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的秘密:宠物想和你说什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澎湃翻书党 Author 翻书党


去年冬天,有幸读到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所著、由同济大学老年语言学专家黄立鹤教授翻译的《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上海教育出版,2021年12月出版)一书,这本书专业而又生动地探讨了语言对衰老的影响,使我在阅读后获益良多。在该书的最后,顾曰国教授还从我比较熟悉的神经可塑性和记忆的角度,对变化的大脑这一主题进行了阐释,也对书中关于老年人对语言的认知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肖晓 复旦大学


《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美]罗杰·克鲁兹、[美]理查德·罗伯茨著,黄立鹤译,上海教育出版,2021年12月出版

语言研究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语言既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又体现着思维和意识的本质。作为语言学的门外汉,语言和认知的关系以及语言对意识的影响一直吸引着我。或许也正是一个门外汉,我便可以不受专业规则限制地在这一领域天马行空般地遐想。

按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说法,语言是人类的一种生物性特征,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而且他还认为语言能力是天赋的,人脑中天生就有一个“语言习得装置”,可以用来获得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能力。所以,我便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语言真的是人类特有的吗?动物有语言吗?

我曾发表过一篇科普小文《猫能听懂人话吗?》。我在文中虽然开玩笑地放了“会说人话”的小猫咪视频,以及一些具有归纳推理能力、会模仿人类和利用工具的高智商猫的动图,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 以大脑皮层神经元个数作为测算智商的依据,猫的皮层神经元数量是狗的两倍,虽然比海豚和黑猩猩少了一个数量级,但至少说明猫的智商不低;2. 猫能够很好地理解人类的指示信号,并依赖人类给出的信号对不熟悉的物体做出判断,也就是说,猫能够理解人类的意思,并信任人类的意见;3.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猫对人类声音的反应存在差异性,比如日本的家养猫更高冷。综合以上几点,我们至少可以说:猫在整个动物群体中的聪明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语言作出反应并具有理解能力。

一款应用软件:人猫交流器

但这并不能解答本文想探讨的问题,我们想知道动物是否有语言,首先要确定什么是语言。最狭义的语言是指人类的自然语言,它有分离性(discreteness)、语法性(grammar)、创造性(productivity)、时空性(displacement)、递归性(recursion)等特征。分离性是指一组独立的单元(比如字母、声调、字符等),它们能组合在一起传达新的意思;语法性是指组合这些独立单元的规则;创造性是指可用语言创造无限量信息的能力;时空性是指可以利用语言谈论过去和未来等不在眼前的事物……(引用自TED视频)。而广义的语言涵盖的内容就更多了,比如人工语言(如计算机使用的编程语言)、肢体语言等等。因此,在这个层面,我们可以将语言定义为一种沟通的工具。


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是:很大一部分动物是可以利用一些手段进行相互沟通,它们所使用的沟通方式,甚至能够符合一部分语言的特征。比如,蜜蜂可以通过在空中飞舞的不同位置、角度、时长和强度来向同伴描述远处食物的位置和多少,这是一种时空性特征的体现。蚂蚁也可以通过释放信息素来标定位置、传递信息。很多科学家尝试通过教黑猩猩手语来进行沟通,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个名叫瓦休伊(Washoe)的雄猩猩,它学会了大概350个手语词汇,并会搭配应用来向饲养人员要吃的,符合了分离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另一只叫科科(Coco)的雌猩猩最终掌握了1000多个手语词还能听懂2000多个口语词。还有一只取名叫齐姆斯基(Chimpsky,是猩猩chimpanzee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名字的组合),用了三年多时间学会了125个手语词,速度是挺快了,但它却无法利用递归性来从学会的词汇中总结出新含义和用法。


另一个能够说明动物有自己的沟通工具的例子,是来自一些社会性强的动物。它们不但有自己族群的口音,还会学习和模仿其他族群的口音。一头名叫卡里麦罗(Calimero)的非洲象在动物园里和两头雌性亚洲象共同生活了18年后,会模仿亚洲象进行短促的鸣叫。而会唱鲸歌的鲸鱼也是一个迷人的种群。澳大利亚东西两侧海域的座头鲸群有着不同的方言,研究人员发现一头西海域的座头鲸偶然加入东海域的鲸群后,东海域的座头鲸们便会学习西边的发音方式,并在整个东边的鲸群中流行开来。逆戟鲸还可以跨物种学会宽吻海豚的发音模式,来改变它们的鲸歌吟唱。而海豚甚至可以理解人类的多种口哨声,并理解不同口哨声组合所创造的简单语句,并使用同样的口哨音予以回应。


对于语言是作为沟通工具这一定义,乔姆斯基却持有不同观点。他的理论认为:语言是内在认知的体现,而和外在的沟通没有太大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语言并不是用来交流,而是用来思考。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讨论动物是否有语言,也就间接转化成了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动物是否有意识?是否会思考?要讨论这个问题,又牵涉到关于意识和思考的定义,已经超出这篇小文的范畴。但有几个特别有趣之处可以稍微聊一下:一是很多动物是有自我意识的,这在我另一篇科普小文《狗知道自己是狗吗?》里有探讨,通过著名的镜子实验可以得知很多哺乳动物都是有自我和他者的概念的;其二,很多动物甚至具有同情心和共情能力,比如大象会为同伴的死而哀鸣,小狗会长时间地守候在受伤的同伴身边陪伴,一只叫莫科(Moko)的宽吻海豚甚至在新西兰海岸解救了两只搁浅的抹香鲸幼儿。更让人感动的是,科学家甚至观察到动物会为了保护同伴而付出代价,比如实验小鼠发现自己取食时,笼子另一侧的同伴会受到电击,它们便会克制住食物的诱惑,不再去取食;同样的行为也在实验猴中观测到,一只恒河猴甚至忍受了12天的饥饿来换取同伴的安全。




小说《巴别塔之犬》

行文至此,离语言的话题已越来越远,但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清晰,很多动物和人类一样,是有意识、会思考、甚至是具有社会属性和沟通体系的。虽然与人类相比,它们的部分能力尚不完整,但我们也需要以尊重独立个体的方式,去尊重它们,保护它们。最后,我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本书《巴别塔之犬》,这是美国女作家卡罗琳·帕克斯特(Carolyn Parkhurst)的首部小说,讲的是男主人公保罗的妻子意外身亡,目击者只有家里的狗狗,身为语言学家的保罗怀着对妻子的思念和爱,决定开始研究让狗狗说话的方法,希望能还原当天的真相。但他越研究就越发现狗与人类有着先天不同的生理构造,以及巨大的语言能力差异,无论保罗如何努力,都只是徒劳,无法真正教会狗狗说话。更让人悲伤的是,保罗最终发现妻子的死,竟是因为患有抑郁症的妻子感到和他的距离越来越远,难以沟通。而作为语言学家的他,也只能在妻子逝去后,才真正体会到:人类虽然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却渐渐丧失了“沟通”的能力。




瑞典语音学家Susanne Schötz的著作The Secret Language of Cat(《猫咪的神秘语言》)试图从一个科学家的视角来研究猫咪的各种嗓音,针对猫咪的各种嗓音做出音系化的小结。

“巴别”在希伯来语中是Babel,是混乱的意思,巴别塔是出自圣经故事。人类想要建造一座通天高塔来传播自己的名声,于是上帝扰乱了人类的语言,让人与人之间不再能流畅地沟通,以此惩戒人类的傲慢和自以为是。真正的隔阂并不仅仅来自于不同的语言,也不仅来自于不同的物种之间、种族之间、群体之间、国别之间,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要强迫对方懂得自己的语言,而是更多的沟通、包容、理解和相互尊重。



 作者:复旦大学 肖晓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阅读
  1. 老龄社会与老年语言学:《语言战略研究》专题研究栏目
  2. 老年语言学 | 老年语言学研究的语用维度:视角、方法与议题
  3. 老年语言学 |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话语的非名词性资源蚀失
  4. 老年语言学 | 日本老年护理沟通研究之文献综述
  5. 老年语言学 | 什么是Elderspeak?
  6. 老龄化社会呼唤老年语言学的出场
  7. 《语言战略研究》| 侯柏村,罗昊,王刚石: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现状与思考
  8. 《语言战略研究》| 顾曰国:老年语言学发端
  9. 《语言战略研究》| 黄立鹤  王晶  李云霞:阿尔茨海默病言语障碍表现及相关神经心理学量表
    编制问题
  10. 分享 |《东亚语用学》:痴呆症老年人话语语用研究
  11. 观点 | 老年人口语 “呃”类填塞语研究
  12. 观点 | 老年人认知退化或与听力损伤有关
  13. 观点 | 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现象学研究
  14. 观点 | 信息化时代的“老年孤独”
  15. 观点 | 赫琳等:我国老年人语言能力问题及语言服务路径研究
  16. 观点丨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
  17. 观点丨何谓老年:从“居室适老化改造”谈起
  18. 观点丨迟暮之年的人脑及语言(王士元著 王筱瑒 冯韵译)
  19. 观点丨人口老龄、老年学与老年语言学
  20. 观点丨基于叙事医学理论的老病死叙事话语探析
  21. 观点丨蒋燕、顾曰国:老人上当受骗案:调查、语用和决策推理分析
  22. 观点丨言语幽默的认知老化及其神经基础
  23. 观点 | 马东什么?什么冬梅?瞬时性遗忘究竟咋回事?
  24. 观点 | 构建中国特色适老语言服务与产品供给体系
  25. 视点 |《忘不了餐厅(第二季)》:同济老龄中心约您见证宝藏老人温暖回归
  26. 重磅!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27. 消息 | 上海已在这些街道启动“适老化改造”
  28. 专访 | 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报道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
  29. 正式出版!顾曰国 黄立鹤:《老年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
  30. 合作丨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参与上海四平路街道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
  31. 一图读懂《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32. 我们需要你!同济拾忆团队开展老年人语言认知健康社会实践并招募志愿者
  33. “拾忆”公益服务团队会员大会暨老年语言学培训会举行
  34. 同济大学与四平路街道共建的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启动
  35. 上海市语言文字会议召开:加强针对视听障碍、老年人口等人群的语言服务
  36. 同济大学组织第十七届国际语用学大会“老龄化与老年人语用交际”专题会议
  37. 资源 | 香港理工大学语言认知神经科学中心“认知退变及语言”参考文献平台
  38. “老而不衰”的大脑,你的认知功能到七十岁仍未达到巅峰
  39. “语言增强认知 拾忆为老服务” 同济“拾忆”团队暑期实践成果总结
  40. 同济大学老龄中心携手《忘不了餐厅》开展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活动
  41. 重磅!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发布
  42. 会议议程 | 第九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大会(线上免费)
  43. “拾忆认知”系列科普视频第三集《如何自我评估认知健康状态》
  44. 第五届全国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求索论坛暨第三届老年语言学讲习班顺利举行
  45. 会议通知 | 第十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号通知
  46. 同济老龄语言中心研制的语言干预课程获上海市督导评估工作组高度肯定

  47. 关注老年语言认知健康 | 黄立鹤译《变化的头脑 语言如何延缓衰老》出版

  48. 向未来、启新程:2021年度中国老龄社会十件大事

  49. 赠书 | 你有写作障碍吗?阅读虚构作品真的能长寿?

  50. 主持人语 | 黄立鹤:语言与健康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51. 周德宇、张惟 | 语言与健康的关系:标记、媒介与资源

  52. 马博森,倪文君,曾小荣: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他发自我修正策略对比研究

  53. 会议通知 | 第四届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高层论坛(第1号通知)

  54. 黄立鹤,杨晶晶,刘卓娅:认知障碍老年人语用补偿研究

  55. 线上讲座 | 认知老化与词汇提取困难 When words fail us (Nichol Castro)

  56. 会讯 | 第四届全国医学语言与翻译学术研讨会(第1号通知)

  57. 征稿通知(1号) | 第八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

  58. 陆烁等:面向语言障碍筛查的汉语儿童言语交际水平评估系统研发

  59. 实践 | 同济“拾忆”老龄公益社开展寒假实践活动

  60. 会讯 | 2022年第六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3号征稿通知)

  61. 加强老年语言认知健康,拾忆在路上:《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通知》发布

  62. 会讯 | Digital Meeting for Conversation Analysis (DMCA)

  63. 会讯 | 第六届全国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暨第四届老年语言学研究求索论坛

  64.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65. 老年认知评估与外语口译 | 老龄化社会来临,远程视频口译能何为?

  66. 听障人群应急语言服务需求调研:基于访谈文本的质性分析

  67. 社团招新丨以最盛青春服务最美夕阳,拾忆在路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