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卫星:新高一如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文卫星 妙解之慧 2022-08-05

欢迎转发分享,让更多朋友受益,遇见是缘分,若不想擦肩而过,就赶快点下方主页,关注吧主要文章有:中高考备考讲座,命题研究,解题技巧,学习方法,职业规划专题,初高中数学微课等文章,不说喽,自己去搜索探寻挖宝吧师傅引进门,学习靠自己,关注了要时常翻阅。

初高中群仅限加一个,进群后及时修改群备注:省市名,不能做到,就不要申请加入了。

初中数学解题研究群:1164126943

高中数学解题研究群:414652933

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评课(含PPT)
听讲题课要抓住的六个方面
高考最后阶段要“回归课本”!何谓“回归课本”?怎么归?
教师讲过多遍原题,还有学生考试出错,原因在哪?
“我数学怎么都学不好”想放弃的孩子!你还能再抢救一下
备考讲座:新高考语文最后一课
2021高考数学全国卷真题全集+试题评价

人民日报:55张图权威解读各类专业,2021届的报考生快来看!

手把手教你!新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动画片来了!

那些高考后才明白的事情

学习方法: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著名数学家杨乐:中学阶段如何学好数学

葛军:如何学好高中数学(PPT+视频)

高一新生必看: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为什么很多女生进入高中后成绩越来越差,是她们不努力吗?

学习方法:高中数学靠“悟”不靠“练”,在于“走心”但不能“心走”!

把2021高考数学题改成中考题及改题启示
命题评价丨初中数学命题之道与术
李文革——“数学试题”命制技术(附两本命题书供参考)
让命题研究成为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
李尚志教授:上下求索专题合集(含PDF)

请点下方标题,即可跳转阅读全文。

疫情反弹,居家学习必备:初中数学微课汇总(建议收藏)

《妙解之慧》优质学习资源汇总(建议收藏)

说课大赛|特等奖作品展示:附说课PPT+说课稿

1:开学第一课:高中数学所谓何事?

初高中数学衔接全文190页word分享
2:开学第一课:地理其实是一门爱情学科(含PPT)
3:开学第一课:高中数学所谓何事?
4:开学第一课:走进生物(含PPT)
5:开学第一课:高中数学应如何学(含PPT)
6:开学第一课:“数学”你太美(含PPT)

7:高中数学第一课:什么是数学?(含PPT)

8:开学第一课,与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勉

9:高三开学第一课:十年磨剑酬壮志,今朝苦读铸辉煌(含PPT)

10:高中数学第一课——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1:开学第一课:初高中数学衔接课(含PPT)

12:开学第一课:英语是什么?该如何学?(含PPT)

13:开学第一课:语文的魅力(含PPT)

14:开学第一课: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含PPT)

15:开学第一课:化学无处不在(含PPT)

16:历史开学第一课: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含PPT)

17:教师开学第一课 | 如何叩开专业成长之门

18:开学第一课: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的导引课(视频)

19:高中数学第一课:什么是数学?

20:如何开场:高三开学第一课

22:高一新生开学第一课(含PPT)

赏析数学中的美,太漂亮了

数学知识讲座:走进数学之美

神奇的数字——从数字赏数学之美!

陈省身谈:数学之美(附视频)

数学的魅力:形式美妙,功能强大(含PPT)

超级演说----游斯彬老师讲《数学之美》

开学第一课:初高中语文衔接第一课(含PPT)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大语文时代

开学第一课:开启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大门(含PPT)

前言:已累计分享300余篇一轮二轮复习备考讲座,命题研究,核心素养等优质文章,12篇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开学第一课,职业规划10篇,来自不同省区,各有特色,可点下方查看历史消息阅读相关文章。欢迎转发给需要的朋友赠人与玫瑰,手留余香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含PPT)

何小亚:数学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对策与案例

高中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基于学情 顺势而为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罗鸣亮: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

罗树庚: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如何生发?

数学帝葛军: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及在高考命题时的原则(视频讲座)

疫情反弹,居家学习必备:初中数学微课汇总(建议收藏)

                   新高一如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上海市七宝中学    文卫星

 

     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课是必须学好的,但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在进入高一前有必要对高中数学情况有大致了解,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高中数学特点

许多同学都憧憬美好的高中生活,尤其是一些理科擅长的同学钟爱数学,真是令人高兴。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内容要多。因此课堂容量相对较大,为了理解概念和掌握方法的需要,老师还会补充一些知识和方法,数学课上你会领略到以前少有的充实感。二是难度大。表现在定义的抽象程度高,对其理解需要在解题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思索,才能逐步到位;对数学思想方法要求高,不掌握思想方法光靠“死用功”很难提高成绩;对运算技能、技巧要求高,既需要一定的解题积累和思想方法的指导,还需要自己的感悟。三是题型变化大。理解一个知识点或掌握一种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因而题目类型各种各样,需要你在准确理解题意(有些同学就是看不懂题目)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方法解题,有时只是在一个题目中换一个数据,解法就不一样。四是解题环节多。这不仅对思维要求高,对解题细节、学习毅力要求也相应提高,不少同学反映题目会做,因“粗心”导致错误。

二、过好心理关

正是以上特点,使高中数学学习具有前所未有的挑战性。开始阶段部分同学会有“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感觉。自以为作业都做对了,发下的作业本上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叉号,一些同学考试经常不及格。初中骄子刚进高一就遭“迎头一棒”,学生自己纳闷,家长想不通,“孩子在初中数学考试都接近满分,怎么到了高中会考试不及格?”这是许多过来家长的感叹。

其实,除了高中数学难度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求不一样,高中一般要求平均分的在70分左右,每次考试总有几个人不及格。由此会有极少数同学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处理不当对孩子发展极为不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兴趣特长逐渐显现,每个人都“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只要让他们尽量做好就可以了,否则事与愿违。


三、怎样上高中数学课

高中数学课堂容量大、节奏快,上课时应做到:耳听、眼看、脑想、手算、口述、笔记,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耳听。一听引入,数学问题的引入或有其实际意义,或是直接给出定义,抓住引入就能抓住问题的来龙去脉,解题就会有方向;二听关键,庖丁解牛有“牛眼”,学生解题要抓住“题眼”,找准关键点,解题就能游刃有余;三听总结,把一节课看似很多的内容总结成几点,做到提纲挈领,从厚到薄。

眼看,一看老师的解题示范,有些同学作业或跳步太大或过于繁琐,前者容易丢分,后者浪费时间,有时还可能回答的不得要领;二看老师在哪些地方浓墨重彩、特别强调了(一般都是重点或易错的地方);三看差距,看自己的理解、演算和老师的讲解、板演的差距,及时改正或弥补不足的地方。

脑想,想是贯穿于上课全过程的,一切活动必须要经过大脑的思考。一要把课堂上、书本上、老师讲的知识想明白;二要想一题多解,老师或教材中的方法在开始时都比较注重常规方法,它的优点是容易想起,缺点是有时解法较繁,这就给爱思考、会思考的同学留下空间;三要善于联想(有些具体问题可以放到课后进行),可以是与以前学过知识相联系的纵向联想,也可以是其它章节甚至其它学科相联系的横向联想,也可以是自己长时间思考问题的突发顿悟。

手算,算对是学数学的基本功。在课堂上对听懂的问题尽量动手演算一边,因为从听懂到会算还有“一段距离”,也是检验听懂程度的一个标志,有时懂得快,由于课堂信息量大(其它学科的信息量也都很大),忘得也快,若能在课堂上运算一遍,就能加深印象,减少遗忘;二是要尽量选择简单的解法,运算过程简捷,出错机会自然就少;三是尽量减少低级错误,即由加、减、乘、除、合并同类项、去分母、去括号等运算错误,这些在初中一般不会发生的错误,部分同学在高中却是很难改掉的毛病;四是解题尽量不要对答案,有些同学缺乏自信,解题后或对复杂运算,经常要互相对答案,才继续做下去。

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益,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动手把自己认为懂、会了的问题演算一遍(不是把老师讲的抄一遍,有时就是在草稿纸是即可,不必像作业那样规范),即在知道思路后不是看着老师演算,而是自己用最快的速度得到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就必定会动脑筋思考,所学知识(接收的信息)在大脑里留下的痕迹就会深一些,这样既有助于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保持长期记忆。能较好地克服“一听就懂,一离就忘”的现象。

口述,口述就是在上课时与老师的双向互动。口述可以看成学生在课堂上“出声想”,这时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暴露,老师当即知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以便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决定后续内容怎么讲或讲多少。同时,学生的发言多为即席发言,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得以锻炼,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能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优秀品质。

笔记,课上老师都会补充大量的内容,适当作些笔记是必须的。笔记用有详有略,因人而异。有些同学可以略记,即只要记提纲、要点、疑点或较难题目的解题思路。有些同学则要记得详细些,否则,过一段时间后自己也看不懂,就失去记笔记的作用,如果记得比较简略,课后再把相关内容补全(即整理笔记)。

不要“拷贝”老师板书,这样会影响听课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降低了听课的质量,如果因为记笔记影响听课,课后再花时间就有点得不偿失。但有些同学课后整理笔记(把课内外所涉及的知识概括归纳、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则另当别论,这是应该坚持的好习惯。有些同学认为听懂了,什么也没记,过段时间就忘了。二者都不妥。

以上六项互为依存,不能截然分开,多数情况下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的。开始可能有些不习惯,要有一个逐步适应过程。

 学好数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基本技巧、培养学习习惯

中考备考讲座推荐阅读:轻点相应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1:中考备考讲座:聚焦命题 回归教学  落地素养

2:专题讲座:中考数学命题分析与复习策略(含PPT)

3:中考数学12个模型的54种考法(建议收收藏)

4:2021年中考复习策略 与核心素养下教学 案例剖析(含PPT)

5:【中考复习专题讲座】看不见的圆

6:疫情反弹,居家学习必备:初中数学微课汇总(建议收藏)

7:学习方法:“初一”始分上下,请转给初一的家长和学子!

8:学习方法:“初二”两极分化,请转给初二的家长和学子!

9:学习方法:"初三"天上地下,请转给初三的家长和学子!

10:学习方法:高中数学靠“悟”不靠“练”,在于“走心”但不能“心走”!

备考专题:中考数学分类讨论思想

中考数学压轴题:几何证明通关题23道

备考专题:中考数学转化思想

备考专题:中考数学史类试题解法

备考专题:中考数学数形结合思想

考前必看||中考数学备考策略及答题技巧

考前必看||数学中考考前复习的建议及易错点提醒

中考考前一周备考关键与备考提分的增长点

史宁中 :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概率与统计(含PPT)

备考讲座:物理学科考前信息分析与解读

中考考前一周备考关键与备考提分的增长点

文章选自:文卫星生态数学。更多优质资源可关注公众号后查看历史消息,妙解之慧由陕西西安孙冰钰老师创建专注分享初,高中数学优质资源,旨在:让全国各地的师生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平台所选文章贵在分享,公益传播,尊重原创,所选文章会注明作者姓名,来源,如不当,请文末添加微信联系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平台:妙解之慧(ID:WanZhuanShuXue1)诚请高中数学教师、教研员和热爱数学的朋友不吝赐稿,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都可以。来稿请注明姓名或者网名、工作单位,一般只接受word文档格式的电子稿件,文稿请认真审查,防止错漏,确保无误,文责自负。文稿可发在QQ邮箱3305796992@qq.com或添加文末微信直接发给我,感谢各位朋友的鼓励与支持。

往期文章推荐:

备考策略:2021新高考卷I 数学阅卷细则

方法指导:从高考阅卷看如何备考?

2020高考数学解答题的评分标准及阅卷人建议

【高考讲座】高考阅卷及其启示

从高考阅卷谈高考答题规范

高考命题、答题、阅卷过程中的隐藏套路

高中生必知:让阅卷老师“悦”卷的7个技巧

知识拓展:高考卷命题过程,及阅卷,答题步骤

高考试卷被扫描后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丢了多少冤枉分

专题讲座:理性认识课堂教学目标,情景创设,课堂小结(含PPT)

张亚东:诗一般的数学美

新教材培训回放视频上线!2020人教版高中各科新教材培训讲座在线看!(附文档)

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分析(含PPT)

高考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含PDF)

新教材 新高考 新挑战 新机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复习备考建议(含PPT)

新教材使用的实践与思考(含文档)

学习新教材,研究新教法(含PPT)

高考数学冲刺策略:读想算写  真讲实练

高考冲刺讲座:模型化与高考全国卷数学

专题讲座:新课标下高三数学教学

高考平面解析几何备考策略

高考讲座:浓缩重点 科学整合 减负增效

高三复习策略:铸魂育人, 关键能力,学科素养

李尚志教授:运算律主宰运算(附视频)

何小亚:数学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对策与案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含PPT)

张景中院士讲座:把数学教育变容易(附视频)

李勇衡水演讲:以改革的姿态迎接新考试改革((强基计划)含PPT)

黄东坡:追求有高度的数学教育

追求诗意的数学教育(含PPT)

张景中院士:什么是“教育数学”

史宁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造我们的师范教育(含PPT)

史宁中:漫谈数学的基本思想(含PPT)

史宁中教授:做《概率与统计》报告

高考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含PDF)

杨志明:走出数学整体教学的误区

储朝辉博士谈:“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附视频)

新教材 新高考 新挑战 新机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复习备考建议(含PPT)

新教材使用的实践与思考(含文档)

学习新教材,研究新教法(含PPT)

高中数学《概率》教学建议(含PPT)

专题讲座:概率统计高考第一轮复习(含PPT)

新高考数学试卷特点与备考策略(含文档)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含PPT)

试题命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含PPT)

揭秘数学和物理之间的双重“潜伏”

数学考试中的结构不良问题研究

数学考试中的结构不良问题研究

学习方法:中学生10大不良习惯及改正方法

几种高效的听课方法一一一听、视、思并用,真正做到质疑、存疑、解疑

听课:要想学习好,先把课听好

家里父亲种植的猕猴桃,每年八月中旬成熟,敬请期待,现在猕猴桃已经是毛茸茸的小果子了,全国包邮,可以先尝猕猴桃桃味后付款,父亲种植猕猴桃30多年了,用心做事,全在猕猴桃桃味上了。详情点下方链接

陕西周至——绿色生态猕猴桃基地,诚招2021年全国代理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识别,添加作者“微信”添加时请备注:地区身份欢迎各位朋友,相识即是缘,感恩遇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