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蒋国辉,1969年上山下乡,1972年到重庆打通煤矿当矿工,1977年考入大学,1987年考入黑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居德国。著有学术专著《语言和语言相对论》。
原题
德国的集市和地摊经济
疫情爆发之前,国人到欧洲旅游热浪汹涌:公费游、自费游、跟团游、自驾游、走马观花草草游、下马探花深度游。几乎在所有有些名气的欧洲城市,著名景区、景点和大型的购物中心,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同胞姿态万千地留影,兴高采烈地购物。据我观察,愿意花些时间深入到欧洲各种集市采风,了解欧洲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中国游客,寥寥可数。当然,人们把注意力全部投放于那些显著的异域风情也是理所应当。对多数游客来说,来一趟遥远的欧洲不易,集市嘛,国内多的是: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夜市、地摊……不必为大同小异的外国集市浪费宝贵时间和金钱。在国外住久了才会知道,其实,有很多真正的异国风情,隐藏在集市当中。人类最古老的交易形式是不是集市,没有认真考察过。但如今,即使在德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里,集市仍旧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人们从集市上获取各种生活必需品已经淡远成了昨天的故事,今天的集市与目的性极强的超市和商场相比,更多的功能是给人们提供另一种休闲:休息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到市场上走走看看,坐坐聊聊,吃点小点心,喝杯咖啡、啤酒,其乐融融;顺便还能发现一些需要的、心仪的、在正规商店和超市不一定能买到的物件,觅得一个小小的惊喜。 纽伦堡的圣诞市场,据说是全德国最大的,特别是开张的那天(上图是开张的仪式),更是热闹非凡。不少人从全国各地赶往纽伦堡,就是为了亲身感受那里的圣诞气氛圣诞市场,顾名思义就是只在圣诞节才有的集市。这可能是德国、也是欧洲德语地区的民众最喜爱的、圣诞节里必不可少的节目。大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圣诞节在国内年轻人中逐渐被追捧为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虽然没有法定假期,但下班后大家聚集在一起,尽情吃喝玩乐,圣诞夜因此也被称作狂欢夜。其实,这已经是中国化了的圣诞节,节日的氛围和基督教国家刚好相反。德国有一首男女老幼耳熟能详的圣诞节歌曲,《宁静的夜,神圣的夜》,深沉的曲调凸显了圣诞夜的最大特点——“静”。夜晚,平日忙碌的人们早已回到家中,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也有人在教堂里默默地做圣诞弥撒。深色苍穹笼罩下的城市,大道上没有车辆,小巷里没有行人,只有那些明亮的窗户,透露出浓浓的温情暖意、和睦温馨。当然,这样的传统而今只在德国那些较小的城市和村镇得到传承,像法兰克福这样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非基督徒外国移民,这些人不过圣诞节,但“狂欢”肯定没有。德国的圣诞节,能够和“狂欢”扯得上一点关系的,就是圣诞市场。德国各个城市圣诞市场不是同一天开始,但大致都在每年十一月25日前后。圣诞市场从开张到结束,为时月余,每天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在交易方式已经发展到网络购物的今天,越来越孤独的人们对集市上摩肩擦踵古老方式的向往情怀,在这里得到释放。上班族空闲时间不多,就在晚上下班后或周末,逛逛本地的圣诞市场;有闲的人们,还喜欢在市场开放期间,旅行游览各个城市的圣诞市场。一些旅游公司也会组织专门的圣诞游,参观德国著名的圣诞市场。据说,德国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是纽伦堡的圣诞市场,那里的开张仪式非常隆重且独树一帜,德国各地有不少人在那一天专程赶往纽伦堡凑热闹。
法兰克福圣诞市场。我们刚到德国的时候,市场的规模还比较小,仅仅是在市中心的罗马广场上,现在已经扩展到从罗马广场到市心商业步行街Zeil的沿途,以及整条Zeil大街。除了市中心这个圣诞市场,各个城区还有自己的小型市场,只不过这些小市场持续的时间都比较短,一两天而已
德国所有的圣诞市场,统一于十二月二十三号结束。有一年二十四号清晨,我专门去法兰克福的圣诞市场看过一次。一夜之间,那些精心搭建的小木屋商铺;那些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烘托圣诞节日氛围的彩灯;那些供儿童嬉戏玩耍的游乐设施;以及之前兴致勃勃纷至沓来的游客,仿佛都随着圣诞老人的雪橇御风而去,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了梦幻般的记忆。空荡荡的场地干干净净,空旷中无边无际的清冷,让我这个形单影只的观望者无端生出些许淡淡的惆怅。环顾四周,原有的商家关门闭户,唯一还有一点节日气氛的,是罗马广场上那棵高大的圣诞树,它在圣诞市场开张之前就竖立起来,要到元旦节过后才撤除。(上图正面远处,就是那棵高大的圣诞树。)德国圣诞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晚期的销售交易会和市场。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让普通民众有机会在寒冷季节到来前储备肉类和冬季需求的物品,圣诞节来临之际,允许在人口聚居的市镇,举办为期一天的免税集市。到了14世纪,除生活必须物资外,玩具制造商、篮筐编织者或糖果制造商的自产自销也被允准,他们在市场上设置摊位,出售圣诞节的儿童小礼物。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供应熟食的摊位,出售烤栗子,坚果和杏仁等等。在官方文件中首次被提及的圣诞市场,是1310年慕尼黑的尼科莱市场(尼科莱斯是德国对圣诞老人的称呼)。1384年,国王Venzel颁布法令,允许从九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年是9月29日)至圣诞节期间,包岑市有权在每个星期六举办不纳税的肉类市场,自此,圣诞市场就有了明确的时间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圣诞市场普及到所有的德语国家,20世纪上半叶以降,圣诞市场已成为圣诞节习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萨克森州包岑市,德国圣诞市场最早就是在这座城市里开始的
如今的圣诞市场,已经失去了提供肉类和其他过冬物资的功能,甚至弱化了“市场”这个词本义上的商品交流功能。市场里那些童话般的小木屋、各种彩灯和专门为儿童安装的回旋木马,合力为人们打造出浓厚的圣诞节日氛围。商品交易还是存在,但和日常生活必需没有了关联,所有商品似乎都环绕着圣诞节延展:各种皮毛制品、小首饰、未加工的玛瑙和其他宝石、木头或金属加工的摆件、玻璃制品、各种灯具、形状色彩各异的自制蜡烛、绢花和纸花、帽子和头饰、厚实的冬季鞋袜,装饰圣诞树的小挂件,等等。每个小商品摊位前,看的人总是比买的人多,商家没有把圣诞作为销售噱头,游人也不是来这里购买生活的必需品,虽非狂欢,但体验节日的欢乐是所有游客的共同愿望。游走在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的小商品摊位中,游客也许会于不经意间发现某个思念已久、却在任何商店都买不到的小物件;而商家也可能会遇到一个意想不到出手大方的买家。圣诞市场上最热闹的,要数各种食品摊位,这是儿童最喜爱的去处。除了传统的烤栗子,坚果和杏仁,还有爆玉米花,巧克力制品,各种家制的小甜饼,五颜六色的糖条。而那些现做现吃的摊薄饼、夹肉饼、蔬菜水果沙拉等等,等待的多数是那些离开工作场所直奔市场的人士,他们游乐的同时顺便就把晚饭解决了。近年,由于恐怖分子活动频繁,特别是2016年柏林圣诞市场发生了恐怖分子驾驶大货车闯进圣诞市场肆虐碾压、成16人死亡的事件之后,全国各地的圣诞市场都加强了反恐保安措施,市场周边布置了警力,设置了路障,市场内也不时可见巡警。这些措施虽然增加了安全感,但是也在节日的气氛中投下了些许焦虑不安的阴影。圣诞市场上还有一种德国特有、只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饮用的酒精饮料,用普通的葡萄酒加上几种有药性的草熬制而成,叫做“绿葡萄酒”。在德国,朋友之间联络情感,并不需要奢华的大餐和繁复礼数。圣诞市场上,人们聚在出售这种饮料的商铺前,每人手里端着一大杯滚烫的绿葡萄酒,谈笑风生。我不太清楚德国人在自己家里是不是也煮绿葡萄酒,公司机关里倒是不乏热心的同事张罗这件事。退休前,每到新年前夕,下班前都有一位热心的同事,在办公楼门口(从不在室内)支好一张桌子,打开电炉,放一口容量十升左右的钢精锅,倒入两三瓶葡萄酒,再添加他们的几味草药。“绿葡萄酒”煮好后,桌子上放一些小甜饼,同事们聚集在一起,每人一大杯热腾腾的酒,边喝边吃边聊,在按部就班的严肃工作环境中,浓浓的节日气氛就漫溢出来了。跳蚤市场这个名称,早前在国内就已经听说过。原本以为是人们对这种市场的谑称,到了德国才知道,它本来的名字就是跳蚤市场。(德语还有一些类似的市场,比如旧货市场、漫步市场等,都是跳蚤市场的各种版本,只是规模小得多,也没固定的时间。)跳蚤市场也是中世纪的沿革。市场(本意是“交易”)这个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被用来称呼这样的交易地点。在市场中,交换和买卖的都是一些破旧私人物品。之所以叫“跳蚤市场”,确确实实是因为跳蚤。中世纪的王公贵族会不定期地清理自己的衣柜,把过时的或破旧的衣服拿到市场上去卖。中世纪个人卫生极其糟糕,王公贵族也不例外,表面豪华内里肮脏是共态。他们清理出来的衣服中都隐藏着跳蚤,一旦被他人买去,衣服上的跳蚤随之“易主而食”,继续骚扰新的主人,靠新主人的血液活着。
法兰克福跳蚤市场
跳蚤市场本质上就是地摊,传承千年,它的地位依然无法被完全取代,可见地摊经济生命力的顽强,经济发达程度绝不是它存在与否的标尺。以前的跳蚤市场主要是出售自己不需要但又还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旧物品,现在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只买旧货。市场上除了武器、机器和汽车,以及食品、酒类和烟草类,几乎应有尽有。喜欢收藏的人在这里可以找到过往的邮票、不再流通的钱币和老式唱片;喜欢艺术的人在这里可以找到几乎来自世界各地的稀奇古怪的木雕、泥塑、工艺品、乐器等等;妇女们可以在这里买到各种档次的首饰和化妆品——是不是真货要看运气;喜欢动手的人在这里可以找到各自需要的木工、电工、钳工工具;最现代化的各种电脑和手机及其零配件、数据线、充电器、硬盘也应有尽有。服装鞋帽是市场上最多的大路货,尽管基本上是旧货,但是一欧元一件的价格还是能吊起人们购买的欲望。最近见到一个关于德国的短视频,里面就有德国美眉在旧货市场里挑挑拣拣的画面。如果这样的旧衣服里依然藏着跳蚤,那才真叫返璞归真,直接再现了原初的跳蚤市场。在网络电商还没有出现、或者还不普及的时候,有急需的物件一时在商店里找不到,或不太清楚该去什么商店购买,或商店的价格较高,人们往往会想到跳蚤市场。这种时候跳蚤市场总是不负所望,人们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好不好则当别论。跳蚤市场的熟食摊位极其稀少,一般只有一两个卖烤香肠和面包的摊位,供应市场上有需要的摊主和顾客。偶尔,在市场的某个角落,可以看到有人手上拿着几把菜,或者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摆几个苹果之类。只是往来的顾客很少有人买这些地方的蔬菜和水果。现如今跳蚤市场与时俱进,它的功能已经不是单一的买卖交易,而是在不断地向圣诞市场的格局靠拢,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热闹的人比买东西的人多得多。相比之下,跳蚤市场还具有一个明显优势——一年四季每个星期六都开放。普通周末,很多人想找个地方逛逛,逛的就是跳蚤市场,闲逛之中偶然间发现了喜欢且值得拥有的物件,顺便就捎带回家了。逛市场的人,更多的是周末从其他城市来游玩的人,跳蚤市场是大家都愿意花时间观望的一道风景。所以,一个城市最主要的跳蚤市场,和这个城市的某个地标性建筑一样,固定在城里的某个地方,挪动不得。法兰克福的跳蚤市场设在市中心美茵河左岸的沿河街道两边,绵延一公里开外,可惜没有一位独具慧眼的画家以此为题材,画一幅德国版的“清明上河图”。有一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市场被挪窝。迁址的告示八方张贴路人皆见,新市场交通也很方便,可人们就是不到那里去,摆出来的摊位也不及老地方的十分之一,游人如织的景象不复存在。新市场的冷清,恐怕是迁址时未曾预料到的,没过多久,跳蚤市场复出老地方,很快又恢复了旧日的热闹。跳蚤市场上私人间的旧物交易已经逐渐式微,全新的服装、工具、家用电器、厨具之类,如今都可以买到。我观察,有很多这样的摊位实际上不是个体经营,而是属于一些公司或较大的商家,大概是因为周末是法定休息日,商家不能开门营业,就瞄上了跳蚤市场,以私人摊位的名义合法营业,而且生意可能比平时在店铺里还好。有了大商家的参与,各种专营的市场应运而生,(可能都不再适合叫“跳蚤市场”了)比如纺织品市场、家用电器市场、电脑配件市场等等,每个月一次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方举办。到这种市场购物的顾客,大致是有备而来,直奔摊位购物即返。闲逛的游客一般不去那里。除了几乎为城市标志的大型跳蚤市场,德国还有各种微型跳蚤市场。比如,若干家庭的儿童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聚集起来,临时组织一个跳蚤市场,孩子们把长大后的自己不再玩的玩具和不能穿的衣服等,拿到临时市场去卖。这样的跳蚤市场是不是免税,不得而知,但孩子们在那里既可以娱乐,也可以学到一些买与卖的技巧。一栋住宅楼或一片住宅区的住户中,有时会有一个或几个热心人,把各家各户用不着的旧物件收集起来,向公寓楼的管理人员借一间空房,(一般的住宅楼里都有一两间这样的屋,供住户租借去搞一些集体活动)或者在路边支个摊位,出售这些物件。还有一些人搬家的时候图省事,在门口或其它允许的地方贴一个告示,说明某日某住户搬迁,家里的东西尽数抛售。告示不白贴,有意者会找上门来挑选和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种买卖场所,应该算是最微型的跳蚤市场吧。许多城市,星期市场一周开放几次。较大的城市通常在不同的区有自己的星期市场。比如在法兰克福的多个区(德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和中国不一样,姑且用“区”这个说法,不是很确切)都有这样的市场。每个市场在一个固定的街区,一周内固定的一天或两天开放。地点和时间都是市政当局(星期市场管理局)规划安排的。星期市场在德国也有久远的历史。最早的星期市场,规定只能由农民经销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比如蔬菜水果、禽蛋、肉食、蜂蜜、奶制品、蜡烛等等,主要是为本地区的农业从业者提供销售的便利,也让城市的居民可以就近购买新鲜的农产品。在无所不包的超市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星期市场是城乡之间最重要的农产品供销渠道。 左:1957年波恩星期市场上的一个摊位。右:1912年柏林的一个星期市场
然而,如今的星期市场,除了奶制品和香肠外,其它基本生活需要的食品,都不再是农民自产自销。(这也是我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介绍农民怎样自己做奶酪或香肠、自己拿到星期市场上去出售,作出的推测。)我所观察到的事实是这样:肉蛋奶摊位的摊主,基本上是德国人,而其他的摊位,特别是那些在新鲜蔬菜水果摊位上忙碌着的,差不多都是土耳其人。土耳其人在德国农村没有土地,不可能是五花八门蔬菜水果的种植者,但他们作为果蔬销售者生存在德国。我到过的许多地方(包括中国)如今都是这样,水果蔬菜的营销者不再是水果蔬菜的种植者。不过在德国,这种营销的方式更具组织性,形成了一个产销链。摊铺上忙碌的人非个体经营,他们可能是某个批发商或者联营组织的雇员,他们按照营销任务,带着分配的商品有计划地在某一城市的若干个星期市场之间奔波,每周也有固定的工作和休息日。其实,星期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食品,超市里都可以买到。就法兰克福而言,几家大型连锁超市遍布市里的所有主要街区和居民点;除此以外,土耳其商店更是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任何一个居民点,购买食品走不了几步路。可不少人还是愿意舍近求远,星期市场因此照样热闹。与圣诞市场和跳蚤市场不同,星期市场几乎没有闲逛的游客,到这里来都不会空手离去。这种市场上的东西比超市的好在哪里?人们出于什么样的愿望一定要把手里的钞票拿到这里来换成家门口就有的食品?是出于支持本地农业经济的愿望?还是认为直接从农家来的农产品更加绿色环保?都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星期市场上基本上看不到购物的土耳其人、阿拉伯人或黑人,亚洲人也很少。因此可以这样说,星期市场大致还是一个传统中的“德国人的市场”。刚到德国的时候,我不时会到离家不太远的一个星期市场去买菜,那时的我还沿袭着中国人的俗套:星期六下午两点钟过后快要收市了,我才出现在市场里,这个时候,商家会把一些不便存放新鲜蔬菜水果降价出售。
法兰克福现在的两个星期市场
除了香肠、腌肉和奶制品,我所见到农户大量直销的农产品,是芦笋。芦笋可能属于德国的大路农产品,品种多、产量高,德国人又特别喜爱芦笋,所以销售量也很大。每到芦笋成熟的季节,除了超市出售,城里的一些地方——比如大一点的公共汽车站,或者人们休息日聚集在一起烧烤的地方——这个时候都会出现一些木头搭建的小商亭,专门出售芦笋。站在商亭里的不一定是种芦笋的农户,但广义地说,也算得上自产自销。季节一过,这些商亭就会被拆除。还有一种直销农产品是草莓。可能因为一些农户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使用机械操作成本太高,所以草莓成熟的时候,农户就在农田四周的路口打出广告,招募采集草莓的志愿者。志愿者无需有什么技能,也不用带任何工具。来到草莓地头,领取一个塑料筐就可以动手了。手上动作是否利落,采摘得是否干净,工作多长时间,都没有人过问。而且,边采边吃也无人干涉。如果不想继续干下去了,或者主人叫停工了,就可以把采集的草莓交到指定的地方。也可以不交,只需称出重量,并按照比超市里低一些的价格付款,便可以把自己采摘的草莓带回家。出于好奇,我曾经尝试去当志愿者,试过一次才知道这个活路并不轻松更不浪漫。不知道年轻人会不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我只干了半个钟头,蹲着采摘腿软,站起来的时候还头昏眼花;跪在地上膝盖又硌得生痛,只好直接打退堂鼓。所幸草莓不是我们家特别喜欢的水果,从此没再动去采摘和购买的念头。 王健:放开地摊市场,
应该成为长期稳定国策
雷颐:警惕法西斯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