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 |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新三届 2019-08-25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侯杰,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现从事纪录片工作。


原题

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作者:侯杰



1989年3月,美国驻华大使夫人鲍柏漪在三味书屋签名售书。作者拍摄



三十年前北京的这个季节,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俩字:浮躁。


那年初,北京文化界举行五四运动70年研讨会,本来想借前门的老舍茶馆一方宝地,结果,因为店家的举报,更换了地点,改在一个书店。


前不久,和朋友说起这个书店,朋友说,三味书屋啊,还在。


三十年了,它还在?我有些惊讶。


三十年过去,北京中心地带,建筑重修,居民外迁,城市外观变了,居民成分也变了,长安街上已看不到低矮的民居。在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假使能和一幢旧时老宅相遇,都会有时空穿越之感。


它居然还在!


朋友说,不仅在,从里到外,都和以前一样。连店主人都没变。


我从挤满车流的长安街,拐进佟麟阁路,没多远,就看见了它的招牌。好似时间凝固一般,三十年,它始终停留那个时间点。


三十年,我们的外貌已经沧海桑田,而它的模样居然和三十年前一样。名字没变,里面的陈设没变,连主人也没变。


书屋主人是一对夫妇,姓李,俩普通市民,开办书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自己读书少,开个书屋可以让自己多读点书。


书屋特别,书屋主人特别,书也特别,在这里,你看不到风花雪月,也没有刀光剑戟,显眼位置摆放的是维特根斯坦、马基雅维利,无论书名还是作者,都不够大众化。这样的书目,自然也就淘汰了一些读者和买主。


1988年,从它出现在京城,就显得另类。你说它是书屋吧?它专门有阅读位,你说它是阅览室吧?但它的文化讲座比卖书更有名气。


一层的展示板上,张贴着13张A4纸记录的300多场讲座,内容涉及经济、文化、宗教、民主、自由等题材,充分体现“书是为了被束缚的思想而存在”的经营理念。



三十年前第一次走进这家书屋,不是为了买书看书,而是和另一个人有关。


那年三月,我接到通知,书屋要举办一个签名售书。那时的签名售书不像今天这样稀松平常,还是个新鲜事,尤其签售人的身份也特别不平常——是一个说中国话的美国人,她是在华美国人中的第一夫人,她先生是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那天她要签售的是一本她写的小说,书名《春月》。


关于美籍华裔作家,以前知道於梨华、聂华苓,她们的文字很好,但有一个特点,距离我们比较遥远。对于我来说,他们笔下的景象是墙上的画,可以看,但永远走不下来。但是,鲍柏漪的不是,《春月》的故事与大陆有关。


故事从光绪五年写到1972年,以春月这个出生在封建家庭的女人为主线,描写了两个老式家庭五代人的经历。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漫长岁月的动荡和变迁,堪称为一幅历史画卷。故事结束时,春月已经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了。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显示了自己既通晓中国近代历史,熟悉中国风俗习惯,又能熟练地遣字用句,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才华。


其实,大使夫人本人的经历也极为传奇。


鲍柏漪八岁去美国。23岁时,辞去美国国务院的职务,开始写小说,196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第八个月亮》。1975年,她出版第二部小说《春月》,一时引起关注,被美国书评人誉为,中国的“飘”。


她1960年读书时和洛德交往,第一部小说问世那年,他们结婚。


关于这位大使夫人,从大使上任那天,就成为京城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华裔,自然有更多与本土文化人沟通的机会。更何况,她是作家,在她的身边,很快聚集起一群文化人。


她也在美中官方关系之外,架设起另一道和本土中国精英群体沟通的桥梁。


记得有次大使馆宴请几个北京文化名人,其中包括正当红的作家王朔。本以为这是一次礼节性的餐会,气氛友好和谐。没想到,王朔见了大使夫人,直接怼了上去:你们美国人有什么了不起,办个签证那么刁难人。


原来,他的签证申请被拒了。


第二天,王朔就接到通知,去使馆重新办理签证。


我刚到不久,外面一阵喧哗,大使夫人在一群人的前呼后拥下,走了进来。本来挤满人的书屋,开始蠕动。


大使夫人白色上衣,下着黑裤,人有些消瘦,看上去干净利落。


走进书屋的大使夫人,左为女店主


来的青年学生多,明显就是追星族。签名开始就发现了问题,前面签过名的不肯走,后面的挤不上去,大使夫人于是就踩着一把椅子,站到了桌子上,立时,在她的周边举起如林的手臂,白花花的书页举到她面前,大使夫人,一一问清每个送书者的名字,写下对每个购书人的祝愿,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大使夫人不仅文笔极好,书写也棒,还有很好的口才,她一边手托着书签名,一边饶有兴致地和大家交流互动。


当她从桌子上走下来,我对她进行了短暂的采访。她说,回国出书,对她来说,是一种精神回归。她更熟悉的 还是这块土地。而我更个人觉得,比起於梨华、聂华苓,她似乎更接这里的地气。


本意是想写一下她和她的书,但是,很遗憾,领导觉得她身份敏感,那个书屋也敏感,之前不久的那次“五四研讨会”从此给书屋打上烙印,所以,此人不宜多说,此屋不可多说。


那之后没多久,北京发生了一些大事,一个人的进入,使得使馆一度为全球瞩目。大使夫人也参与了各方的周旋。


转眼都成了过眼云烟。三十年,世界变了,中国也变了。没想到的是,这里没变。


而我最感叹的,不是外观的不变,而是店主人的不变。


三十年,在长安街边这个中心地带,坚持做这种不赚钱的买卖,只是为了宣示一种“我不会离开”的理念。我感觉,主人的精神状态和书屋本身一样,都是繁华都市里的一个孤岛。


2019年4月18日


侯杰读本

我与70年前的那场战争

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走进非洲or走出非洲

灾难记忆,北川的鸽子树

邻居老顾与邻里左右纷争

我不怕死,就怕高

日月山,那不能忘记的3000随从

神秘的巫溪

伊斯兰国度的基督文明

蒜蓉蒸沙虫

东坡菜非川菜


原载微信公众号行者手记2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80世代

李爽:"国际女流氓"的残酷青春

刘溢:我们班同学关系出奇的好,

相互有过不杀之恩

黄麓:为查全性先生造像背后的故事

"新三届"黄麓兄弟向查全性先生敬赠雕像

佟振国:感谢上天给了我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

画家曲磊磊的伦敦生活

顾晓阳:洛杉矶的家被盗,

阿城哥几个成了福尔摩斯

顾晓阳:先锋小说家马原

诗人芒克:我完好无损地活到现在

吕飞飞:我的高考,画画儿终于成了美梦

画家邢仪:曾经走过黄土地

李公明:思想与铭刻合成一种力量

王家新:我的八十年代

卢新华与"伤痕文学"的应运而生

《伤痕》幕后:生活比小说更曲折更神奇!

钟洁玲:责任编辑眼中的王小波

王家新:我的八十年代

黑马:1977文青们的春播秋收

张曼菱:被春雨洗浴的北大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思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咳嗽的克星

比冰糖炖雪梨更好喝

更有效的化橘红膏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