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国丨何蜀:教育家马客谈与一本《校友录》

何蜀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作者近影

1948年生于重庆,祖籍河南。1964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出身”问题(父亲是“右派”)失去升高中权利,后做临时工。1972年开始成为正式工。1981年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做文史节目编辑。1989年参与创办党史期刊《红岩春秋》,后任副主编,职称编审。退休后致力于文革研究。


原题

教育家马客谈与

一本《校友录》




    作者何蜀



在母亲的遗物中,有一本她珍藏半个多世纪的校友录: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三月编印的《国立重庆师范学校校友录》。


这本校友录纸张发黄,开本不大,封面简陋,比现在那些豪华装帧的校友录显然差了许多,但内容却自有其特色:它既不按校友的名气、地位来特别突出某些“知名校友”,也不忽略那些已经退职离校的教职工或尚未在校读毕业的学生(我母亲那时只读了两个学期,学校随抗战胜利后的复员大潮迁回南京,要学生自己解决乘船路费,母亲没有经济来源只好辍学),总之,所有与学校有过教学关系的师生全都一视同仁地“榜上有名”。

抗战时期的国立重庆师范学校,坐落在重庆北碚嘉陵江边。校长马客谈(1894~1969),江苏六合人,是民国史上值得记载的杰出教育家。

《校友录》前边插页中的校长马客谈像

抗战爆发后,在首都南京及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战区的中、小学校因遭敌机轰炸而被迫停课。1937年12月中,马客谈与另一教育家李清悚建议教育部,“在后方设立国立临时中学,俾续弦诵。”随后,马客谈与李清悚、薛钟泰、刘奇、王万钟等教育家,率领在汉口登记并编组为三个大队的京(首都南京)、苏、浙、皖等地学生1037名(以后在宜昌又陆续登记编组了第四大队),在川江水枯船少更加上敌机轰炸的恶劣条件下,分批乘船经宜昌、万县辗转撤入四川,至1938年3月13日,各批学生全部到达重庆——这一悲壮的战区中学师生撤退经历尚未见到详细的记载。

1938年9月,马客谈受聘主持了这所各科齐全的师范学校,先名国立第二中学师范分校,1940年3月由教育部颁令独立设置,定名为国立重庆师范学校。学校设有普通师范科、幼儿师范科和音、美、体师范科,加上保育训练班和短期培养师资训练班,还有在镇外山村开辟的家庭教育实验区,成为培养各种师资人才的摇篮。
  
《校友录》插页中的学校照片,其中的乐观院,即音乐师范科与美术师范科的教学楼,母亲他们一些老校友晚年自办的校友通讯简报就起名《乐观院》

马客谈给学校定下的校训是“良师兴国”。他认为“有了优良的教师,才有优良的民族”,良师可以培养教育出众多优秀的学生并影响整个社会,从而使贫弱的中国振兴起来。因此,他把教师称作“民族的乳娘”。马客谈亲自为国立重庆师范学校写了校歌歌词(这歌词连同歌谱是母亲他们一些老校友在晚年回忆写出来的),这首激昂奋发的歌曾激励着师生们度过艰苦的抗战岁月:

我们追随着抗战建国的中央,

弦诵在天府之邦。

耳听到嘉陵江流怒吼声的激昂,

沸腾爱国的热血满腔。

认识清时代正紧张,

一心要学做民族的乳娘。

端品行,勤学问,保健康,

终生从事于教育,

不断的本位向上……


1946年暑期,学校复员迁回南京,迁南京后更名江苏省立江宁师范学校。离开重庆前,学校编印了这个校友录。马客谈为校友录写了一小序,全文如下:

本校成立于抗战初期,顽寇侵逼,民族西移,初意在适应国难,暂谋战区师生不绝弦诵而已。然政府长期抗战之国策既定,则教育事业亦当作百年远大之图。于是本校同人,共本良师兴国之旨,虽居艰难困乏中,努力教育,未尝稍懈。即学校一切设施,亦不敢藉口战时而少事苟简。八载以来,幸能以一战时救济性之教育机关,勉力形成一平时实验性之师范学校,此同人可告无罪于学校者也。


本校学生最初来自战区,身历万难,殊知自奋,即今服务社会或更求深造,以学术事业表现于世者,颇不乏人。及后方青年闻风来学者日众,吾人每于招生之际,严于录取,又辄为文昭示诸生,使知师范学生生活清苦,而国民师资责任重大,必须多方考虑,慎自抉择。于是凡经录取者,率多有志师范之士,入校之后,又无时不浸润于良师兴国之教育空气中,三年教训,出而服务,亦多为社会人士所称道,于今近千人矣,此则学生亦无愧于学校,尤为同人引为欣慰者也。


迩者抗战以胜利结束,本校亦将有所更张,惟过去师生一番努力,将成为不可磨灭之事实,为求他日情愫互通,精诚团结,用刊此册,以资纪念。希我校友对于本校之精神与历史,永矢发扬维护之忱,并因之而爱及此册也。


没有官话套话,字行间充满了对自己所献身的教育事业的热爱。

小序之后是马客谈的题词:十首七言绝句,每首诗下面都有简释。选数首如下:

巍峨黉舍仰东山,
作育良师济国艰。
植幼正蒙研教术,
广储化雨布人间。

校本部踞东山之颠,普师幼师两科弦诵其间,毕业人数最多。


层楼雅洁馆先生,
举世滔滔独葆贞。
不倦教人不厌学,
小窗深夜暗灯明。

教员住室在乐观院前有楼三级,轩敞幽静,本校多数同人研憩于此。


析薪数米扰昏朝,
共体时艰志不挠,
咬得菜根成百事,
宁捐温饱乐箪瓢。

餐厅为校长及训导人员与学生会食之所,战时物价高昂,时虞不给,然茹蔬食粝,犹共甘之。


十亩方场晓气凌,
健儿队队逐云腾。
一鸣画角千人肃,
青白红旗映日升。

运动场即北碚公共体育场,每晨升旗早操,镇上各校学生与受训壮丁咸集于此。


数仞西冈一径斜,
半村半郭有人家。
好将梁孟欧曾教,
播向山颠与水涯。

家庭教育实验区,为本校推广处所主办,择地镇外西山路,人家相望,施教称便。


在题词之后是一篇简明扼要的《校史》(不足3000字),从抗战初期战区学生如何撤入四川(前述迁川经历即出自该《校史》),在重庆选址北碚建校,说到学校的一步步发展,摘录若干内容如下:

二十九年四月租用兼善会堂为本校大礼堂,五月敌机炸北碚,体师科教室及宿舍全被毁,校具损失颇多,唯幸未伤人。六月购置女生宿舍,校舍遂渐加扩充。九月即增设体育音乐师范科美术劳作师范科及普通师范科各一级,连前计共九级,于是行政组织亦按法令规定分设教务训育体育事务推广五处,规模更日益完备。


三十年一月在北碚新村中购宫殿式楼房一座,命名乐观院,作为音师美师教室之用,七月代教育部举办迁建区小学教师训练班,八月设置迁建区北碚小学为第二附属小学,九月添设幼稚师范科、音乐师范科、美术师范科各一级,连原有之普通师范科、体育师范科五科之基础具备。十月教育部委办第二家庭教育实验区,本校之事业,更日益推广。


三十一年三月举办四川省在职小学体育教师训练班,四月响应师范教育运动举行师生宣誓、教育演讲、教育座谈,并举行成绩展览、教学演示、话剧表演、平剧表演、昆曲表演、音乐会及运动会,五月购置萧氏教育藏书一千种,图书设备大加充实。


三十一年六月购置新村教职员宿舍并增设防空洞,九月又添设幼师科音师科美师科各一级,并呈准将幼稚师范科改为三年制。


三十二年二月开办第二届体育教师训练班。三月在合川及北碚刊印地方教育辅导旬刊及周刊。八月更添设幼稚师范科、音乐师范科、美术师范科各一级,遂完成五科十五级之编制。


是时,一般物价日益高涨,校中教职员生活,因之日益艰窘,为安定教职员生活计,故对于教师福利事业之增进,尤不遗余力。八月,在校本部后侧租教职员住宅一座,十月,复添租一座,其后又增建平屋八间,计能容纳眷属二十余家,又复成立消费合作社、公共食堂,使教职员之生活方面,得减少若干苦痛。

……

透过这些言简意赅的记载,可以看到那一代教育家们是如何在艰苦的战时条件下努力发展着教育事业的。从他们的实践中,也可以看到蒋介石提出的“战时教育要作平时看”的长远考虑确实得到了响应和落实。

这篇《校史》最后作了一个总结:“本校历届毕业学生计至三十五年七月止,有普通师范科九届,体育师范科五届,音乐师范科美术师范科各四届,幼稚师范科三届,体育教师训练班两班,保育师资训练班两班,小学教师训练班一班,合计共毕业校友七百九十人,现皆分在全国各地,其服务之能力与精神,尚能为社会所称道。”

这本《校友录》的主要内容是师生名录,分为:

教职员名录——

(一)现任教职员,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在本校现任职务、到校年月、永久通讯处。

(二)历任教职员(以退职先后为序),包括姓名、在校任职、在校年月、备注(已故者注明“死亡”)、永久通讯处。

学生名录——

(一)毕业学生(按各科各届分别列出),包括姓名、别号、性别、年龄、籍贯、升学状况、最近服务地点、永久通讯处。

(二)从军学生,包括姓名、别号、性别、年龄、籍贯、升学状况、最近服务地点、永久通讯处(大多是在抗战后期响应政府号召报名去的青年军)。

(三)本年度应毕业学生,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永久通讯处。

在教职员名录中列出的教员任职,除去通常所知的国文、历史、数理化、音体美等教职外,还有些今天看到会感到新鲜(而在当年可能很平常)的教职,如地方自治教员、博物教员、家事教员、农事教员、卫生教员、昆曲教员、平剧教员、话剧教员、戏剧史研究教员等。美术教员中还专门有国画教员、西洋美术史教员,音乐教员中还专门有国乐教员、提琴教员,体育教员中还专门有国术教员。从这样细致的分工安排中可以看出该校的教学规模与主持者高瞻远瞩的教育思想。

《校友录》中从军学生名录部分

《校友录》中学生名录部分。其中的龚兰芬是母亲当年的名字,后来才简化为龚兰

《校友录》中教职员名录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从名录中可知,该校“现任教职员”中的昆曲教员,是著名的“民国才女”张充和(“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记载的内容是:

张充和,性别:女,年龄:三十一,籍贯:安徽合肥,到校年月:三十一年(即1942年),永久通讯处:上海南海路懿园三十五号。


在目前看到的一些有关张充和的生平介绍中还未见到对她这段教学经历的记载。在《校史》中所提到的昆曲表演,想来应该是由她所主持的吧?

作者注:所附照片均取自《校友录》前面插页,因当时条件限制,纸质、印刷均不好。)

原载《文史精华》2011年第十二期。后略有修订。


何蜀写字楼

何蜀:不应被遗忘的“四川石油大会战”

何蜀:32111钻井队:文革中"火海内战"

何蜀:少年宫画梦录,

一个右派子弟的悲欢岁月

何蜀:爱唱歌的母亲,

在战乱与运动中被折腾一生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民国风云

郑晏:抗战期间在北平的屈辱生活

关采芹:我在战乱时期的求学记忆

瓜棚豆架:1933,四川兵灾

战时另一座西南联大:

华西坝的乱世风流

巫宁坤:漫天烽火忘年情

杨潇:在蒙自寻找西南联大

成小秦:书生报国无他道,

几位陕西老报人的运命

方方祖父:一位被日军杀害的老人

巫宁坤:最后的燕京大学

李辉:司徒雷登不该被你们遗忘

桑宜川: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前世今生

陈小春:姥姥王镜娥和外公章乃器
王立元:祖父王锡符在抗战中的身影
王梦庆:阎锡山与"模范省"山西轶事
章乃器抗战初期在安徽:有腔热血效前驱
年轻记者张友鸾搅了张作霖胡汉民的局
操风琴:杜月笙女儿谈前朝往事
侯杰:我与70年前的那场战争
侯杰:一张照片背后的南洋机工牺牲史
黄培:爷爷黄仕强被日本宪兵队打死真相
郭永凡:青山不老,纪念那些空中勇士们
 郭永凡:抗战时期的空军运输队
与蒋介石专机机长衣复恩
林徽因和她9个战死的国军弟弟
王永刚:在旧州寻访飞虎队的痕迹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