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记丨刘福泉:​小巷深处的记忆

刘福泉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刘福泉,生于1950年,66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下乡插队,1978年返城进工厂,1988年医院后勤管理,1992年苏州市外办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工作,2010年退休。

原题
小巷深处




作者:刘福泉


高墩墩



五六岁时,我家从苏州吴趋坊搬到五爱巷五号,由一条小弄堂进去,右面是七号人家的高围墙,左面是近两米高的高墩墩,乱砖砌的墙体。进门就是一个院子,我家就住院子的右面,朝南两间,一间房间,一间吃饭、烧饭间,后面同七号的高围墙之间是一条一米左右的夹弄。


院子里有一眼水井,水质清冽,吃水、洗衣都靠它。对面有一个一米多高的花坛,植有一丛蔷薇,每年四月,粉红色的蔷薇花含苞绽放,层层叠叠,煞是好看。其余空地上散有几株小树,时到夏天,墙脚边开满了凤仙花,红的、粉红色的、白色的,争奇斗艳。


此房租金每月五元,后来,租房“公私合营”后就由房管所收取。房东人称陆师母,同女儿、外孙女住在一起。她家住在里面,进去右面是一副两眼灶头,中间是过道,旁边隔了一间储物间,左面进去是客厅,两面是两个房间,再过去是一个天井,种一棵黄杨树,有一眼水井。她家原来是做眼镜生意的,男人脑溢血死后就靠吃老本度日,家中有点老货的,曾送我一方水晶图章,至今尚存。


我家在此住了十来年,差不多童年、少年时代都在这里度过。高墩墩从五爱巷直到周五郎巷,北狭长,南宽大。1958年大炼钢铁,高墩墩上建起了小高炉,砖墙十不存一,变成斜坡、通道。那时家家都把家中的铁器交出去炼钢铁,甚至于把窗户上的铁栅栏都拆掉了。我们小学生也响应号召,每天敲缸甏砂交给学校,说是用于砌小高炉。


大炼钢铁结束后,逐渐有一些苏北人在高墩墩造屋定居,还建了猪棚养了十几只猪。再后来,高墩墩扒掉后建起了几幢五层高的住宅。高墩墩移除中,未听说有墓葬,那当是历代建筑垃圾、瓦砾堆放所致。此类高墩墩那时苏州城内还有不少,印象中养育巷东面的一条支巷中有一个;专诸巷同高墩弄转弯处有一处,而且比较高,上面还住了人。石路三乐湾有弄名南高墩、北高墩,其时当也有高墩墩的。


小荒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苏州有两处地方叫小荒场,一处位于石路原新华电影院附近;另一处位于宝林寺前原宝林寺。石路小荒场西接阊胥路,没有大门,是敞开的;东通南濠街,推开一扇小门,走下三四级石台阶就到南濠街了。其实当时一点也不荒,南面有两家戏院,北面有一家戏院,由于当时石路地区苏北人比较多,所以演出的以京、淮戏剧为多,而且以连台本戏为主,如《封神榜》《七侠五义》等。


苏州俗话讲“丘戏锣鼓多,丘人闲话多”,走近时锣鼓声响不绝于耳。那时戏馆散场前一小时,例可放人入内在后面空位观看,一次看“封神榜”,申公豹的头被割下,心急慌忙装上,但装歪了,成了“歪头申公豹”,还诧异这道具究竟是怎么弄的。


中间的空地还有不少摊贩,如剃头摊、小吃摊,还有卖拳头、拔牙的。鱼龙混杂,热闹非凡。宝林寺前的小荒场,原是宝林寺旧址,当时只剩大雄宝殿,亦已破落不堪,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拆掉后,由前门在天库前的民间工艺厂造了一座厂房。其余部分一直荒着,慢慢的有了一些平房,我外婆有一个亲戚住在那里,称荒场浪舅姆家。此小荒场偏居小巷深处,除附近居民外,知者寥寥。

           

摇会



旧时苏州小家小户平时收入不多,家中积蓄比较少,一旦急需用钱时就尴尬了,亲朋好友的家境也差不多,爱莫能助。此时一种民间自发的既有借贷,又有储蓄性质的“摇会”便应运而生了。此是由急需用钱的人出头发起,纠集若干有条件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来会出资,一般数额不大,每月三五元钱,不超过十元。大家聚在一起,按2、3、4……写下若干纸条,折成一小块,放在瓷盘里,再拿一只饭碗倒扣盖上,然后双手握紧上下摇动,此即所谓“摇会”。拿开碗后每人取一纸块,打开后记下数字,即按照上面数字依次按月收钱,第一个月例为发起人收钱。因多为互相信任之人参加,绝不会发生纠葛,到最后一人收钱后即自动结束。此种“摇会”,本就在暗中进行,至六十年代过后基本就绝迹了。

         

马车



上世纪五十年代,苏州公共汽车不多,从城里到虎丘只有一个五路,所以还可以选择乘坐马车,马车起点在石路阿黛桥(也叫鸭蛋桥,苏州话同音)。马是老马,步履不快,但很平稳,马屁股下面有一个布袋,是接纳马粪的。我年幼时坐过一次,两个座位在后面,坐在上面觉得很好奇、开心,前面坐着赶马车人,手里举着一根马鞭,有时还要吆喝一下。


那时一过留园路,到达虎丘路后,马路两旁都是农田,一派乡村田园风光,一望无垠。到达虎丘时,马儿自己就会停下来,车费一角钱。后来石路越来越闹猛,不适宜放置马车,起点就搬到现留园路和桐泾路转弯角子处,即园外楼饭店对面,那时围墙里面是一块空地,正好适合放置马车。留园路当时人称留园马路,至今家中老人还是这样称呼,大概同马车不无关系吧。

 

捉才唧



小时候,每到夏秋季节就要去捉才唧(即蟋蟀)玩。那时,苏州城里空地比较多,老房子也都带有院子,泥地、砖堆随处可见,这正是才唧的藏身之处,听到“㘗㘗㘗”的鸣声,翻开砖块,就有才唧跳出,这时用双手作捧状即可抓住,也可用专用工具,即有长柄的半圆形网罩,按上去即可。预先带好一些竹筒,上面锯一条缝,捉到才唧后即放进去,筒口抓一把草塞住。简单一点的就用纸卷成筒状,两面塞进去封着也可以。


有时我们也会结伴去郊野捉才唧,那时石路往西不远,到朱家庄就是农田了,那里才唧多,更容易捉到。那时,西中市泰伯庙桥是自发的才唧市场,有买卖才唧的、有斗才唧玩的;也有卖才唧罐头的;有大人、也有小孩,热闹非凡。才唧以其尾部的刺多少辨别,三根的叫三枪是雌性,没用;要二根的,叫二枪,这才是斗性强的才唧。才唧头方且大的叫棺材头才唧;头稍带红色的叫红头;双翼下有金黄色点的叫麒麟,属于比较勇猛的品种。还有,才唧体色黑又亮的为佳,才唧头上的直须必须完整,属于品相比较好的。


养才唧的是才唧罐头,也叫才唧盆,一般都是澄泥做的,圆形者居多,里面放置一小盘储水,考究的还放一个弧形的小房子,这些东西苏州陆墓都有出产,当时到处都有出售。


斗才唧时,将两只才唧放在一个罐中,盖上盖子,谓之服盆,然后再打开盖子,用才唧草的须轻轻碰触,以激发它的斗志,使之牙钳大开,狭路相逢勇者胜,胜者双翼抖动,㘗㘗鸣叫,败者掉头避开,或跳出盆外。


捉才唧、养才唧、玩才唧,是我们童年时代重要的娱乐活动。


孵混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家庭条件所限, 不能天天淴浴,一般是三四天洗一次,天气稍暖可以在家中用浴桶淴浴,天冷就吃不消了,只能去混堂(浴室)。苏州旧有“七塔八幢九馒头”之说,其中馒头即谓混堂,因其浴池顶为穹顶,开有天窗采光,形似馒头,故名。


其时浴室遍布苏城,所以淴浴也方便。浴室布局大致相同,以浴池为中心,一面墙后是炉灶,热水管道通往浴池。浴池居中,池边是通道,三面约三尺宽的池边,人即坐在上面洗浴,池水下还有一道坎,可以再坐下去泡浴,水可及胸部。靠墙一小池是六十度左右的烫水池,上面有很多小格,并有移动的盖,平时盖上,以策安全;有人喜欢用烫水烫脚丫,便可自行打开;另外,其烫水微微流向大池,使大池保持相对水温。浴室另一面有一个门,通向外面的洗头室,一排洗脸盆,后来全部改为淋浴喷头,洗头室三面有门,分别通往三个休息室,其名大致为茉莉厅、桂花厅、海棠厅或长江厅、黄河厅、珠江厅等。


文革中大多改为延安、红旗、东风等,文革后又恢复原名。浴室一般每天中午十二点钟开门营业,那时进去一池清水,洗浴自是惬意。浴资相当时间一直是一角二分,如要擦背,须预先买好竹筹,忘带肥皂,也可当场买一小块,那时我们洗浴不用香皂,都用光荣牌洗衣皂。


浴罢,除有急事者,一般人都会在休息室躺一会,待头发干透后再走;有人甚至小睡一会再走。外面天气冷,浴室比较暖和,也有人结伴几人洗浴后躺在床铺上天南地北大攀谈,如有需要,服务员也可代去外面买汤面、生煎馒头、馄饨汤团等,看着付一点脚步钿。另外,还提供扦脚、挖鸡眼,敲脚膀等服务,此即为孵混堂。


当然,等待淴浴的人多,铺位紧张,服务员会接连丢热毛巾,拎得清的人知道在催动身了。浴室洗浴,大汤大水,热水泡泡,出一身汗,老硍彻底搓光,觉得浑身舒服,走到街上有一爽的感觉,现在在家中天天洗浴,却全然没有了那种味道。

                           

烧狗屎香



苏州旧俗,每年阴历七月三十例烧“狗屎香”,至时天刚断黑,每家每户即燃烧棒香,相隔一手依次插在门前路边或墙脚,是时整条街巷两旁形成两条香火长龙,连绵不断,气势壮观。小孩则拿着棒香,挥舞双臂,兴奋不已。大人插棒香时念念有词,无外乎南无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此俗苏州独有,一说是悼念元末张士诚,当时张自称“吴王”,国号“大周”,定都苏州,其踞苏州十多年中,保境安民,轻徭薄赋,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的,惜后为朱元璋所败。张士诚小名“九四”,烧“九四香”,也称“九思香”,是吴地百姓对张士诚仁德的怀念,以后以讹传讹,称为烧“狗屎香”。


另一说是七月三十为地藏王生日,烧香是祭祀地藏王菩萨。不管怎么样说,只要真正为民做好事、保佑一方平安,老百姓心中有数,都会感恩戴德,心怀敬畏之心的。


时代变迁,此俗六十年代过后即慢慢绝迹了。苏州城内汤家巷有大九思巷,一面通乌龙巷;小九思巷,一面通王洗马巷,则不知同张士诚有否关系。

                         

冬酿酒



苏州旧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民间谓“有么吃一夜,姆没就冻一夜”,所以家家户户都要烧点小菜,买点熟食,先过节敬敬老祖宗,然后大家高兴的聚在一起吃喝。喝的酒是苏州特有的“冬酿酒”,是用纯糯米酿造的,而且每年只有这个时节才上市。


冬酿酒有两种,一是“老白酒”,颜色偏白一些,一角六分一斤;另一就是正宗“冬酿酒”,色泽稍黄,飘有桂花,稍有甜味,很好上口,女人、小孩都能喝一点,一角八分一斤。


当时冬酿酒没有瓶装的,都是到南酱店零拷的,量具叫“酒提子”,大都是竹筒做的,一根长长的柄,有半斤的,有一斤的。沉到酒甏中,放平、快速提起,折转倒入漏斗灌进瓶子。


卖油的量具叫“油提子”,用黄铜皮做的,圆柱形,有一两、二两、半斤、一斤,不用时可以叠在一起。后来改成气压式,标尺上有十个孔,对应各个斤量,插一根肖子,然后拉起压阀,轻轻压下,油就从上面的放油口出来了,这样觉得方便、快捷多了,斤量也准足,慢慢的“油提子”就淘汰了。


现在“冬酿酒”每年都上市,大都是瓶装的,但太监弄的“元大昌”酒店仍有零拷的。


糖年糕



过年时节,苏州旧俗总要做点糖年糕,意谓高高兴兴、甜甜蜜蜜。自己做实惠一点,多做一些,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可以赠送一点。


其实也很简单,准备好一定比例的糯米粉、粳米粉和白砂糖,充分拌匀,然后在蒸笼里铺上纱布,将其倒入,放入沸水锅中蒸,待糕粉呈玉色时倒出,稍冷却后,通过反复揉、压,使其细腻、光滑,最后捏成一条扁长块,撒上一些桂花,切成一块一块就好了。刚做好的年糕韧皱皱、甜味味的很好吃,充分冷却后便硬张了。


年初一早上,苏州人例吃小圆子,放一些糖年糕丁块,觉得更加好吃一点。也可切成薄片,在鸡蛋液中浸一下,下油锅中煎后吃,则更为软糯香甜。


那时家中没有冰箱,为防糖年糕发霉,将其放置在米缸中,到二月二还可用作撑腰糕吃。现在过年时节吃的东西太多了,糖年糕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到糕团店买一点尝尝就可以了。

                         

小书摊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正当童年时代,我们的业余读物就是连环画,当时称“小书”或“小人书”。那时剃头店中一般都备有几本,供等候者翻看,聊解无聊。而真正能看到更多书的是到处都有的“小书摊”,我家附近吴趋坊中五爱巷、周五郎巷之间就有一家,是朝西的一个门面房,大约七八平方米,一排四扇象门板大小的书架,两扇之间有铰链,可以合起来,不沾地方,还可上锁。书架上钉有木条,上面放置小书,书前面拉一根纱线,可以挡着小书,不致滑下。


每本小书都用牛皮纸包裹,书脊用腊线扎紧,封面用毛笔书写书名,或者干脆将封面撕下再粘贴在上面,这样经过多次看过也不会磨损、起角和松散。


摊位中放有几只小凳子,坐看一分钱两本,出租一分钱一本每夜,不用办借书卡或押金。摊主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很和善,有一次我租书后隔天忘了还书,一星期后才忐忑不安的去还书,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当时更多的是流动书摊,书架靠在墙边,放几只小凳子,收摊时合上书架扛上就走,差不多每条街上都有这样的书摊。


记得有一次,外婆叫我去买香豆腐干,给了一角钱,我把豆制品劵夹在纸币中就出门了,当时豆制品票每人每月三张。我准备到玄妙观去玩玩,反正玄妙观西北角有个菜场,可以买豆制品。玄妙观大殿西侧露台有个小书摊,我就在那里看了两本书,然后给钱、找钱。跑到菜场,却发现豆制品劵没有了,再回到小书摊,摊主也不认账,只得泱泱而回。


初时,小人书的版本以民国时期的版本为主,内容以武侠、战争的居多,比如《封神榜》《七侠五义》《西游记》《岳飞传》等。人物造型丰满,线条流畅,风格古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是连环画创作的鼎盛时期。优秀从业画师众多,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所绘人物清新自然,背景细腻入微,令人耳目一新。主要作品有《红楼梦》十九册、《水浒传》二十一册、《三国演义》六十册、《岳飞传》十五册、《西游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十册、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十二册)、《东周列国故事》三十册、《西汉演义》十七册、《杨家将》五册等。


此外还有《聊斋故事选》《说唐故事选》《包公探案故事》等。单册的小人书更是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有根据戏曲改编的、有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有根据古典小说改编的,其中不乏珍品。小人书图文并茂,在接受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小人书可以说是童年的启蒙老师,受益匪浅。


2020.4


刘福泉专页

苏州古城吴趋坊的童年时光

骑上一辆凤凰18自行车,如在梦中

我在苏州园林里"自学"终获大学文凭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城记

邵学新:汉口楚善里

孟国庆:我也说说上海人

1970~80年代上海弄堂生活掠影

成曾樾:北京胡同的旧貌新颜

陈原:北京,北方的一座孤岛

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五百年卧虎藏龙

侯振华:一座让人思绪万千的院落

林晨:也说大同的古城新造

易中天:北京人和上海人为何互相瞧不起?

易中天:成都人的花样活法

乐观是四川人的根性

爱上重庆,只需7个瞬间

杨劲桦: 梦里颐和园

李晓斌:带你去西单的那堵墙再走走

余浩:北京的老百货商店

余浩:北京最后的副食店

河北省会:从保定迁到地球最大的庄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