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海翔:79级,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故事

海翔 新三届 2023-05-27


       

作者简介


海翔,大学教授、旅美学者,出版了数本译著,散文作品曾被列为省级中考范文,1979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1989年赴美留学,曾就职于美国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公众号:海翔视野(ID:haishangfei1989)。

 原题

79级,最为难忘是相聚


作者:海翔

2009年11月记于西雅图



01


大半年前,我的大哥就跟我说,今年是你们入大学三十周年,好像媒体上没什么反响、社会上没什么动静,似乎把你们都给忘了。相比之下,77、78级的三十周年入学纪念在去年搞得轰轰烈烈,作为一名77级大学生,他准备写篇文章,祝福79级的学弟学妹们。


后来,《中国教育报》2009年8月24日第5版上,果真发表了大哥题为“不应忘记79级”的文章,他说:


“今年夏天和秋天,不少大学的79级大学生都在纪念入学30周年。可是,媒体似乎出现了集体性失语,几乎见不到相关报道。尤其是相较于2007年对77、78级大学生的‘集体性怀旧’,更显得对79级的忽略。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79级。” 


谢谢大哥的好意。的确,相比77、78级的才华横溢、豪气干云,79级的学生要低调得多,也许总体成就也略逊一筹,但我们的经历,同样刻画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记录。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故事,也有我们同样值得回味的生活。



02


我们在生命中增加岁月,也在岁月中增添难忘的生命体验。进入2009年的秋天,老同学们开始张罗我们自己的聚会了。


先是中学同学的聚会。龙岩一中七九届高二(9)班的同学,在10月4日聚会的时候,倒是到了大部分。但有些在外地和到了海外的同学,包括我在内,就遗憾地不能赴会了。


我们人到中年,还不算太老吧,但也许是因为远离家乡、远离故土,偶尔怀旧,故地重游,那都使我们承担着重负的心灵,像是得到一次放风的机会。与亲人、旧友、老同学再聚首,追忆往事,找回青少年时光的感觉,那时,你会觉得,你的心境,像是在夏夜聆听着一首舒缓的小夜曲,像是在下雪的冬夜围炉而坐,那种惬意,那种轻松,是多么难得的经历。


后来看到中学同学这次聚会的照片,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他们聚会、他们喝酒、他们郊游、他们欢笑,而我们,从跨向海外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失去许多这样的时光。


在缺席同学聚会时,有位也在海外的中学同学向往热闹的时光,曾这样告诉我们:


而我,

远在地角天边的我,

只能坐在自己的书桌前,

面对发黄的毕业照,

看一个个花季年华的同学走出照片,

穿梭于我记忆中的母校校园。


那样的心情,过去我能领会,现在更有同感。既然水千条山万座,我们一同走过,那么,凡走过的,必定会留下我们的足迹。中学同学聚会的召集人让每个同学写几句话,我的寄语是:“青春年华的风云际会,弥足珍贵。我的生命因为有你们而精彩,谢谢老师和同学们!”


03


过了些时候,又收到主要留在厦大工作的大学同学出力筹备的聚会邀请:厦门大学外文系79级同学的入学30周年聚会定于2009年12月26日在母校举行。


记得1983年的夏天,我们在凤凰花开的季节挥手道别,这一晃,就26年了么? 有同学在同学群里召集大家说:曾听人说同学聚会是一道军令,无论你在天涯海角,相聚时都应义无返顾。现在,“集结号”已经吹响。


但大学同学更是漂流全球、分散各地,要聚起来可难了。CT同学就抱歉地回复说:作为厦大学子,谁不把母校眷恋?谁不把同窗思念?可当你走过千里万里,会发现自己早已身不由已心不由已了。怪不得当年李商隐感叹“嗟余闻鼓”,也更加体会到柳咏的“此去经年”。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个专区是属于母校的,是属于同窗的,是属于自己的。有的可以用文字表达,有的甚至难以言表了。无论天涯海角,也无论异域他乡,我想所有的同学都在内心珍藏着品味着这一份眷恋、这一份思念!


他的话,很能代表我们这些即将缺席者的心情。收到邀请后,我给召集的同学发去了这样的回复:


谢谢坚守在厦大的同学们,热心地组织这次聚会活动。三十年!三十年啊,人生有几个三十年呢?!回首往事,真是三十年如一梦。过去念过“今宵酒醒何处?”的诗句,当时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现在才知道,酒醒之时,我们已成了异乡游子。


遗憾的是,和前面几位同学一样,天遥地远,看来我也无法赴会。十年前,也就是1999年的那次二十周年聚会,我也是抱憾缺席,但那次聚会的合影,辗转到了我的手里,保留在我的计算机桌面,我喜欢在一个人独处时,翻出来看看,让自己陷入对往事的沉思……


班上的好些同学,我毕业后就再没见过;即使是同窗时,有些同学交往的机会好像也不很多,四载时光,一晃而过。假如时光可以回流,我一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同学交流、一起活动,因为这也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借这个机会,向久未谋面、特别是所有毕业后就再没机会相见的老同学们问好!


母校始终是我们一路前行的灯塔。不怕媒体忘记,无需他人提醒,在过去三十年的岁月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们都是“79级”。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七九之歌

姜虹:老师夸我"明知考不上还那么认真学习"

梁昌年:高考之前,唠唠考试这回事儿

熊国胜: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上篇)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下篇)

袁钢: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海子诗九首

郭建梅:我是最典型的弱势群体,

但我们在做强势的事

吴晔:我一直很认真地幼稚着

陈小春:那份不了的情缘

陈小春:磕磕碰碰闯美国

龚炽荣:大学时代的游泳往事

和记忆中的那个女生

龚炽荣:难忘同学情

龚炽荣:一起去北京上学的伙伴

小学毕业的四哥,

连续三年高考成绩过了重点线

何平:毕业时黄达老师给我题词

周彩莲:痛切心扉的三次高考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