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 | 沈美琴:淮北岁月,我像熬干的小油灯,瘦得脱形

沈美琴 新三届 2020-08-17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沈美琴,上海黄浦区格致中学69届,下放安徽宿县专区濉溪县五铺公社八里赵大队东南张生产队,后转到江西亲戚家,顶替潮回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工作,厂关闭提前退休,现定居香港。


原题

忆当年(淮北岁月)





作者:沈美琴

 
 
在上海生活了十八年,却不知道市北郊有这么个彭浦车站,听说以前是煤站,因知青潮才改作现用,车站无任何设施,全在露天。

五月的灿烂阳光下,人山人海,到处乱糟糟,有满头大汗找行李的,有大呼小叫唤人的,长辈们则抹眼拭泪千叮万嘱。我呆呆地看着那两根乌黑铮亮的铁轨,一直向前延伸,不知道它将把我引向何方。

随着火车一阵汽笛声,如同下了一道命令,人们齐刷刷地痛哭起来,车上车下的手紧牵着不肯放,更有嚎叫跺脚的。母亲已哭软了,被弟妹们搀扶着,父亲一改往日的威严,也在抹泪。长这么大我第一次看见父亲哭,列车缓缓向前,亲友们纷纷小跑紧跟着,渐渐地越来越远,直至看不见。

1970年5月临下乡父亲拍下我与妈和弟妹的合影,左一是我


伴着轰隆轰隆的节奏声,车轮滚滚飞驰,车厢内已恢复了平静,大家都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在议论已到了哪儿,这是一条较宽的大河,河水在灿烂的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涟漪,两岸的坡度很大,并且水位较长江低。凭着我的地理知识知道这是淮河,马上就要进入淮北:我们接受再教育的地方。

汽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停在一个集镇上——四铺公社所在地。在大家被集中时,我趁机打量四周:这是一个不大的集镇,除了公社大院是砖瓦房,其余都是土坯泥屋,不长的集市沿街摆着粮食、蔬菜、鸡蛋等小摊子,摆摊农民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蹲着。

午饭是在公社大院内吃的,白菜猪肉粉丝汤、白面与高粱面相拼卷成的双色馒头,我被那巧克力色的夹层诱惑着,忽然觉得一定很好吃,拿起一个就咬,哎呀,又苦又涩,呸!呸!连忙吐掉。食堂的老头挎着箩筐拾着满地的馒头,边摇头边叹气:“这可是我们过节时才能吃上的好饭菜呦!”

我与雅雯、阿丽分在小张家生产队,俗称“东南张”;在大队的西北端还有一个庄叫“西北张”,因地形很圆,村外围着一圈土沟,又称“磨盘张”,而我们这个村被人称作“鸡别张”。早先村里很穷,终年操劳不得温饱,姑娘、媳妇便结伴而出,她们穿着宽大的衣衫,走村串集,每到无人之处就偷鸡,将鸡头往翅膀下一掖,别在裤腰上,然后卖掉糊口,所以落得个“鸡别张”的臭名。

我们三人如出门赶集什么的,有人问:“学生娃,你们什么庄的?”“小张家”“什么张?”……不作声“是不是磨盘张?”我们便含糊的嗯。
 
第一次劳动是拉犁,十几个人一组,纵横排列、每人一根粗绳、一头系在犁上一头套在肩上、随着口号声迈步。我低头弯腰、绷紧绳子,脚踩着松软的土地,总觉得摇摇晃晃站不稳,所以每前进一步都感到很累,不一会儿肩膀就火辣辣地疼起来,我用手拉紧绳子更用力地迈步,直累得头晕眼花,气都喘不过来。被翻松的沙地里不时钻出蜥蜴,吓得我们大呼小叫,我平时虽然胆子较大,此刻也胆颤心惊的频频跺脚,害怕它们会钻进裤脚里。

收工回家的路上,社员们议论说:“知青娃娃都下力”,可是我知道下巧力的是雅雯,她虽然弯着腰,可始终将搭在在肩上的绳子绷得不太紧,阿丽因为个子矮将肩上绳子绷得很紧,果然晚上擦身的时候,阿丽的肩膀最是通红。

麦收了,家家户户都改善伙食,说是改善其实不过是在杂面里多掺了些白面、汤里多洒几滴香油罢了。

队长分给我们一小块地,三人并肩排开,左手反抄麦棵,右手贴地挥镰。刚开始割的时候觉得新鲜,也顺手,时间一长,手酸得挥不动了,特别是腰累得伸不直弯不下,头低久了觉得一阵阵发晕。我咬紧牙关竭力坚持,重复着机械性的动作。渐渐的她们落在了后面,两人都在低头抹泪。阿丽落后倒好说,她的镰刀是最差的,可雅雯的镰刀是她挑了半天、再三比较过的。看来体力劳动不但要靠体力和坚强意志,劳动工具合适也是至关紧要。

休息的时候我捡了很多鸟蛋,像鸽蛋那么大,有青灰色的,花白相间的,布满麻点的,她们说不能要、可能是蛇蛋,笑话!蛇洞都在阴暗潮湿的田埂边,哪会在干燥的麦地里衔草做窝?再说管他什么乌龟王八蛋,能吃就行。晚上,我将这些小混蛋放在盐水里煮熟后一吃,嘿!真香,在那没有雀巢咖啡的年代,这雀巢蛋确实是“味道好极了”!

麦收打场时碾碎的麦草柔柔的软软的,散发着一股好闻的清香。麦穰是队里牲口整个冬天的饲料。堆麦垛是技术活儿,用桑木杈叉起一蓬蓬麦穰高举过头,用力甩到垛堆上,上面的人接住码堆。

我站在松软的麦堆上忙得不亦乐乎,东边堆好西边塌了,这边码好那边掉了,我无可奈何地坐在麦垛上干瞪眼,后来在副队长耐心指导下总算顺手了,渐渐有些像样了:下部稍小,上部像屋檐一样稍稍向外延伸,顶部再渐渐收拢成坡形,造型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巨型白蘑菇,比村里所有房顶都高。休息时,我坐在这高高的白蘑菇上,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吹着黄昏爽爽的风,看着天西边阵阵千变万化的火烧云,真有些陶醉了。

以后每当我们外出晚归,疲惫不堪时,远远看见麦场上这大大的白蘑菇,便会脚下生风,快步如飞的赶回家。

我们三人的知青安家费早就发到队里,可队里始终挪作他用,在我多次上公社说理、磨破了嘴皮,才在麦收后为我们盖了新房,添了床桌凳之类,总算像个家了。乡亲们说我:“小沈,你咋这样傻?三人的事就你出头露面,得罪人。”我长得高大,虽然干活肯下力,但是说话不知轻重所以大家都叫我“傻大妮”。

淮北没有大米,吃小麦、高梁、玉米、红芋干等。这些粮食都要磨成粉,队里有磨坊,套上毛驴,蒙上驴眼,拿根小树枝边抽它屁股边吆喝:“得儿……驾”它就会沿着磨道团团转圈,喝声“吁”它就会停下,看着既简单又有趣,毛驴乖得就像我家的猫咪那么听话。

可是到我们手里就不行了,怎么拽、它也不肯迈步,它歪着头用那聪慧秀气的眼睛斜着看我,长睫毛忽闪忽闪似在说:“看你拿我怎么办?”我举起鞭子还没抽,它倒撒起泼来,昂着头大叫起来:“吭……”声音大极了像轮船的汽笛,然后又低头倒吸气“嘎吱、嘎吱”地叫,好像要把前面所吐放的痛快都收回一样。直笑得我们三人捧着肚子叫妈。

好不容易把它套上了,由于我们“得儿……驾”不会卷舌音,它装着听不懂不理不睬的。急得我猛抽它屁股,同样气急败坏的它恶作剧地拉起屎来,边走边拉搞得磨坊里乱七八糟,臭气熏天。在我们手忙脚乱打扫卫生时,它无所顾忌的偷吃起面来,把碾盘一圈的面差不多吃完了。雅雯气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我们只好请来饲养员收拾它,也怪,那畜生一听见饲养员的骂声:“叫你欺负人,叫你欺负人”还没打它,它即乖乖的‘得儿得儿’跑起来。真想不通:对付牲口也得讲学问。

虽然我在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可队长不喜欢我,总想支我走,农闲时节他说:“小沈,你能说会道、嗓子又好,让你去宣传队吧。”我一听高兴得跳起来,正中心怀,当时就赶到大队去报到了。

宣传队共有六七个人,由大队团支书负责,走乡串村,传达中央文件(那年头文件特别多),也带些唱歌跳舞之类的演出,由于我嗓音清脆,加上从小在少年宫艺术团练就的唱歌跳舞基础,所以特别受人欢迎,台上台下,老乡们的眼睛都爱随着我转。记得当时我最爱唱、乡亲们也最爱听的歌是《大寨之花》,村里的小孩一看见我就学:“一道清河水”……

宣传队都是吃派饭,由大队给东家发伙食费,所以每天是白面馒头、鸡蛋烙饼换着花样吃,一个月下来我胖了许多。晚上我把乡亲们塞进我口袋的红枣、花生给她们时,她们不无嫉妒地说:“你小子倒因祸得福了。”

大队团支书高个,黑脸,大嘴,张开嘴满口黄板牙,就像嘴里横塞了一棒老玉米,张口未说话先喷蒜臭气。我最烦他,可他却总是借口接近我,每次说话时那双贼眼滴溜溜乱转,看得我心慌意乱直想逃,有次竟把手搭在我的肩上。他多次对我说:“沈,你要好好接受再教育,多接近贫下中农、听贫下中农的话,以后招工我一定推荐你、”言下之意首先是亲近他、听他的话。弄得我头皮阵阵发麻,就在我进退两难之际,宣传队结束了,我又回到了队长的眼皮底下。
 
队里卖小麦分了一些钱,我们商量着出去玩玩,去哪儿呢?我说去宿县专区吧,专区级也算是中等城市,肯定比较热闹。

每日一班的长途车开走了,我们只得靠自己11路走着去,淮北的夏天同样暑气逼人,尤其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越走越热、嗓子干得直冒烟、双脚踩在滚烫的柏油路上,觉得两团火焰由下至上的升腾起来,燃烧着浑身的肌肤,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滋味。

我摘下草帽边扇风边想:“这样下去怕要中暑的,得想个办法。”三人决定像男生一样搭车,于是我站中间,他们左右两旁,三人一字形在马路中间排开拦车。那时的公路车不多,司机老远看见我们加大马力一冲而过,使我们躲避不及,差点被压死。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的努力,总算有人同情我们,让我们兴高采烈上了车,驾驶室只能坐三人,我又一次发扬风格站在卡车上面。

宿县城区规模很小,居民和我们住的房子差不多,泥墙草顶,最好的建筑是地区机关楼,青砖红瓦三层高,尽管这样还是让我们过了城市瘾。

在那些并不繁华的商店、也不高级的影院里,很快花光了我们本来就不多的钱。回去的车票卖完了,我们住在车站旁的小旅馆里,她们两人愁得不行,明天没钱买票,怎么办?我却不急,怕什么?大不了像来时一样回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半躺在床上笃悠悠的唱起歌来:“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条大河波浪翻”……

“谁呀?唱得这么好听”!意犹未尽的我被清脆婉转的声音打断了,来人是个年轻妇女,身材修长、举止文雅、打扮入时,看得出不是本地人,坐下细谈果然是北京人,原是部队文工团演员,因父亲牵连林彪事件被打倒靠边站被迫复员,父亲关进去前托付自己司机照顾她,可是到了宿县专区一下火车,看见广场上的臭水坑就哭了,后来就在专区黄梅戏剧团工作。

她很欣赏我的嗓音,由于搞文革剧团人才青黄不接,她希望我留下来,加以培养定能出息。可是我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因为我不理解黄梅戏,以为像我不爱听的淮剧、扬剧那样,再说父亲最反对唱戏之类。(许多年以后当我听到黄梅戏那柔绵儒雅、极优美的唱腔时,真后悔死了!)尽管我没听她的话,她还是请我们到她家吃晚饭,相互交谈间流露着同病相怜的感觉,更多的是像大姐姐一样的关怀之情。

第二天,把我们送上了她丈夫开的车。临开车时她指着我不无惋惜的说:“你呀!你,真任性。”我强忍着泪低头不语,直到车开我都没抬起头来。

至今我还记得她的名字“王晶莹”,她周岁的儿子叫“朱朝阳”。

雨季来临没活干,我们歇在屋里,我不愿意参加她们东家姑娘俊、西家媳妇俏的议论就看书,很快所带的书都看完了。我就向村里的民办教师借,他姓张,是本村人,高中刚毕业就赶上文革不能上大学了,就在公社中学教初中语文。

张老师有很多藏书,中外小说、世界名著等。每次还书时他总要与我交流读书心得,感慨书中男女主人公的少年不得志,也谈些其它问题:如队长与会计之间的勾心斗角,他说队长粗旷豪放、缺少心眼,会计虽不言语却城府很深。他对我们三位女知青的性格描绘得很入骨,说雅雯文静怕羞,待人接物透着一股精明;说阿丽虽有些木讷,但心眼不错;说我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过于坦直、知识面却比她们广。他赞许我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使我大有“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之感。

在谈到对将来前途的惆怅时,我很惊讶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在当地他已经是出人头地)。看着他乌黑卷曲的头发、大眼睛由于睫毛密长而显得有些深奥(如同他丰富的知识)、挺直的鼻梁、铜色的皮肤(因民办教师也常干农活)掩盖不住英俊潇洒。想到这么贫瘠的土地上竟孕育出如此杰出的人才、与众不同,真是不可思议!

渐渐的村里传开了“小沈与张老师谈对象”之类的话来,一天张老师的姐姐回娘家来,晚饭后来找我,看着阿丽与雅雯挤眉弄眼、嘻嘻哈哈的鬼样,我知道定有事儿,果然她是来给弟弟说媒的,并保证让我到公社小学教书。(她丈夫是公社干部)阿丽他们一听高兴得跳起来,连声赞好!

我狠狠地瞪了她们一眼,心想:“要你们瞎起哄?无非想挤我走,好让你们多一个招工名额,少一个竞争对手。”当时被我婉拒了,因为我不想过早谈恋爱,离开父母时他们千叮万嘱“为了前途,千万不要在农村谈朋友”,这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我怎敢忘?再说,我只是对张老师有好感,对于什么叫爱情还真朦朦胧胧,不知所以。

夜深了,我拿着书放不下手,那是一本苏联前期的小说《在好人中间》。“出生于贵族世家的女主人公瓦莎,受过良好的教育,仪态万方,典雅高贵,由于连年战争,家境破落,颠沛流离中只得当女佣,后来邂逅了年轻英俊的中尉军官,军官对她宠爱有加,两人恩爱无比。就在她感到万分荣幸时,军队要开拔了,军官不忍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在她带着幸福甜美的微笑熟睡时悄悄地走了。瓦莎醒来,发疯似地寻找爱人遍寻无着,整天徘徊街头,再一次的从天堂跌落地下。

军队又开回来了,中尉却没回来,瓦莎在人群中一遍遍地询问,痴痴打听,不愿离去。黑夜降临了,毫无自卫能力的瓦莎被一群饿极了的士兵包围了……陷入深深的地狱之中。”

未及看完,我已是泪流满面,想想自己比书中女主人公的年龄还要小,却也如此的坎坷多舛、再想到劳动时不堪承受的劳累、离家后所受的委屈、村里人们的风言风语,禁不住呜呜地哭出声来,吵醒了她们,大概想起各自的心事,三人哭成一团。

数天后,有个小孩给我一张字条,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很抱歉,对于所发生的一切事我并不知情,请相信不是我的本意,望珍重。”我当然知道是谁写的,从此我再没去过张老师那儿,不久他调到县中学教书去了。
 
父亲文革前是区商业系统的主要干部,文革时被打倒了,秘书揭发他曾说过江青“是个女戏子”的坏话,为此被当时所谓的“公检法”拘留很长时间,期间被打坏了右腿,得不到及时治疗,加上心情郁闷,病情恶化发展成骨癌。接到“病危速归”的电报时我正在擀面条,一下就呆了,怔怔的看着两手白面,半天哭不出声来。

列车在“上海是个英雄城市”的广播声中缓缓靠站了,离家已久的我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东方不夜城”,可我无心欣赏这一切,心急如焚的往医院赶。在抢救室门口,我看见众亲友都到齐了,我推开他们,跌跌撞撞扑向父亲,嚎啕大哭:“爸爸,你看看我呀,看看我呀,我是你女儿,我回来了呀。”我拼命摇撼着他,弥留之际的父亲似有所知,从放大的瞳孔中涌出两滴大大的泪珠滚向两边、缓缓地吐出最后一口气。我疯狂地跺脚痛哭,绝望地拉住尸车不让人推走。我看着父亲死不瞑目的双眼,知道他有太多的……

我的父亲就这样带着无尽的遗憾永远走了。那次车站送别时父亲语重心长的告诫:“琴儿,今后的路要靠你自己走了,千万记住:凡是要多动脑子,不要以自己的坦诚去轻信别人。”这句话是父亲的经验教训,也是他对我的最后遗言,那年我刚18岁。

春节刚过我便一个人早早的回生产队了,队长亲自拉了小车来接我,晚饭时,队长老婆不断地往我碗里夹菜,安慰说:“可怜的娃,不用担心,以后就把队里当成你的家,大家都会关心你的。”说得我热泪盈眶,队长也解释了那时挪用我们的安家费是队里春耕急等买化肥,并夸我在三人中间虽然年龄最小,却处处作榜样,使我感到很欣慰,前嫌尽释。

由于修理地球沉重的操劳、超负荷的心理承载、营养上的滞后,我渐渐地觉得体力不支,那天在淮河边耪地时,我怎样拼命赶还是落在后面。休息时,社员们说:“小沈这娃,从回来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多言语,也不爱唱爱笑了。”

是的,我确实变了,变得多愁善感。此刻,我望着田埂边那突起的小坟丘呆呆地发怔,那里面长眠着一个叫“瓶儿”的女孩,她上面有三个姐姐:分别叫“金花”“银花”“玉叶”,花多了就管她叫“瓶儿”,家中唯一的男孩叫“扎根”大概是取牢靠之意。

瓶儿特别俊俏,瓜子脸桃花眼,小嘴总喜欢紧抿着,害羞不爱说话。“瓶儿”死前两三天肚子疼得厉害,家里穷,又不重视女孩,拖到实在不行才去看,已经迟了,阑尾穿孔,一朵美丽而鲜艳的小花过早的夭折了。

命运之神就像抛一粒小石子一样,随手一丢就把我抛到这块贫瘠落后的地方。我深深的为“瓶儿”悲哀,也为我自己悲哀,看着那一望无垠的黄土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头?

抢栽红薯秧那天,下着中雨,早春的雨带着阵阵寒意,淋了一天,晚上我终于病倒了,高烧不退,昏沉之中,我又看见了父亲、还有去世不久的奶奶,他们疼爱地抚摸着我,三人均是泪涟涟的。醒来后,我沉浸在梦景中半天缓不过神来。在一个星期的昏睡中,我时时回味着与他们的缠绵,病好以后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乡亲们说我的的魂被鬼收去了。

招工条件第一条是劳动表现好,可我怎么也不行了,像熬干油的小油灯,人瘦得脱了形,宽松的衣衫穿在身上晃晃悠悠,我已经精疲力竭。妈妈来信说:小姨随姨夫转业到江西一个军工厂,能带家属,愿意带着我,家中长辈们一致同意我去,也好有个落脚处。此时的我已变得麻木不仁,脑子一片空白,不加思考就答应了。

在南京转车时,我又一次呆呆地看着那两根没有尽头的铁轨,不知道这一次它又要将我引向何方……

写于1998.4.18~5.8

这是顶替潮回上海无线电十四厂的照片


外一篇

变 迁 · 思 绪




作者:沈美琴

 



回想二十年前,我生活在赣南的一个山沟里,那是一个中型矿区,连职工带家属近万人,是一座1950年代的老矿。虽说逐年更换各种新设备,以及不断分进新技术员,却不能改变其老态龙钟的面貌。那时候,我从当知青的乡下被招工进了这里。

矿区出现生机是在1970年代中期,那年招工招进不少上海知青,以后随着上海知青的不断涌入,沉寂的矿区热闹起来。先是井下的工人,由于增添了新生力量,生产进度上升,工余休息话题也丰富了。而那些分在地面各科室的知青也各显其能,人们走进办公室会觉得眼前一亮,代替原先毫无生气的是焕然一新的环境,及那些内容形式都有改变的黑板报。

特别是小李自担任工会主席后,把工作搞得更出色,广播、影院、俱乐部等活动都上了一层台阶。每晚亮灯时分,劳累一天的人们纷至沓至俱乐部,连附近的山民也被吸引过来。

在天天广播声中生产节节高的形势下,矿区的宿舍楼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青灰色的三层砖瓦房散布在山前山后,聚居着天南地北的五湖四海人。那些居民们虽保留着不同的习俗,可是却喜欢模仿上海人:每天拖地板,也挂花花绿绿的窗帘,并纷纷托人从上海带来时新衣衫。赣南多雨,年青姑娘出门,手持一把沪产自动弹簧伞,蔚成一种时髦。

矿区的上海知青们生活在这样一种众人艳羡的氛围中,很有自豪感,可是却也赶不走屡屡思乡情绪。每天清晨,当我被对门人家饲养的大公鸡啼醒的时候,听着左邻主妇对孩子的呵斥声,右舍男子的挑水劈柴声,便情不自禁的想起上海闹市区的一条弄堂。那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弄口的饮食店因为经营美味早点,每天清晨总是很拥挤,特别是想起那令人馋涎的小馄饨,便会让人止不住倒吸口气,仿佛已尝到了那鲜美的滋味。

夕阳西下,随着家家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夜幕降临了,山前山后便逐渐亮起了灯火。那一盏盏点缀在沟沟洼洼的灯火,总令我想起南京路上的霓虹灯,多么的耀眼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记得矿区新建的综合商店开张时,大家都赶去凑热闹,我也拥在其中,在人们兴奋于那些众多的新商品里时,我说起上海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及淮海路商业街,在女人们惊羡不已的啧啧声中,我叹了口气,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上海再好,已经不属于我。

如今我已回到上海,上海又展现在我的面前。面对日新月异、更加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反倒淡然许多。有次去参观郁金香花展,我竟索然无味,觉得那些精心培育出来的名花,虽然娇艳高贵,却不及以前在山区常见的映山红亲切自然。

那时我每天要从山边小路来回几次,路边潺潺小溪旁长满了鲜艳的映山红,小溪随着山路而蜿蜒,映山红又随着小溪而蜿蜒,连绵不断,山路似被镶了两条鲜艳亮丽的花边。远处山坡争奇斗艳似的挤满了丛丛映山红,向阳的一面全被山花染红了,气势壮丽无比。

在江西那个封闭的山沟沟里,几乎日日思念着上海。如今回到上海了,却又常常惦念起了山沟,这是怎么回事啊。有时候想想,人就是这么怪,真的。

1998年4月12日

工厂倒闭后我考了导游证,作导游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知青阅览室

李薇薇:一次半道截车引发的血案
刘培明:竹子开花了,"一打三反"在商南
石明诚:上海知青在延边的历史记忆
1967年六千长沙知青大逃亡始末
叶志杰:我可能是全国年龄最小的知青
女知青春节回家探亲记
常露莎:知青年代的“春运”往事
两个女知青的艰难回京之旅

李泽骏:从延安到北京奔波跋涉的探亲之旅

孙维真:春节前我被派回南京城里"偷粪"

龚凤乾:和林格尔,我心中永远的第二故乡

张立生:“难以克隆”的知青婚礼

石伟波:一波三折的招工返城

王虹:插队的日子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