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5

老编的话: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本号转载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原题

马克思人生的起点与终点



参考消息网5月1日报道



 德媒称,在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他已无处不在。人们有时很难理解神话背后的他,除非跟踪他横跨西欧的漂泊历程。


据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网站4月20日报道,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共同流亡伦敦期间每天都见面,两人的住处相隔只有10分钟的步行路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


今天,游客仍然可以重走当时的路线,并体验这位大多数时间失业的哲学家和那位富裕的工业家之子之间的贫富差距。


保存完好的恩格斯住宅位于伦敦最昂贵的住宅区樱草花山摄政公园大街122号。时髦商店和咖啡馆一家连着一家,登上附近的樱草花山公园可以俯瞰伦敦美景。


马克思与恩格斯


从这里到马克思的住处要途经一座古老的铁桥,然后再翻过哈弗斯托克山。这段距离不远,只隔几条街,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马克思在梅特兰公园路的住所单调乏味。马克思在人生的最后8年住在这栋四层楼里。现在这里盖起了社会福利房。很多居民都是移民——就像马克思当年一样。

马克思出生地


生于特里尔殷实家庭


这是一条人生道路的终点。但这条道路始于其他地方——德国特里尔市。我们在探访特里尔后尤其明确了一点:这位社会主义首席理论家本人并不是无产者。看一看他那巴洛克风格的故居就知道了。它绝对称得上富丽堂皇。


位于特里尔布吕肯大街的这栋房子如今成为博物馆,但没有了昔日摆设,迄今为止主要提供文字展板。此地将在20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重新布置后开放。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回忆过这所房子,因为他出生一年后全家搬到了西蒙街。


马克思和夫人燕妮


1835年,马克思离开家乡去波恩上大学。位于选帝侯宫的波恩大学博物馆展出的原始文件表明,他“因夜间喧哗和醉酒”而被关禁闭。奇怪的是,这家博物馆因此成为中国游客的朝圣地。“他们觉得这很有趣,”档案馆馆长托马斯·贝克尔说,“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感到印象深刻——但我们的反应却完全相反。”


马克思的出版物很快让他在普鲁士当局那里碰到麻烦,所以马克思在1845年逃往布鲁塞尔。游客在这里也不必到以前的工人区去探访这位《共产党宣言》的作者。直接到布鲁塞尔大广场就行了。他曾和其他德国流亡者在这里的一家酒馆展开讨论。这座华丽的酒馆很容易从前门上方的巴洛克式天鹅装饰物识别出来。


1848年这个革命年他主要是在自由的科隆度过的。他在那里创办了富有影响力的《新莱茵报》。遗憾的是,干草市场广场边上的编辑部毁于二战战火。

伦敦大英图书馆


30岁之后旅居伦敦


当革命热情在1849年消退后,马克思离开祖国,再也没有回来。他与妻子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她是真正的贵族,马克思对这一点深感自豪——以及三个孩子迁居伦敦。确切地说,是住到了夜店林立的索霍区。迪安街28号的蓝色牌子提醒人们这里住过这位名人。


马克思和家人


1856年,凭借燕妮继承的一小份财产,马克思得以搬到伦敦北部条件更好的汉普斯特德。最初他住在格拉夫顿·特勒斯大街46号,这座房子保留至今,而且外观一点也没有改变。在获得更多遗产后,他们一家在1864年甚至租住了一座非常靠近大花园的独立住宅:位于梅特兰公园路的莫德纳斯别墅1号。这栋住宅也早已不复存在。马克思夫妇最后在1875年搬到了梅特兰公园路41号的一所小房子里。



马克思每天乘坐巴士——当时还是由马拉着——前往大英图书馆,在那里的阅览室一待就是一整天。他在写作他自称的“经济狗屎理论”,那指的是《资本论》。星期天,马克思和家人一起到汉普斯特德荒野公园休闲,那里有森林和草地,至今仍是伦敦人最喜欢的出游目的地之一。


马克思和夫人燕妮


人生止于海格特公墓


马克思从1849年起一直生活在伦敦,直到1883年去世。但他在那里几乎完全在同胞之间活动,从未改掉自己浓重的德国口音。19世纪80年代初,他的健康每况愈下。1883年3月14日下午,当恩格斯像往常那样来到梅特兰公园路看望他时,发现他已经死在壁炉旁边他最喜欢的安乐椅中。三天后,3月17日,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与15个月前去世的燕妮埋葬在一起。



参观这座古老的公墓是探访马克思之旅的高潮。那里有些十字架已经歪斜,有的墓碑已经风化。在大树和灌木掩映中,马克思的大胡子头像突然映入眼帘。高大的墓碑是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


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圣徒和英雄。但一路探访到此地的人会意识到,在先知大胡子后面隐藏着一个真正有性格的人:他有棱有角,我们乐意和他在酒吧共度一晚。




延伸阅读

马克思到底是个什么“家”?



位见多识广的读书人,这些年,各种各样的“家”见得多了。下面这位,大概要创下“家”数之最: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多数人的哲学启蒙课,当之无愧的哲学家,是他。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没看过《资本论》,这段话总听过吧?经济学家,是他。



二月革命,巴黎公社,第一国际……参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理论家和战士,是他。



他还是知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家熊彼特口中的“预言家”。已经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他早已预见;将要发生的资本主义的消亡,他也有预言。



他就是马克思。


原载中国之声2018-05-02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百年潮

刘崇文:胡耀邦的最后半年

陈毅之子陈小鲁被周恩来秘密送出北京

1958年"向党交心"运动的前因后果

郭沫若文革遗事与他留下的几首诗词

胡耀邦主导中央党校"三次路线斗争"大讨论

任仲夷:我所经历的历次政治运动

1958:关于共产主义公社的一次畅想

章剑锋:林彪集团"二代" : 命运的折痕

王彦君:马文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28个半布尔什维克"张琴秋的最后岁月

迟福林: 海南30年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

1968年上海"四一二"炮打张春桥事件

吴南生:披露特区诞生内幕, "要杀头就杀我" !

1978年“钓鱼岛事件”始末

黄仁宇:1927年蒋介石发动“清党运动”内幕

毛泽东在"大跃进"中的"留有余地"态度

50年前的今天丨黄梅剧名伶严凤英的生前身后事

1968年顾准妻子汪璧绝望弃世而去

卜伟华:北京高校学习班草草收场

吴南生口述:陶铸、林美南和银河公墓

胡适与蒋介石的一次著名抬杠

摄影师李振盛与《虔诚者》

凌云:1979年邓小平访美历险记

李一氓讲述皖南事变真相:谁坑了新四军?

带有宗派主义色彩的“杨余傅”事件

杨成武眼中的“杨余傅事件”

新中国初期撤销大区的台前幕后

徐焰:赫鲁晓夫对华援助最多且质量最高

蔡晓鹏:贺龙与李仲公、周恩来的故事

成都军区独立师师长杜灵被造反派枪杀

发动“大跃进”的南宁会议结束

陈燕妮:人间再无许家屯

1978年3月5日国歌改词事件

王宗禹:1967年陈毅批斗会亲历记

陆兰沁:女儿心目中的饶漱石

龙广公:厘清高岗饶漱石事件的政治迷雾

陈独秀孙女:我上书邓小平重修陈独秀墓

陈独秀晚年:傲骨凛然,

拒受蒋介石5000大洋馈赠

鲁迅孙子周令飞出逃到台湾后说了啥

钱理群:鲁迅笔下的九类知识分子

陈原: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夏衍谈周扬:有些事,他得告诉毛主席

 白音太:“内人党”冤案前后

《蒋介石日记》完整记录西安事变全过程

老照片:100年来的春节变迁

毛泽东在林彪出走的那些日子里

周恩来亲笔批示逮捕弟弟周同宇

李辉:印尼排华大屠杀与当时的外交风云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李辉:1977年,世界聚焦邓小平的复出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恩怨情长

邓小平南巡,告别革命转换经济模式

孔丹:回忆邓小平往事

彭劲秀:邓小平对朝鲜的几次严峻表态

沈志华:中朝关系如何从亲密走向对抗?

何方:亲历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转折

《人权宣言》在晚清中国的旅行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