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书房之贺卫方

學人Scholar 2020-08-18

贺卫方


贺卫方的书房


“书房一角”


“横七竖八,找书非易”


“书架上的书会泄露自己知识上的缺陷,例如经济学方面的书很少,除了哈耶克、米塞斯这类跟法律关联比较密切者之外。存放书的空间包括住房,也包括学院给的研究室。住房空间小,书多,最大的问题是经常为找一本书而费尽气力。某次找书无果,感叹之余,就写了一首打油诗:层层复层层,横卧加竖行。乱山堆白雪,满架撑顶棚。急欲寻某册,秉烛夜风中。翻天变屋底,天地呼不灵。用时方恨少?找书难为情。何日得广厦,卷卷露真容。


贺卫方收藏的《七缀集》版本



剪报集 


这本名为《法律边上的随笔》剪报集收集了贺卫方1990年代至今在国内多家媒体发表过的部分文章。到目前为止,他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大概有400篇。1980年代末,贺卫方开始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法治就是把过去人们通过丛林规则和暴力解决的问题放到理性的平台上解决,对法律人来说,要好好把这个国家的法治建起来。”


邮件


钱锺书1980年代把自己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寄给贺卫方。贺卫方大学时喜欢读钱锺书的文章,到北京读研究生时偶尔会给他写信,“谈一些读他的书的感受”。贺卫方说钱锺书有着“老辈学人的风范”,虽然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钱每次都会回信。


《管锥编》英文版译者艾朗诺给贺卫方的签赠本


标牌


德国友人赠送的,“节约用水,多喝香槟”。贺卫方喜欢喝酒,每次能喝4两白酒,最多能喝半斤,现在怕“对自己身体不好”,不敢喝醉。


《逍遥法外》 随笔集,2013年10月出版


相比学术著作,贺卫方出版的随笔集更多。1980年代,贺卫方在《比较法研究》上发表过很多补白的豆腐块文章,运用大众熟知的文献、意象进行法理上的阐释,“写这种文章是我特别喜欢的,也必须要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否则写不出新意来,为什么一定要把研究化为砖头一样的书?”


杯子


贺卫方的刷牙杯,已经用了30多年,“你要用它,它就永远在,不用就找不着了。”贺卫方的父亲是军医,1947年加入共产党军队,参加过国共内战,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文革”期间去世。


纪念品


1999年,贺卫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宪法讲座”上,为回归不久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讲解大陆的法律制度,题目是《中国法治的困境和出路》。


BBC总部通行证


2013年1月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参加论坛期间,贺卫方和律师陈有西前往BBC总部参加访谈节目,谈论中国的法治问题。


早稻田大学借书证


贺卫方每年都会有两三次出国访问的机会,2012年他在早稻田大学做了40天访问学者。因为距离神田神保町的旧书店街特别近,他买了很多与中日两国有关的书。


龟鹤延年


贺卫方的网名是“守门老鹤”,出自《三国演义》中形容诸葛亮住处的诗句“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我觉得意境特别美,有逍遥在世间万物之外的感觉,正好自己也姓贺。”


贺卫方觉得,陶渊明笔下“性本爱丘山”符合自己的性情,做官的“没有做一个学者那么闲云野鹤”。


正义女神


2010年在波兰华沙买的。贺卫方出国看到正义女神像就会买,经过有正义女神塑像的城市也会拍照,“因为这是法律的象征。”现在他的家里有2个,办公室有2个。


美国宪法(三边烫金)


购于美国费城国家宪法中心,“美国宪法确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宪法。”


莱卡相机


2010年贺卫方50岁生日时,学生们送的礼物,因为“轻便”他出去玩的时候都会带着,在新疆的照片大多是用这个相机拍的。


CD: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的《My Country》


贺卫方喜欢西方古典音乐,“古典音乐的乐声一起就觉得特别美好,也会潜移默化对文字的节奏感产生影响。”


印章


购于西泠印社。印章中间是一个圆圈,周围刻着“唯吾知足”。“意义挺好,我现在很知足,想想十五六岁的时候,做梦都梦不到今天这个样子。”


明信片与讲稿


明信片是贺卫方在台北胡适纪念馆买的,他还买过线装的胡适手稿。贺卫方是胡适的粉丝,80年代开始读胡适的文集和自传,“当时就觉得挺来劲”,他曾表示“像胡适这样既研究学问,又身体力行去改变这个国家,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2008年,贺卫方作为教师代表在2008届北大法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题目是《让胡适校长的精神活在我们心中》。这是贺卫方自1995年加入北大后第一次在学校的典礼场合讲话,当时他在国外开会,电脑不巧没电了,就手写了这份讲稿。


鼻烟壶, 一位女学生(不是他的学生)送的


贺卫方被称为北大法学院“最帅的老师”,而且讲课反响很好,曾获得“北大法律系教师一等奖”和“北大十佳教师”。


结业证书


1986年,刚留校当老师的贺卫方参加了中国文化书院举办的中外文化比较班,“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严肃抨击过的梁漱溟先生,印象非常深刻。”


贺卫方母亲的书和手稿


贺卫方的母亲80多岁了,受过很多苦,只读过两年书,但很喜欢看书,70岁那年写了这本《七十自叙》。贺母搜集了许多胶东地区的方言、民谚以及地方习惯等,写了厚厚的一大本,贺卫方称“这是很独特的知识”。这是手稿。


(本文转自“洋葱杂志”公众号,部分图片选自贺卫方博客、网络)


往期学人书房回顾:

学人书房之余英时


往期精选

学人书单 |  36位学人荐书(文史哲)  |  36位学人荐书(政经法) | 中国近现代史书单 | 2018年学人Scholar编辑书单 | 东西方文化通识读本  | 世界史书单

学人访谈展江 | 杨福泉 | 何义亮 | 路新生 | 姜克实 | 萧功秦 | 钱理群 | 伍国 | 刘清平 

学人往事&逝者金观涛 刘青峰 | 余英时 | 杨小凯 | 许良英 | 扬之水 | 麦克法夸尔 | 林向荣 | 江绪林 胡适诞辰127周年 | 高华逝世七周年祭

学人史料 | 赵元任 | 王小波 | 钱穆 | 胡适逝世57周年 | 名家写给胡适的挽联 | 一瓣心香祭高华 

专题韧性的生活 | 思想史研究 | 学术批评 |  打工诗人 | 修昔底德陷阱 | 学术伉俪 | 学人萌照 | 青年与时代 | 资中筠

学人·思想的芦苇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