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10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纪录片《世界历史》05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下)


章节目录:


1. 亚述帝国

2. 犹太文明

3. 波斯文明

4. 两河流域文明之辉煌灿烂


亚述人统治两河流域时期,发端于西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文明以及发端于东部伊朗高原的波斯文明,摆脱长期在两河流域文明笼罩下的阴影,开始形成独立的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


亚述人的统治


亚述人的性格骠悍、凶猛,战争是每个亚述男性终生的职业。亚述人的统治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帝国统治三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几乎每个国王统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对外发动战争、对内平定叛乱。除此之外,国王的最大嗜好可能就是狩猎。



在亚述地区的考古发掘中,特别是在亚述帝国时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绘有狩猎场面的浮雕,有猎牛、猎狮。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我们甚至能听到动物的哀呜声、如雷的战鼓声、厮杀声以及庆功的杯盏叮当声。传说,亚述帝国的阿述尔巴尼拔王,一人就曾经杀死过4500头狮子。



1843年,法国人博塔在今伊拉克北部发现了宏伟的亚述宫殿。他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向世界展示了亚述文明真正的辉煌和灿烂。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丹•波茨)

“博塔是摩苏尔的法国领事,他对当地传说中古迹的事非常感兴趣,法国人在博塔的启发下迅速意识到,伊拉克北部的古迹非同寻常,因为《圣经》中提到了亚述人,亚述人对犹大王国的征服,还有亚述人对诸如拉西什等地的围困等,这些也在《圣经》及苏美尔文献中提到过。博塔在萨尔贡建立的首都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浮雕。


尼尼微距今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儿不远,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是亚述帝国的首都之一。 《圣经》中曾提到尼尼微城名:“耶和华必伸手攻击北方,毁灭亚述,使尼尼微荒芜,干旱如旷野。” 可这座曾经在《圣经》中出现过的名城却在很长时间里消失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烟尘中。许多探险者千辛万苦寻找它的踪迹,直到1842年这座古亚述王国的首都才终于得以现身。



19世纪的发掘工作使尼尼微闻名遐迩。在所谓的辛那赫里布西南王宫里发现了一些惊人的宫殿建筑以及一些精彩绝伦的浮雕,在尼尼微的考古发掘是亚述文明遗址中发掘较早的一个,是除《圣经》考古以外第一次发掘亚述文明的遗址。”


尼尼微,亚述帝国多数王的首都,位于底格里期河和大扎布河的交汇处。


公元前12世纪末时,尼尼微就已经是一座大城。亚述王萨尔贡二世的儿子辛那赫里布在尼尼微修建了运河、导水管和一座宏伟的宫殿。尼尼微城成为当时两河流域地区的中心,它人口众多,据记载,仅儿童就有几万人。


在犹太人眼里,亚述帝国的国王几乎个个都以残暴无情著称,因此他们把亚述帝国的首都称为狮子的巢穴,认为这里是嗜血的城市,并且下了最恶毒的诅咒。


公元前612年5月尼尼微城陷落了。亚述王为他们的残暴无情付出了代价,但是他们也为保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作出了前人无可比拟的贡献。


阿述尔巴尼拔是亚述王中最杰出的一位,他年轻的时候就精通数学和书吏技术,后来他在首都尼尼微筹建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图书馆。


国王下令全国上缴各个时期各类泥板图书。现存的三万多块泥板,大多是图书管理员复制的,泥板文书几乎涵盖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所有精华,包括文学作品、法律条文、合同契约、宗教祭文等等。图书馆的书吏还对馆藏图书进行编目,这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分类信息目录。


在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朝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就失去了文明发展的独立载体,而两河流域文明的精髓却在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中保存下来,并继续影响着世界文明。


犹 太 文 明


大约4000年前,亚伯拉罕离开乌尔城来到迦南,犹太人的历史从此展开。在这期间,一个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孙子的人叫雅各与一位天使角斗了一天一夜之后,得到了以色列的称号,意思是神的勇士,这就是以色列的由来。


300年后,一批辗转流落至埃及的犹太人在摩西的率领下,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统一国家。


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古代历史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大卫王统治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兴建耶路撒冷城。在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时期,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终于建成了。后来对犹太人影响极其深远的圣殿也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今天圣殿仅剩一面哭墙,但是它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


(补充资料By小编)

当时,以色列处于最繁荣强盛的时期,南边的埃及和东边的亚述竭力拉拢他。埃及法老把女儿许配给所罗门为妻,亚述帝国帮助所罗门修造宫殿。在圣殿落成仪式上,所罗门向耶和华虔诚地祈祷:“我建造了一座圣殿做您的居所,为您的永久居所”,从此四面八方的犹太教徒,都来这里献祭朝拜,耶路撒冷成为犹太人的宗教中心。


公元前930年,所罗门死后,王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南部的犹大国和北部的以色列国,开始了犹太人的南北朝时期。两国的统治者长期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民怨载道,内乱不止,国势日衰。

北部灭亡:公元前721年,亚述帝国灭亡北部的以色列国,大批犹太人口被掳走为奴,这些人的数量和下落,至今找不到任何历史记录。



南部灭亡: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帝国灭亡了南部的犹大国,第一圣殿被烧成一片废墟,大批犹太人口被掳至巴比伦,成为“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97316日,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尼布贾尼撒攻陷,大批犹太人被掳回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


(补充资料By小编)

攻陷耶路撒冷后,在耶路撒冷,尼布贾尼撒将流亡过往的叔叔西底家推上了王位。公元前594年,西底家去巴比伦向尼布贾尼撒朝拜,但是,他一回来就发动了叛乱。


公元前587年,尼布贾尼撒将耶路撒冷包围了起来,围城十八个月后,即公元前586年8月,尼布贾尼撒攻入这个城市。耶路撒冷没有逃过沦陷城市被劫掠蹂躏的命运。巴比伦人摧毁了耶路撒冷。


尼布甲尼撒命令他的将军摧毁这个城市,“用火焚烧耶和华的圣殿和王宫,又焚烧耶路撒冷的房屋”,并且“拆毁耶路撒冷四周的城墙”。圣殿被毁,里面的金银器皿被洗劫一空,约柜也永远消失了。


圣殿被毁似乎不只是一座城市的毁灭,它还意味着整个民族的终结。这似乎是世界的终结,或者像《但以理书》中解释的那样,是“行毁坏可憎的”。犹太人想方设法将这场灾难转变为强化耶路撒冷的神圣性,创造末日审判原型的成长经历。


对三大宗教来说,这个可怕的灾难使耶路撒冷成为末日事件的发生地和迎接神圣王国到来的地点。这就是耶稣将要预言的启示录(从希腊语中指代“启示”的单词演变而来)。


对基督徒来说,它成为一个明确的、永恒的期望,而穆罕默德将尼布甲尼撒之破坏视为犹太人失去神宠的标志,从而为他的伊斯兰教启示开路。


巴比伦之囚仅仅是犹太人多舛命运的开始,在以后的几千年里,犹太人先后数次遭受外族的迫害和驱逐,丧失了家园,流散在世界各地。在俄罗斯、捷克波兰德国、美国、甚至在中国都有犹太人的身影。


犹太人是让两河流域文明流传后世的主要功臣。


基督教经典《旧约圣经》中记载的上帝造人故事、洪水的故事、伊甸园的故事等等都源于犹太教和经典,而这些都可以在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找到源头。


古代东方的许多传统,经犹太人之手留存下来,并至今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神论思想,犹太宗教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波 斯 文 明


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的救世主是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与阿卡德王朝的开国君主萨尔贡一样,居鲁士也为自己编造了几乎如出一辙的传奇身世。他统治的30年间,他确定了波斯帝国的基本版图,其子冈比西斯更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埃及,第一次建立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强大帝国。


居鲁士的孙辈大流士使波斯帝国的统治更加完善,他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建立赋税制度。公元前520年,他建造了辉煌的都城波塞波利斯。波塞波利斯的建筑样式和风格承袭了巴比伦和亚述城市建筑的特色。


(伊朗国家博物馆夏洛克•拉真诸)

“波塞波利斯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阿赫美尼德国王,在当地留下的墓穴,我们还可以在同一个地方,看到不同国家艺术的混合这是为了表现这一帝国的国际性,表明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国家。”


波塞波利斯王宫奢华、豪放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当时波斯帝国的强大与富庶,其中以两块浮雕最具代表意义。


(伊朗国家博物馆夏洛克•拉真诸)

“一个是薛西昕的浮雕,在这之前许多专家认为这是大流士的浮雕,浮雕表现的是朝觐场面,它原来摆放在波塞波利斯的阿卡德觐见厅楼梯中间,但由于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后来的波斯国王把它从楼梯中间拿走,放到了波塞波利斯的珍宝厅,此外还有两个类似的浮雕。这个现保存在博物馆中,另外一个与此相同,在波塞波利斯。


还有一个大流士的雕像,非常珍贵,因为它上面有四种文字的题字,我们知道这些题字是奉大流士的指令在埃及制造的,内容是:我命令在埃及制造这个雕像,以向未来的人们表明,埃及被控制在波斯人的手上。重要的是这个雕像背后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它表明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拥有同一个政府,当然也包括波斯人在内。波斯人不仅是统治者,他们也是其中一份子,在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国家中,有许多种人他们在宗教、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是自由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埃及尼罗河神的标志,它也是幸福的标志,中间的颜色类似茶色,表示上下埃及在大流士的脚下统一。在铭文中,伊鞭女神对大流士说我赐给你这平原、这山川,它们在你的脚下统一为一体。”


十分神奇的是,通过某种看不见的、神秘的纽带,波斯的建筑艺术在中国找到了痕迹。今天北京的九龙壁,琉璃瓦装饰的墙面,人们可以在波塞波利斯的墙壁上找到原始的主人。而波塞波利斯王宫外墙上整齐排列的雕像,在西安著名的昭陵六骏身上,也会觉得似曾相识。



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大流士还下令在一块悬崖上,雕刻了长篇颂文歌颂自己的丰功伟绩,这就是贝希斯敦铭文。铭文的内容可能有失实、夸张之处,但是这篇铭文却是解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钥匙。(详情参见第003集,巴比伦楔形文字的破译)


波斯帝国国王的野心不仅在于亚洲和非洲地区,他们又将目光瞄准了地中海西岸的希腊。希腊与波斯的战争持续了30年,最终以波斯的战败告终。波斯帝国的霸主梦破灭了,宠大庞大帝国的统治越来越难以维持了。


公元前332年,在马期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浪潮中,波斯帝国的统治结束了。自此,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逐渐掩盖在希腊化文明的光芒之下,但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丰富遗产仍然影响了后来的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之灿烂辉煌


19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让世人再次领略到灿烂辉煌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人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许多习以为常的习俗、许多司空见惯的思想行为都是从久远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继承下来的遗产。今天,当我们回望古代两河流域人的建筑、艺术、文学、思想时,我们无法不惊叹历史的神奇。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他们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


第一张世界地图是以巴比伦为中心的,最早的数学和几何学的记录、最早的天文学记录、最早的图书馆、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和象牙雕刻都出现于此。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或古朴凝重,如早期的神庙;或华丽辉煌,如亚述帝国的王宫。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各式建筑:在特罗、在巴比伦、在尼尼微、在波塞波利斯。在这些地方,更让世人惊叹的发现,还有大量的古代印章,它们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骄傲。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丹•波茨)

“滚筒式印章是石制的小圆筒,可以使用贝壳,也可以用粘土制成,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个圆筒,其外部是雕刻画,如果在某种湿的东西,如粘土上滚动那个圆筒,粘土上就会出现一个雕刻画的印痕,当然在圆柱形表面做反向雕刻需要相当的技艺,古代的两河流域人可以做到,并达到极高的水平。印章的使用与今天的中国或西方是一样的,它们可用来标识正式文件,区分上流人士,还用来标记属于某一地方或是机构的物品,作为一种辩认标志它们被广泛使用,我们发现数以千计的滚筒印章,而且在印章脱落的地方还找到许多印痕。


这是一个典型的滚筒印章,是用一种黑色石头制成的,从顶部一直到底部被打穿,这样就可以作为镯子或项链来佩带,甚至附有别针,然后佩带在衣服上,上面雕刻着这样一个情景,一个神端坐在那里,一个职位较低的女神向他引见一个人。”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对环境问题非常关注,首先是对于水和洪水的认识,世界上最早的洪水神话就诞生在这里。由于洪水的泛滥导致两河多次改道,依靠两河的城市也随着河道的改变此消彼长。据记载,一位国王为新都选址时,不惜更改河道以避免王宫受到洪水侵害。为了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他还从山上修水渠引水到山下。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还认识到,土地盐碱化的危害,农民曾经给国王写信,报告土地盐碱化的面积。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重视城市的规划,在乌尔,沿街道两侧修建的多为二层楼房,城市有统一的排水和进水管道,有神庙区和手工业区的差别。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丹•波茨)

“作为一种起步,文字的发明大概是最伟大的人类遗产之一。两河流域人民,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他们都保留了丰富的记录,包括行政、文学、宗教、祈祷等等。同时,两河流域人非常重视预测,因此他们成为了不起的天文学家,尽管在预测中更多的是使用占星术,然而他们对纯数学以及星体的观察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作为灌溉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使用数学来计算一块田所需用水,如此他们开始演算面积、容量,我们还知道他们从事一些非常复杂的数学计算。


人们经常把两河流域文化看作西方的始祖,古典史学家则更愿把希腊看作西方的祖先,很难说清楚。作为《圣经》当然对其先前的传统有所继承,其中包括两河流域文明中口头的、书面的和宗教的传统,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希腊人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两河流域的数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些哲学、天文学以及《圣经》等,可以说希伯来人在《圣经》里继承了许多两河流域的宗教背景,这或许就是两河流域文明传至今天的方式,通过希腊-罗马的世界,或是通过《圣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建)

“古代两河流域人通过多种途径,把自己的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地,他们通过贸易、通过战争、通过政府间的交往,与古代南亚次大陆地区、古代波斯湾地区、爱琴海地区、小亚细亚以及北非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我们在赫梯文明中发现赫梯人沿用了古代两河流域人的楔形文字,他们抄写了很多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后来在希腊的何马史诗和奥林匹亚山诸神的故事中都有所体现,在南亚次大陆我们发现来自两河流域的印章上有南亚特有的大象的形象,这些都是文明传播的特征和表现。


与两河流域文明同时的还有古代中国的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这些文明共同的特点都是大河文明,就是他们的文明是起源于大河的。但是与这些文明相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就是它的开放性,这是由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古代两河流域人擅长贸易,通过贸易他们把自己的文明传播到四方,同时又吸收其它的文明。


纪录片

纪录片《中国通史》合集
纪录片《河西走廊》合集
纪录片《金城兰州》合集
纪录片《中国将帅》合集
纪录片《解放西藏》合集
纪录片《四大美女》合集
纪录片《契丹王朝》合集
纪录片《千年书法》合集
纪录片《玄奘之路》合集
纪录片《大国崛起》合集
纪录片《中国商人》合集
纪录片《诗词中国》合集
纪录片《茶马古道》合集
纪录片《十大元帅》合集
纪录片《大国仪仗》合集
纪录片《茶叶之路》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合集
纪录片《银发汹涌》合集
纪录片《美丽中国》合集
纪录片《华为是谁》合集
纪录片《百年巨匠》合集
纪录片《黄帝内经》合集
纪录片《六祖慧能》合集
纪录片《中华文明》合集
纪录片《为了和平》合集
纪录片《台北故宫》合集
纪录片《竹林七贤》合集
纪录片《江南文脉》合集
纪录片《诗画江南》合集
纪录片《中国医生》合集
纪录片《商於古道》合集
纪录片《史说汉字》合集
纪录片《鸟瞰中国》合集
纪录片《问道楼观》合集
纪录片《西泠印社》合集
纪录片《养老中国》合集
纪录片《故宫100》合集

纪录片《大明宫》合集
纪录片《习仲勋》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潘天寿》合集
纪录片《张爱玲》合集
纪录片《第三极》合集
纪录片《秦淮河》合集
纪录片《苏东坡》合集
纪录片《大运河》合集
纪录片《英雄之城》
纪录片《玄奘大师》
纪录片《俺爹俺娘》
纪录片《缅怀杨绛》
纪录片《抗美援朝》
纪录片《豪门秘事》
纪录片《布达拉宫》
纪录片《大明王朝》
纪录片《耶路撒冷》
纪录片《齐白石》
纪录片《张国荣》
纪录片《邓丽君》
纪录片《沙孟海》
纪录片《钟南山》
纪录片《邓稼先》
纪录片《钱学森》
纪录片《孙家栋》
纪录片《于右任》
纪录片《圆明园》
纪录片《于敏》
纪录片《路遥》
纪录片《雍正》
纪录片《孤老》
纪录片《启功》
纪录片《孔子》
纪录片《赤峰》
纪录片《马云》
纪录片《大清》
纪录片《冲天》
纪录片《杨绛》
纪录片《中国》合集
纪录片《朱熹》合集
纪录片《南宋》合集
纪录片《故宫》合集
纪录片《西湖》合集
纪录片《先生》合集
纪录片《大师》合集
纪录片《敦煌》合集
纪录片《王震》合集
纪录片《路遥》合集
纪录片《家风》合集
纪录片《货币》合集
纪录片《知青》合集
纪录片《强军》合集
纪录片《徐渭》合集
纪录片《屈原》合集
纪录片《楚汉》合集
动画片《易经》合集
纪录片《张謇》合集
纪录片《长江》合集
纪录片《颜子》合集
纪录片《园林》合集
纪录片《养老》合集
纪录片《汉江》合集
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合集
纪录片《非典十年祭》合集
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合集
纪录片《资本的力量》合集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合集
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合集
纪录片《我从汉朝来》合集
纪录片《麦积山石窟》合集
纪录片《西藏的西藏》合集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合集
纪录片《李鼎铭先生》合集
纪录片《东方帝王谷》合集
纪录片《卢浮宫之旅》合集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合集
纪录片《中国这五年》合集
纪录片《读书的力量》合集
纪录片《神秘的西夏》合集
纪录片《南怀瑾先生》合集
纪录片《台儿庄1938》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1949》合集
纪录片《毛泽东与湖南》合集
纪录片《书房里的中国》合集
纪录片《宋氏家族往事》合集
纪录片《楹联里的中国》合集
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合集
动画片《中华德育故事》合集
纪录片《中国十大王朝》合集
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合集
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甘肃篇
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合集
纪录片《憨山大师的一生》合集
纪录片《苏联解体二十年》合集
纪录片《星云大师的梦想》合集
纪录片《抗美援朝真实档案》
纪录片《 龟兹·龟兹》
纪录片《中国的重生》
纪录片《我的中国心》
纪录片《另一个香港》
纪录片《世纪宋美龄》
纪录片《千年菩提路》
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
纪录片《国庆阅兵盛典》
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
纪录片《十大瓷厂往事》
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 》
纪录片《蒋介石与胡适》
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
纪录片《2019阅兵盛典》
纪录片《王阳明传奇一生》
纪录片《苏联最后的时光》
纪录片《星云大师的一生》
纪录片《末代皇帝—溥仪》
纪录片《大昭寺与小昭寺》
纪录片《1950年中苏合拍》
纪录片《大漠盗墓惊楼兰》
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
纪录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 • 养老》
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汉匈之战》
纪录片《隐形杀手:对抗病毒的战争》
纪录片《鲜为人知的东北惊天大鼠疫》
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大型传染病》
纪录片《新中国十大元帅、上将授衔》
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合集
纪录片《失落的天书山海经》合集
纪录片《世界名画·华丽的大师》合集
纪录片《张瑞敏企业重塑之求索》
纪录片《揭秘六十年前北京定陵挖掘全程》
纪录片《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合集
纪录片《邓小平百万裁军决策内幕》合集
纪录片《成吉思汗苍狼之决战野狐岭》合集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水浒》合集
百家讲坛《苏轼》合集
百家讲坛《慈禧》合集
百家讲坛《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庄子》合集
百家讲坛《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武则天》合集
百家讲坛《长恨歌》合集
百家讲坛《张爱玲》合集
百家讲坛《唐伯虎》合集
百家讲坛《梅兰芳》合集
百家讲坛《宋太宗》合集
百家讲坛《宋太祖》合集
百家讲坛《说聊斋》合集
百家讲坛《书法档案》合集
百家讲坛《资治通鉴》合集
百家讲坛《爱上语文》合集
百家讲坛《永乐大帝》合集
百家讲坛《三十六计》合集
百家讲坛《春秋五霸》合集
百家讲坛《中华孝道》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词话》合集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合集
百家讲坛《贞观之治》合集
百家讲坛《太平公主》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唐朝》合集
百家讲坛《千古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千古爱情》合集
百家讲坛《末代皇帝》合集
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合集
百家讲坛《走近曹操》合集
百家讲坛《康熙大帝》合集
百家讲坛《解码关公》合集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合集
百家讲坛《嘉庆王朝》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三曹》合集
百家讲坛《至尊红颜》合集
百家讲坛《论语 心得》合集
百家讲坛《曹操的启示》合集
百家讲坛《刘备的谋略》合集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合集
百家讲坛《雍正十三年》合集
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合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话清明》合集
百家讲坛《隋唐英雄志》合集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合集
百家讲坛《孟子的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唐诗的故事》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故人心》合集
百家讲坛《成败论乾隆》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话中秋》合集
百家讲坛《诗歌里的春天》合集
百家讲坛《救时宰相于谦》合集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合集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合集
百家讲坛《南唐后主李煜》合集
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合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合集
百家讲坛《囚徒天子光绪》合集
百家讲坛《苦命皇帝咸丰》合集
百家讲坛《清代皇陵谜案》合集
百家讲坛《向古人学家教》合集
百家讲坛《发现上官婉儿》合集
百家讲坛《大秦政坛双星》合集
百家讲坛《酒色财气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端午时节话屈原》合集
百家讲坛《明亡清兴六十年》合集
百家讲坛《人间正道是沧桑》合集
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合集
百家讲坛《纳兰心事有谁知》合集
百家讲坛《书香才女李清照》合集
百家讲坛《金戈铁马辛弃疾》合集
百家讲坛《抗倭英雄戚继光》合集
百家讲坛《向诸葛亮借智慧》合集
百家讲坛《曾国藩教子十法》合集
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合集
百家讲坛《唐玄宗与杨贵妃》合集
百家讲坛《历史人物的悲剧》合集
百家讲坛《苏洵、苏轼、苏辙》合集
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合集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合集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合集
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合集
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合集
百家讲坛《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合集
百家讲坛《道光王朝与鸦片战争》合集
百家讲坛《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合集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合集
百家讲坛《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合集
百家讲坛《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合集


品味经典


《武汉“战疫”纪事》合集
中国各朝代帝王(合集)
《红楼十二钗》合集
陈大惠《活着》合集
蒋勋说宋词 合集
蒋勋说唐诗 合集
蒋勋生活美学 合集
叶嘉莹评赏温庭筠
蒋勋细说红楼梦 合集
蒙曼之品读经典 合集
郦波品读古诗词 合集
杨雨品读古诗词 合集
《中国历史悬案》合集
《中国诗词大会》合集
蒋勋美学《孤独六讲》合集
蒋勋美学《美的觉醒》合集
蒙曼解读《梅兰竹菊》合集
蒙曼解读《风花雪月》合集
30首经典电视剧主题曲
《鬼谷子智慧经典》合集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 合集
张雷《老子的人生智慧》合集
曾仕强《鬼谷子的人生智慧》合集
曾仕强《四大军师的人生智慧》合集
李昌集丨中国古典诗文朗诵与吟诵 合集
《幼学琼林》(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增广贤文》(朗诵视频+译文完整版)
《笠翁对韵》(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声律启蒙》(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了凡四训》(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作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视频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非原创作品  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仓央容若  主编:可爱天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