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北京高三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2北京高三上学期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__________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2·北京东城·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读杜诗(1)

陆游

城南杜五(2)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

一门酣法(3)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4)

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

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5)非唐诗。

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6)遇合非公谁?

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嗟咨。

注释:(1)此诗作于陆游被罢官后闲居绍兴时,诗人已71岁。(2)杜五:杜甫的祖父杜审言(3)酣法:作风。(4)挺之;严武父亲的名字。(5)《生民》《清庙》:均为《诗经》篇名。(6)马周;起初怀才不遇,后受到唐太宗重用。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轻”句,写少年杜审言狂放不羁,称大自然为“小儿”

B.“惜哉”句,写杜甫虽然有千万种本领,可惜却未能施展。

C.“《生民》”句,写杜甫的诗境界宏远,绝非一般唐诗可比。

D.“后世”句,写后世人应把杜甫当作诗人的典范予以尊崇。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写杜氏祖孙的态度风貌,为塑造杜甫的非凡气度作铺垫。

B.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生前遭际和身后名望的惋惜。

C.诗人用马周遇太宗的典故,意在说明与马周相比,杜甫更有才华。

D.诗人借读杜诗来抒己怀,抒发了徒有壮志而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感。

3.本诗中的杜甫形象与你阅读杜甫诗歌后认识到的杜甫一致吗?请从《望岳》《蜀相》中任选一首,结合《读杜诗》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2022·北京西城·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中八仙歌(1)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2)口流涎,恨不移封(3)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4)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注释:(1)八仙:指诗中的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丞相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等八个人物。(2)麴()车:酒车。(3)移封:改换封地。(4)衔杯乐圣称避贤:喜喝清酒而不喝浊酒,李适之以此暗讽遭李林甫排挤罢相之事。

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章骑马似乘船”两句,写出贺知章因年老眼花而骑马落井的情态。

B.“汝阳三斗始朝天”三句,抓住人物特殊身份,活画出他的享乐之态。

C.“苏晋长斋绣佛前”两句,表现人物无法抵御诱惑而产生的矛盾行为。

D.“焦遂五斗方卓然”两句,渲染了人物酒后卓越的见识和雄辩的口才。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中的“白眼”,与黄庭坚《登快阁》“青眼聊因美酒横”中“青眼”意味是相同的。

B.本诗中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的李白形象是完全一致的。

C.本诗与《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同为七言歌行体,都是一气呵成,并且一韵到底。

D.本诗的风格幽默谐谑,情绪颇为欢乐,语气很是轻快,与作者一贯的“沉郁”诗风不同。

6.《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开生面的“群像诗”。诗中不同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请分条概述,每条举两例说明。

 

(2022·北京朝阳·高三期末)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春从天上来(注)

吴澈

会宁府遇老姬,善鼓瑟。自言梨园旧籍,因感而赋此。

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促哀弹,似林莺呖呖,山溜泠泠。

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

(注)春从天上来:词牌名。词人以宋臣身份出使到金国都城会宁府,被强行留滞。此词作于靖康之变后。

7.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海角飘零”写老姬也写自己,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B.词人写琴瑟之音如娇莺呖呖,山泉泠泠,体现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

C.“鬓变星星”中的“变”字,将过往之美好与如今之衰老突显出来。

D.“舞破中原”写得惊心动魄,干戈撞击、战尘弥漫之状,如在眼前。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里”两句如实描绘词人在金碧辉煌的金国宫殿听音乐的场景。

B.“尘飞沧海”化用“东海三为桑田”的典故,隐喻现实的沧桑巨变。

C.词人以“胡笳幽怨”暗示了老姬流落金国,飘零憔悴,内心幽怨。

D.词作将视觉听觉相结合,巧妙而又形象地传达了词人复杂的心绪。

9.词作以“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作结,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021·北京海淀·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一组诗,完成下列小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霜筠亭

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题画竹

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注释)①伶伦:指乐官。②解箨:竹笋脱壳。

10.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诗以人拟竹,借竹“待我归”的形象,巧妙地表现了“我”与幽竹志趣相投。

B.王诗借竹欲得乐官赏识发出妙音的热望,表达出诗人想一展才华有所建树的渴望。

C.苏诗中竹之不能把持自己、孤高狂傲的形象,是诗人狂放不羁性格的生动写照。

D.郑诗描写的是秋风中的竹子,其形象生动鲜活、个性鲜明突出、气质超凡脱俗。

11.这组诗中的加点字都增强了表情达意的效果,请选择钱诗或王诗中的加点字加以赏析。

12.这组诗多采用衬托手法,请分析苏诗或郑诗如何运用这一手法来咏竹言志的。

 

(2022·北京丰台·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九)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1)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2)诚可学,违己讵(3)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注释:(1)汩:搅混。(2)纡辔:放松缰绳。(3)讵:难道。

13.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两句,写清晨听得叩门声,诗人衣裳也不穿好就开门,表现了诗人对来访者的无礼。

B.“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意为居陋室且衣衫不整,不算高隐之人,诗人对此内心不安。

C.“壶浆远见候”与“且共欢此饮”呼应,体现出田父的纯朴热情,也含诗人借欢饮消愁之意。

D.“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意为放松马缰,随顺世俗,学来容易,但却违背自身本性。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因田父叩门送酒,而有感田父“有好怀”,并产生了自己与时势相违之叹。

B.陶渊明虽对田父之言深有感怀,但仍然表示自己的禀性、志趣很难与世俗相谐。

C.这首诗叙事朴实,有生活气息,充满融洽气氛,语言亲切自然,体现陶诗风格。

D.这首诗展现了陶渊明孤高独立的一面,其情怀志趣与《归园田居(其一)》类似。

15.这首诗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请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2022·北京顺义·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1)

岑参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2)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3)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注释:(1)公元740年,51岁的王昌龄被更为江宁县丞。江宁,在今江苏南京。作者在长安与他饮酒道别。(2)富春:富春江,即浙江流经富阳县的那一段。下句的卧江楼是指富春江畔的楼。(3)南徐州:在今江苏镇江。作者父亲曾在当地为官。

16.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时”句是说王昌龄在政治清明之时得不到重用。

B.“泽国”句是说王将奔波千里赴江宁水乡任一小职。

C.“旧家”句是说作者由江宁联想到岑氏旧家所在。

D.“穷巷”句是说作者联想朋友到任江宁后的处境。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公”句中对比明显,作者使用“独”字寄予情感沉重。

B.作者回忆曾与王昌龄在南徐州,风雪夜抱被长谈之事。

C.作者想象朋友到达京口见到桃花盛开,写诗消解苦闷。

D.作者认为王是深藏的潜龙,今后必将如“黄鹄”高飞。

1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对朋友寄予的情感。

 

(2022·北京昌平·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

鲍照

幽并(1)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2)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3)

石梁有余劲(4),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5)

注释:(1)幽并:古二州名。(2)鞬:弓袋。象弧:用象牙装饰的弓。雕服:雕绘的箭囊。(3)雁门、楼烦:边疆要塞。(4)石梁有余劲:语出春秋宋景公事。宋景公射出的箭的余力尚能射入石堰。(5)虎竹:是汉代国家发兵遣使的信符,符分为二半,朝廷留右符,郡守或主将分得左符。

1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并重骑射”二句,写出了幽并少年豪侠尚武的形象。

B.“毡带佩双鞬”二句,对少年的装束做出了具体的描绘。

C.“兽肥春草短”句中把敌人比作野兽,点明要武力征讨。

D.“惊雀无全目”句,写出了射箭者技艺高超,精准无比。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人物形象,笔墨简洁精练而引人注目。

B.本诗采用写实手法,详细地描绘出了少年从早晨到夜晚的经历。

C.“石梁”用宋景公的典故,其目的是为表现宋景公的英勇无畏。

D.本诗语言绚丽、含蓄,诗人李白则传承了这一风格,惊遒绝人。

21.本诗塑造了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其精神品质集中表现在后四句,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2022·北京房山·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①。

注释:①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22.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中的“蚕丛”与《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意义相同。

B.颈联中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卷。

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

D.本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23.诗歌的尾联运用了典故,含蓄蕴藉。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B.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24.《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是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22·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5题。(共13分)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陶渊明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1】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2】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注释:【1】弗获:不能。【2】沮溺:长沮、桀溺,春秋时期的两位隐士。

25.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孰是都不营”二句,强调应当自食其力,自营衣食,才可求得安乐。

B.第五句中,“常业”指农务,说明躬耕劳作已是诗人真实的日常生活。

C.“晨出肆微勤”一句,“微勤”是自谦的说法,实际上劳作十分勤苦。

D.“斗酒散襟颜”指以豪饮宣泄惆怅,与“斗酒十千恣欢谑”情感相同。

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先后两次反问,旨在表达对世人轻视农事、不劳而获的批判。

B.本诗语淡而情浓,如“聊”字,看似平淡,欣慰之情却真实淳厚。

C.诗人以劳动者身份抒写亲身劳作的真切感受,具有积极思想意义。

D.整首诗夹叙夹议,通过收稻之叙说,发抒躬耕之情怀,意蕴丰富。

27.下列诗句中的“霜露”,与“山中饶霜露”中的“霜露”意蕴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罗隐《忆九华》)

B.寒雁自知霜露重,海鸥常伴水云间。(李朴《忆玉岩》)

C.顾我胡为世网婴,前行霜露后榛荆。(饶节《送故人》)

D.欲吊章台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陆游《哀郢》)

28.本诗结尾,诗人为何说“躬耕非所叹”?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D

2.C

3.不一致。
在陆游的《读杜诗》中,诗人运用典故,将马周和杜甫二人相对比,点明了杜甫有着如马周一样的才能,但是却没有遇到明主。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这首诗中杜甫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
而在《望岳》中,杜甫有着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雄心和兼济天下的壮志,这首诗中的杜甫是充满豪情,斗志昂扬的。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

D.“后世”句,“世人应把杜甫当作诗人的典范予以尊崇”理解错误。作者写的是后世人只把杜甫看成诗人,却忽略了杜甫也是有治国之才、胸怀抱负的爱国志士,使得作者“空嗟咨”。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赏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与马周相比,杜甫更有才华”说法错误。诗人用典故,“马周遇合非公谁”,意在说明与马周相比,杜甫虽有才华,却没有遇到如唐太宗一样的明主,使得杜甫一生不得重用,壮志难酬。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形象的能力。

首先应明确指出观点:是不一致的。然后结合两首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读杜诗》中,通过由对杜甫的祖父“少不羁”的赞美,进而赞美杜氏家风“一门酣法到孙子”,从而称赞杜甫有才华、有抱负;再由唐太宗与马周的君臣相知,感叹杜甫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令诗人“抚几空嗟咨”。所以,陆诗中杜甫的形象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令人痛惜的。

《望岳》中,从登上泰山问“岱宗夫如何”,到“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之高大宏伟,登山而站得高看得远,抒发了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博大而又昂扬的情感。所以《望岳》中的杜甫是斗志昂扬,充满豪情的。

 


汇编不易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5yuan获取

全套35  yuan


考场中古诗的人物形象鉴赏百题汇编

古诗的景物形象鉴赏百题

古诗的事物形象鉴赏60题

古诗的内容与情感的概括百题(北京版)

咏物类古诗鉴赏40篇

不同主旨古诗鉴赏之用典

不同主旨古诗鉴赏的借景抒情

羁旅行役诗鉴赏40首

送别诗鉴赏40首

送别诗鉴赏40首 2

羁旅行役诗鉴赏40首 2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高考精品讲义集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

2021北京高考真题语文(教师版)

北京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上)期末语文

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 文试卷

2022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2北京丰台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2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语文

2022北京海淀高二(上)期末语文

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部分区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汇编

2022北京朝阳高二(上)期末语文

2022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