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今天丨中国出口东风3战略导弹到沙特的内幕
中国出口东风3到沙特的内幕
1988年4月6日,中央电视台在转播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突然插播了一段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吴学谦的声明:“应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要求,我国政府已售出一些非核常规地地导弹。”这笔交易是中国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单项军火输出,总金额达35亿美元之巨,同时,这笔交易也使沙特受益无穷!
中国义举感动沙特国王
冷战初期,政教合一的沙特王国视不信教的中国为异端,即便双方领导人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曾相互示好,但离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还很遥远。出于立场上的相似性,沙特与台湾当局曾保持“密切邦交”,沙特总是以最高规格接待台湾代表团。然而,1965年的一场战争,改变了沙特政府的对华态度。
其实,这场战争本与沙特无关,是沙特的战略盟友巴基斯坦遭印度入侵。1965年9月6日,印度为完全吞并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发起代号为“德里雨伞”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由于印度孤注一掷,将全国80%的部队投入决战,导致巴军节节败退,重镇拉合尔朝不保夕。
然而,与巴基斯坦签订有军事同盟条约的美国此时非但不予以支持,反而宣布同时对印巴实施武器禁运。由于印度在战时能够获得苏联军事援助,所以,巴基斯坦实际上已处于亡国边缘。包括沙特在内的伊斯兰国家对美国的背信弃义深表不满,当时的沙特国王费萨尔先后三次召见美国大使,质问美国为何袖手旁观。
危急时刻,曾向巴基斯坦表达过“如果我们的朋友被消灭了,我们怎么能生存下去”的中国伸出了援手。中国政府立即从现役部队中抽调59式坦克援助巴基斯坦陆军;9月12日,中国政府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限印度于3日内拆除它在中国和锡金边界一侧和跨中锡边界线上的所有军事工事,并立即停止在中印边界和中锡边界的一切入侵活动,保证今后不再越境骚扰,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必须由印度政府承担全部责任。这一通牒令印度和世界措手不及,印军被迫放弃拿下拉合尔的计划,巴基斯坦转危为安。
与此同时,远在沙特的费萨尔国王为此感到吃惊。从沙特驻印度代办萨阿德那里得到确切答复后,他随即指示,放松沙特官员和商人与中国大陆接触的禁令,并在政府文件中,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和国”的称呼。1975年春,沙特王子穆罕默德·侯赛因以约旦进出口商的身份,经香港地区参加了广州交易会,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这都成为以后改善中沙关系的基础。
沙特需要一种武器对付伊朗
1979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务实的中国领导人积极争取中东一切愿与中国友好往来的国家,以打破苏联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压制和排挤。沙特成为中国中东外交和经济活动的重点之一。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产油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盈余来源地。但具体到沙特身上,当时的沙特国王法赫德显然采取“两头下注”的策略,既与台湾当局保持所谓“邦交”,又不妨碍与中国大陆在能源、劳务及国际事务上进行合作。
1980年代动荡的中东局势进一步加大了北京吸引利雅得的砝码。1981年,以色列空军悍然越过沙特领空,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紧接着,两伊战争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伊朗和伊拉克无节制地使用各类战术导弹打击对方目标,连带让周边国家受池鱼之灾。
1984年2月,伊朗声称阿拉伯国家暗中替伊拉克外送原油,宣布途经波斯湾的第三国油轮也是“合理的攻击对象”,伊朗空军相继摧毁了多艘沙特油轮,还扬言要摧毁沙特东海岸的石油设施和海水淡化厂。
为了进一步向沙特施压,1984年6月5日,一架伊朗F-4战斗机闯入沙特划定的领空界线 “法赫德线”。这一切都让法赫德国王感到不安,他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沙特军民士气的武器。
遵照国王的指示,1985年,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亲王首先行动起来,试探性地向美方提出购买 “长矛”弹道导弹(注:这一需求明显是沙特在投石问路,因为该导弹射程还不到200千米,而且美国曾在1979年前出售给伊朗),但遭到了美国的拒绝。
当班达尔把沮丧的消息发回国内后,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向国王推荐了中国。尽管还没有与中国建交,但对这个遥远国家存在好感的法赫德国王还是首肯了,并责成苏尔坦全权负责,整个项目代号为“游隼”。
得到沙特方面的准确意向后,1986年 12月,中沙双方代表开始在沙特南部某个空军基地展开具体谈判。最终,双方草拟出关于“游隼”项目的提纲。
在苏尔坦亲王建议下,法赫德国王决定尽快购买中国“东风-3”弹道导弹。一旦沙特买到手,“东风-3”无疑会成为中东地区射程最远的导弹,不仅能覆盖沙特在中东最强劲的对手伊朗、伊拉克和以色列,甚至还包括印度和苏联的部分地区。
沙特订购了“东风”导弹
1987年2月,沙特代表团首次前往中国大陆。为避免美国、以色列乃至台湾当局从中作梗,他们表面上先被安排去马来西亚访问,然后再去真正的目的地。
为了显示此行没有“特殊目的”,苏尔坦亲王特意让代表团坐自己的专机前往,这架飞机的驾驶员都是美国雇员,对他们放出的口风是“寻求中国向沙特提供一些轻武器,以武装保卫油田设施的沙特武装部队”。沙特代表团抵达中国后,中方给予了极高规格的礼遇。
经过几轮谈判,中方确实了解到沙方的采购诚意,于是,便安排沙特官员前去参观二炮的“东风-3”导弹基地,亲眼看到导弹从推出洞库到进入发射程序的全过程。沙特代表团还被告知,他们是第一批见到“东风”-3导弹实体的外国人。
最终,在1987年下半年,沙特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订购了一定数量的“东风-3”导弹,中国承担了为沙特部署这批导弹规划基建和培训相关人员的义务。
在征求中方专家的意见后,“东风-3”导弹被确定部署在沙特南部大沙漠边缘的苏莱伊勒,那里距沙特首都利雅得560多千米,大致处在以色列空军F-15和伊朗空军F-4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有利于保存实力。
为了在这片沙漠区域迅速建起“国家反击堡垒”,沙特政府专门拨出一笔预算,为导弹修建巨大的洞库和相距遥远的发射阵地,同时还修建专门的高速公路以供衔接。与此同时,沙特政府还特意为即将生活在这块地方的官兵们新建起了一座小城市,里面有很好的军官别墅、足球场、游泳池和停车库。有意思的是,到今天,苏莱伊勒依托当年的建设,已变成沙特南部数一数二的繁华城市。
为了尽快掌握中国运来的尖端武器,沙特人建起一座秘密培训中心,受训人员一旦进来,就不许离开。他们可以偶尔给家里去个电话,但所有通话都要被监听,以确保消息不会被泄露。
“东风”导弹助沙特威慑伊拉克
1988年3月,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了中沙导弹贸易的新闻,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莱本·佩尔警告,沙特购买的“东风-3”导弹是对以色列的威胁,呼吁美国政府对中沙两国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为了向沙特施加压力,美国总统里根一度召回了驻沙特大使休姆·霍兰。
有意思的是,这场由华盛顿掀起的外交风暴却落得个“虎头蛇尾”的结果。沙特国王法赫德没有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反倒更进一步迈向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990年7月21日,中沙大使级外交关系正式确立。
与此同时,美国的表态也离奇地发生转变,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贝克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竭力淡化“东风-3”导弹的影响力。他表示,美国和以色列等有关国家对中沙导弹交易感到吃惊,但只做出相当低调和克制的反应,这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沙特被认为是负责任的国家,又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二是北京在“东风-3”上并未安装核弹头,而是代之以高爆的常规弹头;三是如果用先进标准来衡量,这批交易的“东风-3”导弹有缺陷。
不过,有专家分析认为,美国之所以在这一事件中退让,重要原因是换取中国遵守美国牵头建立的《导弹技术控制制度》,对射程在300千米以上、有效载荷在500千克以上的弹道导弹的转让进行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3”导弹并没有让沙特失望。1990年8月2日,也就是苏莱伊勒基地正式运转仅仅几个月后,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不到一天,科威特全境沦陷,10万伊拉克大军直逼沙特东部领土。在第一时间,沙特军方紧急启动了苏莱伊勒基地的战备程序,多枚“东风-3”导弹被运往发射基地,而这一切,均被沙特电视台披露出来。
苏尔坦亲王事后回忆,正是因为“东风”-3导弹的存在,使得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不敢对沙特造次。
延伸阅读
沙特亲王秘密赴华买导弹
苏尔坦亲王参观中国导弹基地
核心提示:本次导弹贸易合作的过程中,中沙双方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沟通,为中国与沙特之间建立外交关系打下了基础,沙特表示:通过这次军贸,看到我们之间的战略联系是如此密切,推迟互相承认是毫无意义的。
中国绝密导弹基地来了个“小胡子”
1987年的一天,一支低调却戒备森严的车队驶向中国某战略导弹基地。虽然基地的解放军们已经被告之今天将有重要客人来访,但在见到访客之后,还是大吃一惊——对方竟然是一个留着浓密小胡子的外国人!中国最神秘的导弹基地,竟然接待了一名外国人,这可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啊。
直到一年后,美国《华盛顿邮报》才获知了这个消息并将之公布出来:中国正在和沙特进行一项军贸活动,合同的内容竟然是射程可达28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3(北约称之为CSS-2)”。
在当时而言,“东风-3”这种射程的武器可是不折不扣的“大杀器”,即使抛开这些不谈,那时的沙特和中国不但没有正式建交,还在和台湾保持着“邦交”的关系。
1988年4月6日,就在美国和中东一些国家还在为此事进行无休止的争吵时,中国正式公开了此事,中央电视台在转播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突然插播了一段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吴学谦的声明:“应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要求,我国政府已售出一些非核常规地地导弹。”
“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也是第一种可携带百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的导弹武器,最大射程可达2800公里(增程型号最大射程4000公里)。这种射程意味着它毫无疑问成为当时中东地区射程最远的导弹,不仅能覆盖伊朗、伊拉克和以色列全境,甚至还包括印度和苏联的部分地区。
这种足以影响地区战力平衡的武器,是如何卖到沙特去的呢?这还要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说起。
在1973年爆发的“赎罪日战争”中,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了支援以色列,下令美国空军“把所有能飞的玩意都飞往以色列!”也因为美国的支援行动,严重激怒了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联合对美国实行彻底的石油禁运,造成美国油价暴涨,导致1973年石油危机。
此后阿拉伯国家了解到他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那个时候的以色列不但拥有F-15、幼狮等先进战斗机,还拥有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杰里科-2”中程弹道导弹,甚至有多方消息表明以色列已经获得了核武器。
尽管以色列在军事上明显占优势,但是每当沙特寻求购买西方武器的时候,以色列就会“毫不例外地大吵大嚷”加以阻挠。同时,沙特对美国国会的对于采购美国武器的相关审核手续和流程大感恼火:我们花了大笔的银子去买你们的武器,却还要面对美国国会的“凌辱”并且感谢美国所赐的“恩惠”。这个时候,沙特国王感觉到他们的安全和自尊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开始计划寻求其他的武器购买渠道。
1980年,中东地区世界两大产油国——伊朗和伊拉克两国之间爆发了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就在两伊双方打得热火朝天、沙特为此焦头烂额并担心被拖入战争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令沙特很恼火的事情: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沙特人形容这是一场“罪恶昭彰”的战争。
面对以色列和伊朗的双重威胁,沙特法赫德国王意识到他们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我们武装部队和人民的士气的武器”,一种“对我们进行攻击之前必须掂量掂量的武器”。遵照国王的指示,1985年,沙特驻美国大使班达尔亲王首先行动起来,试探性地向美方提出购买“长矛”弹道导弹的请求,结果,这种射程只有120公里的战术地地导弹购买请求被美国拒绝了。
当班达尔垂头丧气地把这个消息汇报回国内后,沙特人开始苦闷起来:到哪里去找一个能迅速提供这种武器,而又不会提出限制性条约的国家呢?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向国王推荐了当时尚未和沙特建交的中国。
在美国那里碰了一鼻子灰的沙特驻美国大使班达尔亲王和他戴着面纱的妻子1986年秘密来到了中国,向中国透露了他们的意图:你们愿意把“东风”导弹卖给我们吗?中国方面对此的回复是“原则上同意做这个合同”。
初步接触之后,中国派遣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曹刚川中将来到沙特阿拉伯详细讨论这个项目,1986年12月,中沙双方代表开始在沙特南部某个空军基地展开秘密谈判,这次谈判中,双方草拟出了一份秘密代号为“隼”的项目提纲。
1987年,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取道马来西亚来到中国,开始洽谈购买中国“东风-3”弹道导弹的事情。为了掩人耳目,苏尔坦亲王放出口风:为了劝阻中国不向当时正在同伊拉克进行旷日持久战争的伊朗出售武器,我亲自去中国购买轻武器,以武装保卫油田设施的沙特武装部队。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个简单的理由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和怀疑。
紧接着,苏尔坦亲王又开始了第二次中国之行,因为谈判出现的一些问题,双方决定先在香港进行有关洽谈。为了防止向沙特方面的汇报被监听,苏尔坦亲王走出他下榻休息的香港饭店后,随意走进一家偶然路过的饭店,开个房间,在公开线路上用密语向沙特阿拉伯打电话,然后立刻退房。
在香港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苏尔坦亲王偶遇了巴林国王苏莱曼·哈利法,巴林国王向苏尔坦亲王问起他来香港访问的目的,苏尔坦亲王回答说:我正在度假。但当时车上坐着众多的沙特将军,苏尔坦亲王的回答显然难以让巴林国王相信,但幸好对方很有礼貌地没有追问下去。
在经过几轮谈判之后,中国了解到了沙方的采购诚意,便安排沙特官员前去参观二炮的“东风-3”导弹基地,让他们参观了导弹从推出洞库到进入发射程序的全过程。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基地里竟然来了外国人。沙特代表团随后被告知,他们是第一批见到“东风-3”导弹实体的外国人。
基于双方的努力,“东风-3”导弹的购买谈判以令人欣慰的速度完成了,在1987年下半年,沙特决定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订购了一定数量的“东风-3”导弹,同时中国承担为沙特部署这批导弹规划基建和培训相关人员。这笔交易是中国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单项军火输出,总金额达35亿美元之巨,可能现在人们对35亿美元的金额不屑一顾,但在198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才20.72亿美元!
导弹的协议签署后,沙特在中国的技术支持下开始设计导弹的贮藏和发射基地,第一个基地选址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西南将近560公里处的苏莱伊勒,另外一个基地是欧莱伊。为了尽快熟悉购买的这些沙特人之前想也没想到过的新式武器,他们在沙漠中建立起一个秘密的训练基地,在中国已经接受了培训的军官和士兵们要继续在训练基地进行训练。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些令苏尔坦亲王哭笑不得的事情,因为“东风-3”导弹项目的保密需要,在秘密基地的军人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一些军人的妻子打电话给苏尔坦亲王,她们的丈夫是不是已经被派去去阿富汗打仗了?甚至一部分军人妻子猜想,她们的丈夫已经去世,还央求苏尔坦亲王把他们的死讯正式通知给她们,这样她们就可以按照教规享受应有的权利,履行该尽的义务,正式悼念她们的丈夫。
导弹生意促成两国建交
当导弹开始运向沙特进行交付的时候,很多嗅觉灵敏的国家已经觉察到一些动静,当运输船队到达西印度洋的时候,美国甚至出动了航母进行“观摩”,一艘印度船只也在附近游荡,在靠近巴基斯坦的海域后,这位“阿拉伯小兄弟”的空军以演习的名义对船队进行了护航。当导弹运抵沙特港口后,苏尔坦亲王下令把船只停泊在一艘美国货船的旁边,如果有人搞破坏,就得冒着得罪美国的风险。导弹随后被运往一些秘密的地点,沙特通过大范围的分散、伪装以及其他一些方法,使敌人难以只实施一次攻击就破坏掉他们的“新型威慑武器”。
在这里需要提及的一个事情是,虽然“东风-3”型战略导弹可以携带核弹头,但在该导弹决定出售给沙特前,按照沙特的需求,专门研制了一种常规弹头(代号118弹头),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地对地中程弹道导弹常规弹头。尽管打击精度不能和后来的一些型号相比,但重达两吨的常规战斗部打击效果也是相当可观的。
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披露了中沙导弹贸易的新闻后,美国警告称沙特购买的“东风-3”导弹是对以色列的威胁,呼吁美国政府对中沙两国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为了向沙特施加压力,美国总统里根还一度召回了驻沙特大使休姆·霍兰,其实霍兰是因为沙特向中国购买导弹一事上喋喋不休的抗议激怒了法赫德国王,霍兰向美国国务院报告称自己“无法继续在沙特待下去了”。
事情说来很简单,美国人不能接受沙特在不同他们商量的情况下,竟然购买他们认为是“大杀器”的弹道导弹!随后,美国人恼怒并傲慢地提出,要检查已经运抵沙特的“东风-3”导弹,这个无理要求当然被沙特拒绝。在以色列方面,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沙米尔的一位助手威胁说,以色列可能会对沙特的导弹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以色列媒体公布的疑似沙特东风-3导弹基地卫星照片
此后,美国人的态度发生了离奇的转变,他们把对此次贸易的批评转向了对“东风-3”的贬低:这批导弹采用的是常规弹头,威力有限,并且中国人出口的是有缺陷的“东风-3”。事后,有专家分析认为,美国之所以在这一事件中退让,重要原因是换取中国遵守美国牵头建立的《导弹技术控制制度》,对射程在300千米以上、有效载荷在500千克以上的弹道导弹的转让进行限制。
很快,“东风-3”号导弹的威慑力就被证明了,1990年8月2日,也就是苏莱伊勒基地正式运转仅仅几个月后,为了将科威特的石油宝藏控制在伊拉克手中,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不到一天,科威特全境沦陷,整个军事行动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紧接着10万伊拉克大军直逼沙特东部领土,对沙特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第一时间内,沙特军方紧急启动了苏莱伊勒基地的战备程序,沙特的官方电视台上很快便出现了“东风-3”的身影:在紧张且有序的安排下,多枚“东风-3”导弹被运往发射基地,随时准备履行它们的使命。苏尔坦亲王事后回忆,正是因为“东风”-3导弹的存在,使得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不敢对沙特造次。
本次导弹贸易合作的过程中,中沙双方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沟通,为中国与沙特之间建立外交关系打下了基础,沙特表示:通过这次军贸,看到我们之间的战略联系是如此密切,推迟互相承认是毫无意义的。苏尔坦亲王安排好关系正常化以及在各自的首都开设大使馆的一切细节工作之后,和他的兄弟班达尔亲王又一次前往北京,向中国转达国王正式同意双方建交相关安排的消息。
1990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政府决定两国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沙建交后,两国的关系一直维持友好和平发展,创造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间和睦相处、友好合作的典范。
摘编自《沙漠勇士:哈立德·本·苏尔坦亲王殿下》
百年潮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