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者丨何迪:抓住生命的瞬间

何迪 新三届 2020-02-26


人物简介

何迪


        何迪,1946年12月生于南京。儿时在上海,后到北京育才学校上过几天小学,随父辗转广州、海南等地,高中时回到北京。恢复高考后入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77级,毕业后到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担任所长助理。1993年下海,1997年到香港加入瑞银集团,现为瑞银证券董事长,瑞银投行副主席。2008年与秦晓等志同道合者组建博源基金会,以期推动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


原题

抓住生命的瞬间

SEIZE THE MOMENTS OF LIFE



作者:何迪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时光太匆匆,与其伤春悲秋,不如随时随地记录美好的场景,抓住生命中难忘的瞬间。


何迪先生已到古稀之年,但在2006-2016年间,他借着工作、旅行的机会,乐此不疲到处拍照留影。在他这十年间的数万幅照片中,经挑选、编辑,一些画面脱颖而出,如今看来更成十年生活纪念册,装载着自己亲手记录的美好记忆。


2017年12月,他整七十岁了,想亲手给他编本生活纪念册,本未抱太大的期望,浏览了他这十年拍的数万张数码照片,居然其中还真有些不错的画面,像在一片杂草中发现了几朵奇葩,惊喜之余,决定单编成册……


希望给这位“七十还小,八十不老,九十犹健,一百起跑”的何迪一份惊喜。


世界华人摄影联盟主席、

何迪夫人王苗

2017年12月

2006年,加拿大·洛基山(路易丝湖畔)


2006年,老挝·琅勃拉邦


2007年,意大利


2007年,北欧·瑞典


2009年,南非·开普敦


2009年10月,以色列


2009年10月,约旦


2012年8月,捷克·布拉格


2012年9月,英国·苏格兰(圣安德鲁斯)


2012年10月,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


2013年10月,浙江·千岛湖


2013年11月,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2013年11月,南极


2014年,台湾·日月潭


2014年6月,南太平洋·大溪地


2014年10月,美国·费城


2015年5月,法国·诺曼底


2016年,内蒙古草原


2015年10月,德国·国王湖


2016年1月,泰国·清迈


2016年10月,伊朗·德黑兰皇宫


转载自北晚新视觉网



何迪(右2)与陈小鲁(右1)在旅途中


延伸阅读

何迪:“新三届”的命运

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原载腾讯大燕网


77、78、79级的大学生通常被称为“新三届”,即恢复高考后的三届大学生,当时的平均录取率不到5%。他们普遍经历过底层的历练、个性坚定沉毅,能吃苦。他们当中,许多人后来成为了各领域的带头人和中坚力量。



何迪,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77年参加高考,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录取。


31岁从工厂走进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从事中美关系研究,九十年代下海经商,而后加入瑞士银行,参与了许多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重组上市及收购兼并的项目。一路走来,何迪说,恢复高考改变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的个人命运,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1966年高考中断时,何迪已读完了高中课程。无奈,进入大学的那扇门恰好被关上。他当了2年农民,8年工人。期间,国家曾实行“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政策,何迪也没能够获得机会。“那时候想上大学,但是没有渠道。”


1977年8月21日清晨,北京长安街沿途的高音喇叭里传出头条新闻:恢复高考。当时,何迪还在东城区一家电子仪器厂的车间里工作。“得知消息后很兴奋,因为终于有了一个能够通过自己努力上大学的机会。”

何迪(前右3)和朋友们在一起


凭着高中时打下的扎实基础,何迪在高考中取得了340分的成绩。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不料录取的时却出了意外:档案不见了。“当时人大想招收,却不知从哪下手。后来我在一位邻居家借电话联络此事时,被一位女士听到,赶巧的是,她正好有亲戚在招考办,能查找档案。就是凭借这个偶然的机会,我的档案终于在最后时刻被送至人大招生办,我才得以入校。”


于是,31岁的何迪成为了人大中共党史系班上年纪最大的新生。


大三时,何迪已经有了学术成果,论文被人民大学校刊发表。为了进行研究,他访问了中共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从事外事工作的一些老同志,以及外国友人路易·爱黎等人。


何迪(右1)与他的商业伙伴


大学四年是改革开放发轫的年代,大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主动为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成为当时的潮流。在这种潮流的带动下,何迪也参加了许多跨校跨学科的社会活动。


“我参加过几次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讨论,当时提出要用系统论的方法,列出各项社会均衡发展的指标,根据国情的约束,走一条适合中国消费模式的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公共设施以促进资源节约型的公众消费。当时的讨论可以说,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大家充满理想,积极向上,不世俗,少功利。宽松自由民主的大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年轻人政治、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毕业一年后,何迪到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从事中美关系研究,在那里工作了10年,期间2次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分别在在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布鲁金斯学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何迪(右1)与陈晓鲁等着旅途中


1993年,何迪决定与朋友一起创立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既无资金,又无经验。当时,党中央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针,国企股份改制改造与上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外资开始大规模涌入,这既给了我们商机,又给了我们学习机会。”


1997年,何迪加入瑞士银行,负责中国区投资银行业务。2008年,他参与创立了民间智库——博源基金会,从事推动中国继续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现代性转型,建设现代国家的政策与制度方面的研究。


“77、78、79这代大学生受益于改革开放,也为改革开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管境遇如何,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始终挂念国家的发展进程。”


何迪王苗夫妇与好友陈小鲁粟惠宁夫妇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行者系列

严向群:自驾北国摄游记

严向群:你没有见过的长城,是这样的

 严向群:我的风光摄影人生

严向群:大地行走之抓拍人像记录

严向群:一个摄影发烧友的拍片历险记

辛明华:莫斯科之恋

张海儿:镜头中的“坏女孩”

陈红兵:同样在景区留影,

她为什么闲庭信步娴雅静美

浙君子:旅途中远去的小萌友,你还好吗?

浙君子:动物 · 谐趣瞬间

浙君子:一城一图 · 自驾欧罗巴足迹

浙君子:抵制色诱的另外一个世界

浙君子:长焦镜头下的亘古高原

浙君子:八达岭看不到的长城大片

刘宇: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化石

刘宇: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刘宇:保存日子的方法是把日子拍成照片

刘宇: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器材流水账

北大校花绽放 燕园芳菲四月天

刘建生:在莫斯科玩街拍

余浩:晋中掠影

余浩:老百货商店

余浩:最后的副食店

余浩:蒸汽火车带走我的少年梦想

余浩:秋游石钟山

余浩:西泠印社走笔

余浩:赴滕州"拜会"毛遂孟尝君

余浩:游荆轲塔

余浩:谒骆宾王墓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给你另一种不同的体验

想不想试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