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彪:未来中国的全球化是从出口导向到利用内需
【导语】
面对国际政经环境的变化以及产业格局的调整,中央提出我们要以内需为主,逐渐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指出,利用国内市场不是封闭,不是自力更生,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强调进一步开放。
本文为中制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
本文约6700字,大约阅读时间为14分钟
建议先转发或收藏后阅读哦
面对国际政经环境的变化以及产业格局的调整,中国制造业如何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国制造业如何在疫后新格局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新的国际格局变化之中,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7月30日晚,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原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与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一起在直播间探讨了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话题。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第八期中国制造大讲堂综述)
今天,中制智库(CMThinkTank)先给您分享刘志彪老师的演讲内容——
谢谢主持人,各位观众,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的一些思考,疫情之后全球产业链的重组趋势。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给大家介绍一下经济全球化基本的理论基础,在这次疫情过程当中以及贸易战当中受到了动摇;第二给大家讲一讲当今发达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产业重构的趋势;第三简单的说一下我们的对策,谈谈我的建议。
全球化趋势发生了新的变化
过去全球化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产品的分工,全球化其实就是在产品分工基础上进行的。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整个分工是产业间的分工,到了本世纪初上个世纪末的时候,这个分工叫产业内的分工。
2000年之后,整个世界的分工呈现出新的趋势,就是产品内分工,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产品分成很多的环节、很多片段,放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生产,哪里最有效率就在哪个地方生产,哪个地方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就放到哪里生产。
跨国公司把分散在全球的生产进行组装和销售,这时候的全球化就是跨国公司发动的,跨国公司把整个世界当成它的牧场来进行经营,非常好卖。此时中国加入了WTO等等一系列的开放行动,使得中国切入到了西方(世界)。
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是承接跨国公司的外包订单的,也就是我们作为供应商,更多的是承接跨国公司发出来的外包订单,作为它的供应商来进行全球化切入,这种切入我们的优势叫生产要素性价比高的优势。为此,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的外贸、经济总量等等,开放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样的一种全球化,在2018年开始的贸易战,以及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用我的话说,产品分工协调机制受到了一定的动摇。这个动摇最主要的表现,第一就是过去的跨国家边界,跨越世界上很多的区域的一种全球范围的大分工,它协调机制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挑战。
比如说疫情,使得产业链协调不同步,产业链的链主,它的龙头发现,因为疫情的问题,协调这个产业链过程当中交易成本非常高,甚至龙头自己熄火了。所以就带来了什么现象呢?就是说由于各个国家疫情发展阶段不同,有的比较早,有的控制得比较好,有的控制得比较差,但是这个产业分布在全球各个地方,所以链主在协调链条的时候,就发现协调失效了。
这么一个现象,一方面导致了下游受到影响的时候,就冲击上游,而且出现了所谓的长鞭效应,影响非常大。还有就是,下面复工复产,但是上面没有订单,这也导致了相互之间的不协调。
【编者注:长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在管理学上俗称“牛鞭效应”,是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的描述。基本思想是指,在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当信息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所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供应方往往维持比需求方更高的库存水平或者说是生产准备计划。】
另外一面,我们过去跨国公司的即时交付系统,在整个疫情当中受到了非常大的破坏。比如我看到这么一个案例,德国有一个农机厂,六七千工人的农机厂,过去他们都有很多的车间,放了很多的库存,过去有人说你跟不上形势,应该零库存零成本,你这样经营没有特色,他们不听这一套,他们坚持有仓库有库存,不搞及时交付系统。结果这次在疫情当中,德国的很多制造企业都停摆了,就他没有停摆,从头到尾开足马力生产。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未来全球分工,过去的那种理论基础,实践的基础都发生动摇。未来产业发展更多的不仅要考虑效率,可能还要考虑安全性,所以跨国公司可能要在产业的安全跟经济效率之间进行决策,在这个决策当中会达到一种平衡。
更多人担心全球化逆转,过去的这种全球生产、全球营销、全球投资、全球布局的战略,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现在所谓的世界更多的选择封闭驱强、种族主义歧视、民粹主义、民主主义、逆全球化浪潮这种趋势也不是哪个国家或者哪个个人或者哪个组织可以改变的。现在看来这个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动摇了国家政府支持全球化力量,尤其是政治基础发生了比较大的动摇,这是我们疫情后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产品链的分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之后,我们就要看它对于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全球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分析这个趋势还是要分析发达国家政府的行为以及跨国公司本身的行为,这个问题说不清楚的话,就没有办法进行推测。
根据美国政府公开的目标,他们对全球产业链重组只有三个目标:第一是推动制造业回归,这从奥巴马就开始,这个过程没有那么快,但是是有效的;第二是推动美加墨自贸区建设;第三是中美贸易战以来,推动中国因素的多元化问题。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第二个,美加墨自贸区。美国跨国公司提倡全球外包,现在可能提倡发展境内外包,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限制,还不可能完全搞国内外包,美加墨自贸区实际上是把一部分生产环节放在发展中国家,所以它搞的是近岸外包。
这里要注意的两个重要原则,一个是原产地原则,比如规定汽车75%以上的零部件必须是这个自贸区生产,在相互交易中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这个会推动一部分跨国公司把零部件生产搬到自贸区去。
另外,这个协议当中包含了针对其他国家一个“毒丸计划”,这个“毒丸计划”现在还不是非常清晰,就这三个国家签订自贸区,如果当中有一个跟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签订新的贸易协定,整个美加墨自贸区就会自动作废。美国把这个协议作为标准案例往外进行复制,今后都会采取这个策略。这个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针对中国的,这样子就有可能会把中国一部分生产环节排斥到全球化之外,这是非常重要的趋势,需要注意。
所谓推动中国因素多元化,事实上就是把过去比较多的放在中国的价值链的环节移到亚洲其他地区,移到中南美(地区)去,这样子使它的供应链不过分的依赖中国。这些行动必然会导致全球产业链的重组变化,这个重组变化基本趋势可能就是归结为三个字,叫内向化。
这个内向化意味着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会朝两个方向进行变动——
第一个方向,从纵向来看,全球产业链过去拉得比较长,现在缩短。就是原来分包给不同的国家和企业生产,以各种生产工序作为分工环节的全球分工,会逐步回归到跨国公司内部或者跨国公司控制范围之内的区域当中去。
第二个方向,从横向来看,未来全球产业链的变化趋势是会落实在一个区域当中,因为这种原先被分出去的产业分布在全球各地,又回归落实在一个空间里,这个空间自主可控,所以就是落实在他临近的这个国家边界或者国家内部的环节。
这样子的一个环节比如最典型的美加墨自贸区,这些产业往那个地方进行移动的时候,就意味着原来的全球分布产业链可能变成全球产业集群,就是全球产业链集群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之一。
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效率跟产业自主安全的矛盾,因为如果不把这个产业放在集群当中,肯定就没有效率,全部回归跨国公司这个企业内部肯定也是没有效率,所以它一定是采取纵向非一体化的外包形式,交给不同的企业去生产,但一定是可以控制,空间上必须要有控制能力,这就一定是形成全球产业链集群的基本格局。
讲这个趋势的时候,必须强调三点,否则容易理解错。
第一点就是说跨国公司虽然有这样的趋势在里头,但不可能把所有产业都回归。它只是把一些部分重要的关系到所谓自己国家国计民生的一部分,因为很多产业要服从于比较优势的原则,没有比较优势就没有竞争优势,所以就不可能长久。
第二点是,你要看到中国的比较优势也在发生变化,生产要素虽然价格在不断提高,这方面环境慢慢的在衰退。但是要看到我们国家的另外一个比较优势在增长,就是超大规模市场因素在增长。
第三个要强调的因素,就是我们过去的全球化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最早就是出口导向,未来中国的全球化形式可能要利用内需。利用内需来进行全球化,这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所以,在这三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下一个判断,第一就是绝大部分产业不可能移走,中国仍然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第二,中国的竞争优势也在改变,而且中国的投资环境也在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只要中国能够把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中国仍然是吸收外资吸收跨国公司重要的热土,仍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这是需要强调的。
跨国公司未来产业的内向化趋势
我再讲讲跨国公司的行动这一块,可能会形成一个趋势,这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发展变化过程,跟我们国家全球价值链方式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过去几十年加入全球化的方式,是一种双重嵌入模式,我们的企业不是单打独斗的进入国际市场,我们的企业不是单个嵌入全球价值链,我们企业是双重嵌入,就是首先是嵌入当地的产业集群,然后这个产业集群是全部嵌入全球价值链。
这样一种双重嵌入模式,使得中国的企业在集群内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集群和集群之间有竞争,中国跟国外的集群之间有竞争,通过这种竞争的方式,提高了中国企业竞争的效率,导致了中国产业集群当中的企业在打价格战的时候所向披靡,因为成本非常低。
这方面优势,简单的说,第一是集群的双重嵌入可以在这个集群当中容纳大中小不同的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第二个就是集群当中可以形成一种创新的溢出效益,相互之间学习;第三个就是政府可以提供公共服务,进行集体行动,克服产业升级中的困难,比如说政府去买一个大型的科研设备,仪器设备,有偿或者免费提供给集群内企业使用,这种都是公共服务提供的。另外也为中国企业把总部放在大城市,把生产基地放在集群,这样一种分离的方式为全球价值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因此,这种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跨国公司未来产业内向化趋势发展的一部分,可能跟中国在过去进行全球价值链竞争过程当中,有某些相似性。所谓某些相似性就是说,它们都是在区域集群当中进行竞争的,都是动态竞争的,都是吸收外资,不是封闭的。
竞争是一个重要的特征,比如说这样子是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但是也不完全相同,因为这个不同不是形式上不同,最主要的是中国的产业集群形态竞争跟未来全球产业链集群的竞争,它的不同可能就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比如说在全球产业链集群竞争当中大部分都是跨国公司龙头,链主是跨国公司,但是在中国集群当中大的龙头企业就比较少,或者力量比较弱。
比如在集群当中的垂直分工形态,中国企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的低端,不是高端。而跨国公司的这种全球产业链集群分工可能都在比较高端,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不断升级过程中不会跟他竞争,中国产业集群也在升级,未来一定是竞争的形态,是过去供应商去竞争跨国公司总部订单的方式,可能会逐步的演化为产业链跟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集群跟产业集群的竞争,这种竞争可能会显示出更加激烈竞争更加残酷的状态,所以我觉得未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组,中国怎么办
我要讲的第三个方面,面对这样一个全球产业链重组的趋势,我们应该怎么办?
中央已经提出来,我们要以内需为主,逐渐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党的十九大也提出要建设若干个世界先进制造集群的设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提出要提高基础产业能力和产业链的现代化。
要在中国的粤港澳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成渝地区打造规模上千、上万亿的新型产业集群,事实上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未来的很重要的产业政策,在区域分布上考虑就是要支持全球产业链集群的发展,在这个地方,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的说一说。
未来政府的目标,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目标重点就是打造或者支持全球产业链集群发展。宏观上的大的措施,第一个我觉得就是要实行对内开放,因为只有对内开放才可以形成国内大市场。
我们过去发展都是利用全球化的市场,利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增长主要也是依靠发达国家的市场来增长,现在发达国家自身的问题,就是逆全球化趋势,我们不可能完全(像之前)那样子利用,而且中国已经到了利用自己市场的时候了。
所以,在这个程度上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内市场。你要形成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市场必须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如果不是这样的一种市场体系支撑,循环是建立不起来的,你说你怎么循环?你过去是国际上单循环,你国内经济联系不是非常紧密。
现在要用国内市场来替代国际市场循环,没有统一的大市场怎么行?统一大市场怎么建?
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国内市场,所以说对内开放现在已经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位置绝对地位和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对外开放,如果说过去几十年都是对外开放,那么对外开放来倒逼对内开放,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要进行对内开放。
对内开放就是对本国公民开放,对民营企业开放,公平的对待各个投资主体,撤除掉各个投资主体、个人家庭、企业市场主体身上不必要的束缚,解除他们捆绑手脚、不利于竞争的所有制度安排,这样对内开放之后,你才可以进一步对外开放。
如果现在已经到了对内开放不足,就不能进行对外开放,比如对外开放目前要提高开放水平,让民营企业走进去走上去,这三个走,民营企业不强大怎么走的上去?国内不对民营企业开放,不培育成强大规模竞争力的企业,让他怎么样出去进行竞争?
事实上,你现在是叫国有企业去竞争,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发达国家不允许你国有企业跟他去进行竞争,只有民营企业才能走进去,对内开放的问题现在是非常重要的,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循环,要赶紧搞对内开放。
整个中国一下子建立统一大市场,实际是比较难的,因为文化、制度、经济发展条件、习惯、政府管理水平都不一样,一下子建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很难。但是中国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区域有一定的相似性,就比如长三角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习性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通,这个地方把区域战略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那么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推进区域市场的统一形成,把这个区域市场建起来之后,在京津冀,在长三角,在珠三角,在成渝地区包括中国其他地区,这个区域一体化市场建立起来之后,再推进这些区域市场的开放,全中国统一市场就形成了。这些市场如果对世界开放就是世界市场,对国内开放就是国内市场,所以今后取决于开放程度。
一步步来建就比较可行,所以现在国家把这个区域战略国家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形成什么经济增长结果,不是为了什么改革示范区,不是为了开放的高地,这些地方原来就是开放模范区,现在最重要的目的实际是通过这些地方的开放形成区域市场。
区域统一大市场形成之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开放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国哪天统一大市场形成,中国的绝对优势就形成,中国未来的竞争优势不是在生产要素便宜上,其实是在中国统一大市场,这个统一大市场不仅是相对比较优势,而且是绝对优势,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替代我们,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离开中国,实际就是中国市场的优势。
基于内需经济全球化战略,就是用这个市场吸引全球生产要素到中国发展经济,另外利用中国市场大,可以培养规模企业和差异化企业促进出口。利用国内市场不是封闭,不是自力更生,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强调进一步开放。
过去是用国外市场开放,现在要用自己的市场来开放,这就是中国开放到现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通过这个来支撑产业链循环的必要条件。如果国内市场形不成,国内市场产业链就循环不过来。过去依靠国际市场循环,现在要依靠国内来循环,国内市场前提是最基本的前提。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美好制造”中国制造大讲堂由中制智库和新浪财经、工信部华信研究院联合出品,香港城市大学EMBA(中文)协办、学术支持,“中制智库”官方抖音以及多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新浪财经源发,网易财经、凤凰财经、搜狐财经、和讯财经、36氪等多家媒体平台联播,基于小鱼易连专业直播平台和讯飞听见语音转写平台,采用云端座谈、线上交流的形式,每期课堂邀请政商学媒等专业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为当下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走势带来精彩的解读。
往期大讲堂
苏晨汀 | 华杉 | 管清友 | 黄益平 | 杨志明丨刘利华丨刘世锦丨贾康丨吴甘沙丨吴晓波丨王宏广丨周长益丨陈志武丨秦朔丨张维迎丨夏斌丨余永定丨姚洋丨施展丨马光远丨单忠德丨赵晓丨曹仰锋丨刘九如丨屈贤明丨迟景朝丨吕廷杰丨梁宁丨童有好丨蒋锡培丨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