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丰先生身体一向很好,5月19日下午他一个人到北郊看正在装修的房子时突然发病离世,所有家人、朋友都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熟悉他的弟子说,这像老人家一贯的风格,永远不想给别人添一点麻烦,挥挥手说走就走了,用这种方式给敬他、想他、爱他的学生、友人、亲人们留下深深的悲伤和无限的追忆。
作为新闻记者,艾丰至少占有中国新闻界四“首”——首批高级记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届“吴玉章奖金”、首届“全国质量工作卓越领导者”获得者。其著作《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是我国众多高校新闻专业的教课书,盛行多年不衰,指引着众多新闻学子学海探索。《新闻采访方法论》获得了社科著作的最高荣誉——吴玉章奖,这本著作让“新闻无学”论者闭上了嘴。
艾丰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有着极强的行动能力。他在人民日报工作时,组织策划了著名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得到了薄一波、朱镕基等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他是我国最早的品牌战略权威倡导者和品牌理论的奠基人,被尊为“中国品牌之父”。艾丰先生曾出版25万字《名牌论》,是国内少见的一本系统论述名牌的专著。
今年1月19日,第三届中国品牌价值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年逾八十的艾丰先生在会上做主旨发言,他声若洪钟,思维缜密,毫无老迈之感。他说:中国自主品牌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身发展,而且可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水平提升。他说,要高度重视企业品牌的价值,高度重视平台品牌的价值,高度重视品牌评价的价值。品牌价值具有文化性、社会性,品牌国际化战略应该明确而坚定。演讲完毕,他和多名听众握手交谈,没成想几个月后,竟成永别。
艾丰在80岁生辰之际,撰文讲述自己的一生。 文章中既有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也给读者在做人做事方面带来启发。
八十感怀
艾丰
(公元2017年4月15日,亲朋好友按过九不过十的习俗为余庆八十大寿,乃有此文,现书写之,以为纪念。)
八十过往,日月如梭。时代风云,变幻莫测。我像海上一叶小舟,时而被劲风推向浪尖,时而被骇浪打向海底,一直在大起大伏中航行。四十年代,从儿童团长到地富子女;五十年代,从入队入团入党三级跳到险些丢掉党票;六十年代从革命接班人到反革命嫌犯;七八十年代,从被誉为大器晚成到遭误解,失信任;九十年代后期,从被提拔为《经济日报》总编到3年后到点下台。穿越六个时代,经历六次起伏。阳光灿烂,风狂雨骤,春风得意,灭顶之灾,吉凶转换,难以预知,顺逆之变,憾煞心魄。
得以自傲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未绝望,柳暗花明又一村时未停步。时代熔炉冶炼,党的教育培养,做人做事之本不改,为国为民之心不变。大起大伏之苦旅,乃变革时代之恩赐也。由此内心充实淡定,性格豁达包容。今日乃敢言,文如看山不喜平,波涛起伏是风景,经历诸多坎坷事,方能谈笑给后生。
八十过往,常思人生真谛。何以苦辣酸甜等闲看,喜怒哀乐平常心。大起大伏不改志,困难面前想责任,答曰:把握得失之道也。只想得,不想失,追逐不应之所得,是为奸人。既想得,也肯失,只求应该之所得,是为常人。不以得喜,不以失忧,视得失不等为常态,是为达人。只讲付出,不计所得,视贡献为幸福,是为超人。奸人为我所不齿,常人为我所遵循,达人为我所追求,超人为我所敬仰。于是有我信奉和推广的格言:不怕背兴,就怕乱性。想事超然,做事毅然,成事天然。对一个人的最高奖赏就在事业之中。面对生活不等式。如此黄山未入嶽,何叹世事多不公。付足代价做好事,努力拼搏靠天成,不违本色求伸展,解嘲自慰得轻松。
八十过往,亦思人生智慧。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转为福,福转为祸,喜剧悲剧瞬间交替。人生最大智慧乃深谙祸福之道也。于是,吾作惊人之语:天堂即地狱。
世间四大诱惑:权、钱、名、色。都知那里有天堂,不知那里也是地狱。古往今来,兴兴衰衰多少事,成成败败多少人,不断宣示:钱是迷钱者的天堂,也是迷钱者的地狱。权是弄权者的天堂,也是弄权者的地狱。名是嗜名者的天堂,也是嗜名者的地狱。色是好色者的天堂,也是好色者的地狱。
天堂何以变成地狱?无本、无度、无道之故也。无本:素质不高,缺乏见识。无度:贪得无厌,不知进退。无道:不知敬畏,不守方圆。戒三无,求三有,乃吾一生信条也。有德不坏。存追求,去妄想,做好事,利社会,做善事,利他人,乃能心怀坦荡,乐观向上。有智不愚。重实际,求明白,喜言人之未言,愿作人之未作,乃能智慧引领,勤奋取胜。有情不孤,做人以真诚为本,待人以真情为依,顺逆不变,利害不计,乃能好友相助,善缘光顾。靠三有,即便地狱之门大开,也能过而不入。
八十过往,不离人生阶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顺境走,逆境也要走,攀登阶梯在哪里?掌握学用之道也。人之差别多自学用之不同。学用之道全在学思用三字。学书本、学他人、学社会。思实质、思规律、思关键。自己用、他人用、社会用。做而不学则愚,学而不思则呆,思而不用则妄。枢纽在于思考,诀窍在于拿来,成效在于坚持。我引以为傲的是:偷了别人东西还让人家赞许。
更可以自诩的是:八十载学生定位始终不变,学用之道一直遵循。在学校学以备用。小学是本校跳级生,中学是全市三好生,考大学四百挑一,考研究生全国状元。到社会,为用而学。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不知偷懒,无论顺逆,从不懈怠,为解社会课题,交出一份又一份答卷。领域:立足新闻和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不涉猎。形式:兼顾深入和浅出,报道、文章、书籍、讲演,无不运用。数量:20部著作,诸多篇文章,总量超过500万字。质量:有的进入中央决策,有的成为高校教材,有的成为传诵名篇,有的成为学习样板。获三项最高奖:范长江奖、吴玉章奖、质量工作卓越领导者。被誉为著名记者,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艾品牌、影响中国改革进程的人。由此,自认为是个勤奋的学生而问心无愧。
八十过往,去日已成历史。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命运考验虽严酷,时代待我亦不薄,知足即为满意。物质条件已超期望,更有人生之道感悟在心。人生三重道,真谛得失之道,智慧祸福之道,阶梯学用之道。三道即三宝也。传家之宝,传徒之宝,传世之宝也。
人云,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高兴来自明白,明白来自悟道。春耕夏锄寻常事,秋收冬藏乐丰年,人生一百二十载,符合时令节节甜。人类逆生长,八十亦壮年,身享夕阳好,心沐朝日红。既定方向不变,不设目标强求。智慧搏击永恒,健康支撑长寿。始终融入社会,感恩亲朋好友。
生日不必年年过,真情永在价无限。
待到中国超美日,我等兴会更无前!
追思文章
作者: 詹国枢
突然听说,艾丰走了!
走得非常突然!
两天前,他还好好的。座谈,发言,出主意;抽烟,喝酒,聊大天。
还约好,明天要到京城某公司坐一坐,考察考察,调研调研,出出主意,提提意见。
然而,没有想到,说走就走,就在家中,刚迈出房门,刚准备动身,他沉重而伟岸的身躯,轰然倒下……
闻听噩耗,不敢相信,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与艾丰相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我刚到经济日报社不久,对于老艾的新闻大作《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背水之战》《需要你,软科学》《面对生活不等式》……几乎是发表一篇,学习一篇,读之再三,佩服不已,感叹不已!
心想,今生今世,能像老艾那样,以如椽之笔,写出如此高屋建瓴、振聋发聩而又直击要害、深入人心的文章,那该多么欣慰,何等自豪!也不枉吃上新闻这碗饭,戴上无冕之王这桂冠。
此后,老艾更加活跃,他身上好像装着一个马达,“突突突突”,永远不停转动;他好像有很多能量,需要随时散发!由他发起并指挥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行至一处,曝光一处,震动一处,传递全国,几达横扫千军如卷席、假冒伪劣无处藏之地步。各地消费者引颈翘首,企盼光临,无不为之拍手称快!
大破之后,还须大立。立些什么呢,立中国品牌呀!老艾四处演讲,八方鼓动,继在海南召开名牌战略研讨会后,又于成都主持“首届全国名牌大会”。自此,"创造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口号传遍神州,亦成老艾肩负之大任,随时随地,讲之演之,鼓之呼之!“中国品牌之父”,是人们送与他的尊称。
实践上升成为理论,乃老艾之所爱之所长。《新闻采访方法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新闻采访概论》《中国新闻媒介发展大趋势》……一本一本专著,成为大专院校文科生尤其新闻系学生的必读书目。甚嚣尘上的“新闻无学论”,在老艾丰厚的专著前偃旗息鼓,不攻自破。采访编辑之余,老艾打开视野,《世纪宏论》《中介论》《三做谈》《古今说》……相继面世,组成一套厚重实用的《艾丰通用文库》。其行文涉猎之广,著作之丰,中国新闻界恐无出其右者!
1996年,老艾调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有了全国最大最权威经济报纸这一平台,他的经济理想和新闻抱负得以纵情施展。老艾敏锐提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本运营是搞活国有企业的一把金钥匙;他亲自组织“黄河断流万里探源”大型采访,并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如何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情况汇报;率先喊出“小城镇,大战略”之口号,提出“东中西一体化,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具体建议……退休之前这段岁月,老艾带领手下年轻的编辑记者们,在经济日报这舞台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绝伦的活剧。
退下以后,艾丰非但未得清闲反而更为忙碌。地方、部门纷纷请他指导名牌发展战略;企业、工厂不断前来让其把脉诊断,为突破困境支招……当此时也,“艾丰经济发展研究院”应运而生,由厉以宁和他等三人主编的大型时事丛书《时论中国》,一本接着一本,相继面世,“为中国留下深度思想印记”,给渴望了解世界的人们以丰盛的精神食粮……
老艾于我,亦师亦友。我曾惊异于他怎么会有那么充沛的精力,整天马不停蹄,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脑子里怎么会有那么一嘟噜一嘟噜精彩的主意和想法?尤其与老艾一起参加会议或论坛,只要他一登台,好嘛,下面肯定“哗哗哗哗”,一片掌声!老艾那声情并茂、声如洪钟、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的演讲,不时要被下面的喝彩声打断!你很难相信,上面这位精神抖擞的中年演讲者(他一点看不出老态),已然年过八旬!
老艾的激情经常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他面前,年近七旬的我也常常自我感觉并不算老!国枢你不老嘛,一点不老!看看我,你能说你老吗?我只能嘿嘿一笑,老艾呀,我看你才像个大小伙子,从来没有老的一天!
然而,就是这位从来不老的老艾,这位精力总是那么充沛、总是声如洪钟的老艾,前天下午,一个人,突然地,悄悄地,摔倒在地,离我们而去……
真的吗?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我很难相信这是真的!那么鲜活那么生龙活虎那么朝气勃勃的老艾,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怎么会这么快就离开我们了呢?
我感到深深的无奈,淡淡的悲哀!
我感到人生的无常,生命的渺小!
激情艾丰。老艾走好。
(作者詹国枢,系复旦大学新闻系78级毕业生,经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艾丰官方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新闻宣传战线优秀领导干部,著名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经济学者、社会活动家,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艾丰同志,因病于2019年5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艾丰同志1938年4月出生于河北玉田。青少年时期积极追求进步,在家乡就读小学时就加入了儿童团,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由北京十一中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1961年10月进入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工作,先后任记者、组长。1978年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硕士研究生毕业。1981年9月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先后担任记者部记者、工商部副主任、经济部主任、编委会委员。1986年被评为高级记者。1996年3月起,先后任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2003年12月退休。
艾丰同志是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先后兼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主任、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等。曾被聘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教授。
艾丰同志热爱党的新闻工作,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1982年8月,采写通讯《现代化的觉悟》,宣传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1983年至1984年,采写《民主在迈步前进》《需要你啊——软科学》《我们正在变得聪明起来》等报道,为学习宣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1984年,采写长篇通讯《已是山花烂漫时》,热情讴歌了我国农村的伟大改革和改革中的典型人物。1989年,采写《首钢启示录》,用解读案例,宣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1990年,采写《一个日本朋友的忠告》,提出改革开放如何落实技术引进政策问题,产生广泛影响。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4年获得首届范长江新闻奖。1996年担任经济日报社主要领导后,积极采写系列文章,对资本运营是搞活国有企业的一把金钥匙等重大经济问题作深入调研和思考;策划组织“黄河断流万里探源”大型采访,并向中央呈报《关于如何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情况汇报》,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东中西一体化,促进西部大开发”等具体建议;解析地区科学发展、企业创新发展的成长轨迹,对成功经验及成果深入研究和思辨;开设专栏“文牛斋杂谈”,以新视角解读文化、品味人生,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艾丰同志还积极组织参与社会活动。1992年发起组织“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他担任“万里行”组委会主任,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引导企业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牵头起草《国家实施名牌战略建议书》《地方实施名牌战略建议书》《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建议书》,组织“中国品牌节”系列活动,为实施中国名牌战略鼓与呼,让“创造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传遍神州大地。艾丰同志曾被中国质量协会授予“全国质量卓越领导者”称号,是中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退休后,他仍然关注并积极推动名牌战略实施,2005年创建“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大型活动机构。
艾丰同志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在新闻理论、哲学、文学领域都有所建树,著有《世纪宏论》《中介论》《品牌论》《悟世感言300条》等多部著作。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成果尤为丰硕,其中最具代表的新闻理论专著《新闻采访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研究采访活动中的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探索建立新的采访学体系,成为大专院校新闻学院学生的必读书目,荣获首届“吴玉章奖金”优秀奖。
艾丰同志的一生,是为党的新闻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忠实履行职责,坚守舆论阵地,无私无畏,勇往直前。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前沿,积极推动新闻舆论工作与时俱进。他求知若渴,治学严谨,为党的新闻事业留下了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他勤奋务实、胸怀坦荡,乐观向上,从不懈怠,深受同事、同行和社会各界的热爱和敬重。
艾丰同志离开了我们,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坚定的革命意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艾丰同志安息吧!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吧
新三届逝者
张胜友:一朵爬山的云
高华去世7周年祭:历史守夜人
陶海粟:奇人邓英淘
计秋枫临终留言:"大笑三声,送我上路"
刘晓阳: “知青”李三友个案
周其仁:纪念杨小凯
永远的张首晟: 家人同事朋友的回忆
邱兴隆:他先后与96名死刑犯同监共囚
邓伟:打动过我的每一张面孔都值得永远珍藏
郭彦东:考上北大让我一生骄傲
纪敦睦:一位本应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统帅部点赞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
郭少达:与肖晓琳道别
帮着"摸石头"的人——回忆张少杰
送别新三届学友曹征海
肖玉环:告别白南生
顾晓阳:怀念老同学吴方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熊国胜: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
肖玉环:告别白南生
田文: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
杨劲桦:在西藏祭奠田文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上篇)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下篇)
冯川:我认识的龚巧明
蒋蓉:海鸥和波涛——忆龚巧明
顾晓阳:怀念老同学吴方
送别谢一宁:先生走好 先生千古
送别周建明教授:一个大写的真人
刘学洙:上善如水——记新闻人张善炬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鲁晓晨:新闻人虽力薄而努力不懈
祁林一路走好,天堂没有伤害,没有牢狱之灾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同学中英语最棒的那位,最先走了
范蔚萱:好汉与书生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