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号事件”,清廷水师小官大坑爹之悲
1856年是大清帝国继1840年之后的又一个腥风血雨的多事之秋,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发生在这年并为朝廷招来几乎灭顶之灾的两个“大坑爹”罪魁祸首竟然如出一辙,均为大清帝国的基层军政小官——2月份制造“马神父案”(亦称“西林教案”)的广西西林县知事张鸣凤及10月份制造“亚罗号事件”的广州水师千总梁国定,而两个大坑爹大祸国罪魁祸首背后的坚挺支持者则同为大清帝国的资深两广总督叶名琛。
由于各种各样或众所周知的原因所致,当年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大灾难的“马神父案”与“亚罗号事件”后来却长期成了“冷门历史”事件,极少被历史资料或平民百姓提及;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类历史资讯也开始逐渐丰富,但对这两桩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与诠释却显得肤浅刻板教条,并因频繁复制传播复制再传播的原因,各类搜索网站上发布的相关史料叙述的“同质化”及“低质化”现象严重。直到国内外历史档案资料开始解密,大量自媒体问世,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度或不同解读与诠释资讯也随之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历史学最忌讳的“证据单一,无法比较”之弊端。
为了让读者诸君能够全面而充分地了解发生在165年前的“亚罗号事件”,笔者奉上自己搜集掌握的史料,同时也将在“百度百科”及“百度知道”等搜索网站上查询到的资料原文附后,以供读者比较、分析与判断。
关于“亚罗号事件”的补充史料如下所述:
· “亚罗号”货轮确实是在国内制造,最初的船东也确实是中国人,但第一船东后来讲货轮卖给了一香港籍居民,并在香港登记注册并悬挂了英国国旗,新船东雇了爱尔兰人肯尼迪担任船长;
· 向广州水师千总梁国定举报“亚罗号”货轮上窝藏有两名“海盗”嫌疑人的只是其他船上的一名水手,水师官兵确实有权登船搜查,但根据大清国与英国签订的《虎门条约》相关条款规定,大清水师只有搜查权而没有“拘捕嫌疑人及扣押权”,必须送英国领事馆处置,这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生效契约的遵守原则,镇守边防的水师梁千总难道不知道。而船舶上属于注册挂旗国的领土则又属于国际法公认的权利;
· 水师官兵登船之前,货轮确实没有悬挂英国国旗,但正在岸上的肯尼迪船长看到大清水师上船后,也立即返回船上安排船员挂旗,说明他确实带有国旗,更没有拒绝执行清廷官员的挂旗要求或规定。无论在记述事件的哪一种版本中,都有货轮水手补挂国旗、与清廷水师官兵争抢国旗或水师侮辱国旗的叙述,因此可以说明,货轮上的国旗是存在的,补挂行为也确实发生了;
· 清廷水师指控“亚罗号”货轮的注册期已超过6天,属于违法行为,朝廷官员梁千总显然完全不了解国际船舶注册规定中的“途中注册自动顺延,返回注册国补办”条款,可悲的是封疆大吏两广总督叶名琛同样也不懂;
· 肯尼迪船长见梁千总一身正气地指挥手下要将两“海盗”嫌疑人押走,显然熟悉相关条约的他立即阻止,待英国总领事巴夏礼赶到船上表示抗议后,梁千总依然坚持己见要带嫌疑人回衙门,随后中英双方人员发生冲突,混乱中巴总领事还挨了一拳,货轮上的12名水手一起作为“人犯”被爱皇上爱大清的梁千总押离,关进了广州大牢;
· 10月12日,巴夏礼总领事依照正常外交程序向两广总督叶名琛递交照会,表示抗议,要求放人并道歉,但深爱大清的叶名琛总督义正词严地回复,船上均为华人,又超过注册期限,且涉嫌窝藏“海盗”多名,坚决不予道歉;
· 10月21日,巴夏礼领事又向叶名琛总督递交了“强烈抗议”照会,叶大帅仍不示弱。无可奈何之下,巴领事就只能向英国驻香港总督报告求援了;
· 10月23日,27艘英国军舰进入广州附近海域,连续炮击清军炮台以示警告;而在英国最后通牒最后一刻表示同意接受但发现为时已晚的叶名琛总督,随后针锋相对地发动大清爱国群众愤怒砸烧英商的店铺与建筑。驻港英国总督闻讯后随即下令发起全面进攻,英军迅速攻陷了广州城,叶名琛总督也成了俘虏被押送去了印度。再后来,英军与为马神父报仇的法国远征军于第二年集结于香港,英法联军一路沿海北上,挥戈直驱塘沽、天津和北京,导致生灵涂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终于正式打响了;
以下为自“百度百科”及“百度知道”等搜索网站上查询到的史料原文:
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以美国为首的列强又一次提出“修约”。咸丰帝仍坚持原订条约不能“大段修改”的原则,予以拒绝。此时已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英法终于耐不住性子了,就决定采取“先打后拉”的策略,迫使清政府屈服。为此,英国借用“亚罗号事件”制造了一个战争借口。
“亚罗号”船是一艘中国的走私船,归中国人方亚明所有,虽曾在香港注册过,但已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的一次突查过程中,逮捕了这艘船上具有海盗嫌疑的12名中国水手。但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遵照政府指示,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说“亚罗号”船是英国的,中国无登船搜人的权利,并捏造捕人时中国水师扯掉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赔礼道歉。
叶名琛收到致函后很重视,经过了解,得知当时船上并未悬挂英国国旗,就据实复函驳斥。但巴夏礼不依不饶,弄得叶名琛十分头疼,最后就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把逮捕的水手全部放掉并送到英国领事馆。然而巴夏礼仍是不满意,百般挑剔,拒绝接受,如说你看把我们的水手都饿瘦了啊,怎么精神也不太好啊……找毛病谁还不会。
10月23日,英舰突然闯入珠江,进攻沿岸炮台,悍然发动战争。不过由于兵力不足和广州人民的抵抗,英军很快就撤出广州,退据虎门,等待救援。
而“亚罗号事件”直到1857年春才传到伦敦。在对华开战问题上,议员意见并不统一,后在英国首相巴麦尊的坚持下,通过了扩大侵华战争的提案。3月,英国政府任命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大批海陆军在7月到达香港;同时照会法、美、俄三国,提议联合出兵。
英国的提议立即得到法国的响应。但法国出师无名,于是借“马神甫事件”(亦称“西林教案”),出兵中国。神甫就是神父,“马神甫事件”的主角即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此人早在1853年就潜入广西西林县,借传教为名,勾结官府,包庇教徒,作恶多端,引起民愤,结果在1856年2月被西林县新任知县张鸣凤逮捕,并将其处死。法国于是打着“为保卫圣教而战”的旗号,在这一年的4月,派葛罗为全权大臣,与英国联手发动侵略战争。
美国、俄国虽因自身原因未派兵参战,但都派出了公使参与密谋,负责煽风点火。1857年10月,法国全权代表葛罗率领的舰队也到达香港,与已经在这里等候的英军达成约定,双方组成联军,采取一致行动。12月,英法联军5600多人集结广州口外,向两广总督叶名琛发出入城“修约”的最后通牒。
叶名琛未老先衰,可能提前患有老年痴呆,忠实执行清政府“息兵为要”的方针,墨守成规,毫无反应,既不抵抗,也不议和,更不逃跑,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求神拜佛。12月28日晨,英法联军登陆,开始炮轰广州城。广州很快失守,叶名琛被俘并辗转运到了印度,囚禁在加尔各答南郊托里贡的一处住宅,日诵《吕祖经》不辍,自书“海上苏武”。次年4月死于囚所,据悉是绝食而死。英国人后将他的尸体运回中国。
总督被俘,肯定不是什么长脸的事,按理说其他将士应该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才对。但要是那样的话,就不具有中国特色了,广东巡抚柏贵和广州将军穆克德纳很快便一同投降事敌。巴夏礼在柏贵、穆克德纳投降后,为维持殖民秩序,便同其组成“联军委员会”,对广州实行军事管制。柏贵继续担任原职,供敌驱使。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维持了近4年的之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