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庞沄:飘逝的山丹丹

庞沄 新三届 2019-01-04

     

作者简介

庞沄在陕北


庞沄,1952年生于北京,清华附中初68届毕业生。1969年到延安地区延川县关庄公社插队,1975年困退回京。1978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留校任教,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副教授。除了编写过科技著作,还主编《守望记忆》《延川插队往事》《清华之子一一陈小悦》等文学类图书,也是二十集电视剧《回首黄土地》的策划及责任编辑。


原题

飘逝的山丹丹



作者 :庞沄


 

作者的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讲话发表五十周年了。我们班两位在兵团的同学去世与此直接有关。在此发一篇几年前写的怀念陕北插队同学刘国英的文章。

 

 作者2005年为当年初中班级(清华附中初651班)40周年聚会PS的"全家福老照片",第三排右一是刘国英,第一排左二是作者


刘国英是我的小学校友,中学班友,下乡插友,但说起和刘国英的交往,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似乎从来没有说过话,真正的"交往"开始于虚拟空间,也就是从2005年初651班里网上联系逐渐频繁开始,我才真正和刘国英有过对话,后来又发展到通了电话,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她柔美纤细的声音!得知她虽然自己是医生,可身上有许多病,曾几度鬼门关,所以不能参加班里的40周年大聚会,这是初651全班的遗憾,因为那次大聚会实到39人(包括许多从国外赶回的同学),仅有3位同学没能参加。

 

虽然不能参加聚会,但刘国英的心一直和大家在一起,在网上发表了好几篇诗作和文章,文采飞扬中透着仙风雅韵,被大家公认为全班才女之一。她还积极留言表达对同学们的关心,甚至不顾身体极度虚弱,在周末晚上的网络聊天室里踊跃发言。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她对生命的渴求和热爱以及对病魔顽强的抗争!

 

我和刘国英在一个公社插队,她们在清平川下川,所以插队几年竟一直没见过,但我和她聊天大都与插队有关,她眷恋那片土地,即使后来调到西安工作,还几次带女儿回过延安。她插队那个知青户的成员,都是自由组合挑剩下的编到了一起,又都不是一个学校的,互不熟悉,不团结的环境,使她所过的知青生活更平添了一番心酸,可她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篇《农村中的快乐》,就像史铁生所写《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看来清平川的知青只记住了那美好的一面。

 

她特别遗憾丢掉了许多珍贵的留念,因为1977年延安发大水时,她正在延安卫校上学,延安的大水漫进了她们校园,她竟然是靠游泳逃生的,可其它物品一无所有了。她通过网上我的博客知道了不少我的情况,她说喜欢听我唱陕北民歌,我特地唱了十几首民歌刻成光盘加上我编写的《守望记忆》那本书寄给她,她非常高兴并还回赠了礼物。

 

由于她眼底出血,网上的信息来往在2005年6月就结束了,后来会不定期的接到她的电话聊聊,她不告诉我她的号码,她说她打的是内部电话,不用交电话费可以多聊聊。可我后来还是从其它女生那里得到了她的电话号码,会在过年前后主动给她打个电话问候。

 

2013年5月,我又接到刘国英的电话,意外地听到的是她的呜咽声,我的心骤然一紧,接着她抽泣着哭诉说是来和我道别的。我假装轻松,笨嘴拙舌地安慰她说还会像以前一样抗过去的,她说这次真过不去了,所有器官都已衰竭,医院已经无能为力,她希望能在家里离去,就出院回到家里。听着她的哭诉,我泪流满面,知道她的精神已崩溃,我心痛欲裂又无能为力。她希望能再听我唱一首陕北民歌,而我当时只能哽咽地唱出“青天蓝天老蓝个天,杀人的老天不长个眼······”


电话挂了,我不知道对一个医生还能说出什么更有说服力的安慰,我也不敢再给她打电话······


半年过去了,转眼又快过年了,我鼓足勇气,抱着希望给她拨通了电话,听到那么熟悉的声音“你是谁呀”,我高兴得喊出来“刘国英!”可听到的却是哭声和哽咽:“我母亲走了。”原来,刘国英回到家里后坚持了4个月,于2013年9月27日离开了所有的亲人、同学、好友,飘然而去······

 

她承受了太长时间病痛的折磨,她终于可以安然入睡了。刘国英,我们将在天国再见面…… 


 

刘国英曾经在网上给我留言


庞沄你好:我眼底出血还在治疗休息中,有时上网看看就走,可心里还是关心网上留言和你们写的文章,请谅解我不再留言了。看了《守望记忆》才知道自己对插队知青生活遗忘了大部分,留在心里的,仅仅是离开生产队前三个月孤独生活的恐惧。昔日恶梦境地一次又一次重现,证实了精神烙印几十年挥之不去。


我在写《桃花园》有感时想到了你文章中的条条(现在改为线线),在你当嘉宾的周末聚会时讲到梦境,于是把这些串起来完成了十二句,你想想是否我表达的不准确。

 

几篇当年在班网上发表的诗文

 

《桃花园》

 

我今天去了古城《桃花园》看了桃花,有感。

 

三月桃花面粉红,飞起香气阵阵清,

举目一片花海潮,浪儿朵朵笑吟吟。

心里存有山泉水,梦中总追陕北魂,

未忘当年山丹丹,朝暮甘苦化诗寻。

喝得一杯桃花茶,眼望山影亲似家,

唯有黄塬想不尽,把盏米酒过三巡。


刘国英

2005.3.31



《中秋赏月》

——给刘国英


庞沄

 

举头望月对酒歌,玉兔相伴天地隔。

问君何以入仙境,邀得嫦娥舞婆娑。


 

和《中秋赏月》


刘国英

 

水中月影淡朦胧,隔雾望去云轻轻。

星空无语诉千言,空月一轮向夕行。


文图转载自作者美篇,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陕北老插阅览室

庞沄:姐姐和我的青春祭

庞沄:陕北插队老照片的整理与思考

庞沄:送别两位最熟悉最钦佩的陕北老插

庞沄:铁生,你从未走远!

我与史铁生在陕北插队的日子

史铁生:写作者的艰难和光荣

米鹤都:上山下乡运动的起源

孙立哲:一个知青偶像的沉浮

王新华:一点苦难 一点光荣

沈永兰,她的生命定格在下乡第100天

义犬阿黄,一腔痴情等待知青们归来

蒋申松: 陕北插队是我人生最"接地气"的岁月

陶海粟:知青“青春无悔”辩

陶海粟:习近平在陕北的七年知青岁月

陶海粟与习近平的一幅合影及其他

陶海粟:北京知青重返延川回馈父老乡亲

丁爱笛:陈小悦和我的小故事

孙立哲:生命烈焰,在压力中爆发

顾晓阳:“窑洞”博士

李泽骏:从延安到北京跋涉五天的探亲之旅

吴乃华:馒头中的驴粪,漫漫回家路

吴乃华:在农村生病是要命的事

吴乃华:插队后才知道屁股也可以做饭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20年老寒腿有救了!

日本变态磁疗护膝,

37℃恒温发热,

1分钟缓解膝盖酸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