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菁英丨侯杰:77、78级音乐人,走向国际的一代人

新三届 2020-08-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侯说事儿4 Author 行者老侯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侯杰,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现从事纪录片工作。


原题

国际一代人

——77、78级音乐人





作者:侯杰



77、78级是中国高招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十年没有高考的学子们,在这一年,从工、农、兵、学、商不同职业领域,挤上求学的独木桥。

这群年龄差距10多岁的特殊时期特殊学子,开始演绎独特的人生。

而77、78级音乐人,则是这道风景中最奇特的一抹。与他们的老师作“人民艺术家”的诉求不同,他们从入学,愿景就是走向国际。

初次接触这批特别音乐人是在1980年代初。那年,我去中央音乐学院去看一个在歌剧系读书的邻居。在他宿舍,认识了同班、同寝室的刘D。他称赞刘D先天条件好,身躯伟岸、共鸣好,而他那个更适合芭蕾的体型,共鸣太吃亏。

在食堂,他指给我看未来中国音乐的引领者——作曲系的几个学生。

78级歌剧系毕业演出,剧目《费加罗的婚礼》,我记住了“费加罗”刘克清,也看到了饰演家庭教师的邻居,却错过了费加罗B角刘D的风采。

几年后,我以记者身份去中央音乐学院听毕业生作品音乐会。当年那几个作曲系的学生因获得不同的奖项,已经成名——77级瞿桑,78级谭桑、叶桑, 而名气最响的是个女生77级作曲系刘56,但与音乐无关,她因为写了小说而灭掉一干当红作家。

著名的叶桑有没有在场?抱歉,我忘了。

演出结束,观众散去,我们就在剧场的椅子上,有坐有站,闲聊带采访。

谭桑穿一件蓝色中山服,只系了两只扣子,可以看到里面赤膊。

瞿桑一本正经,穿个T恤,而身材窈窕的刘56呢,两根绳子吊在肩膀上,下面是一块遮住胸部以下部位的筒状围布。

我的同事、文艺部记者告诉我,那叫“太阳裙”。


中国音乐人的骄傲——谭桑


那个时候,谭桑有名,名气不大,让他崭露头角的是《离骚》《风雅颂》。瞿桑也有名,似乎得过什么奖,但知名度不如谭桑。倒是女作家如日中天。那时,她和瞿桑已结秦晋之好。但她那气质给我的感觉是这种人就不该嫁人,的确,她太脱俗。

当我探究她的人生背景时,我被吓了一跳,我被告知她母亲就是那个被伟大领袖点名“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的人。而她的名字寄托了父母的希望,5、6就是音符。

专业上,第一个为大众熟知的是瞿桑,他因为电影《青春祭》的配乐而走红,到今天,我都能哼唱出那美妙的旋律,“在那早晨的篱笆上,有一个甜甜的红太阳”。



后来听说他们婚变了,瞿桑搭上了新晋电影明星白L(就是前几年穿红军服爬泸定桥那位)。

又听说,他们的婚约极其前卫,有个十年之约——保质期十年,十年之后,是否继续,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解决。保质期未到,瞿桑就变质了。

1990年代初,她去了美国,在美国搜集蓝调音乐。过程让人惊心动魄。

蓝调音乐是黑人音乐,在那种充斥着酒精、大麻的味道的廉价酒吧里,采集音乐的刘56每天都是酒吧客人狂欢过后,迈过被酒精和大麻麻醉过去的七倒八卧的黑人身体,走出酒吧,穿过到处游荡着黑人的街区,回到自己的住所。

黑人蓝调音乐


她的音乐,注定要在黑人味道之外,融进她个人的经历。

1990年代,工作关系,认识一个——某国家文艺团体的指导老师。

我去广州,指导老师委托我去看她在广州工作的儿子。让我意外的是,她儿子竟然就是78毕业演出的费加罗B角刘D。

在只有一架立式钢琴和一只琴凳的琴房里,体魄依然雄伟的刘D老师正在给一个男生练声。

让我颇感怪异的是,男生竟然是通俗唱法,而不是歌剧美声。

见我质疑,他苦笑,说现在是通俗唱法的时代,学生毕业一般都是去酒吧走穴,没人学歌剧。

1990年代,是艺术迷茫的时代。进入新世纪,情况大为改观。

刘56回来了。一场“蓝调与北京”的音乐会,让我们见识了何为蓝调。

唱蓝调的刘56



对于媒体来说,她的蓝调经历比她的蓝调音乐更让人好奇。神奇的经历里因为有了大麻、酒吧和黑人而让人生出更多的联想。

刘D从广州回到了母校,继续教授歌剧,现在已是成就卓著的博导。

他显然度过了困窘期,在富裕起来的中国,歌剧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也不再可能去指导通俗歌手。

而他的同班、我的邻居,那个《费加罗的婚礼》里的家庭教师,在日本开办私人教育,也小有成就。

成就最高的要数不修边幅的谭桑。

1980年代,他去了美国,师从小泽征尔。1997年为香港回归而作的《天地人》,使他享誉国际,但真正让他声名卓著的是《卧虎藏龙》《英雄》和《夜宴》的电影插曲。俨然已是国际级大师,有人称他是“中国音乐人的骄傲”。

当然,按照中国人的观念,最牛的还是叶桑,因为他已然是中国音乐界的最高领导——音协主席。



(原注:文中提到人物,皆为业界熟知。鉴于未征得个人同意,并且涉及个人隐私,姑且不提名。反正都是大咖,不提名也是掩耳盗铃。)

侯杰读本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侯杰:广播电视里的两个英语老师

我与70年前的那场战争

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走进非洲or走出非洲

灾难记忆,北川的鸽子树

邻居老顾与邻里左右纷争

我不怕死,就怕高

日月山,那不能忘记的3000随从

神秘的巫溪

伊斯兰国度的基督文明


文章由作者许可本号分享,图片选自网络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新三届菁英

古灵精怪的音乐奇才谭盾

刘索拉:小女生为加入红卫兵苦练骂人本领

叶小纲:父亲叶纯之二三事

刘溢:我们班同学相互有过不杀之恩

裴庄欣:对西藏不是重拾也不是回归

龚巧明:诗和远方,在天边的雪域高原
田文: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
顾晓阳:先锋小说家马原
樊建川:一个痴迷于收藏记忆的敲钟人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