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丨汪朗:火锅三忆
作者自画像
汪朗,1951年6月生于北京,1978年10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入学前曾在山西忻县插队三年半,在太原钢铁公司当炼钢工人六年半。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经济日报》的前身《中国财贸报》,在此一直工作至2011年退休。在《经济日报》期间,先后从事国内、国际多个领域的经济报道,当过几个部门主任,大致还能胜任工作。最近几年,业余时间写点儿关于吃吃喝喝的文章,编过两本集子,好像还有一点点影响。仅此而已。
原题
火锅三忆
作者:汪朗
家门口马路对面有一家火锅店,门面不大,地点还偏,开了四五年,居然没有关张。如今饭馆能维持这些年头,也算是长寿了。说起来,我们家对火锅店的生存也做过些许贡献。女婿对这家店的牛蛙百吃不厌,每次拨冗前来探望我们,都会到店里吃上一顿,他的父亲也好这一口,因此两家人一年中总要在火锅店里相聚几次。前一阵,我们两次光临此店,中间只隔了三天,也是蛮拼的。
现如今火锅可说是风靡全国,其中又以川味的麻辣锅最为红火。从长白山到五指山,没有火锅店的地方,少。可搁在五十年前,京城百姓中,能在家门口一尝毛肚火锅之滋味者,其概率比得上买彩票中了头奖。当时,偌大的北京城仅有几家川菜馆,且无火锅应市。普通人家,兜里揣着人民币也吃不上这一口,何况人民币本来也不多。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我们全家就在北京吃过一次毛肚火锅,而且是绝对正宗的川味,时间大约在1965年的冬季。那可真是难得的机遇。
当时我们家住在国会街,往南过条马路就是宣武门城楼,往北走上十多分钟拐入绒线胡同,就到了当时北京最好的川菜馆四川饭店。此处的厨师和许多食材都来自四川,因此味道相当正宗,许多四川籍的大头儿都要来此打牙祭。不过这里很难等到位子,当时的人尽管钱不多,但饭馆更少,吃饭极少有不排队的,而四川饭店尤甚。
好在饭店名头虽大,却很亲民,将临街的车库改造成了一家简易餐厅,专卖各种小吃,有红油抄手、担担面、清汤面、炸糍粑、冬菜包子,当然也少不了大名鼎鼎的四川泡菜。这里等位的时间较短,因此成为我们家常去的地方。
虽说是小吃,但大厨们一点都不苟且,样样做得十分精致,至今回想起那滋味来嘴里还会冒口水。这些年,川菜吃了不计其数,但是味道都难以超越当年的四川饭店。当然这也与当时人们肚里的油水太少有关系,饿时吃糠甜如蜜,信然。
一天,老爹下班后说,晚报上说四川饭店新添了毛肚火锅,去尝尝吧。我们虽然不知道毛肚火锅是个啥子东西,但看他那兴冲冲的样子,也都跟着兴奋起来。于是一天晚上全家人杀向了四川饭店。
经营火锅的地方还在车库,大概是这玩意儿也算小吃,登不得大雅之堂。毛肚火锅的涮的东西可是比涮羊肉丰富多了,除了毛肚,老爹还要了腰片、鳝鱼、牛肉、猪脑花等一干荤物,并且很内行地说,吃毛肚火锅除了毛肚之外,脑花也不可少,不然不够味。要蘸着香油吃,不然火气太大。
我们是头一次见识这种锅子,自然只能听他白话儿。如今这点常识已是尽人皆知,但在当时,北京人能知道四川有个毛肚火锅,就算学识渊博了。那一年早些时候,老爹曾奉命去重庆体验生活,编写《红岩》剧本,吃过毛肚火锅,才趸回了这点皮毛。
这顿火锅,让人真正领教了川味麻辣之凶猛。涮好的毛肚刚一入嘴,整个口腔顿时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火辣辣的疼,停了好一阵,才能慢慢品出里面的各种滋味,其中最强烈的就是麻和辣。这顿火锅,直吃得一家人大汗淋漓,连抽凉气,但谁也不肯停下筷子。最后老爹还让我回家取来饭盒,把锅底倒了个精光,说是可以下面。
涮羊肉
此等行径放在今天,实在有些不成体统,北京土话叫“没起子”,但在当时却很正常。谁知道下一顿什么时候能吃上呢?果然,此后不久,我们家里搬了家,又不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闹腾起来,京城满大街破四旧、斗走资派,四川饭店也成了“走资派的黑窝子”被封了门。毛肚火锅,从此没了踪影。
与毛肚火锅再次相逢,已是二十年之后。1985年四川组织一批中央报刊的记者考察旅游资源,最后一站到了重庆。有人听说这里是毛肚火锅的发源地,便想领略一下味道。接待人员面露难色,说现在时候不对,找不到吃火锅的地方。偌大重庆市,居然无火锅可吃,如非亲耳所闻,真不敢相信有这等事情。
离开重庆的前一天,事情有了转机,说是政府招待所经过几天紧张筹备,终于弄成了火锅。那次火锅安排在重庆有名的人民大会堂,一座有点像天坛的圆形建筑。一间小餐厅里摆着两张桌子,每张上面放着一个煤油炉,炉子上架了个铝制的菜盆,就是火锅了。虽然设备简陋,但火锅的味道还不错,和上次在四川饭店吃的差不多,麻辣的刺激性似乎也轻了些。可能是本人吃辣水平经过多年历练有所长进了。
鸳鸯火锅
以后又曾几次去四川采访,吃火锅就是小事一桩了,食材也越来越丰富,像黄辣丁、黄喉、天梯什么的,过去都未听说过。如今,看着遍布大街小巷的火锅店,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经历。这世道,变化真是快。
古今美食家中,有人对火锅极端仇恨,就是清代的袁枚。他在《随园食单》中,列出了十二项戒律,如戒外加油,戒同锅熟,戒耳餐,戒目食,戒停顿,戒暴殄,其中一项就是戒火锅,内云:“冬日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恶;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 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近人以烧酒代炭以为得计,而不知物经多滚,总能变味。或问,菜冷奈何?曰:以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登时吃尽,而尚能留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劣可知矣。”
暖锅
袁枚所说的火锅,并非京城的涮羊肉和四川的毛肚火锅这样的涮锅,而是暖锅。将各种荤素食材做熟之后,切成条块分别码放于火锅之中,加入高汤调味,加热至汤滚,食之。这就是暖锅了。暖锅所用原料丰俭由人,鲍鱼海参亦可,鸡鸭肉蛋亦可,实在不济,萝卜白菜加上些白肉丸子也凑合了,只是味道稍显寡淡。暖锅的主要功能是保温,因此多在冬天食用。
当年我在山西农村插队时,便曾在老乡家领略过这种暖锅的奥妙,时在1969年的春节。那个暖锅,绝对绿色,除了萝卜、土豆、白菜、豆腐、粉条诸物,勉强算得上荤腥的只有碗肉。将粉面与肉末搅在一起,入碗蒸熟,这就是碗肉。碗肉中肉末与淀粉的比例大约为二八或是三七,其实就是带点肉味儿的粉坨子。把这个粉坨子切成几乎透明的薄片,码放在火锅的最上层,盖住各类蔬食,加热之后,一家人分而食之。
绿色暖锅
这个绿色暖锅,就是农民过年最丰盛的年菜。其味道,可用超级寡淡来形容。即便是这等火锅,老乡也只是过年和婚丧嫁娶时偶尔一用,平时餐桌上是见不到的。
袁枚当年的日子过得很滋润,所以能写出《随园食单》,还弄出个什么十二戒。从美食角度看,他主张“戒火锅”并非没有道理,各种食材同锅久煮,虽然和谐了,但各自特性往往难以存留,因此也应允许各家独自展示才华。但是,如果有人拿这套东西教诲当年村里的农民,只能让他“一边玩儿去”。在火锅里没鱼没肉且很难吃上的时候,侈谈这类美食主张纯粹就是瞎掰。
如今,我们村里的绿色火锅早没了,老乡们的日常吃喝比过去要强得多。不过这个绿色火锅还应排上用场,让那些老觉着过去样样都好今天啥也不行的人来尝尝,一年之中只许过年时吃一次,其余时间吃老乡当年的好吃食,碱水窝窝、钢丝面、高粱面鱼鱼,吃过一年半载之后再谈今昔感受。
这主意是不是太损了?
本号获作者许可转载,美食图片选自网络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食货志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