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三界 Author 关注本号☞
原题
“不随众恶”
罗素的反战与拒绝认同苏俄
作者:马雅
罗素说:“任何思想的表达,哪怕是最明显‘坏的’思想的表达,也需要得到保护;它不仅不应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也不应以经济或其它手段的干预,使不同的意见不能够自由地发声。”
罗素(1872-1970)
罗素是大才,是位博学家,以逻辑学和分析哲学的巨著传世。他的《数学原理》震撼了数学界,他的《西方哲学史》让他扬名四海,他还得过诺贝尔的文学奖。
他的家族是一个显赫的贵族之家。几个世纪以来,他的祖上是自由主义的辉格党首领,在英国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他祖父在19世纪40和60年代,分别两度入相。后来,罗素继承了爵位,虽然很少有人叫他伯爵,他也很少这样称呼自己。
4岁的罗素
他父亲是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其思想如此自由,以至于应许其夫人发生婚外恋。而他的祖母却是位个性强、有见识的妇人,她“不随众恶”的箴言,伴随了罗素的一生。罗素的教父,是哲学家约翰穆勒。没错,就是鲁迅先生书中引用的那位。
罗素从剑桥毕业之后,留校在三一学院任讲师。在数学和逻辑学方面的建树,让他当选为皇家学会的会员。他曾想把数学简化,试图把它归纳成逻辑学的一部分。
罗素在剑桥三一学院,1893年
一战期间,罗素是和平主义者,因反战被捕,并被校方开除。从表面上看,是他犯了国法。可往深里究,是由于他“不敬神”的态度。罗素既没装成“虔诚的基督教徒”,又不掩饰其“不可知论”的观点,所以得罪了校方的神职人员。于是,罗素失去了获得“联谊会”会员的资格,这种资格本来可以护佑他不至于因言获罪。日后,三一学院力图洗白这个污点。
维特根斯坦,1928年
《数学原理》(1903)
罗素(中)以89岁高龄参加反核战示威,1961年
然而,此文将着眼于罗素在1920年代,作为左翼知识分子访问苏联时的观感,以及之后产生的思想变化。
1920年5月,罗素随英国工党代表团访苏,历时一个月。他参观了莫斯科、彼得堡和乡下的一些小城镇。他有机会会见列宁,同他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在他的印象中,“列宁有着顽童式的冷酷”,“像一位固执己见的老教授”。在歌剧院里,他见到托洛茨基。在苏俄的大城市和小村镇,他也跟党员和普通群众交流。
对布尔什维克要建立人间乌托邦的理想,罗素表示了钦佩。对当时苏维埃政权殊死对抗各资本主义列强的战斗,他也表示了同情。
然而,通过对苏联形势透彻而实在的评估之后,罗素得出结论并宣称:我不得不拒绝布尔什维克主义,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首先,为了实现他们的共产主义,人类必须付出的代价太可怕;其次,即使在付出如此代价之后,我仍不相信,其结果将会遂人所愿,像布尔什维克们所宣称的那样美好。
并且,罗素预言“红色官僚主义”将在苏联出现,还推测苏联将变成“拿破仑式的军事独裁”政权。
他知道源于布尔什维克的本性,苏联是一个警察国家。因为它先是由信仰共产主义的少数先锋分子夺取政权,继而以铁拳镇压反革命。所以,警察国家的产生,不足为奇。
由于罗素信仰社会主义,又有历史、政治、哲学和社会学的丰富知识,所以,罗素的这些见解,并非反革命的老生常谈。
作为一位冷静独立的思想家,他最高的原则是心智上的诚实。假如有不义在世上发生,没有任何信仰,罗素认为是过于神圣而不能攻击;没有哪个人,他不敢冒犯或伤害,甚至包括他自己。
据罗素自述,他去苏联访问之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曾对苏联抱有很高的期许。但在那里的所见所闻,让他意识到此路不通。罗素并没有因为本人在西方持不同政见,受到惩处,到了东方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被忽悠。当时访苏代表团共20人,归来后只有他一人,对苏联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异议。此后,罗素对于俄式共产主义,一直相当厌恶。
罗素儿童时的家
文字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微史记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