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高蓓明:1977年,我是公社唯一考上本科的

高蓓明 新三届 2019-06-16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高蓓明,1959年生于上海。1976年离开中学来到上海市郊插队,1982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制药专业毕业,1990年东京早稻田日本语学校结业,1995年获台湾中华函授学校文学专业修学证书,2002年德国Kueste经济学院外贸专业毕业。信仰基督教,2009年通过网络自学两年,专业考试合格,得到海外华人神学院毕业证书。平时爱好旅游、写作,作品在海内外华人期刊、报纸和书籍上多有发表。现为欧洲华人作家协会会员,1991年起定居德国,参与德国残疾人团体和德国教会的事务。


原题

回望我的

1977年高考



作者:高蓓明

 

作者在大学期间玩双杠 



今天读了博友"回望77年高考"的文章,引出了自己的回忆,也鼓起兴致写下一篇纪念文章。


1977年邓小平出山后,恢复了文革之后的高考,这次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是在1966年文革开始的那年上的小学,一直到1976年奔赴农村插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少得可怜。但我所在的学校地处上海南京路,质量都比较好,再加上自己爱学习,平时在课外时间阅读很多的文学作品,所以在学校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常常有班上唯一一个100分的记录,还有一次拿到过学区第一名。


不过那时整个社会对读书不重视,我拿了好成绩回家,告诉父母,他们至多"噢"地一声,表示知道了,就没有下文。我对此也无所谓。


轮到我毕业时,赶上了插队落户的末班车。当时我的妈妈不舍得我下乡,反正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不去农村,也不会影响别人。可是我的父亲说,不去农村,在家待着,将来没有前途;去了农村,或许还有上调的机会。我那时就想去集体户,因为没有人际关系,又拖了点时间,所以没有捞到集体户的名额,就一个人插入了上海近郊的一个生产小队。


在农村的生活是艰苦和孤独的,自己又是个很不成熟的人,在家时从不干家务,生活能力较差,遇到的困难就更大。农村人并不是个个都对你很友好的,下水田插秧时,本来自己就不太会走田埂小路,记得有一个生性刁钻的女孩,就在我要经过的地方,故意用水淋湿,还用她的脚掌将路面溜得光光的。害得我不得不从水田里爬过去,狼狈不堪。


我们需要撑蚊帐的竹竿,或是搁箱子的架子时,都要给队长送礼,他才帮你解决。尽管他们领到安置知青的费用,但是他们打心眼里讨厌我们,因为我们去了,是要和他们分口粮的。


我有一个远房的亲戚,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来往。但凑巧,这个瘦弱的女孩也去插队,并且就插在我隔壁的那个小队。从我的住房后窗,穿过一大片稻田,可以远远地望见她的住房。有时我就对着她的方向发呆,有时就看着天空哭泣。我那时想得最多的是,难道我这一辈子就在这个地方度过了?


还好我会画画,那时时兴在公社的大墙上画远景规划,我就被借调去画画,挣的公分比大田劳动的还多。


我在那里认识了一个老知青,带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人称"瞎眼钮",他是68届高中,系"自找插队"插在上海近郊,比起他跑到北边的同辈算是很幸运的了。他对我很好,因为他在那个地方已经插队很久了,有较多的关系,又因为"油条"很老,他有许多办法来对付各种的困难。


我当时对他是很佩服的,很依赖他,他也很照顾我。有时他专门派我去上海买颜料,为的是让我有机会回去看家人玩几天。可是那时我初上社会,人傻傻的,也不知感谢他,也没有什么表示。今天想来,很对不起他,不知他过得好不好?


后来镇上供销社的负责人知道了我会画画,就请我去帮他画商品广告。这个人很老实,对我也很好,我给他们的店面画了老酒香烟等商品,还有毛的手书笔迹,好像是"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这样一行字,大大的红色立体字。说实在,我没有正宗拜过师,是"野鸡路子"自学不成材。但不知为何,那段时间画得很顺手,农民都称赞我,"画得像真的一样"。


后来好多年,他们来上海玩,说我的画还在那里放着。那个负责人给了我40元人民币,还有当时紧俏的商品,如香烟等。我不知他是如何报这笔账的。现在想来,我的命运还是不错,碰到了许多好人。


我还会点乐器,也去参加过宣传队的排演,后来又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让我逃回过上海。我就这样东混西混,不想再去自己的小队种地了,有时就去远房亲戚小孙那里坐坐。


就在那时,我中学的好朋友们得到风声,要恢复高考了,我们以前中学的老师有意让我们再回学校,帮我们补习功课,主要补数理化;至于政治和语文,我就自己在家里恶补。


当时的风气真是好,我们没有为此付过一分钱,老师都是心甘情愿的,一心要想我们为学校争光。那时帮我们补数学的老师叫石兆门,一位很好的老师,多年后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度假时,与同去的其它三位老师遇上泥石流身亡,尸首也没有捞到,这件事在当时的上海曾经轰动一时。我很怀念我的老师,他教了我们四年的数学,我的数学底子都是在他手里打下的。当时年轻不懂事,也不知去看望老师感谢他。


那时我的父亲也已解放,重新出来工作,有人拍马屁,给了他一套当时很紧俏的数理化复习资料。我就靠着做这套练习题,提高了不少水平。


这期间我还是回过自己插队的生产队的,因为我们必须在那里报名考大学。一天,我看到几个老妇站在我的门前窃窃私语,其中有一个讨好我,告诉我,队里要让我去上大学。我心里暗暗好笑,她们根本就搞不清现在的形势,还以为是从前的推荐上学啊!


我们公社先行举办了一次模拟考试,我考了第二名,我的作文审题审错了。作文考题的题目是"新生",按照领导的意图,我们应该要写感谢邓小平,给了我们新生,可我在这方面生性愚笨,对政治不敏感,也不会紧跟形势,没有这样写,所以分数就下来了。不知为何,"瞎眼纽"没有参加考试。


后来我们领到了准考证,但是考场在松江县城里,而且要考两天,住宿成了问题。当时也不时兴住旅馆,我们根本也没往那里去想过,大约也是没有钱的原因。


我有个中学同学在公社的种子场插队,就是那个曾经让我羡慕得不得了的知青集体户,这个同学的爷爷是个名人,上海某医学院院长,母亲是上海市长的保健医生,所以她能够进入这个集体户,那里还有许多知青来自松江城里。借着这个关系,我就住进了一位松江知青的家里。


那家人对我也很好,我当时傻傻的,也没有怎么感谢人家。那天早上,我们一早就赶去考场,匆匆忙忙之中,到了考场才知道,我的准考证忘了带了,就赶紧返回。那家知青的爸爸就将他的自行车借给我,让我及时地赶上考试。


现在想想,我当年做了那么多不知感恩的事,众人都因为我的年幼无知而原谅了我,我是多么地不懂事啊!


那年的高考,是十年文革后第一次恢复的高考,考试人数很多,十二届的毕业生汇在一起挤独木桥。有人说录取比例是百分之一,我觉得有点夸张,我记得好像是十一个人中间取一个。但不管是中专大专还是本科,只要能考上,能够离开农村就好。我记得在参加体检时,有个年纪较大的女知青查出一点问题来,她当场就变得像个疯子似的,可见那些老知青在农村真的是呆怕了。


终于等到了发榜的日子,我们公社几百个知青中,一共考上了六个。其中四个中专,一个大专,一个大学本科,本人成了其中最幸运的一位。我们中学那个班级有50多人,参加考试的我不知有多少人,却考上了四个大学,为我们的班主任脸上争了很大的光。而来叫我去学校补课的好朋友却只考上了中专师范,我考上的那个全国重点大学,偏偏是她的阿姨教书的那个学校,后来她阿姨也给我们上过课。但从此我的好朋友就开始疏远了我,让我感到很遗憾。


我离开农村的那一天,去同我的远房亲戚小孙告别,她望着我,眼泪不停地流,我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安慰她。不过那时已经有风声,所有的知青都会在不久的将来离开农村,或上调,或顶替,或回城。好像小孙后来顶替了她的父亲,进了煤球厂;我在集体户的那个中学同学没有她的爷爷那样出色,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进了上海农大;我在镇上画画时认识的知青范丽丽进了松江方塔公园当园林工人,当时的人真的很单纯朴素,我经常在她家过夜。"瞎眼钮"的下落不知道;其它没有找到出路的人都进了松江照相机厂,是中国同日本合资的一个大企业。后来这个厂又关闭了,那些人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


考上大学后,我好像并没有怎么地高兴,似乎觉得是顺理成章的事。而最高兴的却是我爸爸和姐姐。我爸爸是觉得我在乡下所遭的罪,都是因了他那句话才发生的;而我姐姐在我考上大学的那年刚好生了她的女儿,她认为这是个好兆头。也许她拿了工矿的名额,造成了下面的弟妹工作困难,她心存内疚。可是我从来没有为此怪罪她,天知道,她这份工作很辛苦,比插队入户好不到哪里。


回想我的一生,有时很到霉,但每次都化险为夷,这插队和上大学就是其中的一例。我知道,这不是我自己聪明有本事;也不是如人说的那样,命里有贵人相帮。我今天知道,这是上帝一直在看顾我。感谢他的保守,不然,我在农村插队时就几乎遭人魔手,小命休耶。


20. 11. 2011


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知青阅览室

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

北京知青插队下乡部署运作内情

上山下乡给这一代知青留下了什么?

米鹤都: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

米鹤都:"青春无悔"与知青情结

米鹤都:上山下乡政策的调整

米鹤都:五色土,几个北京知青的口述

任毅:写给知青朋友的一封信

贺岩:上山下乡运动的缘起与先驱

庞沄:飘逝的山丹丹

钱子聪:在云南乡下的日子里

赵鼎新: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

丽质天然的北京姑娘成了村里的"臭女"

魏光奇:"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唐燕:我们如何成了暴力革命的信徒

邓晓芒:幸好我们还在,不然就死无对证了

陶海粟:知青“青春无悔”辩

李向前: 他们的名字叫"六九届"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周其仁:从完达山到朗润园

陈鸿仪:几曾回首,我的知青生涯

丁爱笛:陈小悦和我的小故事

李莹:留守在云南的老知青们

海南兵团知青的苦味岁月

不老的北大荒:精神残疾知青的断裂人生

蒋国辉:我在乡下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邵学新:"病退"回城,一个心照不宣的话题

 美国90后女孩:寻访中国知青"赤脚医生"

孙立哲:生命烈焰,在压力中爆发

顾晓阳:“窑洞”博士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