概就是这位同学落泪的大背景罢。如果个体面对一种钢铁构造感到恐惧和无力时,柔和的力量当然就弥足珍贵了。如果把社会生态比喻为土壤,柔和的力量就是水,如果土壤不能饱含水分,它上面能生长的东西就很少,最终将变为沙漠;如果把社会生态比喻为摩天大楼,柔和的力量就是可以让高楼摆动幅度达1米的那种设施,没有这种设施,高楼将在风暴中损毁。


北京西南郊的山上有戒台寺,戒台寺里有若干株古松。最大最茂盛的一株叫九龙松,蓊郁青葱,遮天蔽日,旁边有一株枝叶不多的叫卧龙松,倒卧在地上,撑着支架,仿佛一个老者。我家小孩那时大概六七岁年纪,在古松旁边的摊位上买了祈福的红布条,偏要系在卧龙松的石栏杆上。问他为什么,他说看这棵树周围挂的人少,他要帮助它。隔了一段时间再去戒台寺,看见卧龙松周边栏杆上的红布条都没有了。应该是工作人员清理了,或集中到九龙松周边的栏杆上(那里的红布条已密集如十万大军)。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当然也不会在乎),一个孩子会偶然再一次查看自己悬挂的红布条。这次经历给我家小孩不小的伤害,让他体会到一种强大的管理力量是如何超越于个人意志的。如果我是寺容维护者,我会让卧龙松周围的红布条保留在那里,尽管稀稀落落不好看,但里面却有一种同情的小心思在,其重要性远高于看起来的干净、整齐。

柔和的力量常常是最容易被牺牲掉的,因为它看起来无用,没法考核,不能显形,很难带来功利上的好处,说出来也不硬气。但柔和的力量却是一个社会的润滑剂,会使社会运转得舒适、善良、有温度。我记得我们在课上一起读了余华的经典短篇《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傻子的名字被叫出,他的心动了动,他从床下叫出了自己的狗,然后狗被人勒死吃掉,傻子发誓以后谁叫他的名字他都不答应。这篇小说展示了柔和的力量如何被愚弄、被剿灭,但奇异的是,它正是通过这种剿灭,呼吁读者保存、传递柔和的力量,它正是从傻子被伤害得血淋淋的心脏上竖起一个对于读者的质询:我们应该如此生活,如此对待弱者和孤零零的个人吗?这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傻子与狗,理应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得到呵护。柔和的力量,是真正的软实力,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衡量指标。

柔和的力量绝不意味着徇私情、拉关系、当滥好人,不意味着不遵守原则的妥协,不意味着该愤怒时不愤怒,该挺身而出时不挺身而出。柔和的力量绝对支持依法治国,绝不反对对巨额贪污的官员判处死刑。柔和的力量也绝不意味着在课上纵容学生抄袭,或听任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短斤少两。柔和的力量只是强调,要关心规则、系统背后的个人,关注某种巨大的体系性力量之下的个体处境。柔和的力量,是对个体的尊重,对弱者的同情,是对他人处境的感同身受。村上春树在2009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的演说里有一句名言:“如果说有一堵坚固的高墙和可能撞墙破碎的鸡蛋,我会永远站在鸡蛋一边。”柔和的力量就是在高墙面前,尽力去善待鸡蛋的力量。

《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胡少卿诗选》


在本学期课程结束时我告诉同学,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宣扬一种柔和的力量。所有好的文学都在教育人们要爱人,爱个体,尊重每种特殊性和丰富性,同情弱者,反抗对人进行异化的机制。学了文学,应该善待身边的人,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陌生人,都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掌握了某种权力,同样不要忘记这柔和的力量。在坚硬的系统和规则背后还有人道主义,还有对自己同类的爱,有对每个个体幸福感的珍视。个体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只有个体的幸福感充盈,社会才真正成为健康的社会。——这不过是一些基本常识,我只是没想到在21世纪20年代的课堂上,还需要重弹这样的老调,并且有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为此红了眼圈。



作者简介胡少卿,当代诗人,学者。公众号“胡少卿文学课”主持人。著有诗集《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编有《顾城哲思录》等。现任教于某高校。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面对计生新政,哥姐沉默的背后是怎样的心痛

刘震云,一日见三秋,满纸荒唐言,一本正经话

《隐入尘烟》,穷人的尊严与善良为什么更像一个笑话

刘欣:没有爱情的婚姻,一次见面决定一生

把陈春花比作方鸿渐,那是对方鸿渐的侮辱

羽生结弦宣布退役,冰上传奇永远流传

易烊千玺抢了小镇青年的饭碗吗?

偷食的快乐,要怪就怪一个字,穷!

劳东燕:与年少时的自己相比,我还是更喜欢现在的自己


热文:李泽厚  陈冲  野夫 空中医生  安阳王 刘擎  硅谷医生  西南联大 田晓菲  俞敏洪 大家:黄永玉  巴金 王小波  齐邦媛  白先勇  钱锺书  史铁生  王安忆   余华天空之友:严锋  黄灯  余耕  邓晓芒  菊子  杜欣欣  刺猬  风吹沙  大嫚  愚石  绿风  青禾  小仙  三少爷  河岸  二湘  更多

让阅读更自由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