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中古诗的人物形象鉴赏百题汇编
古诗的人物形象
1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官池春雁(其一)
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两雁
陆游
两雁东西来,合群以南翔。镜湖接天台,海阔天茫茫。
冥飞远矰弋(1),长路谙冰霜。君看此气象,岂复谋稻粱。
正尔下杜陵,已复掠潇湘。超遥万里程,燕雀安能量!
注释:(1)矰弋:射鸟用的箭。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第四句中“隔暮云”寓意归乡之途充满艰险。
B.陆诗中“镜湖接天台”寓意前路迷茫,迷失了方向。
C.陆诗“冥飞”两句写雁克服了长路中重重的艰难险阻。
D.两首诗分别用“鸂鶒”和“燕雀”来反衬雁的形象。
2.比较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请概括两首诗中“我”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③,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星芒: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④霍嫖姚:指霍去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如风驰电掣一般,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那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4.诗人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将士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感春十三首·其八
张耒
浮云起南山,冉冉朝复雨。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老农城中归,沽酒饮其妇。
共言今年麦,新绿已映土。
去年一尺雪,新泽至已屡。
丰年坐可待,春服行欲补。
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抒写了对春天的感受,以客观描写为主,语言通俗易懂,显示出“平淡”之美。
B.云起南山,晨雨冉冉,苍鸠两两,相语竹间,写出了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
C.“新泽至已屡”写出今年朝廷的恩泽已经屡次到来,加上去年的瑞雪,让老农一家喜出望外。
D.此诗以老农与妻子的对话作为全篇的重点,着墨不多,人物形象却很好的展现出来。
6.结合全诗,分析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农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钜鹿赠李少府
高适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注释)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8.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
[唐]方干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
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
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姓名未及陶弘景①,髭鬓白于姜子牙。
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注]①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四句抒写自己在山中率性而又自由的生活,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B.诗歌中间四句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幽静的隐居环境,寄寓对山间生活的喜爱之情。
C.“髭鬓”句内容丰富,不仅描绘了髭鬓苍白的衰老形象,也暗含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D.“未知终久属谁家”透露出诗人内心对自己的隐居之地不知以后会属于何人的忧虑。
10.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超脱,能否说明他真心愿意当一个隐士呢?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游泰山六首(其三)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想象奇特,把泰山兴起的“云关”轻轻推开,便恍如进入神仙的世界之中。
B.诗歌五、六句写黄河从西方流淌而来,又远远地流入大山,“窈窕”二字尽显其状态。
C.“凭崖”两句写诗人凭崖远眺,天地悠然,以宽阔的天空反衬登高者的渺小与无奈。
D.诗歌描写了诗人登泰山的经历,从登山到凭崖观景再到遇青童等,描写充满了故事性。
12.诗歌在塑造诗人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翠相乱,锦石游鳞清可怜。
邮渚频挝津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
吴兴岘山足胜事,汉水襄阳空昔贤。
(注)①鵁鶄(jiāo jīng)一种水鸟。②吴兴:湖州。③岘山:位于襄阳城西。西晋名臣羊祜曾守襄阳十年,有政绩,死后吏民为他建碑立庙于岘山。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开篇点题,写耿晦之顺江而下,赴任湖州。“下”字写出船行之轻快。
B.首联下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仰望,天高气清;俯视,水清沙白。
C.颔联描绘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生趣,鸟叶相嬉,鱼儿灵动可爱。
D.全诗多处景色描写,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浓浓的惜别之情,却并无悲伤之感。
14.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耿晦之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①,有怀子由弟
苏轼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
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
无人可诉乌衔肉②,忆弟难凭犬附书③。
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余。
(注)①疲苶(nié):困惫。②乌衔肉:《汉书·黄霸传》记载,黄霸为颍川太守,派了一个年长的廉吏出外察访,嘱咐他要保密。这个廉吏不敢住宿邮亭,只好在路边弄饭吃,却被老鸦衔走了肉。黄霸得知后予以安慰。③犬附书:《晋书·陆机传》记载,陆机在洛阳,常靠一条骏犬和家里人往来传达书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用烟雾来形容蝗虫的弥天塞地,秋田上的急雨也比不上它那样迅猛、密集。
B.诗人揶揄官吏的新法清平之说,愤怒地自嘲是自己这个倒霉鬼带来了蝗虫之灾。
C.诗人用典故表明因捕蝗劳作之苦,怀念子由,但山川相隔,寄书无由,更觉痛苦。
D.虽然满腔义愤,欲诉无人,但诗人仍想要“理蝗余”,努力做好蝗灾的善后工作。
16.请简要概括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驿二首(其二)①
文天祥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②人间说丈夫。
[注] ①此诗写于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途径金陵时所作。②消得:一定要。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用“金瓯失壮图”的比喻,形象交代了南宋家国沦陷、江山尽失的背景。
B.“衮衣颠倒落泥涂”,用借代的修辞,表现南宋皇帝向元朝俯首称臣的悲惨境况。
C.颔联借用蜀帝杜宇的典故,表达诗人空余一腔报国热血,将要自杀殉国的悲叹。
D.颈联诗人借“秋风”、“寒月”渲染悲凉氛围,烘托国亡家破、老而无依的孤苦心境。
18.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四首(其三)
王维
一身能擘①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②。
(注)①擘:开弓。②五单于:汉宣帝时匈奴内乱,分裂为五个单于,这里指敌军首领。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两句,以特写镜头来写少年英武矫健的身姿;三、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写少年的勇武形象。
B.开头两句中,“一”与“千”两字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在鲜明的对照中,凸显少年过人的胆略和武艺。
C.诗中的“五单于”是借汉事喻唐事,王昌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用了这种手法。
D.全诗语言简练,刻画人物生动传神,通过截取张弓射敌的特定动作,使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动感和立体感。
20.全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中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八声甘州
[宋]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①,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②。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③。
[注]①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②奔鲸: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③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桓筝: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
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登山所见。“迷岸草”和“孤城”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的空间即视感,奠定了怀古的感情基调。
B.“坐看”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气概;“转盼”二句承接“坐看”,突出了少年豪杰的风采。
C.“漫云涛”二句抒发词人“不见古人”的浩叹,这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D.下阕从“峥嵘”“豪英”到“空成今古”,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今的兴味丰厚浓郁。
22.叶词受到苏轼“豪放”词风的影响,显得“豪”中有“悲”,“亢奋”中有“感慨”。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两首词中“笑我”所体现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荆轲(节选)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饮饯易水上,雄发指危冠。风逝寒波生,商音变羽声。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从太子丹养士引出荆轲,三四句写荆轲为报知遇之恩而提剑出京。
B.诗歌叙述了荆轲刺秦王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等场面。
C.“图穷”两句描绘刺秦的画面,正面描绘了荆轲的果敢和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
D.“其人”两句直接抒情,肯定其人虽已逝去,但精神犹在,传载千古,充满赞叹。
24.本诗是怎样塑造荆轲的英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杂兴(其八)
储光羲①
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
夏来菰米②饭,秋至菊花酒。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
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
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
注释:①储光羲,盛唐诗人,其诗以田园山水诗成就最高,诗风比王维更接近陶渊明。②茭白的果实像米,可以做饭,古人以它为六谷之一。
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种桑种黍,为下文表现田园生活之乐做铺垫。
B.诗人用“菰米饭”待客,用“菊花酒”饮客,足见其真诚热情,又暗示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他的妻子懂得阿谀奉承客人,小孩也知道讨好客人,殷勤之余多了些市侩气。
D.“清浅”两句倒装,意思是仰看河汉又清又浅,北斗忽高忽低。
26.你从这首诗看出诗人有何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
洪适
子月①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園園②从它归丙穴③,谋自拙④,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②園園,困而未舒的样子。③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④谋自拙,自认酶气,谋抽。
2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寒风又烈”,是为下文张本,渔人的劳动、生活、思想,皆与这种特定气候相关联。
B.“从”,“任从”的意思,任从那巨鱼回到深渊,“从”表现渔人毫不在乎的豁达情怀。
C.“衣百结”尤其着力,渔家的窘迫困顿,生活的种种艰辛与不易,都浓缩在这三字之中。
D.“不知”一句,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
28.渔夫是常见的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比较,概括说明二者的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2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颈联写邹明府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一路狂风暴雪,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旅途艰险。
B.诗中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被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
C.诗中的“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
D.尾联写邹明府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见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客房根本没有人开过。这一联是实写。
30.请简要分析邹明府这一人物形象。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渲染出一派秋气:夜风吹动,竹叶萧萧;郊野茫茫,月光普照。
B.天边的“稀星”乍隐乍现,在明月朗照的映衬下显出一种有气无力的样子,应了诗题中的“倦”字,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倦态。
C.颈联写的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流萤暗飞自照,水鸟相呼结伴,生机勃勃的场景反衬出诗人远离家乡、无人相伴的孤寂。
D.诗的前六句描写自然景物,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所有的景物都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
3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面上看全在写自然景色,但处处隐现着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①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①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早春二月,冰雪融化。沉睡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
B.颔联写诗人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度日;好友们时常伴随着窗外的雨声探听我的音讯。
C.颈联写僧人大圆洪智精于禅学,但病魔缠身;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又安于穷困。
D.尾联写诗人踏上访友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3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韩都护还边
卢纶①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②。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注)①卢纶:中唐诗人,屡考进士不中,后做过户曹、县令等小官。②上将间: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韩都护早年即声震名显,化用项羽的典故,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
B.“军移”句用拟人手法,写草木闲看韩都护军队整肃,体现其军纪严明。
C.尾句既充满对韩都护白首还边的深切同情,也有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
D.全诗语言苍劲、情感真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
36.这首诗刻画了韩都护怎样的边将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见澹庵①胡先生舍人
杨万里
澹翁家近醉翁家,二老风流莫等差。
黄帽朱耶②饱烟雨,白头紫禁判莺花。
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③早着沙。
三岁别公千里见,端能解榻淪④春芽。
注:①澹庵:指南宋爱国名臣胡铨,号澹庵,吉州庐陵人。②黄帽朱耶:黃帽,古时的船工久历风吹日晒,习惯戴黄帽遮蔽;西突厥沙陀部姓朱耶,该部落位于今新疆北部。③新堤:唐代专为新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道。④淪[yuè]:煮。
3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胡铨与欧阳修相提并论,既突出胡铨的地位和功绩,还有对两位杰出名士由衷的崇敬之情。
B.受人敬仰的胡铨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被流放到荒远之地,成为一名饱受烟雨之痛的船工。
C.作者借女娲补天的典故,说明有人不用五色石也能补天,宣扬胡铨的才干和能力,朝廷应该拜他为相。
D.“三岁”极言分开的时间之久,“千里”又说相隔距离之远,一个“见”字收尾,作者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8.作者在诗中塑造了胡铨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宿石门诗
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①?
美人竟不来,阳阿②徒晞发。
(注)①伐:夸奖。②阿:山岭。
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一、二句写早晨采摘把玩苑中兰花,并担忧兰花因受严霜侵压而凋残,写出了诗情产生的动因,也为后文写暮游做铺垫。
B.一、三句同二、四句,形成隔句对,“朝搴”与“瞑还”对应,“畏彼”与“弄此”对应,形成韵调摇曳、回环飘荡的效果。
C.“鸟鸣”“木落”,从听觉角度描绘视界中的夜景,“异音”“殊响”以动衬静,写出了深夜山中宁静安谧,给人以奇异感觉。
D.最后两联,写无人共赏如此美妙的秋夜美景,无从向他人夸赞杯中的好酒,只好在山上徒劳地等待,直到太阳出来,晒干头发。
40.本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郭将军①
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②。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注]①此诗当是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出翰林后在长安作。②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
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郭将军从武威发迹,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护卫皇帝的重任。
B.颔联写对郭将军的赞美,由此可以联想到李白奉诏翰林时受到礼遇时的满足。
C.颈联通过郭将军对家中爱子吹笛、美人起舞景象的回忆,寄托其对归家的渴望。
D.全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诗歌中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
42.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郭将军形象?使用了何种手法?请结合整首诗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①,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②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 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②慵:懒。
43.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清都山水郎”,词人开门见山地表达出自己不乐尘世、留恋山水自然的生活态度。
B.词人写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都是天帝批准的,可以看出其内心深处隐藏着对权利的渴望。
C.“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让人自然联想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诗人这是暗将自己与李白并论。
D.本词风格诙谐风趣,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抒情强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佳作。
44.从词的最后两句中,你读出了词人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冬夜即事
宋 曾巩
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
市粟易求仓廪实,邑狵①无警里闾安。
香清一榻氍毹②暖,月淡千门霿凇寒③。
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
(注)①狵(máng):毛多色杂的狗。②氍毹(qú shū),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③谚曰:“霿凇重霿凇,穷汉置饭瓮。”以为丰年之兆。
4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完成公事收起官印,诗人感到轻松闲适,因有机会能为国尽绵薄之力而没有尸位素餐,内心的欢喜油然而生。
B.市场粮食丰足、仓廪充实、里闾安定;自己在寒冷的天气里有温暖干净的住所,诗人感到欣慰满足。
C.诗人由室内而想到室外,霿凇兆年丰,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诗歌内涵丰富,境界由小到大。
D.诗歌通过“一”与“千”、“暖”与“寒”、“清”与“淡”的对比,寄情于物,借景抒怀,突出国泰民安的景象。
46.透过全诗,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①
李商隐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辀②。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③。
凤女颠狂④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⑤,埋骨成灰恨未休。
[注]①唐文宗开成三年六月,出宫人四百八十,送寺观安置。②星使:天帝的使者。辀:泛指车。③金殿、玉楼:道教里的神仙居处。④凤女:原指弄玉。此指宫女。“凤女颠狂”是说秦穆公小女弄玉善吹箫,不羁地与同样善吹箫的萧史相爱。⑤韩公子:韩重。《搜神记》:“吴王夫差小女名紫玉,悦童子韩重,欲嫁之不得,乃气结而死。”此以韩公子指韩录事。
4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联想象宫人从仙人降到人间又重返仙宫,呈现出了一幅神仙世界的图景。
B.“朝金殿”、“侍玉楼”用宫人们入道后的生活图景,写出她们精神心灵的无奈。
C.诗歌五、六句,作者指出宫人们被遣送出宫也与她们的轻浮不羁和纵情游乐有关。
D.诗歌亦庄亦谐,尾联作者与韩录事戏谑打趣,但是所表达的则是严肃的婚姻问题。
48.诗歌尾联想象宫人“埋骨成灰恨未休”,宫人之“恨”包含什么内容?请结合全诗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①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4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诗人选取了典型的意象写出了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图景。
B.“老病南征日”和《登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都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远离家乡、颠沛漂泊的悲哀。
C.颈联写出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也表达了要报效朝廷的一片忠心,这种内心的矛盾使诗人痛苦不已。
D.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抒情极为沉痛。
50.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日本僧智藏
刘禹锡
浮杯①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②潭水黑,新秋放鹤③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④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⑤。
(注)①浮杯:指南朝宋时一位高僧乘坐木杯漂浮渡河的典故。②降龙∶指西域僧人涉公以秘咒降服神龙的典故。③放鹤∶指晋代高僧支道林虽然爱鹤,但出于仁爱将所养双鹤放飞的典故。④真如∶佛教用语。真,谓真实:如,谓如常。⑤宁馨∶晋宋时的俗语,犹“如此”“这样”之意。
5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智藏法师留学唐朝的举动,并盛赞其神奇的法力,以及高超的佛学造诣。
B.智藏法师饱经雨雪风霜,历尽崎岖坎坷,但都被诗人用"浮杯"典故一笔带过。
C.颈联既是巧妙的安慰,又是对朋友的赞美,从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真挚的情谊。
D.诗歌多处运用了与佛教相关的典故,表达了对智藏法师高超的佛学造诣的赞美。
52.请简要分析诗中智藏法师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梦李白二首(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态。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5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比兴领起,见浮云而念游子,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诗句。
B.“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语双关,既写李白魂魄来去艰险,也意寓现实处境的恶劣。
C.诗歌的最后两句,在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同情,也包含着诗人的无限心事,可谓“同声一哭”。
D.全诗描述梦境,虚写李白“告归”,反映出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命运的不平之气。
54.“告归常局促”至“若负平生志”六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胡无人①(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5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转战万里不在话下,“立可乘”,表现其斗志旺盛。
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
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了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
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此二物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一”的理想。
56.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宋〕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①。
(注)①云中,指云中郡,汉代名将魏尚、李广曾做过云中太守,并于此地抗击匈奴。
5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本句为倒装句式,西风渐紧,催促人做好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
B.起首句写寒霜遍地,碧天清肃。风声一响而过,戛然而止。诗人漫步梧桐树下,为下文设置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
C.“寥落”意为冷落,衰败。既写出关河深秋景象,也表现诗人目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内心无比沉痛,只好借酒消愁,与客同醉。
D.词中上片言“回望”江山壮美,结句说“回首”云中郡许多感慨,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58.词中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鸂鶒②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②鸂鶒(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③柘(zhè):一种树。
5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诗描绘了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
B.三、四两句诗描绘了美好和谐的农家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C.后四句塑造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可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最后两句中山翁见作者到来,热情地向他兜售自家产品,希望他住下来能多用多买。
60.赏析最后两句刻画了“山翁”怎样的性格?
61.一个“熟”字回应了上文哪些情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①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②。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注]①奉宸:侍奉皇上。②蓬壶阆苑:神仙所居之地。
6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曾侍瑶池……蓬壶阆苑”几句中,“瑶池” 、“玉殿”、“蓬壶” 、“阆苑”等意象均喻指宫苑仙境般的豪华和气派。
B.上阕“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三句通过对烛光、音乐的描写,极写作者去年元宵之夜侍奉皇上游赏的胜景。
C.下阕“今宵谁念泣孤臣”极言自己失势无援之苦,后面用“长安”代指帝都,从而表达了难遇知音、怀念故土的沉痛之情。
D.下阕末尾两句“数点寒灯,几声归雁”以景结情,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表现出梦破后的凄凉冷寂,催人泪下。
63.这首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七首(选二)
王昌龄
其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③,莫教兵士哭龙荒④。
其六
胡瓶⑤落膊紫薄汗⑥,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掩尘骨:安葬(战死沙场的将士的)尸骨。④龙荒:荒原。⑤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⑥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的坐骑。
6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二句点明地点和时令,“日暮云沙”表现出边塞的荒凉。
B.“胡瓶落膊紫薄汗”一句,写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有异域色彩,刻画传神。
C.“碎叶城西秋月团”一句,承上描写边塞之景,写秋月的广阔清寒,给将军的出场提供了背景。
D.两首边塞诗情景交融,意境开阔,人物形象鲜明,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担忧。
65.这两首诗塑造的将军形象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乙亥岁除渔梁村①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②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①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即乙亥年,秦桧死,朝延召回一些曾受秦检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召回京,大年三十途经渔梁村,写下此诗。②更:经历。
6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似觉”一词看似语意朦胧,实则点出时来运转、对前途充满希望的心理状态。
B.“爆竹”渲染了节日气氛,“残灯”“永夜”刻画环境凄凉,以景衬情,颇见匠心。
C.颈联运用对偶句,把不同时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在回环对比中,增加了境界之美。
D.尾联将不尽的情思浓缩在“想得”语之中,表现了“行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67.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秋兴
程馞[注]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6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对仗工整,音韵和谐,通过白描再现了作者日常生活的闲适,富有情趣。
B.五六句妙用叠词,生动准确,“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C.全词融情于景,借竹树潭烟、渔船下滩、芦花隐船三幅图景表达自己对归隐高洁生活的喜爱,引人遐思。
D.诗歌末两句充满神秘,不知小鱼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只知它经滩头顺流而下,最终和芦花一起消失不见。
69.这首词中的“山翁”形象,对表达作者追求隐逸高洁的品性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蜩甲: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丈人一心捕蝉,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②湘东一目:用南朝梁湘东王萧绎一只眼失明的典故,比喻弈者处于不利之局。按照规则,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可现在只有一眼,情势危急可知。
7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题目中“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内容。
B.“碧落”指天空,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
C.“尚可持”和“诚堪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
D.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
71.颔联、颈联写出了怎样的弈棋者形象?诗人是如何刻画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雉带箭
韩愈
原头火①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②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鏃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③离披马前堕。
[注]①火:猎火。②“地形”二句:描绘狩猎的过程,用曹植《七启》“人稠网密,地逼势胁”句意。③五色:雉的羽毛。
9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猎场情景: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野雉时出时没,“静”字表现了肃穆的气氛。
B.“出复没”三个字形象地写出了野雉被猎火驱赶出草丛,见到猎鹰以后惊惶逃窜的窘态。
C.诗歌前四句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为将军射猎做了铺垫;后面六句波澜忽起,情趣横生。
D.诗歌塑造了一位踌躇满志的将军,他出猎不仅为觅取野味,也要显示自己的神功巧技。
96.本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射猎的情形,诗人是如何表现将军射技的精湛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2.杜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虽志趣高洁,但为现实所迫无法实现理想,内心充满矛盾、痛苦的自我形象;陆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虽历尽艰险却不畏惧,志存高远、豪情万丈的自我形象。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陆诗中‘镜湖接天台’寓意前路迷茫,迷失了方向”错误,从诗中来看,陆诗把合群南飞的雁置于水天相接、视野开阔辽远的背景画面中,意在表现天高任鸟飞的宏阔和大气,借以表达诗人志存高远、豪情万丈的自我形象。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中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诗歌中的形象种类,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考查的是哪个形象,如本题“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请概括两首诗中‘我’的形象”,这其实是考查人物形象,只不过借助“物”来考查人物形象。从题干的信息来看,“咏物”“咏怀”点明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为借物抒怀或托物言志,“盖有个我也”类似于王国维“有我之境”的说法,意即让考生从诗中解读出“我"的形象特征,以及“我”的思想情感、立场观点理想追求等等。据以上分析再结合诗句加以具体验证、诠释即可。比如杜诗塑造的孤雁的形象,羁旅漂泊,缺吃少住,回家不得,这种艰难的窘境与诗人极其类似——志趣虽然高洁,却诸事不顺遂,理想难以实现,内心纠结,矛盾重重,困惑多多,孤寂落寞、失意痛苦,诗人表面写只雁,实为喻指自我,以哀写哀,委婉达意,含蓄蕴藉。再看陆诗,这首诗塑造了群雁形象,东、西云集,齐力向南,路遥地远,但集体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躲开射箭,不惧冰霜,豪气冲天,攻坚克难,不坠志向,执著向远。这里的群雁也象征比喻了诗人自己,虽然时运不济,仕途不顺,但坚守志向,矢志不渝。
汇编不易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15 yua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