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高邮市高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三月份线上学习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三语文四月测试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江阴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南师附中、淮阴中学、姜堰中学、海门中学四校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南京十三中、中华中学、金陵中学等十六校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2.5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科模拟(三)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连云港市老六所四星高中(海州高中、赣榆高中、海头中学、东海高中新海高中、灌云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课程居家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高邮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其次,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推波助澜,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最后,文化泛娱乐化背后充斥的物质欲望、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文化消费者始终坚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对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调侃英雄坚决说不,这样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空间。
(摘编自《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逐“娱乐至上”是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调侃英雄、恶搞名人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B.民族历史记忆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功能,因此不能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
C.只要不追求上座率、收视率、点击率,就能消除文化娱乐化,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如果想让文化泛娱乐化失去生长的空间,就需要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一起共同努力。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的文化商业化浪潮是出现“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B.文化泛娱乐化的盛行导致了受众在心理上产生了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
C.文化泛娱乐化放大了文化的娱乐价值,把娱乐性当成了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
D.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文化消费者应增强文化自觉,对接传统文化,传播真善美。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文化的作用,陈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出现的背景,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述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负面作用。
C.第三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对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带来的危害。
D.最后一段从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论述了“面对文化泛娱乐化”的正确做法。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刘洋说:“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进程几乎与国际同步,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建设数字敦煌的构想。”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重视文物保护的同时,也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技术层面未说,通过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可以实现对文物完整的数字化存档并永久保存,这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
(综合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网”、《中国文化报》等)
材料二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夏生平表示,多年前,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采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保护方式,都无法阻止莫高窟的衰落,而数字技术的运用,为莫高窟的保存和資源共享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如今去敦煌莫高窟的游客,只要愿意,可以不再象以前那样一一排队挤着进那一个个的小洞窟,就着微弱的光线看着那一幅幅可能有残缺的壁画,而是可以在3D虚拟环境中观赏敦煌壁画和彩塑,感受到洞窟中无法观看的细节,想看多细就看多细。早在2015年,广东省文化厅就在国内首次开发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地图”手机APP应用软件,该软件录入了广东省级以上非遺的地理位置、传承人、传承基地等信息,为用户了解与保护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
以河南省某高校为例,目前校藏古籍文献2000多册,但受到自然条件、保存条件和书籍的物理特性的影响,大量古籍文受损严重,所以,古籍数字化的工作迫在眉睫。古籍数字化成本非常高,如一册300页古籍数字化成本要60万到90万,所以学校每年都要投入几百万到几千万的资金用于古籍教字化工作。古籍虽然可以被数字化,从而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被存储,并被快速检索,但是古籍数字化存档也容易遭到病毒侵害,存在被人为误删或者掉电等故障的风险。
(综合自“中国文明网”、“搜狐网”等)
材料三
由国家统一规划,通过政府牵头和社会参与,在国家层面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综合数据源,把碎片化的信息聚合在一起,实现数字化、可視化建模,进行立体重构和生动再现。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项支持资金,将该专项資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増长。要培养一批既懂文化艺术又懂数字技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不乏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オ,支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建设。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验室平台,鼓励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一种公共性、开放性、互动性的国际对话与交流机制,通过定期的技术交流与对话,加深中外技术互补,促进双方在技术领域持续、深入、全面的合作与发展。
(摘编自王晓芬《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与路径》)
(1)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了建设数字敦煌的构想,这表明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进程是不落后于国际的。
B.中国文化产的数字化已经可以实现对文物完整的数字化存档并永久保存,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重要技术手段。
C.数字技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技术下,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对敦煌、古书籍的保护。
D.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国际文化进产的数字化发展,只有注重借鉴国际经验,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才会越来越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保护文化产的迫切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识基本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B.虽说古籍数字化成本很高,但是相对于这些古籍所承裁的文化价值及数字化后可安全储存来说,这些投入还是很值得的。
C.多年前,敦煌莫高窟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但运用数字技术,既保护了敦煌文化,又给游客带来了异样的观赏体验。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大数据及相关技术不仅适用于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适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山白发
林清玄
行于北莺公路上,道路左边窜出来一丛丛苇芒,右边也窜出了一丛丛苇芒,然后车子转进了迂回的山路,芒花竟像一种秋天的情绪,感染了整片山丘,有几座乔木稀少的小丘,蒙上了一片白。
我忍不住下车站在整山的白芒花前。青色山脉是山的背景,那时的苇芒像是水墨画的留白,这留白的空间虽未多作着墨,却充满了联想,仿佛它给山的天地间多留了空间,我们可以顺着芒花的步迹往更远的天地走去。我站在苇芒花的中间,虽不能见到山的背面,也看不到那弯折的路之尽头,但我知道,顺着这飘动的白色寻去,山的背面是苇芒,路的尽头也是苇芒。
北莺公路是我经常旅行的一条路,就在两星期前我曾路过这里,那时苇芒还只是山中的野草,芜杂地蔓生两旁,我们完全不能感知它的美。仅仅两星期的时间,蔓生的野草吐出了心头的白,染满了山坡,顺势下望,可以看到大汉溪的两旁,那些没有耕种的田地,已经完全被白色占据了。好像这些白色的芒花不是慢慢开起,而是在一夜之间怒放。
在乡间,苇芒是最低贱的植物,因此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悍,一到秋天,它就成为山野中最美的景色了。有一年我在花盆里随意栽植一株苇芒,本来静静躺在花园一角,到秋末是它突然抽拔开花,是那些黄的红的花全成了烘衬它的背景。那令我们感觉,苇芒代表了自然的时序,他一生的精华就在秋天。有一次,我路过村落去探望郊区的朋友,在路旁拔了几株苇芒的长花送给朋友,他收到苇芒花时不禁感叹:“竟然已是秋天了!”﹣﹣苇芒给人季节的感受,胜过了春天的玫瑰。
站在满山的芒花里,我想起一位特立独行的和尚云门文偃。云门是禅宗里追求心灵自由的代表,有一次,一位和尚问他:
“什么是佛法的大意?”
“春来草自青!”他说。
又有和尚问他:
“什么是成佛的方法?”
“东山水上行!”他说。
在云门的眼中,佛法的大意与成佛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自然,一种万物变化与成长的基本道理:透过这种自然的过程,我们既可以说,佛法大意是“春来草自青”,当然也可以说是“秋天苇自白”,它是自然心,也是平常心。
秋天里满山的芒花,它不必言语,就让人体会了天地,全是在时间的推演下自然生变﹣﹣青山犹有白发的时候,何况是人呢?
《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呢?因为面对自然的浩浩渺渺,人的心念实在是无比细小,而且时刻变化,让我们无法知解人与自然的本意。这本意正是“春来草自青,秋来苇自白”,是一种宇宙时空的推演。
我读过一本《醉古剑堂扫》,中有这样几句:“今世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马车,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人人解醒。”乃是因为人不能取寓自然,所以不能得人间的清凉。虽说不少智慧之士想要突破这种自然演变的藩篱,像明朝才子于孔兼在《菜根谭题词》里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想要找到一条补天通天的道路,可是,我们的心再飘逸,我们的道再高远,恐怕都无法让苇芒在春日里开花吧!
人面对自然、宇宙、时空的无奈,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豪放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一诗中曾有一段淋漓的描写:“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真真写出了淡淡的感慨。人能与月同行,而月却古今辉映,人在月中仅是流水一般的情境。同样的,人能在苇草白头之时感慨不已,可是年年苇草白头,而人事已非!
突然浮起苏东坡的名句“青山一发是中原”,那青山远望只是一发,而在秋天的青山里,那情牵动心的一发却已在无意之中白了发梢,即使是中原,此刻也是白发满山了吧!
我离开那座满芒花的丘陵,驱车往乡间走去,脑中全是在风中飘摇的芒花,竟使我微微颤抖起来,有一种越过山头的冲动,虽然心里明明知道山头可攀,而青山白发影像烙在心头,却是遥遥难越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驾公路两旁青色的山丘与白色的花相映成趣,意境深远,让常去旅行的“我”充满了联想与无限的感伤。
B.苇芒代表着自然的时序,给人以秋天的思绪。因而朋友收到“我”送的苇芒长花时,不禁感叹秋天的到来。
C.文章开篇写“我”行车及下车时的所见,令人陶醉;结尾写“我”驱车离开时的所想,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D.文章谈佛法禅思,抒写从事物变化中得到的人生见地;语言清新流畅,在平易中有着启迪人心的力量。
(2)文中引述了《醉古剑堂扫》中的语句,这一引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春来草自青”包含了哪几层意思,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①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②,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④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⑤,公与监军使宴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宴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⑥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释]:①三王所为序、赋、记: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以言事斥守揭阳:元和十四年(819年)五月,唐宪宗自凤翔迎佛骨至京师,王公士庶奔走膜拜。韩愈上《论佛骨表》,竭力劝阻此事,由此触怒宪宗,贬潮州刺史。揭阳:地名,属广东潮州。③大号:年号。④太原王公:即王仲舒。⑤浃和:融洽、和谐。⑥漫漶:模糊不可辨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B.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C.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D.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王阁与鹳雀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唐朝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
B.躬诣,古代下级面见上级的一种礼节,文中是“亲自到、亲自去”的意思。
C.治所,古代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等,文中借指所管辖的地方。
D.韩愈,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王阁闻名遐迩,作者从年少时就知道它是江南第一的名胜景观。
B.文章在写法上没有正面描写滕王阁及其四周景物,而是以情取胜。
C.王仲舒修缮滕王阁没有劳民伤财,作者对他的务实精神持肯定态度。
D.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长官后,曾经著书呼吁关注滕王阁的修缮问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
②适及期月,公又来宴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选自《游褒禅山记》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六幺令•天中节①
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苏轼一生坎坷,几上几下,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有一些相似之处。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有景,景中寓“境”。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
B.词的上片运用了动静结合、铺叙、渲染、夸张和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选取庆祝端午节的几个场面,描写出了端午节的盛况。
C.词的下片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准确贴切,是因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
D.“异客垂涕”“鬓白知几许”指屈原已远离了自己的故土,被流放到了外地,两鬓白发如霜。这正是屈原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 , ”描写音乐的震撼力,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秋雨。
(2)《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通过描写女主人的服饰,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 , 。”
(3)《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 。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 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社会时,(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被否定;同样,信息传播也需要质疑。如果受众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 ,有的虽然被反复辟谣,却依然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 相反相成 不胫而走 满城风雨
B.天壤之别 相辅相成 来势汹汹 甚嚣尘上
C.大相径庭 相辅相成 不胫而走 甚嚣尘上
D.天壤之别 相反相成 来势汹汹 满城风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C.才直接关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受众如果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8.(5分)下面是一封自荐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询我的自荐信。我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提高足下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乐观开朗,能够很好地搞好人际关系。在众多招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信心十足。 最后,祝贵公司事业有成!
9.(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 ,不仅能看,能吃,能饮,还能入药,被称为“神奇的仙人之食”。而且菊花还代表着不畏风霜、崇尚晚节、淡薄清雅、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在中国古代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皇家园林里,菊花是尊的象征,至今北海公园还保留有菊花展览及技艺的传承。皇家喜欢菊花,一开始是因为菊花最常见的一种颜色一一黄色,《周礼》中记载:“后服鞠衣,其色黄也。”这里金黄色② ,后来这个颜色才成为了皇家的专属。而在中国的农耕文明中,黄色代表土地,是国家社稷的象征,而菊花的黄色恰巧是大地的颜色,因此在皇家园林中,菊花③ 。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来,武汉市发生的严重疫情牵动着广大人民的心。武汉的宇文强身在一个大家族,在除夕的前几天,家人们对于年夜饭有了不同的争论。小强的爷爷说,不管怎么说,年夜饭还是要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这是老传统了,亲情不能淡漠;小强的叔叔说,疫情这么严重,我看要不就取消年夜饭吧;小强的妈妈说,我觉得年夜饭就从简,家里人一起吃,但互相串门拜年可以改为网络视频或电话拜年,心意到了最重要。
你作为宇文强的好友,你怎么看?请给爷爷、叔叔、妈妈或宇文强本人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解答】(1)C.“只要……就能消除文化娱乐化,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断太绝对。
(2)C(A.“根本原因”不合文意,原文第一段为“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B.“文化泛娱 乐化的盛行导致了……”,因果倒置,第二段为“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D.“文化消费者应增强文化自觉,对接传统文化,传播真善美”,张冠李戴,第四段为“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
(3)B.在论述“形成原因和负面作用”没有使用举例论证。
2.【解答】(1)D.根据材料三可知,参与国际交流只是中外技术互补的一种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注重借鉴国际经验,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才会越来越快“,因此选项中的“只有……才……”说法太绝对,将“借鉴国际经验”这个充要条件当成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学化发展才会越来越快”的必要条件。故选D。
(2)B.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源“但是古籍数字化存档也容易遭到病毒侵害,存在被人为误删或者掉电等故障的风险”可知,选项中说“数字化后可安全储存”是不恰当的。
(3)①国家及时出台相关文件以做好政策引导。②对数字化后的文化遗产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③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资金投入。④在国家层面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综合数据源。⑤培养一批既懂文化艺术又懂数字技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不乏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⑥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验室平台。⑦鼓励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⑧加强国际交流以促进中外技术互补。
3.【解答】(1)A.“无限的感伤”有误,文章的基调应是感而不伤。
(2)①揭示追名逐利的人们不能得到人间清凉的原因,在于不能取寓自然。②引出及推进下文对人们难以突破自然演变藩篱的思考,从而深化主题。
(3)①自然层面上,可谈“春来草自青”即春天到了草自然会青,指一种万物成长与变化的基本原理。②人心层面上,可谈要顺随自然,保持一种自然心和平常心。③从人事层面上,可谈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应急功近利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解答】(1)A
译文:我既因为不能够到达滕王阁观赏而叹息,又私下里高兴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没有推辞而接受了您的命令。
(2)A.“鹳雀楼”错误,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鹳雀楼在现在的山西省,不属于江南。
(3)D.“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长官后,曾经著书呼吁关注滕王阁的修缮问题”错误,据原文“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宴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可知,是撰文而非著书:撰文时间为三十年前任刺史从事时,而非任南昌地方长官后。
(4)①及:等到。壮:意动用法,觉得……壮美。益:更加。以:用来。
译文:等到看到三王写的序、赋、记等,觉得他们的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阅读前人的文章,用来忘记我的忧愁。
②适:刚好,恰好。宴于此: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此宴”。乌得:怎么能够。
译文:今天刚好一整月,您又来到这里设宴,您怎么会没有情感呢?
③所以:表原因。学者:治学的人。
译文: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选取传闻材料的缘故。
参考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就听说江南多有(宜于)登临游赏的所在,而滕王阁独自排在第一位。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看到了三王写的这些文章,觉得他们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来阅读前人的这些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它。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我因为上谏迎佛骨的事情被贬为潮州刺史,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借经过南昌的机会去看看所听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庆祝年号,在国内施加恩德,我转任袁州刺史。
袁州是南昌的附属地方,我私下里感到高兴并侥幸地对自己说,认为(这次)应当能够亲自到南昌府,承受南昌府差役人员的管束,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得到一个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私下里注视胜景,满足我的心愿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诏书下达,把中书舍人太原人王仲舒先生作为御史中丞,任命为江南西道的观察使;洪州、江州、饶州、虔州、吉州、信州、抚州、袁州都是他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缺乏便利的事情以及不能满足的愿望,王公到了之后,(缺乏便利的事情)都停止了,(不能满足的愿望)都实现了。大的事情通过驿使迅速上报,小的事情立刻处理。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阳气上升,阴气闭合。在数日之内百姓就修炼出美好的品德,而您在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中怡然自得。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您的府下听从命令,可是我们袁州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借来作为出行的理由,又怎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您的接待人员?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到达啊!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关系融洽,您和监军派人在这个阁上设宴,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参加宴会。酒宴进行到中途,综合各种意见说:“这阁子如果再不修整,将会毁坏。以前您在这里任刺史的属官,有恰当的理由来翻新滕王阁;您所写的文章,确实还题写在墙壁上。到如今已过了三十年,您来到南昌担任地方长官,到今天刚好满一个月,您又来到这里设宴,您怎么能够没有感情呢?”您回答说:“是的。”因此,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子,浸坏模糊不鲜艳的色彩,修治一下就停止。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损害可供后人观赏的景观。
工程完成之后,您和大家喝酒,同时用写信命令我说:“希望您替我记录这件事情!”我既因为不能够到达滕王阁观赏而叹息,又私下里高兴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没有推辞而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欢乐,即使我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跟着您一起游玩的话,我还能为您做文章。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写下这篇阁记。
5.【解答】(1)B.“象征”错,词的上片没有运用“象征”的手法。
(2)①表达词人对屈原的景仰、凭吊之情。词的上片通过描写“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渡”“诵赋祭吊”几个场面渲染端午节的盛况,抒发词人对屈原景仰凭吊之情。②表达词人仕途失意、怀才不遇、遭受贬谪的痛苦哀怨之情。屈原“异客垂涕”,“泪竭陵阳”,词人以屈原来自比,感怀了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虚写屈原,实写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③表达词人对北宋朝廷昏庸腐败、小人得志的悲愤之情。词的下片“感叹怀王昏聩”,直接抨击楚王昏庸,不明事理,借古讽今,暗讽时政,锋芒直指向北宋王朝,词人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
译文:
孩童臂上缠虎符,良辰佳节正端午。艾蒲青青门前挂,天高云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外,清樽美酒肉在俎。龙舟竞渡呐喊疯,临江祭悼诵君赋。感叹怀王真糊涂,悲痛秦国吞并楚。流亡异国泪潸潸,双鬓白发知几许?新亭对哭早晚哀,眼枯泪尽陵阳处。汨罗江畔屈子逝,惟留万千断肠句。
6.【解答】故答案为:
(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重点字:娲、炼)
(2)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重点字:帖、鹧鸪)
(3)过春风十 里,尽荠麦青青。(重点字: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解答】(1)①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天壤之别:形容极大的差别。由“有着”可知,此处应选用一个名词,故“天壤之别”更恰当。②相反相成: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由后文可知,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是互相补充的,故选用“相辅相成”。③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来势汹汹:形容人或事物到来时的气势很猛烈。此处是指谣言的气势猛烈,应选用“来势汹汹”。④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此处指谣言的嚣张,应选用“甚嚣尘上”。
故选B。
(2)才: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就: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A、C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不合逻辑。“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应在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应在后。
故选D。
(3)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导致主语残缺,应将“受众”移至“如果”前;二是语序不当,根据逻辑关系,应将“助推谣言的再传播”和“被谣言蒙蔽”互换位置。
故选C。
答案:
(1)B
(2)D
(3)C
8.
(1)“垂询”改为“垂阅”;
(2)“足下”改为“自己”;
(3)“搞好”改为“处理”;
(4)“招聘”改为“应聘”;
(5)“事业有成”改为“蒸蒸日上”。
9.
①菊花的用途非常广泛(多);
②先是作为皇后服装的颜色;
③代表着国家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