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区丨侯杰:邻居老顾与邻里左右纷争

侯杰 新三届 2019-08-25

        作者简介:

        侯杰,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现从事纪录片工作。


社区退休人员选举中共党支部。


原题:

老顾——对一个邻居的追思



        网络时代,我们不仅在现实中拥有身边的邻居,还通过互联网结识更多网上的邻居。生活中的邻居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网络上的邻居却是天天相见,密切交谈。


        老顾和我是一个小区的邻居,虽然对他很熟悉,但并未曾谋面,交流虽然热络,却只限于社区网上。


        我们那个社区网站在小区入住前就已经建立,邻居们通过网络结识,入住后,经常网约“腐败”(聚餐的别称),于是,诸多网上ID也成为生活中的熟人。


        后来,小区不断扩大,社区网ID增多,人多嘴就杂,话题不光涵盖小区邻里琐碎杂事,也开始涉及国家和社会的大事。


小区黄昏。


        在涉及社会话题时,经常有个ID为GU打头的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而且直来直去,毫不顾忌对方的感受。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ID的头像,一个扛着捕鸟网的米丘林(苏联园艺学家。不是米其林)。我当时的感觉是,这个有着前苏联情怀的人一定是个老头。


        老顾在社区网一战成名是当年的周老虎事件。


        那年,陕西一个周姓农民发布一张照片,说是他在山里拍到的一只老虎,“陕南发现活老虎”立时轰动网络,成为新闻热点。


        很快质疑声出现,专家和非专家都从照片里找出不少疑点。老虎也成为我们社区网没事嚼舌头的话题之一,态度几乎是一边倒,大多数人加入了质疑的战团,正面维护周老虎的几乎没有。


        然而,终于,一个不同的声音出现了,这就是老顾。


        他从专业的角度,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了拍摄地点存在老虎的可能性。于是,人们知道了这个ID的职业——林业工作者。


        可以说,老顾以专业的身份,力敌众多非专业人士,虽质疑者众,然无一人能拿出有力的证据来驳倒老顾。


        如一般惯例,吵不过,就只有人身攻击了,老顾被称为顾老虎、五毛。


        一般来说,在网络上传递正能量的,都会被认为是五毛、网评员。人们汇总老顾以往的言论,开始质疑这个ID是五毛。老顾直言自己的ID是实名,GU就是顾,不是见不得光的五毛,更有好事者扒出了他的真实身份——林业院所的专家,林业系统多项课题带领人,论文一等奖获得者。


小区景色。


        我确信,我们社区网上有网评员,但发言最激烈也最活跃的老顾绝对不是,网评员敢于实名的还真没见过,所以,老顾的勇气令人生敬。


        最终真相被揭露,所谓老虎照不过是一张年画。于是,老顾成为被调侃挖苦的对象。但是,老顾让我见识了一个老人强悍的心理素质,论战中,他力敌四方,落败后,他依旧淡然。


        老顾说,周老虎是假的,不等于老虎的存在就是假的。他甚至和邻居打赌,你们提供经费,我去找老虎,周老虎找不到,我肯定能找到。


        客观地说,老虎事件,邻居中的打虎派赢了,但老顾没输,而且还获得了邻居的尊重。甚至老顾的对立面,也觉得这个性格固执,心理年轻的老林业专家让人生恨,也让人爱。


        鉴于老顾的直言率真和对社区公益的热心,邻居们“腐败”时还特意约请老顾,于是,老顾也成了邻居们生活中的朋友。虽然邻居由于线下的“腐败”相识,但网络上交流,还是称呼ID,只有老顾是个例外。线下他是“顾老”,网上官称要么“顾老”,要么“老顾”。


2015年元旦邻居节。


        生活中相识,并没妨碍人们网络上继续唇枪舌剑。于是,网络上的争吵发展到饭桌上,又从饭桌上延续到网络上。


        渐渐地,人们对老顾的经历也有了相当多的了解。曾经喜爱文学,中学时目睹右派中文科生居多,于是,报考大学转向理科。林业专业毕业后,曾长期在林区工作,是个亲近大自然的人。文革是个逍遥派,远离政治斗争中心,在大森林里仰望星空,虽历经政治斗争的风风雨雨,却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


        老顾还一个特点, 白天很少说话,经常夜里发帖,会长时间滞留网上,逐一回复邻居发言,甚至是论战。于是,有人关照老顾:熬夜对身体不好。老顾回复:熬夜是林区工作的习惯,林区的夜晚是最美的。


        老顾的社会责任感很强,对邻居转贴的网络负面新闻,老顾多半都会在后面留下言简意赅的两个字:个案。


        于是就有更多的邻居转更多的负面新闻,质问老顾,如此普遍的社会问题,难道都是个案吗?老顾淡然回复:中国有多少人?发生的负面新闻有多少?即便按抽样比例,结论依然是:个案。


小区外景。


        那年,新西兰奶商披露奶业的三聚氰胺问题,从而引发中国奶业和舆论地震,食品安全也成为邻居的热议话题,网络一片忧虑之声。面对邻居对奶业安全的担忧,老顾的回复依然是:个案。


        另一家奶企借势营销,广告语: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声称自己是“奶中战斗机”。老顾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国产奶业的支持,发帖:“又去超市抢购了一箱降价的特仑苏。”


        这种带有挑衅性的帖子,引发邻居的不快,有人回应:“小心有毒,喝死你。”


        悲催的是,几天后,一个爆炸的新闻出炉:特仑苏被查出也有三聚氰胺。邻居以为老顾这次会低头,但是,老顾回复:回家问问你们父母,这辈子什么苦日子没经历过?三年饥荒没饿死,文革商品短缺没穷死,敌敌畏、六六六滥用也没毒死,今天社会如此发达了,怎么人就那么娇气了?


        邻居试图逼老顾承认,至少牛奶问题不是个案。老顾从容回复,问题产品相对于整个行业,它就是个案,因为毕竟是少数。牛奶即便有问题,也喝不死你。文末还特意贴了一张自家特仑苏的图片。


        这样一个油盐不进的老人,足以让某些邻居抓狂。黔驴技穷,只有挖苦,贬损,甚至咒骂了。有人诅咒老顾: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癌症不是一天形成的。


        对这样带有诅咒的帖子,有邻居表达了不满:对一个老人发这种诅咒,太过分了。


        有邻居劝老顾别老和年轻人斗嘴,年纪大了,心脏受不了。每逢此时,老顾总是呵呵一笑,自称心态好,才不会生气。倒是年轻人,不要气血太盛伤了身体。


        老顾深谙人生态度与生命的关系,他说起一个老同事的故事:退休后几年没见,某次路上偶遇,竟然差点没认出来。才退休几年,那人已经没了生气。同事说,退休了,就觉得生活没乐趣了,每天都想不起来要做什么。老顾说,我当时就感觉他可能活不多久了,结果没过多久就听其他同事说,那人走了。老顾得出结论,生命在于心态。


        也有邻居建议,以娱乐心态看待老顾,否则老顾不死,我们会被他气死。渐渐地,邻居们习惯了老顾的存在,如果有几天看不到老顾的帖子,还有人会发问:老顾最近怎么不说话了。此时,老顾会回复一贴,以示自己很好。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老顾不发言了。有人发问,也没见老顾回应。


小区景色。


        2013年4月,有人发帖子,问老顾怎么不来了?一个在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的邻居以调侃口吻回复:老顾挥挥手在空中划个圈,来了,又走了,永远地走了。立即有人提醒她:对一个老人不要那么恶毒,希望老顾只是不喜欢说话了。


        但让人疑惑的是,老顾依然没有回复。


        2014年1月,有人“挖坟”,在此帖后再次发问:老顾安在?一个在社区因公益活动而知名的ID回复:不久前见到林院的人,说是老顾已经因癌症故去多日了。他同时强调,林院同事对老顾的评价是:有真才实学,就是为人太倔。


        鉴于此ID的知名度,没人怀疑他所说的真实性,此帖一出,网络哗然,很多人不信,那么豁达,那么强悍的老顾,怎能轻易倒下?


        “你好像说得真事似的,我很表示怀疑啊。他是不是情报官员,假称死亡实际是去什么地方潜伏了?抑或因……”


        有人跟帖:“我真请你尊重顾老!一个一丝不苟的老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老人,一个刻舟求剑的老人。”


        有好事者搜索了老顾留在网络上的信息,发现,老顾的博客停留在2010年8月,以后再也没有更新。


        有人再发帖:经证实,老顾亡于癌症,卒年68岁。于是,网络开始了对老顾的追思。


        有人说:依老顾的达观个性,他应该告诉我们他患病,并让我们一起见证,强悍的老顾怎样成为一个抗癌明星。


        有人说:老顾可能还未及筹划抗癌步骤,就离去了。因为有太多人从发现病情到离去只有一个月。


        追思从调侃逐步变得严肃,反方意见:“也许现实中他是个善良的人,但其网络上左的观点,恨不得文革再现老毛重新执政,实在无法去尊重这样一个老人。竹老(另一位邻居老人——笔者注),顾老,同样是老人,做人的差别咋这么大揑。所以我总觉得,一个人获得尊重的多少和其年龄无关。”


        “真的可恨,真的可爱,现在,‘真’——真的难得。”


        正方意见:“我不想评价你,但做为人,总归要嘴下留德。更何况是对一位故去的从未谋面的老人。”


        反方再回复:“对于他的去世,我不会表示哀悼,也不会幸灾乐祸。这个世界每分钟都有很多人离开,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我仅就其在网络上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论。理解他拥有那样的观点,但断然无法接受。”


        对于老顾,我说不上尊重还是鄙夷,但对他的真实,真诚,表示钦敬。



小区花园。


        以前,我以为一个留恋文革的人,必定是造反派,或者是文革积极参与者抑或既得利益者,但是,老顾告诉我,一个逍遥派,一个远离人群,在林区仰望星空的人,也可以是那个时代的怀恋者。


        老顾固然纯粹,真诚,坦荡,但他的观念和观点,的确如邻居所说——刻舟求剑。


        对老顾,很难用左或不左来评价。老顾是理性的,严谨的,我相信,他每一个论点都基于他大脑中储存的信息来决定,而不是情绪。


        老顾再次证明,时代的改变,需要时间,需要一代人肉体的消亡,需要一代新人的成长。因为,你无法改变一代人的思想。


        同时,老顾也给我一个启示:仅仅心态好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养生,不要熬夜,不要好斗,老顾固然心胸豁达,但人还是要服老。长期熬夜奋斗在网络上,同年轻一辈斗嘴鏖战,对老人的身心的确有所伤害,虽然,老顾有过大自然的历练,毕竟年岁不饶人,针锋相对,锱铢必较不适合这个年龄的人。


        另外,无惧毒食品,是否也是老顾肌体中招的原因之一呢?食品安全无小事,看来,对毒食品,人还是要有畏惧感。


        不管怎么说,对逝者说声:安息!对过去说声:Bye Bye!


        2017年3月


(原载作者个人微信号“老侯说话”,本号获许可推送。)


侯杰读本

我不怕死,我就畏高

日月山,那不能忘记的3000随从

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走进非洲or走出非洲

我与70年前的那场战争


一九五七祭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邓晓芒:这就是我的母亲

张海惠:花溪水赤城山——怀念父亲

张辑哲:堂吉诃德式的青年

尹俊骅:父亲的右派档案

陈小鹰:我的母亲亦父亲


最新阅读

徐建:"勿忘我" ——忆纪刚同学

顾晓阳:怀念老同学吴方

冯川:我认识的龚巧明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高初建:美丽的乌兰巴托之夜

何砚平:走马观花说西藏

陈小鹰:瘸腿走马代

陈原:"辱母杀人"等公共事件,

可以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陈原: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陈原:从热播电视剧看社会风向标

袁晞:如影随形的档案

李培禹:胡同没了人还在

刘建生:沙特国王走了

以色列总理老内又来了

刘建生:五套《毛选》打江山的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

胡德平:回忆母亲李昭

何裕民大夫:五个生与死的故事

杨劲桦:我所认识的同性恋朋友

张河:聊聊我们班里的几大“老”

姚恒瓈:鼓浪屿,真不知该如何认识你

惊人发现:四环素美女颜值担当?





 一个魔幻神奇的世界

 广州长隆国际大马戏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新三届公众号推广交流

微信号:james_gz7

合作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