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者丨余浩:秋游石钟山

2017-11-27 余浩 新三届


        近日,自驾去江西,游览了石钟山。


知道石钟山还是在1970年代上中学的时候。那时的语文书里大多都是毛主席语录、诗词和“文革”方面的内容,偶尔有一些古诗文,比如《曹刿论战》《木兰辞》《石壕吏》等等。



苏轼的《石钟山记》就是那时课本里的一篇古文,当时班上的邱同学朗读得最好,现在我还记得他精神抖擞、口齿清楚朗读此文的声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从苏轼的文章里知道江西有个奇特的石钟山,过了四十多年,才有机会去了那里。


本以为大名鼎鼎的石钟山会像泰山、华山和庐山一样雄伟壮丽、奇峰突兀、千岩万壑、连绵不绝,看见了石钟山,走进了石钟山,才知道它才仅仅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但是,别看石钟山不高、不大,它却是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



石钟山坐落在湖口县双钟镇,雄峙于长江之滨,鄱阳湖口,三面临水,一面着陆,形如半岛。它是儒家的圣地,又是兵家的要塞。被称为"江湖锁钥"的石钟山,自三国至新中国成立 ,均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军,自石钟山发兵进击赤壁,大破敌军80万;元末朱元璋、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出没于此山之间;清代曾国藩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湖口麈战十载,先后都以石钟山为营垒,进取攻守;民国初李烈钧"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其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上……



进入石钟山山门,往右走几步就看到了苏轼的雕像。不过这雕像看上去苏大人太矮矬了,有点儿五短身材。我觉得应该将他雕刻得高大伟岸、气宇轩昂一些。在这里朗读一下他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突显一下这位震铄古今大文豪的风采。



石钟山上的景物很多,几乎走几步就是一个景观。进门后直走,先见到的是石钟亭,这个亭子是1984年为纪念大禹和李渤而建。亭子上镌刻有一幅对联:疏凿巨岩禹王伟绩,访敲双石李氏遗踪。


相传,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曾开凿石钟山,得钟石金声,是第一个听到钟石之音的人。而李渤曾在唐朝时担任过九江刺史,游历石钟山后,曾写了《石钟山记》,是第一个为石钟山做记的文人。


亭中一块光滑的大石,旁边放着几块很小的石头。有人说用小石头敲击这块大石头,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钟声。我敲了敲,是有声音,但使劲儿听也没听出钟声,后来我敲别的石头也有声音,大同小异。



顺着阶梯往上走,我们看到在路的尽头又有一座亭子,它叫做怀苏亭,顾名思义应是纪念苏东坡的亭子,石钟山能得以扬名天下,多亏了这位文人,所以在很早以前,人们便在石钟山建造亭子来纪念他,很可惜在战火当中,它已经找不到踪迹了。


据考证,怀苏亭的原址在临湖塔东南十二米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于1959年重建,又于1972年重修的怀苏亭。



怀苏亭中有一块大石碑,正面是苏文忠公像及苏轼三次来湖口的介绍,背面镌刻有清代书法家翁方纲手书的苏轼《石钟山记》。这篇文章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是苏轼在湖北黄州转任汝州,途经湖口石钟山时所作。


他去黄州是因被人罗织罪名,构成了“乌台诗案”,差一点被杀。多亏皇太后的营救、朋友们的努力和杭州父老的祷告,宋神宗把他 “发配”到黄州当了个团练副使。有名无权等于变相流放。这段日子(六年),是他一生中最为困苦的时期。


后来苏轼借赴汝州的机会,先到筠州(也就是江西高安)去看望他的弟弟苏辙,一起过了端阳节。随后,他又游历了庐山。这时他的长子苏迈 26 岁,开始走入仕途,授德兴尉,相当于现在德兴县的县公安局局长,苏轼便与苏迈同行,游览了石钟山。




这确实是一座很小的山。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 经历代兴废,除了怀苏亭外,还有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同根树等景点和许多石刻,据说多为清代重建。






登上石钟山山巅,看眼前,鄱阳湖面渔船点点。大小船只来往穿梭,锦绣江山,尽收眼底;望远方,长江两岸树木葱茏,寥廓江天,万物生机。





漫步山下,远处,鄱阳湖水浩渺连天;岸边,曾国藩像傲然屹立。这尊塑像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1997年春捐资人民币27万元在山东潍坊铸成的,高三米,重一吨,铜质。


曾国藩铜像面对江湖,视野开阔。他身后是咸丰七年建的上谕亭,亭名及碑文均为曾国藩手书。更高处是祭奠湘军阵亡将士的忠烈祠,门联“祀重春秋名垂竹帛,光昭日月气壮山河”为清朝名将彭玉麟所写。


在这里,湘军与太平军几度交战败北,曾国藩在此地投水自尽未遂。1857年,湘军杀败太平军,夺下石钟山,曾国藩大胜。





在山上转过了,便乘船游览鄱阳湖,在湖面上拍到了石钟山全貌,也拍到了苏轼观察到的山下的石罅和石头上的窍孔。





石钟山吸引了古代很多的文人墨客慕名而至,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诗文题记。 如陶渊明、谢灵运、张九龄、颜真卿、李白、刘长卿、白居易、李渤、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曾国藩等。郭沫若来此曾作诗《登石钟山》:“偶至石钟山,江天一望宽。水文黄赤界,峰影有无间……”



当然了,如果没有苏东坡名流千古的《石钟山记》,这个小小的山头绝对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很多名人学者写了关于它的游记,我一介草民不敢再说什么了,只是面对这座沉淀着厚重的历史、蕴含着文化的名山,有些感想:


1、好像现在能读懂《石钟山记》了。

学了历史,根据对苏轼生平的了解,感觉到苏轼写此文不是简单的游记,他不是仅仅要在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他是借石钟山来表达自己的不平之情。



本来苏轼从黄州到汝州,原本不必经过石钟山,但他以送儿子为借口,专程来到石钟山,为的是消解他心中的郁结。


苏轼是反对新法的,被御史李定等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他们抓住苏轼的几首小诗,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给苏轼安上一个“讽刺新法”的罪名,弄个“乌台诗案”使他被捕入狱,受审四十多天,家也被抄。好在宋神宗不想杀苏轼,加上友人的多方营救,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贬官黄州,对苏轼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思想变得深刻了,《石钟山记》就是他这个时期心灵轨迹的一个展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对李渤的嘲笑,实际上是对欲置他于死地的迫害狂们的诘责。


在苏轼看来,所谓的写诗讽刺新法,纯属主观臆断,仅仅根据二首小诗,就断定一个忠臣有叛逆行为,未免太牵强附会了吧。这与“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有什么区别呢?了解了苏轼的经历,就明白他写《石钟山记》绝不是为了考古,知道这一点,能读懂此文了。



2、不能人云亦云,不听忽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无论什么事物,不亲眼看看,亲耳听听,就凭主观想象,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行吗?现在有的事儿亲眼看了都不一定是真的,何况道听途说。


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他认为是风浪冲击洞穴,发出这钟鸣般的声响。


后来,罗洪先、曾国藩、彭雪琴、郭庆藩等后人又进一步考察研究,认为苏轼的结论也不对。但是他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绝不盲从的可贵品质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想我们以前在学校和社会上学过的很多东西,特别是历史方面的,现在看来不少与事实不符,是编造修改的,我们学了,信了,记了。有人说,真是瞎耽误功夫!我看不仅于此。



3、曾国藩是书法家。

过去老师课上讲的、书中文章上写的,谈到曾国藩都说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是坏人!现在看到石钟山下给他立的铜像,书里对他的评价:…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等等,似乎成了伟人!有人问,历史是什么玩意儿?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胜利者的谎言?我倒是觉得曾国藩的字写的挺好!是书法家。




离开石钟山时,不经意间想到两首古诗。摘要合并一起,正好表达心情:“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余浩读本

余浩:西泠印社走笔

余浩:赴滕州"拜会"毛遂孟尝君

余浩:游荆轲塔

余浩:谒骆宾王墓



原载微信公号“樂藝山房”,本号获许可转载



行者系列

陈红兵:同样在景区留影,

她为什么闲庭信步娴雅静美

米述杭:走进小说《软埋》的柏杨坝大水井

米述杭:长山群岛之哈仙岛

侯振华:又见戒台寺

杨劲桦: 梦里颐和园

何砚平:圆明园里的笑声

何砚平:后海记忆

李培禹:彝家新寨“瓦几瓦”

李培禹:八雅村情缘

李培禹:西河渡

李培禹:彩云之南

李培禹: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李培禹:青钱柳

站在世界“聚首”的长城之巅

李培禹:金砂红谣

李培禹:赛里木湖的波光

李培禹:写在黄河入海口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关注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