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松潘黄龙(川行记)(文、图、曲)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2005年曾有机会游世界自然遗产地黄龙,在茂县之夜草草写成如下几句,略为记录所见所感。其中对泉华景观的栈道建设印象很深,避免的熙熙攘攘的游客的踩踏,深感对云南著名的泉华景观香格里拉市三坝白水台的保护有很多启示。

 

松潘有黄龙,泉华一大观。

台地如琼垄,清溪碧玉蓝。

秋色五彩梦,雪峰诗境远。

曾佐大禹帝,长护美山川。[1]

昔日清寂地,今成大遗产。

游客成长龙,灵地生尘烟。

窃愿财源盛,福泽惠民间。[2]

更望水常清,千秋颜不变。

 

2005年9月23日夜于四川茂县



[1] 相传黄龙曾助大禹治水,后修炼成神守护黄龙山水。

[2] 现黄龙门票每人200元,旅游旺季每天游客上万,可谓日进斗金。

 

黄龙泉华奇观一瞥

 

 

 

 

 

 

 

 

 

 

黄龙留影

 

 黄龙庙

 

依然存在游客太多的问题:

 

 

黄龙介绍:(摘自“百度”)

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最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风景区由黄龙景区和牟尼沟景区两部分组成。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最大特色。面积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仿佛是一条金色巨龙,并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峡谷等景观。黄龙风景名胜区既以独特的岩溶景观著称于世,也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从黄龙沟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顶(海拔3800米)依次出现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10余种珍贵动物徜徉其间,使黄龙景区的特殊岩溶地貌与珍稀动植物资源相互交织,浑然天成。以其雄、峻、奇、野风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的美誉。
1992年12月,黄龙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黄龙沟背倚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宝鼎,面临碧澄的涪江源流。沟谷顶端的玉翠峰麓,高山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溶水交融流淌。随着流速缓急、地势起伏、枯枝乱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凝聚,发育国固体的钙华埂,使流水潴留成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绘出了黄龙奇观的第一幅天然图画。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又与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结成不同质的钙华体,还有光线照射的种种变化,形成池水同源而色泽不一,人们便称它为“五彩池”。
  五彩池盛不下那么多画中秀色,于是水飞浪翻一路流淌,在长达2.5公里的脊状坡地上,形成了气势磅颉的又一奇观——金沙铺地。原来,在山水漫流处,沿坡布满一层层乳黄色鳞状钙华体。阳光下伴着湍急的水波,整个沟谷金光闪闪,看上去恰似一条巨大的黄龙从雪山上飞腾而下,“龙腰龙背”上的鳞状隆起,则好像它的片片“龙甲”。这便是黄龙沟得名的缘由。
  水池大的一、两亩,小的几平方米,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宝莲、千姿百态。巨大的水流,沿沟谷漫游,注入梯湖彩池,层层跌落,穿林、越堤、滚滩。进沟的第一池群,掩映在一片葱郁的密林之中,穿过苍枝翠叶,20多个彩池参差错落,波光闪烁,层层跌落,水声叮咚;有的池群池埂低矮,池水漫溢,池岸洁白,水色碧蓝,在阳光照射下,五彩缤纷。有的湖中古木老藤丛生,如雄鹰展翅,似猛虎下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池中生长着松、柏等树木,或高出水面,或淹于水中,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形似“水中盆景”。
  彩池规模不同,形状各异,有些池水映出各种不同的色彩,五光十色,争奇斗妍;浅滩上水流涌动,阳光照射,波光粼粼,晶莹透亮;水下铺垫着一层细细的浅黄色苔藓,涉足滩流,倍感柔软清凉,此时此地,恍若进入瑶池仙境。
  黄龙独特的自然风景,早已为人们认识。相传很久以前曾有“黄龙真人”于此隐居修道。《松潘县志》记载,明代这里有前、中、后三座寺庙,殿阁相望,香火旺盛。后来前两寺大部颓败,留下中寺一间观音殿和沟谷顶端的后寺建筑基本完好。后寺现为道家神庙,殿内供奉黄龙真人像。迄今每逢农历六月中黄龙寺传统庙会,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群众便会聚在此,或进香朝山、入寺祈祷,或游乐赏景、欢歌喜舞。
  黄龙风景区是一个景观奇特、资源丰富、生态原始、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科学和美学价值的风景名胜区,这里有似加拿大的雪山,怀俄明州的峡谷,科罗拉多的原始森林,黄石公园的钙华彩池。多类景观,集中一地,堪称世界奇观。黄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勤劳的藏族人民在这里辛勤劳作、创造。飘动的经幡,古老的水磨房,迟缓的耗牛……融化在奇山异水、蓝天白云之间,使人羽化登仙。而它原始的自然地貌,珍贵的生物种质,丰富的类型,还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延伸阅读

九寨沟随想(川行记)(文、图、曲)

拜峨眉山(川行记)(文、图、曲)

朝拜乐山大佛(文、图、曲)

大渡河畔感怀(川行记)(文、图、曲)

雨中过二郎山(川行记)(文、图、曲)

杜甫草堂感怀(诗、图、曲)

                 游都江堰(川行杂咏)(文、图、曲)

雨中再登青城山(川行记)(文、图、曲)


漫游玉龙雪山蓝月谷(诗、图、曲)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艺术欣赏与人生》简体字版序二(文、图、曲)

独游青海瞿昙寺(青海行片段)(文、图、曲)

看丽江黑龙潭泉水复出有感(文、图、曲)

再访纳西著名民间歌手和耀淑(文、图、曲)

火把节忆旧(诗、图、曲)

在日月山感怀文成公主(青海行片段)(诗,图、曲)

观天水麦积山石窟感怀(诗、图)

感怀莫高窟——敦煌行之二(古风)

敦煌月牙泉畔抒怀(敦煌行之一)(古风

漫游丽江古村落三股水(文、图、曲)

在中华艺术宫看吴冠中林风眠作品(诗、图)

云南黒井感怀(诗、图、曲)

在岗仁波齐神山下(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八廓街(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登八达岭长城(诗、图、曲)

上海咏怀(诗、图、曲)

访废城知子罗 (怒江行之七)(文、图、曲)

歌吟丙中洛——怒江行之四(诗、图、曲)

凭吊千年古镇剥隘——文山行之三(文、图、曲)

到“桃花源”坝美——文山行之二(文、图、曲)

滕王阁黄鹤楼怀古(诗、图、曲)

清华园拜谒王国维纪念碑(诗、图、曲)

莲花池畔凭吊陈圆圆、李广田(诗、图、曲)

邂逅黄荟再聆李娜《苏武牧羊》(诗、曲、图)

田野考察路千条(文、图)

走访古城堡遗址(《忠臣雅士——木增》节选,文、曲)

过昭君村(诗、歌、图)

登华山(诗、歌、图)

烟雨西湖吟(诗、曲、图)

探秘“东方第一峡”(文、图)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