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界之本源
3.1 依大空建立据点
大空本体虽一无所有,寂然不动,然其中却蕴含有一切种性之无量无漏性功德。此诸种性各能随缘自提见大,显露于法界之上;即各各依自己之种性而建立据点。又依此据点,放出无穷动力,涉入其他据点;自身亦吸收一切据点之动力,融入自身。
此为幻化义,一一据点当体即真如全体;由一真如而幻成无量据点,非将真如机械切割而成诸据点也。如大海中之众沤,一一沤皆全匝大海;沤沤之间全体涉入。一一据点皆摄真如全体;据点之间亦以其全体彼此交互贯摄,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一点以全体涉入一切点,一切点亦以其全体入于一点之中。又如帝释天宫之珠网,一珠幻成无量之珠,参见弘法大师《十住心论》第九极无自性心之论述。无量之珠本是一珠。珠珠之间则一珠中普现一切珠影,一珠亦现影于一切珠中,珠中现影,珠影之中又现珠影之影,如此互相反照重重无尽。据点如珠,思之显然。然据点与珠仅一分相似,此珠但得影相涉入,其质各殊;据点不然,全体交彻。
每一据点之第八自证分或曰大圆镜智,皆圆照一切据点,随见大之标指以一据点为中心,余据点随关系之亲疏重重围绕。至据点境界时已与种性不同。真如中一切种性皆如如然融为一体,无有中心,借用中学名词,真如可喻之为无极。据点虽亦互不相碍,然已分出中心与边畔,据点可喻之为太极。极者中也;《尚书·洪范注》训皇极为大中,皇者大,极者中也。无极者无中,无中心点之境界也;太极者大中,有中心点之境界也。当无极时,全法界一无所显,而为真空,或显为真如总相却无中心;当太极时,则已出现无穷之据点,或无相或有相,各能自成中心,而以他点为环境之一分子。
据点之间不仅有中边之别,而且互起交流作用,滔滔不绝如大河常流。每一据点法尔皆具放射吸收两种属性,密教称之为慧力与定力,俗谛则称阴阳,或喻之为男女。一一据点皆依据自点定力,接受他点慧力,复发展慧力,加持余点,是谓萨怛鍐性。义为入我我入,又称互摄性。此种特性吾人皆可从心部体会之,达摩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即依此而建立。如此无量无边据点各放无穷无尽动力,交相冲动,交相收放。性海中遂呈波浪纷纭、灵动不息之景象。
此诸据点即众生界之本源,每一众生皆由性海中之一据点扩展而来。
附识
此诸据点即有情之真我也。故我字应作四重分别:
1、假我;2、无我;3、真我;4、大我。
1则事法界中凡夫之见也,误认五蕴等色心现象中之假我为实有,能作身心之主宰,此即我颠倒也。
2则事法界中二乘人及不了义空宗有宗人之见也,知凡夫执为实有之我为假我,然亦从而执无我以为究竟,起无我颠倒。
3则会得真如缘起之菩萨之见地也。此位菩萨深入法界本体,了知此假我,原是末那识分位幻成,其相固虚,而究其起因,却有相当种性为骨子。一切含识之伦,莫不有真我特性,依相当据点而活动。
4则佛之见地也。彻达六大缘起,究竟觉知自心之源底,如实证悟自身之数量,所谓胎藏海会曼荼罗、金刚界曼荼罗是也。即知一切曼荼罗中之情与非情乃至语言皆是我也。故一切本尊皆具三种身:种子字身、三昧耶身、有情身。故经云:摩字者大日之种子,一切世间虽计我我而未证实义,唯有大日如来于无我中得大我也。
故经云:我则法界,我则法身,我则大日如来,我则金刚萨埵,我则一切佛,我则一切菩萨,我则缘觉,我则声闻,我则大自在天,我则梵天,我则帝释,乃至我则天龙鬼神八部众等。一切有情非情无不摩字,是则一而能多,小而含大,故名圆融之实义。又喜金刚本续云:说法是我法亦我,听法诸众亦是我,我为成就世界主,世出世间亦为我,我即俱生欢喜大自在。
全面把握此四重含义方为圆满;如一味执无我以为究竟,则惑矣。
——摘自孟晓路《七大缘起论》
本书夕阳道友尚有约100册,29元包邮(出版社定价58元)!
可加微信号(Huizhouxiyang)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