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悯农:铁生,你从未走远!

悯农 新三届2 2019-01-04

   

作者简介

悯农,1952年生于北京,清华附中初68届毕业生。1969年到延安地区延川县关庄公社插队,1975年困退回京。1978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留校任教,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副教授。除了编写过科技著作,还主编《守望记忆》《延川插队往事》《清华之子一一陈小悦》等文学类图书,也是二十集电视剧《回首黄土地》的策划及责任编辑。


原题

铁生,你从未走远!


作者 :悯农

图文来源:作者的美篇



2010年12月30日,铁生突发脑溢血,他最后对匆匆赶回家的希米说没事让她别着急,然后就再也没醒过来,在第二天凌晨平静从容地迎接了属于他的必然会到来的节日。几天后的1月4日,成百上千人在798的时代空间给他过了六十岁生日……从那以后,由铁生的文友、插友和好友自发组织的"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每年过年前后都会举行宣传铁生、对话铁生的纪念活动,并不时利用丛书首发仪式与热爱铁生的读者进行交流。这些交流在地坛、在CBD、在黄土地,也在年轻的学生中间……


2015年,恰逢史铁生的母校清华附中百年校庆,我们在清华大学礼堂与附中共同举办了纪念活动,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很大反响。2016年,我们选择了同是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与天之骄子一起阅读史铁生,走近史铁生……



2016年12月26日,我们在北大燕京学堂举办了纪念史铁生诗歌朗诵会,北大中文系的学子们早早把宣传广告板和易拉得摆放到校园。




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解玺璋是"写作之夜"编委会的副主任,这次活动在北大举办就是他最先提出的,而且在年底百忙之中(除了要完成好几项工作,家人也有病在床),亲自与北大中文系联系并参与活动策划。这不,19点开始的朗诵会,他17点钟就赶来准备了。



这是"写作之夜"编委会秘书长宗颖,她是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资深编辑,曾被评为十大优秀编辑之一。她是编委会台柱子,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久前她双亲刚刚相继离去,她还没有从悲痛中完全走出来,就一心投入到纪念铁生的活动中来了。她最早来到现场,把准备好的铁生照片、鲜花和编委会出版的丛书和通讯摆好,她还亲自到北大门口为工作人员取来快餐和水果,并接待一拨又一拨的嘉宾。



诗歌朗诵会开始了,担任主持的是玺璋兄和一名北大的学生。我是"写作之夜"编委会里唯一的"理工男",做点儿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制作会场背板和背景音视频文件,活动当中兼管设备操作。



主持人先介绍了嘉宾,这是著名诗人食指和他的夫人,食指先生的"相信未来"令我们一代人记忆犹新!



这里是"写作之夜"编委会执行主编岳建一先生,他是著名出版人,曾主编多套知青文学和文革反思文集。还有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文学院格非教授和著名作家宁肯等嘉宾……



70多岁的牛志强先生是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责任编辑,每次都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地参加纪念铁生的活动。



左边是铁生的妹妹史岚,她的一篇《我和哥哥史铁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也令编委会的作家们惊叹她的文学天赋!右边是编委会成员、知青画家邢仪。



史铁生研究会秘书长王耀平是铁生的邻居,在会场上展示签满了名人题字的会旗。



摄影家阿元为了拍一张好照片也真是拼了。顺便说明,这个美篇里的照片没有一张是我照的,阿元照得最多。



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文学评论家陈晓明教授致词,他深情回忆了与铁生相逢、相识、相知的过程,介绍了铁生历经磨难、一路前行的文学成就和令人仰止的文学地位。陈教授还代表北京大学欢迎各位来宾光临。



诗人食指的发言和朗诵是众多北大学生蜂拥而来的期盼。食指先生刚刚骨折还未痊愈,但一定要来参加活动。因为受伤不方便,玺璋亲自举着先生的手稿让食指先生朗诵。



第一个节目开始了,北大朗诵艺术协会的学子们朗诵了散文汇编一一鸽子,该艺术协会成立于2003年3月,以多姿多彩的朗诵艺术活动,丰富着北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增加了百年学府的人文气氛和诗情画意。从2003年创办以来,朗协不断打造自己的品牌社团文化与精品活动,如朗诵艺术大赛、诗歌朗诵会、诗歌作品朗诵艺术处理培训和名家讲座等等。曾多次被校团委评为十佳社团。学生们为了这次活动多次排练,包括五人4个话筒的交接,配合默契,感情投入,充分展示了年轻学子的风范。



年轻学子们很投入地与铁生做心的交流。



朗诵艺术家汪葆明是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朗诵艺术团团长。1969年延安插队,197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配音演员,做过影视编导,新闻记者,报社总编。现任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理事。她深情朗诵了《消逝的钟声》选段。



接下来上台的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学生,这群大学生们刚刚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内地大学生优秀作品香港、澳门展演,同时也是刚刚结束的第18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艺术大会的优秀获奖选手。在刚刚得知这个活动后,同学们很兴奋,因为史铁生先生的作品,也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品。他们朗诵的《我与地坛》堪称专业水准。



我们清华园春天小唱组创立于2008年,以唱前苏联歌曲为主。史铁生与小唱组多位组员是40多年的朋友,小唱组成立后还专门到清华和大家相聚并歌唱当年《外国民歌二百首》里的歌曲。团长是老三届高一的陈冲,文革期间就是我们的孩子王,陕西插队期间曾从宜川云游到我们延川县,并在铁生的窑洞里,给我们一帮懵懂的初中生大唱《外国名歌二百首》,被铁生誉为"黄歌"传播者和青春期启蒙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整八年前(2010年12月26日),我们4个清华发小陈冲、我、马迅和张铁良,去给铁生提前过60岁生日,没想到那次聚会成了铁生与我们所有好友的最后一次聚会,4天后铁生就离我们而去……


为此,我写过一篇纪念文章《最后的聚会》。


男生四重唱《海港之夜》



陈冲介绍我们小唱组部分女演员,她们演唱的前南斯拉夫歌曲《深深的海洋》是那个年代最有名的"黄歌",当年女生不好意思唱,都是我们这些青春少年在传唱。这是一首凄美的爱情歌曲。




著名作家宁肯在朗诵


会场被热情的热爱铁生的朋友们挤得满满当当。



著名学者型作家王克明是我们编委会常委,他也在延安插队,曾经是一名记者,后专门从事陕北文化研究,出版的《听见古代》一书填补了黄土文化研究的空白。铁生有着深深的黄土文化情结,也特别爱听爱唱陕北民歌。铁生夸赞克明是去陕北插队最值当的人,因为他把研究陕北当作了后半生的职业。



王克明现场演唱了几段陕北民歌,并指出其追溯到宋元时期古曲的渊源。同是我们编委会常委、北青报资深编辑陈徒手说,克明的陕北民歌都有着学术支持!



著名诗人赵国培朗诵了《秋天的怀念》,这是铁生献给母亲的思念。




吉雅瑞德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最佳嘉宾主播,也是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朗诵艺术团的台柱子。他为大家朗诵了铁生名著《我与地坛》选段。



刘明老师1966年清华大学毕业,酷爱话剧、朗诵。现在是清华剧艺社导演。去年在清华大礼堂,他的朗诵就给人以震憾,这次我们特别把他放在压轴朗诵。



刘明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秋天的怀念》,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许多观众撒下了热泪。事后不少朋友说,你们这场诗歌朗诵会办得太好了,太感人了!



朗诵结束后,岳建一代表"写作之夜"编委会做了演讲。他提到12月26日还有另一个特殊的意义,一百年前的这一天,是蔡元培先生担任首任北大校长的日子,在如今人们心中的阴霾侵蚀着每个人的灵魂之时,希望广大学子们能传承和发扬"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北大之魂,培养自己具有铁生那样高贵的人格,这也是我们的民族希望所在。





此刻,我们与铁生在一起。明年,我们再相聚!






文图来源:作者美篇,本号获许可转载

视频为本号编辑添加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知青阅览室

缪志远:风雪完达山

李向前: 他们的名字叫"六九届"

秦晓:我们在牧区吃商品粮啃大羊腿

陈鸿仪:几曾回首,我的知青生涯

陈鸿仪:与死神擦肩而过

王宗禹:村里的那些黑五类"贱民"们

张亦峥:村里人都管我叫三先生

顾晓阳:“窑洞”博士

邓晓芒:幸好我们还在,不然就死无对证了

李莹:留守在云南的老知青们

海南兵团知青的苦味岁月

不老的北大荒:精神残疾知青的断裂人生

范文发:双城记,上海知青的珲春历程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蒋国辉:我在乡下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蒋国辉:“再教育”派生的故事

兜里没钱,风雪严寒中的回家之路

吴乃华:馒头中的驴粪,漫漫回家路

邵学新:"病退"回城,一个心照不宣的话题

王明析:在乡下女生住仓楼我只能睡猪圈楼

李振亮:种田人饿肚子是怎样一种悲哀

 美国90后女孩:寻访中国知青"赤脚医生"

孙立哲:生命烈焰,在压力中爆发

陶海粟:知青“青春无悔”辩


精选阅读

一个国家不能都是鼓掌的人

悲壮的失败者,高贵的囚徒

徐虹飘走了,我们痛彻心扉

从驻美首席记者到美国华媒大哥

邓晓芒: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世纪追问

金庸:只要闭关锁国,国力将立即衰退

王治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的同学故事

吕丁倩:两个女孩命悬一线的“走路”

童润棣:我家遭难时收获的邻里真情

张亦峥:小学恩师奠定一世人品

陈鸿仪:黄山上那个男孩,你在哪儿?

童润棣:你这样的人,怎能算作人民?

王宗禹:村里的那些“贱民”

张晓岚:我的爷爷,民国时城市里的“乡绅”

《伤痕》幕后故事更神奇!

姜虹:我与小提琴的情与爱

吕飞飞:我们不参加改革便只能改良

马莉:解冻时期的校园爱情故事

赵凡:那年16岁,我跳级参加高考

王枬:我填报中文系却被政治系录取了

夏晓虹:那一年峰回路转补录北大中文系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牙垢太多?

用微米级万毛牙刷

360度扫光老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