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闵甦宏 2018-05-23

    

作者简介

闵甦宏,1956年出生,上大学前在贵州的三线军工企业工作七年。1978年1月至1982年1月,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工机械专业和流体机械和流体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习。1988年至1998年在深圳工作,1998年起在杭州工作。高级工程师,消防安全专家。现已退休,旅居浙江杭州。


原题

八八三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由两张间谍卫星照片说起



一、引子


说来也巧,我正想着如何开篇写一下记忆中八八三厂早年的景象,上个月,儿子微信告诉我,美国政府解密了一批早年卫星拍摄的地球影像,其中包括中国,并且可以在美国的公开网站上下载。


我感到非常好奇,赶紧打开他发来的链接,可能是由于网络封锁的缘故吧,怎么也无法打开那个下载网页。于是,只能从谷歌地球上找到八八三厂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36′33″,北纬26°14′08″),发给儿子,请他帮忙。几分钟后,他从美国给我发来了下面这两张卫星地图照片,告诉我,这里面就有我需要找的位置。


在电脑中打开照片,凭着近半个世纪之前,在八八三厂练就的识图本领,我很快就锁定了目标地,并标识了出来。在两张照片中,较小黄色方框内的就是八八三厂所在的区域,而那个较大的方框内,则是都匀市区。


说实在话,现在看卫星地图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在电脑上、手机上,通过谷歌、通过百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打开卫星地图,找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卫星影像,比这照片上的影像要清楚得多,而且还是彩色的。对准一个目标不断地放大下去,你可以看到屋顶上的瓦片、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海面行驶的商船、天上飞行的飞机、军港停泊的核潜艇。


谷歌地球的飞行巡航技术可以使地面上的事物看上去像从热气球上看到的一样。它的街道巡航技术使你甚至可以像一个行人一样,沿着你从未去过的街道闲逛,看到两旁的商店、广告、门牌号,甚至进入商店,看到货架上的商品和价格,看到别人餐桌上的饭菜…….


我们现在查看卫星地图,都希望它是最新的,恨不得能够看到现时现刻正在发生的情景,但是,使我对这两张照片有如此大兴趣的,却是标注在这两张照片上的时间。它们分别是“1967.12.17”和“1971.03 .25”!


也就是说,在正好50年前的今天,以及3年以后的3月25日,分别有一颗美国的卫星掠过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的上空。以平面扫描的方式,分别拍摄下了当时的地面影像。照片覆盖的范围长达120公里,宽约40公里!一直延展到黔东南的丹寨、雷山、榕江一带。


当时的我们在干什么呢?我清楚地记得,大概就在那个时期的某一天(或许就是那一刻呢),我们子弟学校的中学生和全厂职工一道,在一车间背后的一间小厂房内,听一位军管会的领导做“形势报告”(这是当时的一种向群众进行国家和国际形势教育的形式)。在报告中,他讲到了,美国间谍卫星的辨别能力已经达到了可以看清楚《参考消息》报纸上的大字标题!以此来向大家表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面临着多么严峻的国际挑战云云。


我们当时听到后,都感到非常吃惊。天哪!这我们在干什么事情,人家不都看得清清楚楚啊!


当然,后来他还说起了那段著名的关于北极和南极环境温度差异的论点,与我们的常识同样有着巨大的差别。这也使我们对他报告的来源或他的理解将信将疑了。


但是,做报告和听报告的所有人做梦也不会想到,当时,果真有一颗美国的间谍卫星就在我们的头顶上,拍摄着我们听报告的会场呢!


现在这张间谍卫星照片已经在我的电脑中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它,并在屏幕上将其放到最大限度。可惜的是,能够看到的仅仅只能够达到一个房屋、一条街道的轮廓,却无论如何看不清楚哪怕是一辆汽车,更遑论报纸的标题了。


为此,我还向儿子发难,是不是你发给我的只是你电脑上的截图啊?怎么看不清楚地面的人物啊!我们军代表当年可是说,那时美国的卫星是可以看清楚报纸标题的。


儿子回答说,那怎么可能! 你怎么可以什么都相信啊!


是啊!几百公里看清楚一个2厘米见方的字,那得是多高的分辨率啊!莫说五十年前了,即使是在现在,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美国锁眼12号,在近地轨道,最好的气象条件和最佳的时间下,拍摄地面影像的最高分辨率也仅有0.1m。也就是说,10厘米以内的实物,在照片上只能是一个无法细分的单色点。


我不知道是该庆幸美国当年的间谍卫星没有那么先进,使它看不到我们在下面正在努力制造着针对它的武器呢?还是该遗憾它的分辨率没有像我们军代表说得那样高,使我今天的故事没法更加精彩呢?



现在,我就将这两张照片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穿越回那过去的岁月,去回顾照片中发生的故事吧。由于照片有350MB之大,原图放在文章里是根本做不到的。截图在此就只能是一个形式了。随着我的描述,我会将大家感兴趣的部分在电脑中放大,然后再局部截图贴进来。


二、都匀


说到八八三厂,一定离不开它的所在地——都匀市。


都匀市当时是继贵阳市和遵义市之后贵州省的第三大城市。1966年开始,四机部(即后来的电子工业部)将它三线基地之一的〇八三基地的指挥机关和部分生产、研究和配套单位设在了都匀市和它周边的山里。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研究和制造着当时国内用于军事的最先进的电子工业产品,如电子计算机、雷达、卫星地面站、各种有线和无线的通讯设备,以及为人造卫星、远程洲际导弹等产品配套的部件。


都匀市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自治州的级别相当于地市级,都匀市则仅为县团级,而〇八三基地至少是与自治州同级的单位,下属各个单位都是中央直属企业,至少也都是县团级,基地指挥长更是军级干部。


虽然级别不高,但是,都匀市对〇八三基地以及下属的各个单位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无法分割的,因为,在那个非常困难的时代,我们所有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供应,都离不开这个小小的城市。 


将1971年3月25日拍摄的2号照片中较大的矩形框部分放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北向南蜿蜒流淌的剑江和46年前伴随在江边的都匀市。两座大桥连接起剑江的两岸,南边的那座就是著名的“都匀大桥头”。


以此为地标,顺着记忆的脚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桥头东南角的火车站和站房后那条笔直的铁路线。当时,凯里还不通火车,所以,〇八三基地所有单位的几乎所有干部职工,都是怀着新鲜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这里踏上贵州的土地,又分别进入各个单位所在的山沟里的。这里也成了远方的外地人离家最近的地方。凄厉的汽笛声响起,列车轰隆声越来越远,总能牵起大家无尽的乡愁。


从大桥北头沿剑江北岸向东走到底,那里就是当年贵州三线建设三大基地之一“第四机械工业部〇八三基地”的指挥部所在地和著名的龙潭口招待所,隔江可以看到古老的文峰塔。


如果照片分辨率如我们军代表所说那样高的话,我们本可以看到从市区通往各个单位的崎岖的山路上,来来往往跑着的解放牌卡车和车后扬起的滚滚灰尘。车门上特殊的标号“106-03”、“113-02”、“504-06”,甚至还有空军车牌标志“午5”等,代表着它们的所属单位八八三厂、四一九一厂、四五四〇厂、三十八所、三十七所等等。车上满载着各种物资,大到数十吨的设备,小到砖头、瓦片、螺丝钉。重要到各种代表当时国内最顶尖技术的国防产品,简单到副食品公司配给的猪肉和蔬菜。


剑江路和民族路的交叉口被称为“大十字”,这里是城市的中心。四角有国营百货大楼、民族百货大楼等城市的象征性建筑。从大十字往东走不远,便是“裤裆街”。因其为两条道路由一个共同点向不同方向延伸而形象地得名,真正的名字无人知晓。市民们总是那么喜欢作践自己居住的城市,如同现在北京人管央视大楼叫“大裤衩”、苏州中心大楼被苏州人称为“秋裤”、沈阳人把它的第一条高架路称为“土耳其(意指它又土又奇怪)”一样。从裤裆街再往前,便到了由一块块光滑的大青石板铺就,蜿蜒向上,街道两旁都是老式木结构房子的“石板街”了。


这几条街道汇集的地方,是城市的主要商业区域。在那个物资十分匮乏,消费能力极低的年代,说是商业区域,其实仅有极少的商店或商业,只不过集中了作为一个城市必不可少,而老百姓又不得不需要光顾的地方:买基本日用品的百货店,买服装、布匹等的布店,买肥皂、煤油、蜡烛、火柴等的杂货店,除了盐巴、酱油、苞谷酒,其他几乎什么也没有的副食品店,只卖一种像耐火砖一样颜色的饼干和一种可以用来敲核桃的月饼的食品店,一间新华书店,一间电影院,一间照相馆,一个邮电局,一个银行储蓄所,还有就是几间除了米粉和米饭,几乎没有东西供应的饭店了。


每逢周日,大十字旁会开来一辆辆各个单位接送职工或家属进城办事的敞篷大卡车。进城的人处理完必需日用品采购、储蓄、邮政等计划要办理的私事后,便也无所事事了。唯一的电影院没有电影好放而关着门;石板街口的新华书店里面除了毛选和《赤脚医生手册》、《机械工人手册》等为数极少的工具书以外,几乎没有图书供应,只有对面的那家工农兵饭店脏兮兮的店堂里在忙乱地卖着一毛钱一碗的米粉。胡乱吃几碗(好像没有人只吃一碗的)拌着红通通辣椒的米粉,填一下肚子,再顺便在街边捎带上一两根甘蔗、几把新鲜的蔬菜,便匆匆赶去乘车点候车了。错过了厂车就麻烦了,住店住不起,你很有可能不得不步行3~ 4个小时走回去了。


从1号照片上看,50年前的今天,都匀市区上空笼罩着云雾,这可是一个不详的征兆,说明着天气将骤然变化。


又过了整整一年,也是12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妹妹刚跟着妈妈从苏州来到八八三厂不久,黔南自治州在都匀市的体育场上举行群众大会,记不清是庆祝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成立,还是它的周年庆。为了营造气氛,给当时试图推翻革委会的造反派组织“四一四兵团”以威慑,州革委会通过〇八三指挥部,调集了当时基地在都匀周围正在建设中的所有单位的全部职工参加大会。


于是,各个单位动用了自己的车队,浩浩荡荡地把职工都运到了都匀市的体育场。我也随着父母开开心心地混在人群里。那个露天的场坝一下子都填满了。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口号声阵阵。那天大概是都匀市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也是冬季里难得的晴好天气,天气热得连单衣都穿不住。


然而,就在大会开到一半时,天空飘来了一大片云。大家都在庆幸云彩遮住太阳带来的一阵清凉,谁也没有感觉有什么异常,只有当时的老厂长黄健看到后,紧锁眉头说了一声“不好”。


群众大会结束后,大家又要排着队伍,敲锣打鼓地走到一里路外山上的州政府大楼前去表达祝贺。看着云层越来越多,越来越厚,老厂长一路上在催促着大家走快点,不要停留。完成仪式后,马上通知各个车间科室集结所有人员立刻下山,上车返厂。


一路上山风阵阵,温度在大幅度地降低,大家因为衣服穿得少,都冻得够呛。爸妈只能把我藏在身后以躲避风寒。因为山路崎岖,虽然只有十五公里的路,却要开足四十五分钟。等回到厂里,天快要黑了,温度已经不足10度。老远就看见9岁的妹妹一个人穿着单衣,站在车库坡道旁的小楼下,眼巴巴地在等着我们回家。


当天晚上,外面就冰天雪地啦!幸亏老厂长经验足,处置及时,我们撤得快,没有造成什么损失。据说,当天一些没有经验,动作慢的单位可就遭殃了。


这是我们三线企业唯一一次参加了地方上的文革运动,这次经历也使我们都对贵州山区天气的反复无常,一雨便过冬的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牛场


从都匀市往北,转向东,绕着山路再回南,经过花椒地、洛邦等地,就到了牛场。


贵州有很多地方都有牛场、马场、狗场之类的地名,其实,这是很早以前,分散在大山里的少数民族民众,在缺少对日期记录的情况下,对某一个地方是逢某一天(如逢2、逢5、逢8等)赶场的形象记忆。


比如说,某一天是赶牛场,过三天赶马场,再过三天是狗场,又过四天再转回牛场等等。


由于贵州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山民居住分散,距离城镇较远,交通又十分不便,出来一趟非常不易,于是便会在某一个相对交通中心的地方(一般也是乡镇所在地)定期设立集市。山民们约定俗成的赶场时间和地点,出售自己的农产品或山货,购买生活生产必须的盐巴、煤油、农药、农具、种子等必需品,进行物资的集中交易。久而久之,这样的场名便成了地名。但囿于人的步行能力,这样的地名仅限于一个小范围使用,于是,贵州就有了很多同场名的地名。


从 2 号地图放大可见,1971年时的牛场一带是下面这样的:


 从都匀去往丹寨方向的干线公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三岔口,向东分出了一条支线,这就是两公里多长,通向八八三厂的专线。专线的北侧是都匀茶厂和大片的茶园,当时这里是都匀监狱的一个劳改农场,但是,却出产著名的都匀毛尖。


南侧山坡上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那是牛场公社完小(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刚建厂时,八八三厂的职工子弟都要到这里来,与贫下中农的孩子们一起操着当地的方言,拖着长音,朗读《为人民服务》。


从三岔路口,沿着干线公路向南继续前行,就进入了牛场公社的地盘。在公路左侧首先看到的是只拥有一支连枪套都没有的驳壳枪的派出所。我们全厂的户籍事务由这里管理。每逢需要表示威风时,总能看到那个所长,很滑稽地用一根细细的绳子,挂在脖子上,绳子一头拴着枪把,另一头拴在枪管准星头上,任由枪在肚子上荡来荡去。使人怀疑他那支枪能不能打响。


紧挨着派出所的是建在高处的公社粮库,显然这里是公社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我们全厂计划粮食的供应点。当时,厂里还没有建粮站,每逢赶场或闲暇时,我和小伙伴儿们都要约着一起到粮库买米或面,用口袋称好背回去,相互比着看谁背得更多。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背米的负重能力从一次20斤,提高到了 30~40斤,到十四五岁时,能够一次背到80斤!


隔着一个水塘和公路,与粮库相对的,就是公社的管委会,一栋两层楼的木结构房屋。隔着粮库的南侧围墙,是公社的供销社,里面永远散发着一股混杂着煤油、农药、六六粉、肥皂等在一起的浓烈的气味。供销社前的这一段公路,就是商品自由交易的地方,叫场坝。


在赶场天,老乡们沿公路两侧摆卖着从周边山寨里挑来的蔬果、家禽、薪柴、山货等,我们就在中间走来走去,操着各种口音的本地土话,与老乡讨价还价。


说来,我们还得感恩当地的少数民族,因为在当时,在国内的绝大多数地区,个体自由市场都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而被禁止的,而唯有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政策,允许保留了赶场这种最原始的贸易形式。要不然,在计划供应根本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在山里面真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下去了。


当然,我们更关心的地方则是场坝另一侧下方,那两间普通的砖瓦房——公社生猪收购站兼屠宰场。那时我们所有人的计划猪肉都来自于那里。


每逢周日赶场天,大家早早地去场坝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拿一块砖头压着带去的一个破包或破筐,放在收购站的窗口代替人占位排队。排在最后的一个人负责看守前面的所有占位次序不受破坏,必须等到后面再来一个人,责任移交,他才能离开。好在大家都是一个厂的人,相互都认识,共同遵守这一不成文的规定。


那时,每个人每个月的猪肉虽然只有区区半市斤,但是这一天是否能够买到猪肉,除了与你排队的先后有关外,还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老乡前来公社交猪。


当时,农民们是不允许自行处置自己养的猪的。一户农民每养一头猪(当然,一般每户人家每年最多也只养得起一头猪),必须至少要向公社交售半头。农民必须把猪抬到公社的收购场来,由收购站按照毛猪价格收购并宰杀。


一旦远远见到有生猪抬过来了,大家便奔走相告,迅速集中到收购站。然后耐着性子,眼巴巴地等着杀猪的瘸腿老莫吃完饭,摸了嘴,在猪儿的哀嚎声中,拿他那把长长的杀猪刀,从脖子下去,非常准确地捅了猪儿的心脏,放出热气腾腾的猪血。又将气针插入死猪的四蹄儿处,用一把自行车的打气筒,将猪涨得鼓鼓囊囊,丢进烧着开水的大锅。接下来熟练地褪净猪毛、开膛破肚、取出肠肝肚肺、翻了肠肚中的赃物,再按规定剔除几块伞骨、朣骨,将净猪大卸八块。待交猪人割走自留的那份儿以后,剩下的丢在案板上,那就是可以凭计划出售给我们厂民们的部分了。


当时,可怜的农民们养猪并不能为了自己吃肉,而是为了换回一点购买生活和生产必需品的现钱,所以,他们往往只割回猪身上最肥的槽头肉(因为油多)和猪头(因为便宜),剩下最好的部分都留给了收购站。


大家吞咽着口水,一个紧接着一个递上肉票和现金,老莫准确地切割下规定份额的猪肉,挂在秤上几乎分毫不差。排在前面有更多的选择权,大家更多地喜欢肉多无骨的坐墩(屁股)部分,接着依次是前夹心、后夹心、肚腩和肋排。因为夹在肉里面的骨头是与肉一起卖的,不分价格,又同样算份额。排着后面的已经顾不上选择了,只图能够买到肉便可。即使到最后,可选的猪肉没有了,前后蹄膀和蹄脚部分也是无人问津的。虽然肉好吃,但买一斤肉来却有半斤骨头。这对于一个每个月才能吃到二斤猪肉的四口之家来讲,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接受的。


即使是这样可怜的计划,也很难保证供应。更多的时候,是一场赶到底,也没有见到一个交猪的农民,大家只得悻悻地回家,等待下一周。由此可见,那个年代,在人民公社计划经济控制下的农村生产力已经被压抑到了何种程度!


四、八八三厂概貌


在电脑上将这两张照片中的黄色小框放大,我们可以较清楚地分辨出当时的牛场公社的芭榔、高石坎区域,看到当时正在建设过程中的八八三厂。 



 八八三厂在〇八三基地的20多个企业中,是第一批开工建设的,也是最小的一个。当时职工总数最多时不足千人,再加上非职工的家属也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人。


从地理上看,八八三厂蜿蜒分布在一条山沟之中,连绵竟达数公里。从属于本厂的第一栋建筑到最后一栋厂房,步行需要将近一小时!整个厂区从功能上,以著名的“毛主席塑像”为界,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个部分。其实,从地形地貌上,这里也正好是全厂的分水岭。从集体宿舍下,灯光球场旁的那个马蹄弯直到大食堂型后面的大峡谷,接纳了全部生活区及其周围的水系,一直流到芭郎大队,而生产区及两侧山上的水,则会从厂区中间的洼地,流往高石坎方向。这不知是巧合,还是当时有意识的布局。 


整个工厂的建设工程以1968年为界,分为两期。1号照片拍摄时的1967年年底,正是一期工程全面建设的阶段。透过云层依稀可见,工厂的轮廓已经成型,道路已经通到了各处。


一期工程的厂房和住房以小而散为特点,环绕着厂区中间洼地四周的山边,建设了31幢占地面积各不足300平方米的小厂房;而职工住房和生活用房一共也就不足30幢,则更是以单层,少量两层的简易砖瓦房为主,夹杂着一些完全用油毛毡搭建的临时建筑,散布在“五七连”-“安装公司” –“灰平房宿舍”-“民工食堂”-“小卖部” –“灯光球场” –“集体宿舍” –“红平房宿舍”-“老汽车库” –“老食堂” –“招待所”一线。


可以看得出,关于三线企业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原则,在一期工程建设中,被不折不扣地执行。当时,确定这样原则的初衷,是要保证一是难以被敌人发现,二是即使发现了也很难被轰炸。三是即使被轰炸了也能够控制损失,并且不影响生产。很显然,这样严苛的限制条件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工艺布局是非常不利,甚至是无法满足的。


因此,在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的八八三厂二期建设,以及〇八三基地后期建设的新厂中,逐渐就放宽了这一限制条件,出现了比较现代化的高大厂房和居住人数较多的住宅楼房。从生产区的局部放大图可见,到1971年3月,2号照片拍摄时,工厂二期工程在生产区中间洼地上建设的5个车间的几幢大厂房已经全部建成,包括#1~#8楼、新的集体宿舍、新的大食堂和新的小卖部、粮站在内的二期生活建筑也都在建造过程中。


 为了重要设备的安全,在生产区甚至还花重金修建了一条几百米长的山洞厂房,可惜,由于当时的防水技术水平不过关,无法满足对于精密设备的防潮要求,最终这个项目报废。这件事儿当时也成了阶级斗争的一个专题,这是后话了。


这就是从当时的间谍卫星照片上反映出来的八八三厂、牛场和都匀市的基本景象,以及照片看不清楚,也无法体现的,我们在那段最艰苦的岁月中的基本状况。虽然,卫星照片的分辨率没有达到那位可爱的军代表夸大的那么高,但是,那时他所说的,我们的企业、企业的变迁、发展和活动完全暴露在“敌人”卫星监控底下的描述,却是真真实实的。


现在,“三线建设”已经成了历史,照片中的景象除了仍然保留着基本的地形地貌以外,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当年的八八三厂现在已经被名声乍起的“贵州茶博园”、民国影视一条街等风景点所覆盖,就连山下的芭郎大队也建成了规模庞大的“汉唐影视城”!但是,当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我们身边的人,以及我们自己所发生或经历过的一切,却都已经像这照片中的影像,永远留在了这历史的长河中。


2017 年岁末完稿于杭州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青工记忆

李南央:献给“三线”的青春

常树春:卖大公鸡的漂亮村姑

朱志宏:我从工人阶级自甘堕落为小资产阶级

朱志宏:害怕政治运动家人劝阻我报考文科

张德强:高考结束次日妻子生下胖小子

何砚平:一波三折我才考上人民大学

郑忆石:我看到考场赶出去一个作弊者

马申,他多要一张试卷把答案誊抄一遍

魏达志:艰辛的求学之路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张小雪:小学毕业考入大学的天方夜谭

侯建中:命运的魔术把车工变为法官

陈甬军:从检修工成长为一带一路专家

朱永慧:那一年,我和妹妹走进同一所大学

 陆滨芊:从前被教育不称霸如今到处小霸王

田警惕:从兵工厂考来,学成干一辈子老军工

 戴焕锦:厂里阿姨敲醒了我的高考梦

 李宜华:工友们帮助我高考都是蛮拼的

北京考生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夏晓虹:那一年峰回路转补录北大中文系

严明人:我被扩招进了北大法律系

蒋蓉: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

蒋国辉:一个矿工的高考逆袭

袁晞: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明瑞玮: 我被高考撞了一下腰

杜欣欣:我差点失去信心中途弃考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