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巷子:林彪在“三下四保战役”中(上)

四巷子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东北战场上“北拉南打”时期林彪主持军事会议

【编者按】“林彪系列”文章系作者多年广搜资料,寻访相关人士,潜心研究所得,数十万字,洋洋大观。或有说林彪事迹随处可见,东拼西凑都可为之。不然,该“系列”系统全面,忠于史实,更兼细节纤毫毕现,多有经作者抉微钩沉后的独到补正。博闻约取,拿捏有度,文笔流畅,收放自如。林彪为我省现代杰出人物,亦是争议人物、悲剧人物,今观当年作为其罪证的《五七一工程纪要》,实为反思那个特殊年代的先觉之言。天门籍人士四巷子先生虽年届七旬,犹立足本邑,放眼楚地,胸中丘壑,笔底风云,着实令人钦佩。编辑部持续推发其“系列”专题,只为恪守公号理念,为民间述史开一扇小窗,点击率无足萦怀。


【纪实文学】


林彪在“三下四保战役”中(上)

四巷子


“三下四保战役”,全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这个战役发生在东北停战之后的1946年冬季至1947年春季,历时3个半月计108天。这里的“江南”,指的是松花江南,非乾隆所下长江以南之江南。此役使国共东北攻防态势发生逆转,而林彪在这一战役中的筛豆子战术成为了军事经典。
 
一、战前态势
 
1946年6月7日开始的东北停战,是国共真心以求的结果。国军方面,因占据城市、交通线等要点过多,无多余兵力继续进攻;共军方面,亦需尽快建立根据地,休整扩军,以利再战。但双方一旦把粗气喘匀,就都不安分起来,算计起了对方。
从9月下旬开始,国军便对南满根据地进行了挤压,林彪不像现在的人这样迂腐,这样卵小,这样纠结谁开第一枪的问题,下令南满军区进行反击。第三纵队受命后,采取林彪常说的“集中优势兵力歼敌”战法,包括打援在内,用了一个纵队加两个独立师共五个师去打一个团,10月2日晚发起攻击,于4日一举攻克了西丰县城,歼灭了西丰守敌王牌新六军207师一部及该师工兵团(实则为一个营兵力)、184师新兵营和西丰县国民政府保安大队及警察大队,歼敌三千多,工兵团长周民强被打死。1946年10月8日《东北日报》以《收复西丰战役,生俘蒋军八百余》为题,对此战进行了报道。西丰县国民政府县长王心波也以《关于本县10月2日事件经过情形由》电文,于10月7日向辽北省国民政府作了汇报。
此战过后,杜聿明对先攻哈尔滨林彪老巢的计划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松花江是天然屏障,且对手兵力更强,南满相对易攻,扫清南满则可全力攻打北满。基于这一考虑,杜聿明便制定了“北守南攻,先南后北”的作战计划。
此计划早在林彪预判之内,四平保卫战撤退时,林彪要三纵撤往南满,意图就是为了加强南满军力。针对杜聿明作战计划,胸有成竹的林彪则以“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策略应对。并在稍后的10月26日,将肖劲光和陈云派往南满加强领导,陈云任辽东(由南满改称)分局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肖劲光任辽东军区司令员。
杜聿明采取步步紧逼方法,一步一步压缩南满军区的地盘,杜聿明说:“要把共军赶到长白山上啃树皮,赶下鸭绿江里喝冰水。”在十万强敌压境面前,南满部队抓往国军一个疏漏,四纵于10月19日至11月2日在与国军缠斗中,一举将国军第25师歼灭于新开岭地区,并生俘其师长李正谊。老电影《逆风千里》及电视连续剧《高粱红了》均讲述了将李正谊押往北满后方的惊险故事。此战,国军出了一个早黄继光几年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熊其佬,其画像和灵位现仍供奉于台湾忠烈祠内。沙岭战斗被打得灰头土脸的四纵,只此一仗便咸鱼翻身,连“万寿”也发来贺电恭喜。
讲到这里,老夫宁可被糊汤兄嘲笑词技太差,忍不往也要吟词一阙:
一剪梅·新开岭
千里良驹马蹄欢,
腰斩红四,
折陨志丹。
孤军上岭进新开,
傲了正宜,
恼了胡韩。
 
口袋阵中打重拳,
良驹归西,
师座捆翻。
整师被歼首开端,
气死南京,
乐坏延安。
 
解释一下,国军52军25师因善于作战中大胆机动而得绰号“千里驹师”,抗战前,在所有与红军作战的国军中,该师战绩最大,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渡黄河西征,被赶来的25师腰斩,红四仅一半兵力过河最终西征惨败,陕甘根据地创始人刘志丹亦在与该师作战中牺牲。李正谊师因傲气冒进被胡奇才韩先楚率领的四纵诱至新开岭全歼。
杜司令长官并没因此战损失停止前进步伐,将兵力调整更为紧凑,严令不准冒进后,化仇恨为力量,脚步铿锵地压向南满,最终于11月下旬将南满根据地缩小为临江、长白、濛江(即靖宇县)、抚松四个县的狭窄地区。

左下一:被俘的国军师长李正谊

肖劲光陈云经朝鲜转道,于11月27日抵达临江。12月11日,在临江的七道江村召开了一个会议,研究保卫临江问题。现代党史都说坚持南满是陈云一锤定音的结果,不是陈云下决心,做工作,不让部队撤去北满或朝鲜,就没有临江保卫战的胜利。所以,临江保卫战陈云应是首功。这类什么什么“史”,都是一些舔沟子的人写的,不与原始材料对照看,信不得。肖劲光陈云此时被派往南满,不是去组织撤退的,再怎么顶不往,就是死也得死在那旮旯的,陈又怎敢在会上说半个“撤”字呢?其实,当时在南满的那些人心里都透亮这个道理,只不过酸文人把它搞成了“七道江会议放光芒”的模样罢了。
七道江会议的结果上报东总“前指”,林彪复电同意并指示:“坚持南满斗争意义甚大,使我们仍能保有广大领土与人口,使敌不能全力向北摧毁北面的根据地,使我南北互相依存。因此,盼你们一切打算都放在如何使3、4纵队于南满的坚持上面,运用1941、1942华北的经验以争取存在。”战术方面,林彪指示:“打击进犯之敌,有一个原则,望时刻把握往,就是目标宁可选小,一定要一举歼灭。要打歼灭战,而不是打平推战,不打就不打,一打就要吃掉。”根据会议精神和林彪指示,辽东军区决定将南满兵力一分为二,三纵留守临江担负正面作战,四纵跳往外线,深入敌后,钻入敌人肚子去大闹天宫,因那年冬天奇寒,从三纵和各级机关人员那里动员了一些棉衣调配给四纵,四纵便作好了一头扎向了敌后的准备。
此时,摆在临江的国军共有八个主力师,除两个师担任守备任务外,六个师虎视耽耽地作好了攻击准备。
林彪将后方后勤及剿匪工作交给了彭真、高岗,便带着刘亚楼去了松花江南岸的哈尔滨郊区双城。双城这个四合院,是伪满州国吉林警察厅长张翼为其姨太太盖的一所私宅,林彪将它设为了东总“前线指挥部”。在这里,他用教育部队打仗总显得是“婆婆”级别的那张细米嘴,给全体将士讲了一通《打胜仗的根本方法》,以激励战士们的血性。同时,还给北满三个纵队和二个独立师的将士们配足了弹药及装备。
一切准备妥当,林彪静候着南满传来的第一声枪响。

原双城县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
 
二、一保临江与一下江南
 
    一保临江战役于1946年12月17日打响,这一天,由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郑洞国亲率,出动了六个师番号实则有三个师兵力的部队,兵分四路,开始了对临江的合击。
民主联军第四纵队三个师,于次日兵分左中右三路向敌后挺进,插向国民党占领区,与留在敌后相关军分区部队和独立师部队一起,对国军的薄弱据点、物质囤集处、运输部队及还乡团、保安队等发起攻击。
担任正面防御的三纵和一个独立师,则采取运动防御的方式,对进攻之敌进行节节抵抗,一是迟滞国军进攻,二是寻找战机歼其有生力量,三是待北满反击及四纵吸引国军抽调兵力回防,进攻之敌兵力削弱时予以反击。
12月24日,林彪电告南满陈云肖劲光:北满部队决定出动,向松花江南岸作战,以配合南满的行动。电文中,林彪提出了“硬拼战”的战术:“东北我军由于群众条件的不成熟,我甚难秘密地接近敌人,所遇敌又较强,非一打即垮,又由于敌铁道公路太繁,增援甚快,故甚难求得通常优越条件各个击破的歼灭战。但为了打掉蒋军的王牌,为了降低敌人的猖狂,为了使我半生不熟的条件,成为完全成熟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条件在半生不熟的状况中),在一定限制内(以数个师的兵力,不以全军),有时即使条件不充分,亦须断然猛打,争取成为歼灭战。如不能歼灭,只要惨重地打击了敌人,虽无多的缴获,亦算胜仗。因它的间接胜利甚大,故最近我们除过去所谓歼灭战、游击战之外,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作战,即名硬拼战。……这种作战与过去的不同点,则为不是有十足把握才打,而是只有六七成胜利的把握即决心打,打时打得极顽强,打的结果可能成为歼灭战,亦可能双方都伤亡惨重……北满将这样打,希望南满也运用这种战术。”
林彪的“硬拼仗”,实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那个意思,讲的也是军人尤其是指挥员应该具有的血性,由于明确了“有六分把握就硬拼”这个前提,避免了部队不择场合地乱拼死拼。
四纵在国军占领区的大闹天空相当艰苦,如12师35团,在转移归建途中,一下子损失了两个营。但效果也很明显,经过大小20余次战斗,攻克据点40余处,缴获轻重机枪20余挺,使方圆75公里范围内,没有了敌人踪迹,不得已,郑洞国只得从在临江周边担负守备任务的部队及在临江担负攻击任务的部队中,抽回4个师的兵力,巩固占领区并寻求与四纵决战。
时间翻过1946年。1947年1月5日,民主联军北满主力一纵、二纵、六纵和二个独立师共十余万大军,跨过冰封的松花江南下作战,向处于防守状态的国军发起了攻击。


东北民主联军北满主力挺进江南


林彪给北满部队定下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歼敌和围点打援战法。首先用来开刀的对象是据守九台县其塔木镇(现长春市九台区)的王牌新一军38师113团一个营。在缅甸,孙立人给英军解围救出7000多名英军士兵和记者,取得仁安羌大捷,率领的就是这个团,孙立人获得英皇勋章是这个团的功劳。
林彪说:“首战攻打其塔木,在这里一打,德惠和九台的敌人一定会来增援,我们就可以在运动战中歼灭这些没有坚固堡垒依托的敌人。”
6日中午,一纵3师以突然动作包围了其塔木,林彪指示一纵司令员万毅:“为了调动敌人来增援,故在这几天内不需打下其塔木,留着他调动敌人,这比硬攻德惠、九台好,最后其塔木一定可以拿下来,只要总部炮兵用上,一个火力袭击,再加上猛攻,就可以拿下来了。”3师根据这个命令,便虚张声势,“猛攻”起其塔木来。
此时,梁兴初的1师已在九台至其塔木公路上一个叫张麻子沟的地方选择好了伏击阵地,6日下午,通过侦察员爬上电线杆搭线窃听电话,得知九台国军将增援其塔木,全师便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埋伏在张麻子沟两边山头上整整冻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国军113团团长王东篱率领113团余下的两个营,配属了装甲车连、迫击炮连和九台保安团的两个中队,一头扎进了张麻子沟伏击圈。以为在零下三十多度严寒下,共军不可能在山头设伏的国军,冷不丁一下子受到了猛烈攻击,仅仅两个小时,战斗亦告结束。团长王东篱率两警卫在与民主联军1团团长唐青山率两警卫员的绅士般的对决中,唐青山手疾眼快的警卫员抢先开火用卡宾枪击中,当场阵亡,一名印缅战将就此陨落在白山黑水之上。
攻打其塔木的三师得知消息亦发起猛攻,8日下午,其塔木被攻克,守敌被全歼。国军王牌第38师113团就此被消灭(后重建)。9日下午,新一军50师150团团部和两个营,在焦家岭被彭明治的16师歼灭。一纵2师则奔袭沐石河,歼敌地方部队两个营。二纵亦攻克了伏龙泉火车站,缴获颇丰。北满国军全线告急。
杜聿明无奈,只得从南满抽调71军91师、新一军30师和71军88师共三个师兵力,星夜北上驰援。
林彪见达到了调动杜聿明北上的目的,加上寒潮来袭,气温已降至零下四十二度,部队冻伤已大于战伤,战士们枪栓都难以拉开,便于1月17日命令部队连夜撤回江北休整,结束了一下江南的作战。
民主联军三纵乘南满国军兵力减弱之机,于1月19日在小荒沟包围了国军195师584团2营并将其全歼。次日,国军全线从南满退却,历时35天的一保临江战役结束。

三下江南作战时,林彪每天必看的“前指”屋檐下的气温计。
 (未完待续)
 (责编:糊汤粉)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四巷子:林彪在东北停战期间(下)

四巷子:林彪在东北停战期间(上)

四巷子:林彪保卫四平(下)

四巷子:林彪保卫四平(上)

四巷子:林彪锦西撤退(下)

四巷子:林彪锦西撤退(上)

四巷子:王劲哉“戳”裁缝

四巷子:月香(下)

四巷子:月香(上)

四巷子:林彪奔赴东北(下)

四巷子:林彪奔赴东北(上)

四巷子:我家大大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老牛:追念刘彦老师

详煦:“武疯子”为祸何时休

门外窥易:河街上的“ 呔子”

曾令槄:国宝先生二三事

棉花格格:棉花上的梦

青山湖渔夫:记得那年那声音

天门小吃:皇尝饼、豆饼、锅盔

郑福平:南门桥头

孤独客:军营趣忆之重回防化连

冬虫草:在汤堰畈的日子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