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六校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浙江、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0年浙江省舟山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20年浙江卷高校招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校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浙江卷)

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浙江省3月联考(C)  语 文

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五市高二(下)段考语文试卷(3月份)

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2月高三二模作文例文
2020年浙江省湖州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浙江省宁波“十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 语文试题

2020年浙江省名校联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2019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浙江省浙北五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  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实验高中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六校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交流模拟试卷(3月份)

2020年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届高三返校考试语 文

2020年浙江省衢州二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0年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六校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

1.(3分)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所向披靡(mǐ)        推搡(sǎng   茕茕孑立(jué)      符箓(lù)    

B.弄巧成拙(zhuō)   虫豸(zhì)     陪鲤对(dāo      桎梏(gù) 

C.锲而不舍(qì)       生(yǎn    怙恶不悛(quān    勋绶(shòu       

D.奴颜婢膝(bì)     刑(chī)     岿然不动(kuī)         客(qián

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影片《芳华》讲述了军队文工团里一群青春男女在爱情萌蘖时的故事。片中战友对“活雷锋”式主人公刘峰的行为不乏揶揄之情。  

B.我所生长与生活的这片神奇的土地,夹河高山,群峰竞秀,层层梯田,诡诀神秘,自是迷人。河岸高处住人家,座座吊脚楼,美得让人心醉。     

C.我们希望美方摒弃零和博奕的陈旧思维,同中方相向而行,求同存异,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要煞费苦心地设置障碍。       

D.梅花鹿群走过,就像一座漂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岗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倾听来自久远时空的雪泥鸿爪和半夜惊魂,都会觉得出自家中瓦当、陶罐、青花瓶一类的腹中。那些古怪言语,穿过迷茫,终于和大地一起沉沉入睡。       

B.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C.竖琴的滑音往往会为音乐增添奇特的美感,哈泼•马克斯是擅长双方向滑音的大师,他在演奏时,随着不停地上下其手,美妙的滑音会飘然而出。 

D.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无可厚非。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战狼Ⅱ》上映以来,获得了老少观众的一致好评。它表达的不仅仅是大国崛起的集体共识,而且是国内许多观众的英雄梦想。   

B.互联网资源型“伸手党”最早流行于论坛贴吧等地。由于当时多数情况下资源持有者愿意与广大网民分享,使得“伸手党”还未带有过多的贬义色彩。       

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议,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D.闲鱼不是一个电商平台,而是一个基于新生活方式的社区。人们在这个社区里,不仅可以分享二手的物品,自己的私人时间,还可以是空间,如房屋和场地的出租。

5.(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屈原的作品,以《离骚》为代表,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经》中的“国风”与《离骚》并称“风骚”。      

B.古人评苏东坡《赤壁赋》说:“此篇忽鹤忽道士,幻极矣,乃神似《南华》,非袭其貌也。”其中《南华》即《南华经》,指《庄子》,作者是庄周,为战国时道家学派重要代表。 

C.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以讽刺幽默的风格,赢得了人民喜爱,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高尔斯华绥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福尔赛世家》。《品质》是他的短篇小说,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6.(3分)运用第二人称,对下面的小诗进行情景扩写。要求:抒发一种情感,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

照顾着

历代的星辰

  

7.(4分)2018年清明节前夕,在杭州做了五年“代客祭扫”业务的小武很纠结,一方面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业务市场需求量很大;一方面亲人朋友不理解,社会舆论压力大。究竟是继续做这项业务,还是马上结束,另谋他业。请你从理解关心小武的角度,给小武点建议。

注意表明观点,阐述清楚理由,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10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它构成了这个国家或民族最鲜明而深沉的精神底色。这种文化价值体系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生成和发展,始终与历史扭结在一起,同质同构。漫长的历史之流,每一个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甚至留存下来的各种历史器物,最终都演化为一个个承载文化价值意义的符码,意义符码的过滤、筛选、认定,或褒或贬,构成国家和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历史的传承,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价值的传承。对历史的尊重,也就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价值和信仰的尊重。

      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包含着鲜明的价值取向。任何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都是在已有的历史存在中发现价值,在形象化的阐释中重新做出价值判断。文学“虚无”历史,本质上是“虚无”价值,是否定和解构在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文化价值,用悖逆、虚妄的价值观取代经过历史检验的进步的价值观。时下创作界最流行的,是从所谓“还原历史”“人性发现论”出发,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进行重塑。其极端者,甚至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汉奸打造成正面角色,寻找所谓的人性,给予无原则的同情。在这里,对汉奸形象的颠覆只是表象,真正颠覆的,是这个形象符号所承载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忠诚与背叛、坚强与怯懦、光荣与耻辱的价值判断。声称寻找历史演进和历史行为的真实内在逻辑,但他们所找到的,无非是突破民族理性底线的所谓“普适人性”。一切有价值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被以“人性”的名义重估,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判断,被粗暴地颠倒过来。似乎只有“人性”才是历史的真实、度量一切的标准,除此别无其他。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积极因子和合理内涵被无视,或者成为被嘲笑和解构的对象。

      文学“虚无”历史,以相对主义的态度从文化源头和根脉处进行拆解,剔除了彰显历史趋向、代表文明进步的文化价值。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所体现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是经过历史积淀和检验所形成的结论,这些结论构成了具有稳定性的价值坐标。一旦这座价值坐标被铲除夷平,也就没有了野蛮与文明、落后与进步的分野。它只能导致文化价值进一步碎片化,造成种种精神乱象,影响民族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人们的精神世界无所附丽,形成巨大的价值空白。文学“虚无”历史,终将解构在历史长河中建立的文化共识,破坏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由此涣散无存。

      历史是文学的丰富矿藏,为文学提供了大量创作素材和广阔书写空间。它自身固有的传奇性和内部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让文学家一直对它钟爱有加。古今中外,也的确产生了一大批历史题材的经典名著,这些作品,创作素材的使用恰当合理,传奇性的表达也更好地体现了历史素材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但是,以历史为表现对象,并不能先天地提升作品的品位和质量。相反,对文学而言,历史是一把双刃剑。表现得当,可以为作品增加厚重感,使之成为壮美的史诗;表现失当,则会让作品陷入轻佻、浅薄,丧失文学应有的力量。这里的决定因素就是作家的历史观,用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历史。只有对历史抱有敬畏之心,深刻、清醒、客观、理性地认识历史、表现历史,文学才能在历史的书写中,展现出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的传承,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价值的传承,历史与文化价值体系同质同构,而承载文化价值意义的符码,经历过历史的理性选择,最终成为构成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

B.从“还原历史”“人性发现论”出发,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进行重塑,终将解构在历史长河中建立的文化共识。

C.时下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创作界的极端者,实际上并没有寻找到历史演进和历史行为的真实内在逻辑,于是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积极因子和合理内涵也被无视。

D.文学“虚无”历史,以相对主义的态度从文化源头和根脉处进行拆解,会导致文化价值进一步碎片化,造成种种精神乱象,影响民族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同质同构:历史与文化价值一体论

B.“发现人性”:对历史文学创作的一种批判

C.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文学创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D.文学“虚无”历史:颠覆了以历史为载体的文化价值体系

3)剧作家阿铁准备创作历史剧《武则天传奇》,请你依据本文观点,给阿铁提两点建议。

9.(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李汉荣

 

看得出来,它上面还有斑斑点点的残漆。数百年前,我的先人曾仔细为它上漆,打蜡。一方柔和的亮光,使这户耕读人家,能随时拂去劳作的倦意,伏案捕捉内心的光线;那幽幽木香,让平淡的日常生活,缭绕着别样的气息。

后来,漆渐渐磨损,脱落,固执的时光之蝉,终于挣脱蝉衣,鸣叫着向远处飞去,在逐渐黯淡下来的记忆的房间,它笃定地站着,依旧保持着儒雅的姿势。它平淡的容颜,呈现着素朴的木质,也折射着我先人本色的品行。

我的祖父曾伏在它的上面,我的祖父的祖父都曾伏在它上面,我的先人们一直伏在它的上面,读易读史,诵经诵诗,画春画秋,记人记事,写情写义。当时,画眉在田野点染春泥,燕子在梁上朗诵农谚,鸟儿们远远近近地插嘴,也在旁注着古奥的文字。线装的孔孟偶尔出现残页,于是在桌上被仔细装订。那湿润的呢喃,也被装订在书页里了,古意夹着新意,经声和着鸟声,书香叠着稻香,耕读的日子就有了日上三竿的欢喜。

有时,疾病和悲苦随秋雨袭来;有时,离散和夭折,兵戈和马蹄,冷不防打断严谨的农历,桌上摊开的祖传方子,就及时做些加减。不大的桌面,望闻问切着广袤民间的病苦,有的减轻了,有的治愈了,而有些暗疾,则像腐殖土一样沉淀下来,催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秘方和偏方,那是特有的民间异禀和草根智慧。谁能从桌上细密的纹理,取出几百年前疾病的叹息和药草的气息?

此时,我在桌面靠右的一角,看见了一个小小的虫孔,那是一只什么虫儿打凿的工程?蚂蚁?木蜂?钻木虫?装死虫?很可能是装死虫吧。我愿意它就是一只装死虫。那时,榆树还生长在明朝的原野,几个贪玩的孩子轮番爬上榆树,其中有一个就是我的祖先,他爬上来了,坐在枝杈高处,手搭凉棚,眺望村庄的春天,眺望远山的青黛,顺便打量炊烟和人生的去向。。就在这时,离他不远的一只虫儿也坐在树的肩膀眺望和打量,眺望葱茏的宇宙,打量榆树的味道。虫儿发现了他,一阵颤栗抽搐之后,它立即假装死过去了。就这样,虫儿躲开了一个顽童,也躲开了可能的伤害,我们可以理解是虫儿礼让了他,礼让高大的“神灵”占据更多的树木和更多的宇宙。但他没有看见这谦卑礼貌的虫儿,他只看见树身上一条静止的暗黑色疤痕。虫儿的机智死亡,使数百年前的那个下午变得异常安静和仁慈,附近庙里的钟声连着响了六下,报告慈航普度,众生平安。

而当我的祖先和他的小伙伴们呼喊着溜下榆树,装死的虫儿立即复活了,它继续它的神圣工程,它连续七天七夜凿啊钻啊,它吃住都在这庄严的工地,它一定要为自己短暂辛苦的一生,打凿一条连接永恒的通道,它一定要用隐秘的艺术手法,记载自己的梦境和心迹。

它以天真的智慧和精细的工艺,终于开凿了一个曲曲折折的时空隧道,把数百年前它的那次冒险经历,把它与孩子们相遇的故事,把原野的阳光、鸟声、草木香气和附近庙里的经声钟声,庄稼地里男人们对唱秧歌的粗犷声音,铁匠铺里叮叮当当锻打农具的声音,老牛寻找牛崽的哞哞声,鸡鸣狗叫的声音,集市传来的叫卖的声音,村口母亲们高一声低一声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以及缭绕在树上的我的祖先的衣服和身体的气息,他们用力爬树划在树上的手指印痕,他们坐在树杈上哇啦啦对着远方呼叫的声音﹣﹣细心的虫儿把这一切都收藏在它开凿的时空隧道里﹣﹣

此时此刻,我悚然一惊,终于知道,我伏在这古老书桌上,其实一直守在这个洞口,一直在眺望深不可测的时光……

﹣﹣节选自李汉荣《时光的收藏》

 

1)目睹眼前这张榆木书桌,作者想象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请细读全文,分点概括。

2)将悟性和思考融合在诗意的表达之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据此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那湿润的呢喃,也被装订在书页里了,古意夹着新意,经声和着鸟声,书香叠着稻香,耕读的日子就有了日上三竿的欢喜。

  

他爬上来了,坐在枝杈高处,手搭凉棚,眺望村庄的春天,眺望远山的青黛,顺便打量炊烟和人生的去向。

  

3)一个小小的虫孔,作者说“我愿意它就是一只装死虫”打凿的工程。如果是其他虫子打凿的,对表现主题有影响吗?请结合文章简述理由。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一直在眺望深不可测的时光……”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深不可测的时光”的理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3分)

10.(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乙)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羲之与王悦、王承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女妻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钟繇,曹魏大臣,精于书法。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称为“草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足以畅叙

幽:幽深内藏

B.况修短随,终期于尽。

化:变化

C.裕亦羲之与王悦、王承为王氏三少

目:认为、品评

D.然闻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及其所既倦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

B.足极视听之娱

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C.俯仰之间,已陈迹

从伯敦、导所器重。

D无丝竹管弦之盛

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3)下列对原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甲)第三段中作者的情绪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生到死,由盛而衰,都是必然。

B.选文(甲)是宴游诗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重在抒发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激励人们珍惜年华,积极进取。

C.选文(乙)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书法,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D.选文(乙)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11.(5分)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踏莎行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鹧鸪天   (宋)史达祖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缃裙多忆敝貂裘。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征辔( pèi,)指远行之马的缰绳,亦指远行的马。缃,浅黄色。官河,指运河。

1)这两首宋词,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都描写了    形象。

2)分析两首词在抒情上的“曲笔”(从对方落笔,抒自己情感)之妙。

12.(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3)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注解: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采;史,言辞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鞟(kuò),指去毛的兽皮,即革。

1)出自上述材料的两个成语:    、   

2)儒家所推崇的君子风范是怎样的?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

  

13.(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

新沐者必弹冠,    。安能以身之察察,    ?(《楚辞渔父》)

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40分)

14.(4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行刑前)我还想跟你一起牵着黄狗,到蔡东门那儿去打野兔子呀,但已无法实现了。

﹣﹣李斯(秦)

 

       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泰戈尔(印度)

 

       如果有可能,我愿意拿出我所有的财产来换取一个下午和苏格拉底聊天。

﹣﹣乔布斯(美国)

结合上述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六校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

1.【解答】A.“茕茕孑立”中的“孑”应读作“jié”;

B.“叨陪鲤对”中的“叨”应读作“tāo”;

C.“锲而不舍”中的“锲”应读作“qiè”;

D.正确。

故选:D

2.【解答】A.正确;

B.“诡诀”中的“诀”,应改为“谲”;

C.“博奕”中的“奕”,应改为“弈”;

D.“岗峦”中的“岗”,应改为“冈”;

故选:A

3.【解答】A.雪泥鸿爪:是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倾听”不能与之搭配;

B.行云流水:比喻诗文纯任自然,毫无拘执,使用正确;

C.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句中指手指跳动灵活,此处不合语境;

D.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而中国海警船在自己的岛屿附近海域巡航,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该用“无可非议”。

故选:B

4.【解答】A.语序不当,“不仅仅”和“而且”后的内容成递减关系了,将“不仅”和“而且”后的两个分句互换位置;

B.成分残缺,后半句缺主语,去掉“由于”或“使得”;

C.正确;

D.搭配不当,“分享”的“空间”与“房屋和场地的出租”不搭配,去掉“的出租”;

故选:C

5.【解答】A.“《楚辞》”错,《楚辞》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不全是屈原的作品。

 

故选:A

6.【解答】首先要注意理解诗句的意蕴,“独自一人”,“历代的星辰”,代表了外在世界的孤独和内心的充盈,孤独的个体和内在精神的强大是看似对立而又和谐地共存一身,内容上可突出“照顾”“陪伴”“孤独”“拥有”“美好”“精神力量”等。“运用第二人称”应以“你”为叙述抒情主体,扩写要注意情景的创设和营造。

 

答案:

示例一:从童年起,你独自守望的路就浸满寥落的星辰;西北风雕刻着你的额头,东南风摩挲着你的脊背,夏日的骄阳,冬日的寒雪,都没有饶过你,而你,拉着星星的手,任无数人仰望,匍匐。

示例二:洪荒燧石击出的火花,点燃了你孤独的童年,岁月流转,沧海轮回,你失去了年华,但学会了照顾。丢掉全身的坚壳,你只想做一棵树,落花捧给大地,开花装扮星空。

7.【解答】对于材料中给小武的建议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表达,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如果赞成其继续做这项业务,可以从,“代客祭扫”这项业务已经很熟悉,能够很好缅怀先人,且工作难度不大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如果不赞成,可以从孝道应该自己亲力亲为,而不是别人代替,这会使得传统孝道文明流于形式,不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张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示例一:小武,我建议你继续做这项业务。五年时间,你已很熟这项业务,对于那些不能亲自扫墓的人来说,你还了他们一个缅怀先人的心愿;对于你个人来说,工作难度不大,是很合适的就业渠道。多元社会,多元选择,不必纠结。

示例二:小武,转行吧。清明扫墓是我国孝道文化的重要表现,孔子早就说过“吾不与祭,如不祭”,就是强调要亲自参与扫墓才是真正缅怀先人。你所从事的业务使扫墓流于形式,长此以往,严重危害我国清明祭祖文化的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8.【解答】(1B.原文强调“所谓的”“还原历史”“人性发现论”,实际上是指这些作家把“还原历史”“人性发现论”当作借口,并不是说这两个观点错误。

2D.本文通过对文学“虚无”历史的深入分析和批判,阐述对历史要抱有敬畏之心,深刻、清醒、客观、理性地认识历史、表现历史的观点。作者在首段指出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它构成了这个国家或民族最鲜明而深沉的精神底色。第二、三段分析指出文学“虚无”历史,本质上是“虚无”价值,是否定和解构在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文化价值,它终将解构在历史长河中建立的文化共识,破坏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由此涣散无存。因此只有对历史抱有敬畏之心,深刻、清醒、客观、理性地认识历史、表现历史,文学才能在历史的书写中,展现出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

3有关武则天的创作素材的使用一定要恰当合理,人物传奇性的表达要更好地体现历史素材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

重视挖掘武则天在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积极因子和合理内涵,尊重肯定武则天在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文化价值,敬畏历史,避免剧作走入“普世人性”的歧途。(或者:对历史抱有敬畏之心,深刻、清醒、客观、理性地认识历史、表现历史)

9.【解答】(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答题区间在文章的第37段中,作者由眼前的榆木数轴联想到了一系列和先人有关的活动,第3段回忆了先人们读书的场景,第4段写了先人们在几百年前关注着人间的疾病和悲苦,第5段写了先人爬上榆树“眺望村庄的春天,眺望远山的青黛,顺便打量炊烟和人生的去向”,在此时发现了智慧的虫儿。第67段写这只虫儿“开凿了一个曲曲折折的时空隧道”。据此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第句话,“湿润的呢喃”指的是上文“鸟儿们远远近近地插嘴,也在旁注着古奥的文字”,也就是指鸟儿的叫声,把鸟儿的叫声融入到书籍里,体现了先人们读书的诗情画意。运用排比的手法,突出鸟儿的鸣叫好像是在注解着文字,融入到了书籍中;“古意夹着新意,经声和着鸟声,书香叠着稻香,耕读的日子就有了日上三竿的欢喜”运用复叠手法体现了先人耕读的诗意。分析第句要抓住关键词句,从所给的句子中找出“爬、坐、搭、眺望、打量”等词语,这是一些列动词,展现出祖先的诗意性生活,极其鲜明刻画出诗意蕴含生命的永恒色彩,展现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分析,重点把握文本中的关键性词句和主要内容,“我愿意它就是一只装死虫”突显出的是虫子的价值,这里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开想象,借助虫眼把先辈的生活生存经历与智慧复活并摄入虫孔,把无限的时空收藏于微小的虫孔之中,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如果是其他虫子,则会有影响,如果认为没有影响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4)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道题可以从表达技巧、塑造形象和突出主题等角度来分析。这篇散文作者是借助榆木书桌来回忆先人的生活,在写作手法上选取了一只虫子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赋予虫子以人的智慧,从虫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得出生命的体悟。结尾说“一直在眺望深不可测的时光……”展现出的是一种精神内涵,凸显出勤劳持家、智慧救国的伟大壮举,展现出诗意生活给历史带来的影响,从而丰富了时光的美好,突出中国人的价值情怀。

 

答案:

1)祖先伏在书桌上读书的场景;祖先伏在桌上修改药方、救治民间病苦的场景;祖先站在树上远眺的场景;一只装死虫看到人后装死、打凿通道的场景。

2排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加上装订、夹着、和着、叠着等动词的形象运用,使语句典雅优美,韵律如诗,意境深邃,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先耕读生活的礼赞。

爬、坐、搭、眺望、打量等一连串的动词构成一组镜头,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描绘了祖先的诗意生活,刻画出了诗意生活中的永恒意义。

3)有影响。因为相比作者想象的其他虫子,装死虫通过“立即假装死过去”“躲开了可能的伤害”,“继续它的神圣工程”,不仅很好地表现了装死虫的细心和智慧,而且只有躲过劫难,才有机会去见证先人的充满诗意的生活图景。以小见大,想象更加生动,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华民族富足安宁的耕读生活的礼赞。

或者:没有影响。无论什么虫子,最终都留下了桌面上的孔洞,都能表达岁月的悠远,都不影响作者对于先人耕读生活的想象和礼赞。

4)表面上写出了时光的久远,岁月的绵长;实际上,先人勤劳治家、读书兴家、智慧救国的美好品性和诗意生活的图景赋予了时光更深远更丰富的内涵,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耕读传家、诗意生活的礼赞与追求。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3分)

10.【解答】(1B.“化”解释为“变化”有误,应解释为“造化,自然”。句子翻译为: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2A.第一个“之”,动词,往;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的。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

 B.第一个“以”,目的连词,来;第二个“以”,介词,把。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

C.第一个“为”,动词,成为;第二个“为”,和“所”连用表被动。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

D.两句里“虽”,都是“虽然”;

3B.“激励人们珍惜年华,积极进取”分析有误。文章有消极的人生无常感慨,却没有“激励人们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表述。但本文在批驳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虚妄论调,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还是难能可贵的。

4)根据句意断句。“每自称”意思是王羲之常常自称,后面是“自称”的内容,要在“称”后断句;后面“我书比钟繇”与“比张芝草”是对称结构,应在“钟繇”后与“比张”前“草”后断句;“曾”引导的句子应与前面断开;“云”代指人说话,在其后要断句;“张芝临池学书”语意完整,后面“池水尽黑”是结果,应在“书”与“黑”之后断句;“未必后之也”语意完整,应在“未必”前断句。这段话断句为:“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这段话翻译为(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5“固”,本来;“一”,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彭殇”,长寿和短命。句子翻译为:这才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看作一样的说法是虚妄和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没有区别的说法完全是妄造的。

“讷”,木讷,说话迟钝;“人未之奇”,宾语前置句,应是“人未奇之”;“辩赡”,善于辩论;“骨鲠”,性情耿直。句子翻译为: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等到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

 

答案:

1B

2D

3B

4)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5这才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看作一样的说法是虚妄和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没有区别的说法完全是妄造的。

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等到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兰亭集序》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刚劲、正直而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择婿的消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敞开肚子吃东西,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高兴,因此要买道士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拿笔,写好后,用笼子装鹅而归,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竹筐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1

答案:

1)羁旅漂泊、思念家乡的游子或想念游子的思妇。

2)欧词下片借助想象,通过“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表面上抒写女子缠绵深切的思绪;但实际上,词人是借闺中少妇对游子的思念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史词下阕使用“乱”“浮”“徙倚”“怨”等词语,形象的描写出家中的妻子常常凭栏远眺的场景,实际上,作者通过想象,从思念的对象﹣﹣妻子落笔,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含蓄。

 

译文:

《踏莎行》:客舍旁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水桥边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征人骑马手拉缰。离愁别绪随路长,渐行渐远渐绵长。好似溪水涓涓淌,源源不断向远方。寸寸柔肠痛断,盈盈泪水洗粉面。危楼高、看得远,伤心莫要倚栏杆。平坦的草地尽头是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12

1)文质彬彬   任重道远   驷不及舌

2)儒家推崇的君子风范就是文质兼美。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质就是内在的道德修养。

 

译文:

1)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2)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人,无专主之亲,无特定之疏,惟以道义是从。即不问亲疏,但以道义是亲,亦即以义为处世准绳。”

3)说:“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就可以成为君子。”

4)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5)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6)卫国大夫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内品质良好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文彩去显露呢?端木赐解释说:遗憾呀,大人这样认识君子,其言论如驷马不奔跑,不能显示马的能力哟。文彩就是品质,品质就是文彩。如果去掉有文采的毛,虎豹的皮革就和犬羊的皮革一样。

13.【解答】故答案为:

1)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重点字:誓)

2)新浴者必振衣  受物之汶汶者乎(重点字:振)

3)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重点字:啼)

4)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重点字:歇)

5)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