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略对话 |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二)

戴秉国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戴秉国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41年3月生;贵州印江人,土家族;四川大学外语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4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


音频

前文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一)

正文

不为陈水扁背黑锅

3月7日是星期天,我们乘飞机抵达纽约后,稍事休息,然后换火车到华盛顿。从纽约开往华盛顿的列车抵达终点时,已经是入夜时分,美国首都华灯初上。我们没有休息,马上投入准备工作。

使馆按照我的意思,8日上午先安排见前政要和国会人士。这些人熟悉美国对华政策,也代表美国社会一些主流观点,我们可以一边做工作,一边摸摸对方的想法,起一个预热的作用。

2004年3月8日,作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

8日早上,我与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和前助理贸易代表贝德共进早餐,谈台湾问题,主要听他们说。伯杰建议我们对陈水扁继续保持威慑,阻止陈水扁在当选后的这四年铤而走险。同时,中方也应敦促美国领导人对陈水扁发出明确信号,即如果他一意孤行,将独自承担后果,美国不会替他背黑锅。

我问:“现在,陈水扁已经提出‘台独’时间表,执意要搞‘台独’,中方认为美方此时此刻就应该发出明确信号,阻断‘台独’之路。你看美方对此能够做些什么呢?”

伯杰说,美方还能做些事。不幸的是布什政府内部有杂音。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访问美国时,布什总统曾对台湾方面发表了比历届美国总统的措辞都更为严厉的声明。

2003年12月9日布什发表的声明

2003年12月9日,布什总统在会见来访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表示:美国方面理解中方的关切,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恪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湾独立,这一政策不会改变。最近从台湾传出一些试图改变现状的信息,令人不安,美方不赞成,我们反对单方面试图改变台湾现状的做法。

当时听到他说出那样的重话来,我们都感到有些意外。

我追问道:“为什么陈水扁没有被吓住呢?”

伯杰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些美国官员对台方发出了不同声音。布什总统去年12月的表态应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经过美国高层研究后作出的,说明他已经认识到台海局势相当危险。布什总统不喜欢用外交辞令。他之所以作出如此明确的表态,确实是想迟滞陈水扁搞“台独”的步伐。然而,美国政府内部有些亲台官员在打自己的小算盘,他们经常向台方讲一些对方爱听的话,从而弱化了布什总统对台正式表态的作用。

伯杰说,台湾方面过高估计了美方愿意为台做什么。台海战争一旦爆发将没有胜利者,对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严重后果。台方在美国国会内部不乏支持者。但是,如果爆发战争,将很难预测在任美国总统会采取什么举措。然而,有一条是确定的,就是布什总统本人将尽力避免台海爆发冲突。

伯杰随后还建议我会见赖斯时,要对布什总统的正式表态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并用总统的表态制约美国各级官员。

贝德补充说:“应该告诉赖斯,台方有可能严重误判形势,因此有必要警告台方不能跨越红线。”

早餐后,见布热津斯基。我们的话题比较广泛,包括中美关系、台湾问题、朝核问题、欧美关系,以及对21世纪世界格局的看法等。布热津斯基曾经是美国政府决策层内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本人又是著名学者,所以我在阐明中方立场后,尽量听他讲。

谈到台湾问题时,我说:“这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听任陈水扁继续胡闹,沿着‘台独’路线顽固地走下去,这必然会成为中美关系的一颗‘定时炸弹’。”

布热津斯基说:“世界上能够改变台湾现状的只有中国和美国。台湾当局很清楚,美国不支持‘台独’,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我说:“希望中美双方共同努力,拔掉这颗‘定时炸弹’的‘引信’,堵死‘台独’之路。”

他说:“因应当前的台海局势,最明智的办法是保持克制和耐心。陈水扁那些人巴不得挑起中美对抗,好从中渔利。因此,中美双方都要防止被利用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美国国内本来就有人把中国视为美国的威胁,如果处理不好,这些人会大肆散布诸如‘共产党中国’对付‘民主台湾之类的论调。需要指出,这一类言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很有煽动性的,中方要警觉。”

我问:“你对未来的世界格局怎么看?”

他认为,到2025年的时候,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后来谈到欧美关系。他说:“美国离不开欧洲的支持,现在美国已经开始学习如何与欧洲打交道。”

2003年7月18日,在杨洁篪大使在官邸举行的音乐会上,作者同布热津斯基握手。

跟布热津斯基谈得比较尽兴,他也感觉不错。他送我出门时说:“与你交谈感到很有收获。这次我们谈话的时间不够,下次我请你吃饭。”



- 未完待续 -


文字 | 《战略对话》戴秉国著(出版于2016年)

图片 | 作者供图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自序

第一章  走出大山

1

我的父亲母亲

2

漫漫求学路(上)

3

漫漫求学路(下)

4

川大岁月

5

进学院下基层

6

甘坐“冷板凳”

第二章  阴晴冷暖

7

关系逆转(上)

8

关系逆转(下)

9

坚冰解冻

10

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上)

11

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下)

12

戈尔巴乔夫访华

13

漫漫长路再回首(上)

14

漫漫长路再回首(下)

15

苏联解体的教训(上)

16

苏联解体的教训(下)

第三章  特别使命

17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一)

行前细思量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哔哩哔哩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战略对话 | 开往华盛顿的快车(二)

戴秉国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