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德盛:天门中学创始人胡、沈二公传

胡德盛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天门中学创始人胡、沈二公传


文/胡德盛

 

引言

    优秀的校长办优秀的教育,培育优秀的人才,这条不易的真理,已为中外众多事例所证明。很早的,如北大蔡元培、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岑、柏林大学洪堡、黑格尔、希伯来大学魏茨曼……当代中国,则有武大刘道玉、北大丁石孙、华师的章开沅、华科的朱九思等。一批批教育家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故事,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笔者毕业30年,虽羞谈“优秀”,但于参加各类同学聚会之际,谈及师长,每有高山仰止之感。饮水思源,谨以此文纪念天门中学创始人胡子明先生、沈肇年先生,并致敬母校那些学高身正、可亲可敬的先生们。
 

胡子明传


胡子明(1868年-1946年),字伯寅,号省闇(àn暗),天门县白湖乡胡李家台(今属卢市镇合丰店村)人。父讳兰亭,清末廪生,教书为业。子明自幼随父读书,勤奋好学。18岁考入县学,为优廪生。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擢为拔贡,光绪二十五年赴京就读于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结业后,任农工商部员外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壬寅科在顺天府考中举人,诰封中宪大夫﹝1﹞,继晋通议大夫﹝2﹞
辛亥革命后,子明离京回乡。1912年秋,与沈肇年创办天门中学,任校长,多方筹措经费,亲自教授国文。1913年春,受聘湖北省政府财政司,担任科长。同年,参加县知事考试中试﹝3﹞先后署理或担任福建省尤溪(今属三明市)、浦城(今属南平市)、建阳(今南平市建阳区)、晋江(今属泉州市)等县知事,,历官十余年,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以解除民间冤苦为己任,被当地百姓誉为“胡青天”。

胡子明先生

子明在福建最初署理尤溪县知事,期满后于1915年9月调任浦城县知事。当时浦城社会混乱,盗贼蜂起,赌博盛行,烟馆、赌馆遍及城乡。子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处罚与感化并举,赌风逐渐销声匿迹,吸毒人员大为减少。1916年,乡绅李迪瑚创办浦城第一所私立初级中学,子明大力支持,每月捐俸3-5块银元,义务自兼国文教员。1917年,主修《浦城县志》。1919年9月,子明卸任,告别浦城那天,百姓们敲锣打鼓,“万民伞”摆满衙门内外,所经过的街道,家家户户门口挂一面镜子、摆一碗清水,表示胡知事在任时“明如镜、清如水”。浦城有位平民,状告某富商多年,县官换了几任,案子始终不能公正判决。子明到任后,通过微服私访,查清案情原委,依法断案,使是非立辨,沉冤得雪。子明离任时,这位平民举家相送,以祖传“绿玉金箍砚台”诚赠,子明再三谢绝,实在无法推却,只好回赠银圆六十枚相谢。胡子明的政绩在浦城民间代代相传,西郊的“清官亭”据说也是为他修建,至今尚存﹝4﹞
《建阳文史资料》记载,胡子明于1919年至1920年担任建阳县知事,期间重视兴办学校。鉴于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男子,他创办了城区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接着又开设了数所女子国民学校。《民国初年建阳县知事胡子明轶事二则》中讲述,子明有一次来到建阳第一高等小学堂,监考毕业生数学考试,发现有位名叫连英的学生答卷快速而准确,非常欣赏,特地交待校长,一定要动员该生投考南平师范,以图深造,为国育才。得知连英家贫,恐怕无力供他再读,子明默然良久。返回县衙后,子明亲自动笔,写信给南平师范校长,恳求准予减免连英的一切费用。得到回信后,又亲与校长到连英家中动员。连英后来在南平师范毕业,在建阳县立初级中学和第一小学兼任两校的数学教师﹝5﹞
曾有一股海盗盘踞晋江,为恶多年。子明到任晋江县知事后,派兵捕获匪首,经过反复教育,使其受到感化,发誓痛改前非,还主动献出祖传医疗秘方以赎前罪,当地的盗匪从此敛迹。

1924年,子明回到湖北,在汉口、天门等地学校任教。1932年,沈肇年出任湖北省财政厅长,聘其为科长。次年三月,沈肇年因拒不为国民政府筹措“围剿”军费而被撤职,子明极为不平,奋笔写下“不愿绿袍加身,不愿金箍围腰”的诗句,辞职还乡。此后,设馆教学十余年,惠及学生上千人。抗日战争期间,开办“天汉县文艺学校”,传播进步书报。
子明工于书画,尤其擅长写意梅、兰、竹,著有《退庵轩诗集》《左氏释注》《王氏故典评》《古文通释》等。1946年,子明病逝于武汉,享年79岁﹝6﹞
同邑诗人吴炳焱有《挽胡省闇先生》诗二首,其二曰﹝7﹞
笛弄梅花五月天,文星忽陨大江边。
八闽政绩人称善,三楚官声子象贤。
安石梦鸡悲此日,令威化鹤问何年。
竟陵耆宿凋零尽,垂老伤怀涕泪涟。

《涤心斋诗草》之《寄胡省闇先生浦城》

注释:
﹝1﹞中宪大夫:清代文散官官阶,正四品,无实职。壬寅科,吴炳焱《挽胡省闇先生》诗序中作“辛丑科举顺天乡试”,留此待考。
﹝2﹞通议大夫:清代文散官官阶,正三品,无实职。
﹝3﹞县知事:官名,清代称知县,辛亥革命后废府、州,仅设县,置县知事为一县行政长官。
﹝4﹞子明浦城治绩,据《浦城“万民伞”欢送离任县知事》(蒋仁撰,载于《福建史志》2017年05期)。
﹝5﹞引自绳之《民国建阳的办学概貌》、林波《民国初年建阳县知事胡子明轶事二则》,刊载于《建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90年第15页、第23页。
﹝6﹞除另注外,主要参考2012年《湖北省天门中学校史·人物志》、1989年《天门县志》第922页编撰。
﹝7﹞选自《涤心斋诗草》。吴炳焱(1877年-1951年),字余三,号南陔,又号涤心斋主人,天门县黄潭七屋岭村人,清末秀才,废科举后毕业于湖北省师范学校,终身从教,民国初年曾任天门县参议员,著有《涤心斋诗草》《襄堤呈案》等。胡子明署理或担任尤溪等县知事的时间顺序,《涤心斋诗草》之《寄胡省闇先生浦城》序曰:“先生初署福建尤溪县,有政声,秩满,调浦城,即古吴兴地。”其余据上注各资料的系年推拟。


 

天门中学校园一角

沈肇年传

沈肇年(1879年-1973年),原名兆莲,字碧舫, 号甓(pì僻)庐,别号甓公,天门县白湖乡沈家角垴台(今净潭乡程家门村)人,十岁入读私塾,十九岁应学使王同愈亲试,被录取为安陆府学附生,后入天门县明达学堂读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转入襄阳道中学堂(后改为师范),1906年毕业,任襄阳师范附属高等小学管理员兼教员,1908年改任安陆府中学堂监学兼教员,结识曾留学日本的同盟会会员白逾桓、曾巾江等,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辛亥首义爆发,沈肇年急赴武汉,加入同盟会,任起义门第一警察署书记。1912年8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秋,与胡子明一起创办天门中学,由省教育司任命为监学。民国二年春,继任校长,同年秋天,赴湖北省政府财政司任职,历任录事、制用科科长、秘书等职,同时,考入私立湖北法政学校,1916年毕业。在制用科科长任上,曾竭力为董必武创办的私立武昌共进中学(林彪曾就读于此)提供办学经费。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财政部在汉成立,肇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库藏局科长、代局长,财政部迁往南京后,留汉任武汉分库主任。1932年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掌财有道,理财有方,收付有据,一尘不染,人望卓著。1933年3月,蒋介石策划对红军实行第五次围剿,传谕沈肇年筹集军费200万元(湖北省银行发行券),肇年公然抗命:“我管的是湖北人民的钱,要对湖北几千万人负责,如不按规定先交保证金,便要提取发行券,那不行!”于是被撤职。从此闭门谢客,专心研究佛经,以翰墨为生。后受聘出任湖北省银行董事、监理委员会委员、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暨湖北省银行公库主任、湖北省捐税监理委员会委员。1939年,出任湖北临时参议会议员,后为议长。1946年被推选为湖北省银行监察人、制宪“国大代表”,并任湖北省银行所办兴复贸易公司董事长、湖北善后救济分署审议委员会委员。1948年任“戡乱建国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兵役协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善后救济分会理事长等。

沈肇年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肇年历任中南地区及湖北省财经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省文物整理保管委员会第一主任委员、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民革湖北省分筹会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中国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4年湖北省遭受特大水灾后,肇年组织文史馆馆员查考湖北省历史及地方志书,编成《湖北省自然灾害历史资料》一书。1955年,湖北省成立方志纂修委员会,肇年带领馆员投入修志工作,同时整理《湖北文征》,至1966年,先后编成并出版咸宁、孝感、广济(今武穴市)、应城、浠水、黄梅、汉川等七县简志。
肇年勤于治学,精于书法,喜爱收藏金石,尤其致力于研究石鼓文,有《石鼓文诠补》《甓庐所藏金石题记》《艺甄初集》等著作存世。1973年4月逝世于武汉,享年95岁﹝1﹞

注释:
﹝1﹞据《天门县志》第930页、《湖北省志人物志稿·第二卷》第963页、2012年《湖北省天门中学校史》第276页编撰。


 (注:本文选自笔者即将由崇文书局出版的专著《天门县东乡史考》卷之五《人物考》)


(责编:糊汤粉)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胡德盛:天门人移居南洋史考
胡德盛:天官周嘉谟传
胡德盛:祭酒鲁铎传
胡德盛:国军128师火烧幹驿小考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忘忧草:进门一碗焌米茶

张明:刘马外传

因荷藕然:老邻居狗七叔(续篇.下)

因荷藕然:老邻居狗七叔(续篇.上)

燕燕:遥远的阅读史

孤独客:告别一座50岁的桥

尔也:京山三蒸(下)

尔也:京山“三蒸”(上)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