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五届丨黄肇炎:三线国防厂伙食没油水,一顿要吃六两饭

黄肇炎 新三届 2020-10-1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黄肇炎,1943年生,籍贯上海,出生地四川合川(今重庆市合川区)。1962年考入重庆大学机械系(五年制),1967年毕业。后长期在云南三线国防企业工作,曾任总工程师。1987年进入昆明市自来水总公司,退休前任昆明市给水工程设计院书记、副院长、高级工程师。著有长篇回忆录《嘉陵旧梦》(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有文章在《老照片》发表等。


原题

三线国防厂的伙食




作者:黄肇炎 

 

我是重庆大学机械系1967届毕业生,由于文革的原因,到1969年1月才分配到云南燃料一厂工作。这是一家隶属于云南省国防工办的,生产雷管、底火和手榴弹拉火管的三线国防厂。按照毛泽东“靠山近水扎大营”的指示,和林彪“靠山,分散,进洞”的要求,工厂建在陆良县的深山沟里,不单远离城市,连和附近的农村都隔着好几公里。厂里除了有一间简陋的小卖铺卖品种少得可怜的生活必需品外,没有任何社会服务。什么餐馆、小吃店等都是没有的,公家不办,当时也不准私人开。


我那时还是单身职工,只能在食堂里吃饭。大食堂是一座砖柱土基(坯)墙瓦顶的建筑,有30多米长10来米宽,兼用作开大会的会场。北头隔出一大间作厨房,隔墙上开了3个一米见方的窗口作打饭用。食堂另一头垫高约一米作开会的主席台,两侧有几步台阶供人上下。食堂里没有桌凳,空荡荡的。人们打好饭都是一边吃一边走着离开。


工厂那时还在基建阶段,粮食定量比较高,叫做“吃基建定量”。除了锻工、铸工、锅炉工每月是45斤外,其余不分干部工人,不分男女都是42斤。大多数人都吃不完,就连我这样饭量较大的人都可以有结余。吃饱是没问题,问题在于吃不好。


掩映在群山里的生产车间


早餐基本上天天卖稀饭,下饭菜是豆腐乳,云南叫做“卤腐”。还有白糖,云南产糖,白糖比较多。都是要收饭菜票的。


厂里有许多人不吃早餐,食堂卖稀饭打饭的人不多。我问过厂里的青工为什么?他们说:“那个稀饭,不吃不饿,吃了倒饿!”我一想,也有点道理。经过一夜的消化,胃已完全空了,即使不吃早餐,感觉有些麻木,好像不太饿。而稀饭比较清薄,到10点11点钟已经消化完了,饿的感觉确实更明显。但我是要吃早餐的。除了偶然起床晚了,来不及打饭以外。早餐偶然地卖馒头,这时职工们就来劲了。只见他们用尼龙网兜,一买就是一兜,有几公斤吧?山沟里没有什么糕点,用冷馒头蘸白糖吃,有一点像糕点的味道,这是他们喜欢馒头的原因。


食堂早餐大约一个月卖一次米线,这时就热闹了。人们头天就会互相转告:“明天早上卖米线!”连那些平时不来打饭的家属也都来了,拿着铝锅饭盆,排上数十人的队。米线有剁肉加酸腌菜炒的“帽子”,味道不错。对于当年山沟里的人来说,这已是一种难得的美味,所以有那么多的人来吃。如果起床晚了,那就买不上了。所以遇到卖米线,我这样的人可能连稀饭都吃不上。


中、晚餐是大米饭。陆良县坝子大,水田多,不吃杂粮,都是吃大米饭。打饭很简便:排队,把饭票交给炊事员,说要几两饭。炊事员手拿两个镀锌铁皮做的上大下小圆台形的饭瓢,大的堆尖是5两,刮平是4两。小的堆尖是3两,刮平是2两。那时1两饭是2分钱。陆良大米带点枣红的颜色,品种不是太好。饭里碎石较多,经常会被细小的石子儿磕着牙,要吐半天。


菜肴是素菜,每餐只有一种菜。山沟里的蔬菜品种极少,食堂里基本上只有白菜、苦菜、萝卜,一年到头就是这三种。我在食堂吃了近十年饭,可以说百分之九十几都是吃的这三样菜。偶然地卖炒莴笋,炒洋芋,那就是难得的细菜了。什么是苦菜呢?就是不长菜头只长茎叶的青菜,带点苦味,在云南就叫做苦菜。一份菜收5分菜票,遇有莴笋、洋花菜等要收1角钱。


我的饭量大,中晚餐要吃5~6两饭。即使这么能吃,每月也只能用上十几元的饭菜票。记得很清楚,有一个月才用了13元伙食费,也即是13元的饭菜票。你想要多用也是用不掉的,因为没有什么贵的菜。由此可以想见我们的伙食多么糟糕。


大锅菜炒得很马虎,调料只有盐和煳辣椒。在锅里闷着,白菜苦菜就没有了青绿的颜色,变成类似四川煮猪潲的暗黄绿色,也带点猪潲的溲味。


如果运输任务紧张,派不出汽车拉菜,或者没有联系到货源,食堂里就没有菜吃,那么只有用卤腐下饭。这样的事时有发生,最长的一次,曾经连着3天吃卤腐拌饭。云南的许多县都会做卤腐,食堂里也经常都存储着好多罐。价钱便宜,5分钱一块的卤腐可以下两三餐饭。


那时每月供应半公斤(云南除粮食外,其他物品都用公斤作计量单位)猪肉,分成两次吃。食堂里是把肉切成大拇指见方的块,煮在萝卜汤里,萝卜和肉都是白色。炊事员从部队转业,烹调水平差,弄不出什么花样。


作为我这样的四川人,哪怕想吃一碗在重庆最平常的酸辣小面,那都是办不到的。因为没有面条,更没有佐料,如酱油、醋、油辣椒等。


山沟里买不到酱油、醋,买不到辣椒面。每逢到外地出差或探亲都要买上几块固体酱油,巴掌大方方的块状物,就是盐加点酱色和鲜味剂,包装盒上印着广东庵埠某酱菜厂出品。味道比真正的酱油差得很远,只比没有好一点。后来市面上又有了瓶装的水解酱油,据说是用人头发用盐酸水解的产物。这种酱油特别鲜,但鲜的味道感觉不正常,多吃了使人反胃。后来这种酱油就不再看见了。


有一次,我出差时买到了一瓶镇江香醋,带回山沟,那就是很难得的宝贵调味品了。我请陆良人的青工从城里代买一点辣椒面,结果是假货,里面掺了不少米糠。把我气得要死。


当年的集体宿舍


长年累月吃这种饭菜,需要佐餐,只有买点卤腐。5角钱可以买到一口杯,吃上一段时间。吃饭时候,有熟识的人端着碗从门前路过,也会进来用筷子叼一块去。


我就想起了四川的泡菜,于是去8公里外的板桥公社所在地(现在叫镇)赶街,买来泡菜坛,买来萝卜等蔬菜。我的粮食关系在食堂,买不到定量供应的食盐。板桥杂货店里有海盐,不用凭供应证。海盐的样子像蚕豆豌豆黄豆大小的不规则颗粒,带着不少泥沙,呈棕黄的颜色。这种盐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买来后用开水溶解,静置一段时间,滗出上边的溶液装在瓶子里,下边的泥沙不要。我就用这种海盐饱和溶液加水和酒来做泡菜,做得很成功。


但很快就发生了问题。一是蔬菜来源,要到临近的芳华公社或板桥公社去买。光为了吃泡菜,经常跑几公里、十几公里去买菜,那样毕竟划不来。二是泡菜的清洁问题,四川人都知道,做泡菜需要特别注意,不能沾生水,不能沾油等。在集体宿舍里,有人就传开了:“小黄那里有四川泡菜,味道好得很……”于是张三打开坛子来一下,李四来一下,刚吃饭的筷子也不管,很快地泡菜就生花了。生花少还可以加点酒处理一下,严重时就没有办法,只好倒掉重来。


我还做过糟辣子——剁红辣椒腌生姜片。酸酸的,辣辣的,也很好吃。但同样很快就生花变味。几次以后,就没有心思再做了。坛子也被同宿舍的老转(转业军人的俗称)拿去做活酸菜(类似北方人的酸白菜)了。


遇到“五一”、国庆、元旦、除夕等节日,食堂会餐,有较多的肉菜。一般收一两元的菜票加几两饭票,换餐券。自由组合,8张票打七八个菜、一盆饭和一碗酒。因为没有桌子,就放在食堂的地上,8个人坐在自带的小凳上,围着吃起来。聚餐一般还包括在家吃饭的职工,这时食堂里就很热闹,可以看到几十伙人在喝酒、吃饭。也有时是各自打一份有几种菜肴的饭,各自吃自己的,这要看食堂临时怎么规定。我大多的春节期间都要回重庆探亲,这是为了多3天的假期,所以除夕的聚餐很少参加。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当年山沟里关于吃的情况。


有一次我和技术科技术员史鉴修去云南模具二厂(是我们同系统的生产7.62毫米枪弹的三线厂,我厂的底火为其配套)处理技术问题,事办完后已是中午,肯定要在这里吃饭了。模二厂也在山沟里,技术科的人去厂办公室领了来宾接待饭票,带我们到食堂,向炊事员交代了就走了。炊事员让我们在厨房的一间空房里等着,端来一碗菜——炒白菜,两碗饭,说一声:“你们慢慢吃吧!别客气!”


没有桌子,也没有凳子,我们把菜放在地上,端着饭蹲着吃了起来。因为我们是客人,炊事员也觉得不好意思,便拿了几个红辣椒,烧了烧,放在一碟盐上送来。还说着:“没有菜,这个给你们下饭。”从食堂的饭菜看出,各家工厂的生活都差不多。这就是那时到兄弟厂出差,人家接待我们吃的“客饭”。


1969年秋天,我在401(冲压)车间劳动锻炼,被抽出来参加蒸汽管道保温工程,就是干活。这是在厂区的野外,把安装在山野里的十几公里长的大小蒸汽管道用石棉瓦包裹起来,外面裹上保温混凝土,再刷上绿色油漆。那时正是火把果成熟的时候,豌豆大小的果实挂满了枝头,火一样的颜色,一片片地在漫山遍野里红得诱人。火把果,学名大棘,又叫火棘,蔷薇科常绿灌木。它还有一个俗称叫“救军粮”,可以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充饥救急。但这东西籽多肉少,一股酸涩的味道,不那么好吃。


到工间休息的时候,我就见一起劳动的女青工小马去采摘火把果,用手巾包回来,不停地往嘴里塞。我感到奇怪,心想再饿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因为我厂职工的粮食定量不算低。有人悄悄告诉我,小马怀孕了,住在集体宿舍,爱人在外地。因为反应强烈,想吃点酸东西……女人怀孕了,竟连这么一点极普通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只好吃火把果。说起来真心酸。


我厂有一块天然大草坪,我们这些足球爱好者划了一块标准足球场,用钢管焊制了两个球门架,安装了起来。自发地成立了一支业余足球队,水平还可以。在1973~1976年的一段时间,驻陆良的解放军空军星期天很喜欢来厂和我们踢足球,一来就是开一辆卡车,拉着20来名军人。当兵的都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在部队生活也很枯燥,所以就经常来找我们比赛。


那个时候,号召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解放军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踢完球后,厂里总要招待吃饭吧。所谓的招待,就是和我们一起在食堂里,蹲在地上,吃大锅炒白菜和大米饭。有一次,炊事员抓了一把豆腐皮掺在白菜里,我们就感觉比平常的菜好吃多了。


我们这边是秋风扫落叶,很快就吃完了,但见军人那边好像吃得非常勉强,随便扒拉几口就不吃了。次数多了,才听说他们飞行员一个月的伙食费标准是90元,地勤人员标准是25元,难怪要嫌我们的饭菜太差了。当时我们这里二级工的工资加粮贴才42元,就要养家活口了。


长时间没有肉吃,有一天欧阳华(重庆791厂调来的技术员)来约我,找龙潭村的羊老倌(云南人对放羊人的称呼。其他有马老倌等)买羊。这放羊的老倌放有30来只羊,每天早晚都要从车间路过。欧阳出面讲好,买了一只老羊,价钱为5元。因为羊是生产队的,只有要淘汰的,老得不得了的羊,老倌才敢卖。


羊是我杀的。用一只脚跪在老羊背上,把羊压倒在地,左手抓住角,把羊头仰起来,右手拿菜刀,对准脖子用力一刀,血流了出来,羊挣扎了几下就死了。然后剥皮,切肉,煮了一大锅。可惜的是羊太老,味道不好,嚼起来像草一样。但毕竟是荤菜,多少有些肉味。


1971年秋天,我厂的老技术员高守山和李承民到外地出差,回来时经过南宁。办完事后,在街上找了一家饭馆吃饭。一看是饺子,而且是肉馅,高兴得很。便要了1斤。吃完后觉得还馋,又买了6两,仍然吃完了。再要4两,也吃得精光。那位女服务员很奇怪,怎么这两个小老头这么能吃?便问:“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呀?怎么肚子饿成这样?”他们说:“我们那保密厂在云南山沟里面,难得吃到饺子。”


回厂后,把这事讲给我们听,讲得津津有味。他们说,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这么能吃?老高50多岁,西安人,个子黑、瘦、高。老李河南人,40多岁,中等身材。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确实吃不了这么多。他们都是北方人,在山沟里长期缺乏油水,也很少有喜欢的面食。一下子看见了肉馅饺子,那个馋劲,2斤肉馅饺子,轻轻松松地就吃下去了。那时在昆明市还不容易吃到肉饺子。这就让我有了一个印象:广西的生活比云南好。


我也是很能吃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拿着大号铝饭盒去打饭,这天晚餐的菜是炒莴笋。青青的笋片,算是难得的细菜了。我就打了6两饭和一份炒莴笋,一边走回宿舍一边吃,吃完觉得没有饱。于是又回到食堂,再打6两饭和炒莴笋。回到宿舍,把饭菜全部吃光,这才感觉差不多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二次一餐吃下1斤2两饭(上一次是在农村“四清”工作队的时候),所以留下的印象比较深,现在都还记得。


有一次出差,是在冬天里。到了曲靖,要等下午去昆明的火车。中午时分,肚子饿了,吃什么呢?我走到城中心的人民饭店,这是当时曲靖最大的一家饭店,有两层楼,店堂很宽敞,桌子很多。进去一看,哟!厨房里有砂锅白菜,一大排小砂锅,座在相配的灶孔上,冒着热气。顿时我就觉得寒气减退了不少,身上也就热乎了起来。就决定:吃砂锅白菜!于是,五两饭,一个小砂锅端上桌来。菜里有几片火腿、几片瘦肉,几个肉丸子,几块豆腐,煮得很软的白菜,还有很鲜很烫的汤,真是一餐非常满意的中餐!价钱也不很贵,砂锅白菜6角,饭1角,总共7角钱。这餐饭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以后我凡是到曲靖,一般都会来这里吃它的砂锅白菜。


1985年10月与周孜仁合影


有一年的秋天,我的老朋友、老同学周孜仁从昆明来山沟看我。山沟里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就陪他到七公里外的莲花田水库去玩。水库在群山丛林的环抱中,我们饱览了秀美的湖光山色。云南还在雨季,刚下了雨,空气特别潮湿,也很清新。


回家的时候,我们走在山林中的小路上,我就在犯愁——老朋友、老同学大老远来,不要说招待,现在问题是家里连下饭的菜都不够……路过一片山岩,忽然间,看见岩石的低凹处长着一片黑糊糊、湿漉漉的东西。哦!有了,那是地木耳。我紧脚快步地走到岩石边,轻轻地把地木耳剥下来。不一会,就剥了一大捧,用报纸包好。


地木耳,又叫地皮菜、地衣、地皮菌,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可以食用。回家后,拣去其中的杂草、树叶,洗去泥沙。然后从坛子里抓了一把腌咸菜,和地木耳炒在一起。晚饭时,老周吃着地木耳炒咸菜下饭,说:“我以前还不知道这个东西。好吃,味道还不错。”


几十年后,我们在一起闲聊,老周还深情地说起当年在山沟里吃地木耳,给他留下的难忘的印象。


厂办有托儿所,设大、中、小班,接收职工的小孩。那时的产假是56天(包括节假日、星期日),只要产假结束,家里没有老人带小孩的就要往托儿所送,一直到上小学。外界的托儿所一般每天给大中班的小孩发糖果糕点,一是适当补充一点营养,另外也为小孩解解馋。山沟里的托儿所没有这个条件,阿姨们只有两样东西给孩子吃,一样叫做“黑咸菜”,另外一样就是卤腐(豆腐乳)。黑咸菜就是云南的玫瑰大头菜,是用酱腌制的,黑颜色,特别咸。切成指头大小,每个小孩发一条。如果遇到吃卤腐,就每个小孩发一小片纸,给刮上指头大小的一丁点卤腐。左手巴掌上托着,右手用一根小竹棍(那时市面上还少有牙签卖)挑着吃。这就是每天托儿所的点心。


托儿所的儿童节


直到1980年后几年,我的女孩上托儿所,都还是这样的情况。回家后问她今天吃的什么?她就说:“吃的黑咸菜。”或者说:“卤腐。”这样的食品哪里谈得上营养,只能是哄哄小孩。 


(原载《老照片》101辑,2015.06出刊。有补正。)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延伸阅读

1968年的肉菜供应




这个通知上的猪肉和蔬菜价格,的确有几分甜蜜。哪位看官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什么单位,才能提供如此亲民的优惠价格呢?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三线系列

李南央:献给“三线”的青春
我们在美国人眼皮下建军工企业
那些大山沟的"三线",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加快建设大三线,让毛主席吃好饭睡好觉
逝去的"三线", 贵州都匀的"孤岛兴衰"
 高经建:山西铁路建设兵团的记忆
探秘816:中国最大地下核工程的前世今生
吴一楠:在清华绵阳分校迎接1970年代
华强北电子企业前世是贵州山沟军工厂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