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 站在自主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和判断 | 十五项人格特质

李跃儿 李跃儿芭学园 2021-01-11
15项人格特质


十五项人格特质,即芭学园的十五项教育目标,在李跃儿老师的著作《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中有完整阐述。


新年伊始,小芭以每天一项的方式,将十五项人格特质及每一项特质的具体涵义摘录出来,在这里分享。


您也可以翻阅《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本书。




今天来分享第十项:


10.让孩子站在自主的立场上(不是被奖励和惩罚驱动)进行选择和判断


古代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多少年来中国的家长都以此为标准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现出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其实人的自然生存本能让人这种动物跟其他动物一样,在生存的环境中遇到冲突时,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解决方法,这样オ能确保每一个人都能自己保护住自己的生命,自己想办法让自己活好。


正是有了这样的本质,当有人为了別人而舍弃自己的利益时才使人那么佩服,人们之所以争相传颂,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不是人的本能。后来,这种不是本能的行为就成了理想。在孩子展开本能和自然本性时,人们希望他们的本性是那种社会性的、理想的,所有就“教”他们。


一个没有被“教”的孩子在选梨时(如果他喜欢吃),一定会选那个大的。但当被“教”之后,他的本能和教他的人让他做的事之间就出现了冲突。如果这个孩子知道他按自己内心的需要选了大的梨,那个教他的人仍然会爱他,他可能就会按自己的愿望(本能)去选择;如果这个孩子曾有过不按教他的人的要求去做,惹得教他的人不高兴的经验,为了生存,儿童会紧紧依恋教他的人,努力达到教他的人的要求,去愉悦他们,他可能就会违心地去拿那个小的,并说一套让教的人高兴的话。


这样做,表面看上去儿童似乎获得了提升,他按照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做了,实际上由于违背生存的本能,他会非常痛苦。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儿童被建构起“按照外在的要求标准去对自己的生存冲突做出选择”的行为方式,这个孩子慢慢就会失去自我。丢失自我的结果是:在冲突中需要选择时,他的内心会在本能自我和假想的别人的要求之间摇摆。


例如,当一个被教育过要见义勇为的人看到有小偷在偷别人的自行车时,便大叫着冲过去,当小偷拿出凶器要来杀他时,他就失去了本能的选择而以假想道德为标准,选择了牺牲自己,保护那辆自行车。最后他真的牺牲了,牺牲之后他的手还紧紧抓着那辆自行车。这个选择显然是不明智的。


一个成年人经历过教育和社会的同化,社会化的标准留下一些,本能的标准也会留下一些,如果本质的自我不能被建构为恰当的社会化自我,就会在选择和判断时迷失自我,每一种选择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损失,然后他会以抱怨和发泄情绪来弥补内心的不快,他会活得很累、很痛苦。


(李跃儿画作·于2018年3月)


儿童时期是以本能为主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本能就去看儿童。任何一个自然的儿童都是遵循本能的,如果在教育之下儿童仍然能保留这种本能,说明教育是对路的。儿童首先要练习在环境中保护自己,才能在建立安全感的基础上建构利他的精神,否则就会利用利他来获得安全感,那时,儿童就失去了练习对自己生存有利的选择和判断力的机会。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儿童能够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对事物进行选择和判断,说明这个儿童身边的成人将儿童看作儿童,没有急于让孩子成为成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才能在本能和超我冲突时,理性地判断后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个理性就是我们说的自我。他们很少会盲从,很少会不理性,也很少会选择破坏性行为,因为他们不会违心地受制于别人。


教育的提升,就在于提升那个本质。如果有一天人被提升到自愿地、无意识地就把最好的条件让给了最需要的人和最爱的人,那时他们就成了一个理想的、优秀的成人。儿童有时在爱的驱动下也会本能地做出这样的事来,那是为了自己的爱,而不是道德。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判断和选择,判断和选择如果失去了自我的立场就会变得困难。



我们已经分享:



1. 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 十五项人格特质

2. 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 十五项人格特质

3. 让孩子建立起对人类有益的审美观 | 十五项人格特质

4. 保护孩子天然的探索精神和尝试欲望 | 十五项人格特质

5. 保护孩子对工作的天然热爱 | 十五项人格特质

6. 保护孩子的质疑能力和解决疑惑的能力| 十五项人格特质

7. 帮助孩子建构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 十五项人格特质

8. 对人类文化和大自然深深的敬畏 | 十五项人格特质

9. 保护孩子使他们头脑清楚 | 十五项人格特质






十五项人格特质


为了使教育者明确教育的目标,并在工作中实施,在分析孩子的生命任务的基础上,芭学园制定出十五项教育目标,其中包含道德自律、智力自主、生存能力,还有其他能够支持孩子一生幸福的人格特质。


芭学园的环境、课程,乃至课程的结构、课程元素,都会围绕着这十五项目标而设立。


这十五项教育目标是:


(一)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二)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三)对人类有益的审美观

(四)天然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

(五)天然的对工作的热爱


(六)对人类发展有意义的质疑能力和解决疑惑的能力

(七)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八)对人类文化和大自然有深深的敬畏

(九)头脑清楚

(十)站在自主(不是驱于奖励和惩罚)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和判断


(十一)对群体的兴趣和良好的社会性能力

(十二)有进入主流教育的适应能力

(十三)容易适应环境

(十四)崇尚真理,坚守原则

(十五)抗冲突能力





* 摘自《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一书,版权所有。


在《芭学园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一书中对十五项人格特质有更详尽的、案例式的阐释。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芭学园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李跃儿经典教育著作,于2018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新版。新版可分为两套丛书,共5本。在当当网、京东、亚马逊有售。





《关键期关键帮助》、《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三本书系统全面解读儿童成长密码,解答家长育儿困惑。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芭学园里的学习故事》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芭学园教育理念和经典课程》


李跃儿老师说:“这两本书看上去长得很像,但完全不是一本书。前者是李跃儿芭学园的教育手册,这次是再版,想要实践这个教育的人,照着这本书就知道如何去做了。


第二本书是把第一本教师指导手册给故事化了,以此说明孩子在手册所描述的教育模式中如何度过生命中这段纯发展的时光。


因为处于幼儿期的孩子不应该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以给教师的手册也是给家长的教育参考,故事化的这一本新书可能家长们更容易读。书是用来交流的,希望带给需要交流的朋友。”




 更多分享,点击链接阅读:

不要做一只蘑菇,有感受力的孩子才能生活幸福

带着爱去工作,我们不能守护孩子一生,但这个品质能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替孩子向家长的10个请求 | 李跃儿解读

幼小衔接,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0-7岁玩这样的工作材料,孩子在关键期发展得更好

孩子自信又能干,从会“工作”开始



孩 子 是 脚,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