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者丨余浩:赴滕州"拜会"毛遂孟尝君一干老友记

2017-10-19 余浩 新三届


原题

又 到 滕 州



        自驾游出京去南方,常走京台线。往返都要经过滕州,我们一般在返京时要在滕州停留一下,看望那里的老朋友苗先生一家。四月下旬,我们从安徽宣城返京,又走京台线,又去看苗兄。


        苗兄一家总是热情款待我们,在他那里每次都是吃好喝好聊好玩儿好睡好走好,这次依旧。吃好喝好之后便和苗兄神聊,商量怎样玩儿好。



        到他这儿做客,每次都有新节目。听苗兄的安排,这次我们一起在滕州附近“访古”。


        首先去给毛遂“扫墓”。


        知道毛遂其人其事还是小时候从成语“毛遂自荐”中得来的。 


        毛遂(前285年-前256年)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是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他在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毛遂死后葬于今天的滕州市官桥镇火车站所在地,后因民国年间修津浦铁路迁至官桥火车站西。据《滕县志》记载:“毛遂,薛人也……卒后葬于薛。”



        一清早,苗兄就带我们去探访毛遂墓地。这地方他熟悉,又有路标,苗兄轻车熟路,很快就找到了。


        毛遂的墓地静静地坐落在乡村一隅,四周有围墙高耸,但是却无人看守。进入大门后我们看到的这座墓是1991年重修的,墓为穹窿顶式,前方立有书法家王学仲所题“毛遂之墓”碑,两侧各有两通侧碑。1992年完成青砖小瓦的围墙和大门建设,1998年夏又在墓前建设一座冒尖碑,台阶高1米,碑高5米,锥形,四面书有大字“毛遂自荐”。




        眼前的墓园里小树多棵,杂草丛生。看似人迹罕至,稍显荒芜衰败。毛遂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却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历史上有多少帝王将相,达官显贵都没有留下姓名,化为尘土了,而毛遂本是一介草民,因偶然的机缘登上历史舞台,却至今被后人铭记,将近二千三百年了,多么的了不起啊!



        再读一遍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这个故事的大作: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



        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看毛遂,有才自信、勇敢机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有理有力、居高临下、有胆有识、陈辞慷慨,变被动为主动,说得楚王唯唯诺诺恭顺听从,使赵终成大事。


        毛遂真乃大英雄!后人有诗曰:


        橹樯空大随人转,称锤虽小压千斤。

        利锥不与囊中处,文武纷纷十九人。



        有意思的是,在毛遂自荐的这篇短文里有多达十个成语,不多见啊!它们是: “毛遂自荐” “锥处囊中” “脱颖而出” “挺身而出” “两言可决” “歃血为盟” “碌碌无为”“因人成事”“一言九鼎” “三寸之舌胜百万雄师”。


        令人遗憾的是在他“自荐”不久,便因和入侵的燕国作战失败而“自刎”。当然战败责任不在他,我认为在赵王。我想起来了,“纸上谈兵”,任用赵括为将军和秦国打仗失败,最后40万军队被活埋的应该就是这个赵王!此题外话,在此不表。


        再说个题外话:2008年11月,经中国毛氏研究会考察最终认定,毛遂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第22世祖。中国毛氏研究会会长毛炳汉诗曰:“鸡泽毛遂一荐名,毛亨毛苌传诗经;后人数迁到韶山,孕育伟人毛泽东”。



        去过毛遂墓,便去拜谒“孟尝君陵园”。


        由孟尝君引出的典故也不少,如“大庭广众”、“薛国市义” 、“鸡鸣狗盗”、 “弹铗而歌”、“高枕无忧”、“自不量力”和“狡兔三窟”等等。几十年前小时候看到书里描写这些觉得真有意思,一个个故事引人入胜,令人拍案、使人捧腹。现在终于要到孟尝君的墓地了,以前觉得很遥远的事情似乎就在眼前了……



        孟尝君即田文(?-前279年),战国时人。齐国贵族,继承父亲田婴的爵号,受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称“滕公”。曾两任齐愍王相国。自幼喜好宾客,凡来投靠无不收留,养士多达数千人,以是名重天下。以养士之多,人称“孟尝君”。


        孟尝君与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并称“四君子”。



        老孟的故事太多了,且人人皆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世人对孟尝君的评价褒贬不一,好像批评的多一些。像宋代王安石曾专门写文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过我还是觉得老孟挺有涵养和远见(如他对待冯谖),心胸开阔,容人容事(对别人的批评不报复,对于自己有利的言论,无论发言人的目的是善是恶都给予以奖赏)。



        孟尝君墓也很快就找到了。孟尝君和他父亲田婴的墓地在一起,位于薛国故城内东北隅,今滕州市官桥镇狄坡村北约百米处。他们的墓地在“孟尝君陵园”的院子中,父子二墓东西排列,相距30米,原有封土,高6米,直径20米,石室结构,两墓东西排列。


        据1962年调查记录,田文墓前有清碑一块,上书“孟尝君之墓”,为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山阳周端立。1968年两墓被毁,碑碣无存。1991年在原址重修两墓并立碑。





        陵园院子里面有一些有关孟尝君故事的宣传板,大门里一个角落中有架旧马车,看它那古老沧桑的样子,我估计或许是大禹时代奚仲老爷亲自造的。一件仿古青铜器旁有几间平房,里面住着一位老人,独自看守着墓地。


        我们参观时他正在悠闲自得的拉着离谱跑调的二胡。实在听不出来他使劲儿拉的是什么曲子,以为是怀念孟爷爷的老歌儿,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火了几十年的神曲“东方红”。






        告别这位老大爷,从院子里出来,我们又去寻找薛城故城的遗迹。


        薛国故城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和张汪镇境内。它是春秋战国时期薛国的都城。找它可有点儿费劲了,一是苗兄很长时间没来此地了,二是这些地方在不断地改造、修建,过一段时间就面目全非。苗兄又是查寻地图又是找人打听,费尽周折,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些故城遗迹和城墙。


        薛国故城总面积6.8平方公里,周长10615米,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其城墙规模、保存完好程度在全国古方国中十分罕见。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拥有六万余家的大都会了。它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东周古代城池。



        薛国虽小,却与夏、商、周三代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薛国故城及其周边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1964年在薛城东部7公里北辛村曾经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这就是山东地区最古老的“北辛文化”,从此之后,直至薛国始祖在此建都,原始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了3000多年!


        虽然这里还没有发现大禹时代的遗物,但商代的墓地却在故城东墙外不足500米的地方被发现了,这里就是著名的“前掌大商代贵族墓地遗址”。



        我们在这里模拟进行了考古勘察、挖掘和采样。在与薛国故城石碑合影后去小镇餐馆吃午饭。







        最后,我们“参观”了正在修建中的“古薛国官桥汉文化园”。



        古薛国官桥汉文化园位于镇驻地南侧、薛国故城遗址东北约800米处,东西长约740米,南北宽约410米,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汉文化园周边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历史文脉清晰完整。




        这座汉文化园内石椁墓群是在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 2014年10月,省市考古部门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园内清理墓葬近100座,墓葬形制独特、结构丰富,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原址保存的汉石椁墓群,其中汉画像石墓33座,汉画像石构件150方,累计出土汉代铜镜、釉陶、灰陶、玉器289件(套)。


        经初步探查,周边2万平方米区域内分布着300座以上的墓葬。目前对已发掘汉墓正在实施钢结构搭建保护工程。




        我们看到这座汉文化园里里外外仍在建设中,工程附近的工人们紧张地忙活着,我们也好像很忙似地拍照留念。苗兄到底身强力壮,一个健步飞身上墙。头探窗框,手持相机,东张西望,左看右拍。我就大为逊色,即恐高又怕摔,只好靠苗兄助阵拍下一些拙作。






        游滕州不能不提到那里的龙泉塔。这座塔位于滕州市龙泉广场西侧,原为唐代龙泉寺中的一座佛塔,高43米,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造型浑厚,朴实宏伟,挺拔壮丽,是我国“密檐式”佛塔的佳作。有关它的故事和传说多了,我们以前拍过它,这次又比划了几下,鉴于篇幅,先发上几张照片。




        在滕州参观游览过的名胜、古迹、展览馆等等太多了,以后再慢慢地、详细地讲它们吧……


        再见苗兄!难忘滕州!


原载微信公号“樂藝山房”,本号获许可转载



行者系列

余浩:游荆轲塔

余浩:谒骆宾王墓

张援春:独步南美之边境出入记

张援春:独步南美之民宿风情记

张援春:独步南美之行李失得记

陈红兵:同样在景区留影,

她为什么闲庭信步娴雅静美

米述杭:走进小说《软埋》的柏杨坝大水井

米述杭:长山群岛之哈仙岛

米述杭:在西南非洲处置车祸伤亡事故

侯振华:又见戒台寺

操风琴:在巴勒斯坦难民家过宰牲节

王宝泰:布宜诺斯艾利斯美食之旅

王宝泰:我和阿根廷小姐的近距离接触

高初建:美丽的乌兰巴托之夜

高初建:回忆阿塞拜疆之行

阿拉曼:未曾忘却的纪念

阿拉伯男人真的都有四个老婆吗?

穿越岁月的瓦砾,寻找昔日的美

——约旦以色列浮光掠影

浙君子:一城一图 · 自驾欧罗巴足迹

38000公里!

退休夫妻自驾房车畅游欧洲

陈小鹰:瘸腿走马代

陈小鹰:以色列高价导游伊萨卡

陈小春:我在北美的车生活

刘宇: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鲁晓晨:朝鲜亲历记

张伟光:罗马尼亚边境小镇的一夜

张岳庚:在北极守望北极熊

张岳庚:我两次从南极归来

杨劲桦:最美好的城市圣地亚哥

杨劲桦:月亮的山谷

杨劲桦:邂逅那不勒斯

伊斯兰国度的基督文明——以弗所寻古

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走进非洲or走出非洲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