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冷战期间的自由贸易大博弈(中)
位于中国东北方向的朝鲜半岛,可以说是全世界地缘形势最为恶劣的地区。邻国虽然不多,只有中俄日三个,但全都是大国,不仅彼此之间存在深刻矛盾,并且在历史上,都曾将朝鲜半岛作为关键的地缘博弈焦点。美国虽然地理上并不邻近,但是自从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将注意力转移到东北亚,就始终未从这片土地上移走,可以说是朝鲜半岛的第四邻国。
无论军事还是经济,朝鲜半岛都是存活于世界前三强的夹缝之中,不憋屈是不可能的。更惨的是,朝鲜半岛还分裂为彼此敌对的两个国家,更加剧了这一民族的悲剧色彩。
然而,朝鲜半岛的悲剧却成就了日本的机会。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而且给美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于战后世界的支配者美国来说,日本带来的切肤之痛远甚于德国,因此美国人对日本的痛恨也远甚于德国。按照美国最初的设想,对日本的处置策略以限制、削弱、打击为主,使其永久“无害化”,实际上就是在日本单独实施“摩根索计划”。
在战败后的最初几年里,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6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少饿死人。为了削弱日本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日本国内大量的工业设备被拆除作为战败后的赔偿,东京盟军总司令部在1946年1月确定的首批拆迁的工厂就达389家。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迫切需要日本作为战争的后勤基地,这给日本的经济崛起带来了机遇。日本从美国获得了物资采购、维修、运输费用20多亿美元 。以丰田汽车为例,1950年6月,丰田的卡车产量只有300辆,几乎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而战争爆发的头一个月,他们就接到了超过5000辆的军事订单,这一巨额订单使丰田起死回生。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围堵社会主义阵营,对苏联和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西德、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印度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实行了一种不对称合作战略:向这些国家转移资金和技术,扶植其产业崛起,同意这些国家的产品畅通无阻地进入美国市场,同时又允许这些国家保护自己的市场。
美国的这种不对称合作战略,是为了让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国家迅速开花结果,用来阻止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张。
于是,战后发生了一件十分“有趣”的现象:战后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全部出现在亚洲,并且全被媒体舆论塑造成“民主典范”。媒体完全忽视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蒋经国时代的台湾、朴正熙时代的韩国其实跟“民主”基本沾不上边,而这一历史时期正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腾飞的关键阶段。
而分布在非洲和拉美的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经济发展得再失败也没有关系,媒体也很少报道这些国家,似乎它们在世界上不存在似的。唯一的矛盾是亚洲底子最好、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1957年的一份文件中显示:“共产党中国和印度在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发展经济的抱负上进行竞争的结果,将对整个亚洲和非洲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软弱的印度将可能导致南亚和东南亚落入共产主义的控制之中。”
为了防止印度这个“民主样板”失效,美国给予印度大量贷款和赠款,1958年是9000万美元,1959年1.37亿美元,1960年达到1.94亿美元。印度政府计划在博卡洛建设年产400万钢材的钢铁厂。1961年初,印度试图寻求美国对这一计划的支持,希望美国在10年内提供15亿美元。1961年6月,世界银行决定向印度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提供55亿美元,在计划的头两年提供20亿美元。其中美国保证提供10亿美元,世界银行的其它成员国西德、法国、英国和加拿大提供7.8亿美元,世界银行保证提供4亿美元。从1951年至1967年印度的3个五年计划中,美国提供了印度全部外援的54.3%。
赫鲁晓夫上台后,一方面与中国交恶,另一方面也大力扶持印度,赫鲁晓夫1955年7月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公开宣称,如果印度在中国之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那么西方资本主义将决定性地衰落下去。因此,苏联无需过早同西方发生冲突,而应该在欠发达地区展开攻势,而印度就是主要的用力方向。
从1953年至1980年,印度和苏联共签订了6个贸易协定;1951年到1959年,印度和苏联之间的贸易增长了15倍。同时,苏联还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1959年9月12日,苏联宣布给与印度28亿卢比的第四笔贷款;9月28日,苏联又宣布给与印度1.87亿卢比的第五笔贷款,这些贷款用于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1959年至1962年,印度从苏联的进口增加了4倍,对苏联的出口增加了10倍。印度对苏联的出口从1955年的32.6亿卢比,上升到1970年1736.7亿卢比;而印度1955年从苏联的进口为62.1亿卢比,1970年则为1713.3亿卢比。苏联还为印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到1977年,苏联为印度培养了8570名工程师和技师,48720名熟练工人。
冷战期间,印度“脚踏两只船”,同时从美苏那里收钱,被两个超级大国同时伺候着,这待遇也是放眼寰球独一份了。
然而,尽管美国和苏联曾给予印度大量支援,印度却始终发展得不尽如人意。总被夸但是总也发展不起来,似乎是专为打脸而生。
印度被美苏伺候得有些膨胀,接连向中国挑衅。正处于经济困难期间的中国再三抗议却不被理睬,果断地趁着古巴导弹危机的机遇,抡圆了巴掌狠狠打了印度的脸,让膨胀得快上天的三哥分分钟学会了做人。
美国制定这一扶植战略时,似乎有点忽略国家规模的问题。当然也是因为冷战的形势所迫,不得不做出这种选择。
扶植新加坡、台湾、韩国这些对象都还好说,因为规模都不太大,只需要转移部分产业既可打造成功,而且也不会对本土产业造成威胁。日本虽然国土狭小,但是拥有一亿人口,几乎与俄罗斯相当,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日本一旦发展起来,必然对美国自身产业造成严峻挑战。
为了扶植日本,美国大伤元气,动了自身根基,并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不可测的变局。
1955年,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加入了关贸总协定,巨大的西方市场向日本打开。
物美价廉的日本纺织品迅速进入美国市场,甚至出现“一美元衬衫”,日产纺织品的低廉价格使得美国货无法与之竞争,造成美国的很多纺织厂关门,工人失业。美国国内纺织工业利益集团对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艾森豪威尔政府在1957年和日本谈判,缔结了一个日本自主限制对美国出口棉纺织品的协议,时间长达5年。
为了反制日本,在1959年关贸总协定年会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猛烈批判日本,要求日本也开放市场,迫于压力,1960年4月,日本内阁发布《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计划3年后达到自由化率80%。
为了避免本国产业在开放中受到冲击,1960年,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扶植企业经营的“非市场经济”措施,包括:税收、折旧、企业融资等,再加上日本低廉的生产成本,以及从战前延续下来的人才储备,日本的钢铁、汽车、石化和半导体等产业迅速崛起,在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中如鱼得水,国际竞争力无可匹敌。
1968年,日本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1969年,美国进口的钢铁有42%来自日本;进口的彩色电视机是90%是日本制造。可以说,美国国内市场上充斥着“日本制造”。对应的,则是美国的相关产业大幅萎缩。
1971年,美国出现二战以来首次15亿美元的贸易赤字,引发美国举国上下的震动。相对于如今美国动辄几千亿的贸易赤字,这点钱实在是毛毛雨。但是当时的美国人如临大敌,认为其贸易霸主地位遭到了严峻挑战。许多美国国会议员认为:美国正在遭遇其它国家不公平贸易的威胁。
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关税法,宣布美国可以单方面认定其它国家的贸易行为是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的,并由此展开贸易报复,这就是著名的301条款,之后,美国国会又对这一方案进行了多次扩展性地修订,衍生出了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
这就是“一定要对美国有利,否则就撒泼打滚耍流氓”条款及其加强版,以及加强版的加强版……
或者简称为“只许我打你,不许你打我”系列……
于是,美国亲手撕毁了自己制定的自由贸易规则,二战结束仅仅三十年之后,世界贸易战硝烟再起。
(未完待续)
注:文章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来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相关权益事宜请尽快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血月系列》前文链接: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BSFS_View),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帖推荐:
内鬼”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居然会导致亡国?——知春路风云录之七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赞赏请扫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