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和伊(东)一起再出发

孙志健、成潜魏 全球知识雷锋 2019-07-04


2018

 

新年寄语


   让知识来得更雷锋一些!


2017年6月1号晚上10点,号召“全世界无知者联合起来”的全球知识雷锋发刊词横空出世,宣告来自全球50余所建筑名校作者组成的“知识雷锋共同体”在建筑圈正式登场——他们将90后的青春活力与雷锋的奉献精神相结合,把全球最值得关注的建筑知识、以及最新鲜生动的建筑资讯源源不断地呈送给中文世界的读者点阅。

 

进入2018年,全球知识雷锋已满半岁啦!在这半年里,知识雷锋累计发文56篇,其中包含33篇讲座、3篇展览、12篇“90后建筑眼”新闻周报,累计阅读量25.5万次,其中由墨尔本大学博士宋科记录的库哈斯讲座文章《库哈斯最近在想什么?——蠢萌驯化的年轻人应该去农村撒点儿野》突破1万3的点击量,给读者们打了满满的鸡血;第二篇最受欢迎的文章源于知识雷锋被跨国举报——《被跨国举报算神马?我当年还被屈米抄走拉维莱特方案呢》耶鲁知识雷锋侯岳由此与曾老先生谈笑风生,淘来不少建筑史上罕为人知的内幕八卦;第三篇《ETH最受欢迎的设计课教授退休了》由华工张涵和ETH程博回顾Peter Markli教授的建筑实践、研究和教学,开启了大受好评的ETH系列。


与此同时,全球知识雷锋也建立了作者和读者之间无私分享交流的知识雷锋微信群,囊括耶鲁、哈佛、普林斯顿、东京大学、ETH等15所国际顶尖高校,分享了大量来自国际建筑界的第一手知识素材,也解答了许多国内同学在治学或留学方面的疑问,逐渐成为青年建筑学人之间展开学术交流的理想平台。


遍布全球60名校的知识雷锋们

 

全球知识雷锋的作者有着鲜明的共同特点——酷爱知识并乐于分享,这也保证了公众号内容持续的高质量生产。我们的作者中涌现出相当一批杰出的青年建筑学人标杆,如耶鲁学术女神翁佳,每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无私与群友分享,拓展知识视野、丰富思想内蕴,极具启发性和吸引力。95后建筑学人更加后来居上:从知识雷锋读者粉丝群中组建的“90后建筑眼” 聚焦了95后的新生力量,由留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梦郁负责组织,每周搜集、筛选、投票、播报,他们的内容生产品质与效率可谓有口皆碑。特别是95后的神奇“党员”孙志健,已经为全球知识雷锋贡献了10篇高质量的文章,这不,“党员”又来啦~

 

新年伊始的这篇伊东丰雄的讲座,由“党员”孙志健记录翻译,并有请大家的好朋友——留学东大的日系建筑达人成潜魏撰写推荐语。人称“成师傅”的成潜魏,除贡献了那篇被广为转载的介绍RCR的文章《沉默的诗行》之外,还在东大群里热心分享了自己多年积累的超长书单、东大见闻和建筑旅行心得。大家也许还不知道,低调的“成师傅”仅凭在日本的奖学金和竞赛奖金就保持了稳定的高收入,2017年度成师傅就收获了13张奖状,是日本建筑媒体报道的常年嘉宾。剧透一下,“成师傅”笔下的伊东丰雄,比伊东在讲座中表现出来的自己,要生动、有趣得多。

 

一元复始,万识更新。每一次更新背后,都活跃着大量值得你信赖的知识雷锋。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加入,不论在海外或国内,共同为传递新知而努力。(小雷锋:gkleifeng)

 

2018,邀请你,和伊(东)一起出发。

 

2018,感谢你,与知识(雷锋)一路同行。


©成潜魏,东京2018新年凌晨2:00am

©成潜魏,东京2018新年的第一个日出 6:00am


©日本BP社日经建筑,伊东丰雄从小便热爱棒球,高中就读于日比谷高校的他加入了棒球队

©日本BP社日经建筑,大四的伊东丰雄参观了丹下健三设计的“国立代代木竞技场”施工地,使他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



本文为全球知识雷锋第35篇讲座,

本次讲座于2016年3月7日晚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举行,由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主讲,讲座题为《Tomorrow's Architecture》,链接:https://youtu.be/GFgCHxrJAOA。由东南大学孙志健总结整理,由东京大学成潜魏推荐。


记录者:孙志健

东南大学本科大四在读,关注ETH体系Olgiati,Kerez,Pascal,Dietmar Eberle等建筑师


推荐人:成潜魏

东京大学硕士,现主要以亚洲,非洲,拉美洲的贫民窟为研究和实践对象,利用环境学的设计方法,探索可以克服现代规划学的局限性的空间环境设计理念。


日本当代建筑大师,多摩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是第六位荣获普利兹克奖的日本建筑师,在2017年成为继贝聿铭、西扎后获UIA终生成就金奖的建筑师,曾获日本建筑学会奖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其代表作品如八代市博物馆,仙台传媒中心等。



主讲人:伊东丰雄(Toyo Ito)


文章全长9000字,阅读完需要9分钟


推荐语

本篇讲座由东京大学硕士成潜魏推荐


伊东将去向何方


13年的冬天,还是大一懵懂的我坐进了一个白眼镜笑面爷爷的课堂,那时候并不知道妹岛和世,也不知道普利兹克,只知道这个爷爷叫伊东丰雄以及他模型里那一抹闷骚的粉红。


图一:伊东和他笑眯眯的课堂

图二:一抹粉红色的模型


隐约记得那堂课伊东对老板菊竹清训的天才赞不绝口,然后自爆考了很多次一级建筑师都没合格的黑历史,自黑就算了还不忘拉人下水“虽然我制图考了很多次,但你们认识的那个仙田满¹画的图简直不能看!”。接着他托了托永远白色的眼镜框,眉飞色舞地讲起了自己踏入江湖后的那些事。


图三:P3会议的大师们,大家猜得出谁是谁吗?名单在注释里


“在我还‘小‘的时候和一个叫安藤的被带头大哥磯崎新拉去参加1982年建筑国際会議「P3会议」²,当年还默默无名的我看到成员名单的时候简直吓尿了。那个会议每个人都要讲自己的项目,然后是25分钟的问答环节,其实就是群起而攻之,大家基本上谁也不服谁。我那时囊中羞涩,只有一个不能算项目的小项目「银色的小屋」,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讲这个了。讲完后大家说‘这算什么作品啊,没有任何评论的价值!‘,当时我就郁闷了,暗想将来一定要让你们看看大爷我也不是吃素的。 ”


“虽然我被无视了,但我主要是去结识大佬打酱油的,所以心态还是挺好。最惨的应该是安藤,他用自己也听不懂的英文兴高采烈地讲完住吉的长屋后,整个屋里一阵寂静,只有一个叫L·克里尔(Leon Krier)的哥们极其缓慢地鼓着掌,那种尴尬沉闷的空气持续了足足有3分钟。然后克里尔只说了一句话「这,就是个监狱啊!」。当时我偷偷瞄了一眼安藤,发现他那娃娃头下的脸已经绿了。哈哈哈哈。。。。”


“虽然安藤在大会上比我惨,但我比他还没有钱,于是我们两个人只好挤在纽约一个旅馆的小黑屋子里。也许是因为同居过,在之后的竞赛里无论如何争得面红耳赤,我都觉得我应该原谅那家伙。这种伙伴意识直到现在都一直存在着。”


那堂课伊东就这么眯着他狡黠的小眼睛,一本正经地扯着淡。


………


伊东的时代,70年代初的日本,近代建筑批判的潮流向几个方向涌动,简而言之,就是要复兴被近代建筑的理念和范式所排除和否定的东西。于是装饰和样式,自然和生态,风土和大众等等这些要素都一股脑儿地回归到了设计,这些之后被统称为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建筑浮游的各种各样的记号,装饰和形态。所有的差异都被毫无差异化地放在同一个平面,和当时被消费的消费社会如神话般的架构互相呼应。在这种状况下,伊东一直都在追求着内心的革新。不管是装饰样式自然生态还是风土大众等等因素对峙似乎都与他无关,伊东径直走向了自己「地域」和「場所」。


很久之后,他在仙台媒体中心种下了招摇涟漪的水草,又在多摩美術大学图书馆画了几道完美的弧线。再之后,花费了10年的台中歌剧院也终于竣工,已到古稀的伊东丰雄依旧是那个处在日本建筑界最中心,举手投足间都被世间瞩目的明星建筑师。


但似乎没过多久,伊东却遭遇了新国立竞技场设计案的三连败。第一次,在国际竞赛中输给了扎哈,第二次,在对扎哈案的反对运动中提出了自己的改修案却依旧没有被采纳,第三次,他以Design-Build的方式再次投标又以点数之差惨败。与其说他败给了老谋深算的隈研吾老师,不如说他是败给了日本这个社会。


后来有人问,你明明已经失败了两次,为什么还要去参加第三次战斗。他说“在大型项目都被大公司垄断的情况下,我想挑战一下作为建筑师个体的能量,也为之后的年轻人树立一个勇敢的榜样。”


伊东一直以来极力不用「墙」去区分空間、极力去创造就像生长在自然中的建筑。但作为一个建筑师,建筑的墙可以轻易删除,然而他却无法以一己之力撼动社会的「墙」。一种日月忽其不淹春秋代序,草木会零落美人也终将迟暮的悲壮和凄凉。


2014年秋天开始伊东住院了。在医院里,他利用4个月的时间思考了到此为止所做的建筑和将要度过的人生。结论是,远离尘嚣,只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让作家性和个体的表现有一个有所依靠的地方。有人说伊东变了,有人说他找到了思想全新的着陆点。


伊东终于去到了大三岛。他说他想在大三岛度过余下的建筑人生。他的伊东建筑塾也在大三岛进行。他说,柯布的晚年也是在摩纳哥附近的沙滩上盖了一间小茅屋,赤裸着身体悠闲地叼着烟卷,看着海鸥画着画……


 「完」



注1:仙田满:前日本建筑学会会长,和伊东同在菊竹事务所。仙田満(1964~68年在籍)、伊东丰雄(1965~69年)

注2:「P3会议」1982年,当时的弗吉尼亚大学建筑系主任Jaquelin T. Robertson将二十几位建筑师聚集到一个为期两天的私人会议。这是一个重量级的团体,由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建筑师混合而成,其中包括九位未来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以及四位未来的德里豪斯奖得主。每个参与者有5分钟来讲解一个项目; 随后进行20分钟的讨论。与会者有 Tadao Ando, Carlo Aymonino, Henry Cobb, Peter Eisenman, Frank Gehry, Michael Graves, Charles Gwathmey, Hans Hollein, Arata Isozaki, Toyo Ito, Philip Johnson, Rem Koolhaas, Léon Krier, Richard Meier, Rafael Moneo, Cesar Pelli, Jaquelin Robertson, Kevin Roche, Paul Rudolph, Robert Siegel, Robert A.M. Stern, Stanley Tigerman,和O. M. Ungers.



前言


伊东丰雄是永恒建筑的缔造者,他勇于另辟新径,将结构、空间及形式融为一体以创造温馨场所。他的建筑充满了乐观、轻盈与趣味,兼具独特性、普遍性。他对景观颇为敏感,把精神内涵融入设计,使其作品散发诗意之美。

——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辞


© 方振宁 ,Rem Koolhaas(右)和Toyo Ito(左)


今晚的讲座正如海报所示,是丹下健三系列讲座,在座应该都知道他,其实我校与日本的深厚历史渊源从槙文彦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伊东丰雄与我校一直保持着亲密关系,我们都拭目以待他的濑户内海大三岛地方打造项目。大家都知道,当后现代思潮高涨时,库哈斯正用笔为都市主义写下宣言,构筑自己的建筑理论。伊东丰雄(Toyo Ito)称库哈斯(Rem Koolhaas)是“将作为社会现象的建筑转变成令人反感的事件的记者,是世界上唯一这种类型的建筑师”,而伊东则是库哈斯口中“新世纪轻建筑新范型的领航员”。那是激烈过后迷茫疲滞的1970年代,但伊东丰雄已经开始用矗立在都市环境中的先锋作品,探索自己的建筑语言。


© Tange Associates,丹下健三在“东京计划1960”整体模型前



讲座正文


今晚我想重点谈谈如何营造场所(create places):相比于划分空间,我更喜欢虚空的(void)可以无限扩展延伸的空间。当我设计空间时往往会融入多种元素(elements),有时是柱子,有时是自然光线。自由组合这些元素就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仿佛街道上的人群,水波中的涟漪(ripples)一般的空间分隔。



这幅图是我以童年看樱花景象为灵感创作的手绘,基本可以表达我的设计理念:曾经在樱花时节(sakura season),人们会聚集(congregate)在樱花树周围用幕布和膜圈(fabric screen)来围合空间,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或在樱花树下,或在景观视野最好的地方。人们会考虑地面是干燥还是湿润,风吹得是否舒适——出于动物天性的本能(animal instincts)进行选择,所以空间是自由的,使用者也是自由的,体验因主观选择而变化,这就是场所(place)的意象。


© 伊东丰雄,手绘赏樱意象图



“涟漪”——场所和要素

下面这张图展现了波纹涟漪如何在水中氤氲散开(how ripples dissipate in water),形成“流动的空间”。涟漪在空间中的波动其实很像日语的结构。日语的句式结构很有意思,它是由关键词汇组成的,这和英语大相径庭——英语有特定的语法,而日语没有严格的遣词造句的规则,所以日语的含义取决于人们的阐述以及说话的人——词汇和句法都是由说话者根据语境自由决定的。当你说日语时,关键词汇从口中蹦出,疏密有致地漂浮在空气中,就像水中的波纹涟漪一样,我的设计理念也基本和日语结构相似。

© 伊东丰雄,“涟漪”空间概念图解


所以我做的仙台媒体中心(Sendai Mediatheque,2001年)、台中国立歌剧院(National Taichung Theatre)、岐阜媒体中心(GIFU Media Cosmos)都是源于类似的概念——场所与要素(places and elements)。例如你们都知道仙台媒体中心在一个建筑平面上有13个管状体(tube),这就是所谓的“要素”,同时管状支柱也是结构要素,这就是它们在空间中定位的依据。

© 伊东丰雄,仙台媒体中心平面图


而在台中歌剧院里这些管状支柱在三维层面垂直地或水平地相互交错穿插,背后的概念也与仙台媒体中心很相似。而第三个建筑——岐阜媒体中心,这是个去年建成的市立综合图书馆,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场所和要素。


© 伊东丰雄,台中国立歌剧院平面图


因此在我的建筑意象里,涟漪外的空间都是连续的、无限扩展的、没有限制的。虽然每个建筑最终都会有一个外轮廓,但相比表皮,我更倾向它是一个切面,这也意味着室内空间依旧是无穷无尽的,我后面会对每个项目做更深入介绍。

© 伊东丰雄,岐阜媒体中心平面图


当我设计家具餐具或其他产品时,也采用相同的概念语言。


桂离宫的讽谕

这种设计理念其实来源于日本古典园林,也是我对日本园林的个人解读。比如京都的桂离宫,宏观层面上所有的要素都围绕着中间的水面分布,各个元素的组合是自由的。在日本园林中,游客可以自行决定参观流线,因此每个人的体验都是与众不同的。微观层面上,石阶都自由布置,步道也由不同石头组成,同样让大家联想到日本传统的枯山水。


© 伊东丰雄,日本京都桂离宫总平面图

© 伊东丰雄,桂离宫细部照片



White U

——中野本町之家

1976年,伊东丰雄为丈夫亡故的妹妹设计了这栋充满思念的建筑——中野本町之家,又称White U


这种概念可以追溯到我非常早期的作品——1976年的中野本町之家,这是我30岁时做的经典作品。建筑外观看起来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既对建筑外部环境,也对建筑内的庭院。



其实房子在设计初始阶段是L型,但业主希望在不同部分之间能有视觉联系。然而随着讨论的进行,在设计上开始越来越关注如何才能体现出该房子曾经有过的的悲伤。最后设计成了一个向内的U型形状,将家庭领域与外界区分开来。



建筑的内部布局由一条长而弯曲的走廊组成,在它的两端都连接着卧室:一间是母亲的卧室,另一间是女儿的。在走廊的两端是昏暗的,光线来自于入口处的内部庭院,靠近弯曲的中心—在家庭聚会的交汇点。内部的表面都是白色的,形成了一个供人沉思的简约空间。



所以光线是其中最主要的元素,它营造了不同的场所:既有天光,又有水平光,这些光线在空间中形成了明暗不一的区域。



我通过各种窗要素的自由组合创造了不同角度的光影变换的体验,而且曲面白墙也使光线变得非常细腻丰富。我认为这是一个有着柔软性的环状空间,其中光的分布与空气流动的状况,或者包含在那当中人们的状态,都随时间的更迭而有着丰富的变化,如同一个可以感受到流动与漩涡般的领域,并将这个领域加以实体化。



与直线的空间所不同,曲面首先会诱发动作,让视觉在行进中不断地变化,前方空间并非一举呈现出所有的姿态,而是徐徐地逐渐露出其全貌.人首先感知到光、空气的流动,察觉前方开阔领域的动静,然后依赖这个动静一步步的往目的地的空间前进。因为我想要做出如同分布在白纸上的记号般那种透明而抽象的光之领域…不过我并没有要在这里让人们去感受过去日本空间里的那种带有神秘气息之灰暗的感受。


推倒与自然的隔阂

仙台媒体中心,仙台,1995~2000

© 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


我2001年的项目仙台媒体中心的模型清楚表达了这样的建筑概念:柱状空间和水平面互相交错的空间。在柱状空间周围营造了不同的场所,水平空间是连续的,柱状内空间也是连续的。



“仙台媒体中心”的设计思考中借用水流、运河、海藻等意象表达与自然的连结,同时亦呼应电子媒体时代如空气与水般必要的电子的流动。它的外型就像巨型玻璃水草盒,我在构思时放弃传统的柱子,改而使用螺旋形管状结构,电梯、楼梯和空调设施都藏在直径2~9米的管状结构中。


空间不再是封闭在盒子里,而是可以自由地往任何方向扩展的。虽然使用者是置身于盒子空间,但由于四方体的旋转,反而给人营造了动感的空间体验。这样的建筑没有柱、梁、窗、门,而是重新组合的空间,所以无拘无束。我用到的三个主要元素是:板(plates) 、管(tubes)、皮(skins)。



流动的空间

Plates——七层楼面叠合而成的正方形板层,每一层均代表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体所进行的不同沟通方式。七层平面的柱子位置基本不变,看似差不多的各层平面,通过家具布置和空间的构成关系,每层体验都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建筑中,最重要的是创造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去哪个场所,而不仅仅是一个地方;


Tubes——十三根穿过并支撑那些楼板的管状元素,他们是灵活的的结构元素,同时也是其中的垂直交通手段,是一种信息空间,光、气、水、声等不同能量类型从其间穿流而过;

Skins——将建筑的内部与外部分离开的一种元素,特指面向主街道的双层外墙以及屋顶机器空间的外壳。


从匀质中解放

要了解这栋建筑,夜晚比白天更容易些;从对街望过来,可以看到各楼层的高度差异、天花板装修差异、家具差异,以及照明方式和颜色差异。若是白天,除了‘水草’的底部隐约可见外,再往上看,玻璃外墙在阳光照射下几近消失于无形,看到的仅是天空里的朵朵白云,看不到‘水草’直通七楼的景象。

它像一个略现代的树屋,也像放大了的植物组织切片。四面虽然都为玻璃,但有些是玻璃加百叶,也有的刻上了文字。他的意图非常明显,让视线不再局限,内部与外部完全打通,你可以看到外部那棵树摇晃的枝条,或四季的变换,你也可以在街道外看到那些支柱、灯光与流动的人。



我想强调其中的媒体中心结合了艺廊、图书馆、多媒体服务等多项社会功能,我希望把它做成“媒体的便利店”,到访此处的人可以如同在便利店里一样,自由选择书本、电影。为了实现这个构想,空间上我尽可能采取开放式设计,来拆掉固有空间的局限性,人可以像在树林中自由穿行,悠闲自在,而非将空间划分成一个个小空间,通过墙隔断,通过门连接。



从艺术性到社会性

台中歌剧院今年应该就可以建成开放了,在此我非常感谢竞赛的评委——哈佛GSD的院长Mohsen Mostafavi先生,连他这种“老江湖”也从未见过风格如此强烈的新设计, 他甚至说:“伊东丰雄固然赢得竞赛,但最大的赢家却是台中市,因为这座建筑将是世界地图的新标记!”其实这种项目是不可能在日本实现的。建筑与景观我都一体考虑设计,建筑的表皮和景观设计更强化了室内空间无限的延展性。

我追求的是超越现代建筑常规的几何形式,一种更加接近建筑本质的、自由的东西。这个建筑内部充满了水平和垂直的管状空间,像人类身体拥有的管状器官。而我的创作方式是通过孔口相连,使其内部和外部成为一个连贯的曲面外表,就好似人体通过嘴巴、鼻子和耳朵等与自然界相连一样。过去的这些年充满了挑战。如何将歌剧院、排练室和餐厅嵌入到一个连续的倒弧状结构中?如何将曲面墙融入到一个合理的设计结构中?有什么样的建筑方法可以在预算内实现所有的目标?



其实这个半开放建筑的内部空间是“美声涵洞”(Sound Cave),也就是一个灵活的声学空间,与主区域纵横相连:一楼的演艺厅(Arts Plaza)、工作区、休息室、露天咖啡厅和相邻的屋顶花园,以及三个表演空间,形成一个连续的网络。实际上,该建筑被有意设计成迷宫式,这样从任意三个入口进入,观众都可以蜿蜒漫步在这些拱洞之下。



美丽的屋顶是一个花园,作为一楼建筑空间的补充,营造了一个可供公共休闲的场所,这一系列的美景与周围集群的高楼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二楼峡谷般的门厅连接着螺旋状的楼梯,直达五楼,延伸到一个洞穴状的空间,这里有商店,餐厅和画廊。楼梯继续向上,就可以直达屋顶花园——“桃源乡”。花园小径曲径通幽,令人愉悦。



壶中居

歌剧院不仅仅有三个剧场,门廊也是整个建筑的一部分,其他的包括休息室、餐厅和屋顶花园等,一起构成了整个统一结构。从里面向外看时,就好像置身在一个远古时代的洞穴来观察现代社会。



建筑看似仿生的结构其实是从网格演绎而来,是一个三维网格体系,延续与仙台媒体中心完全相同的概念——两组管状结构水平和垂直方向互相交汇,形成了两组连续的空间。整个建筑每个不同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剖面都是迥然相异的,最终形成的空间非常有趣:洞穴式的空间与周围现代化的建筑产生了巨大反差。



我想重点解释一下台中歌剧院是如何建造的——束状墙体施工(truss wall construction),truss wall是由线性的truss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相隔20cm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建造带有非常细微差别的三维异形墙体。然后在truss wall上铺上网格,最后浇筑混凝土。



接下来播放一段建造truss wall的视频,可以看到工人们在施工地附近的工厂手工制作三维曲面墙的钢筋龙骨,然后运输到施工地现场组装,随后在外表面铺铁网并向其中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成型后,表面的铁网就可以去掉,墙体也就建造完成了。对工人来说真是个艰巨浩大的工程!




台湾本地彩绘室内装饰


大家的森林

岐阜媒体中心,岐阜,2011~2015,© 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


岐阜媒体中心和仙台媒体中心的功能类似,但只有两层,一层平面非常巨大。建筑西面是两条整齐树带的城市绿地,南面是即将建设的市政厅。建筑有11个球体自由分布在建筑内部空间中。从概念草图可以看到,这些球体在树丛中旋转形成类似漩涡样的空间,在建筑室内外集聚城市公共活动。


我为了与城市相呼应,在建筑周围设计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公共空间,满足不同需求的城市公共活动。另外建筑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在方案设计阶段我试图打造一个与正常建筑相比可以节能50%的绿色建筑,最终这个目标也基本实现了。



道法自然


建筑的屋顶是用使用当地的木条建造的:首先用合成木片定型曲面屋顶,然后在上面依次叠3层不同方向的木条,形成稳定的屋顶体系。


木条尺寸大概是2cm×12cm,实际建造中,与钢柱连接部分屋顶的木条总共有20层厚,在每个球体顶部出气的部位木条大概有10层厚。这个巨大的木屋顶非常结实,曾经有250个工人在屋顶上施工。最后再在木屋顶外建造外表面,防水保护内部的木结构。内部的木片去掉后,建筑室内可以清晰看到非常震撼的起伏天花。



建筑首层平面中间是书库,但它周围都是玻璃隔墙,所以视线是贯通的。市民可以从建筑的四个面自由进入建筑。周围分别布置了多功能厅、开放式展厅、餐厅等功能,由南面一个两层通高的球体空间内的扶梯可以到达建筑最精彩的二层空间。



建筑二层主要是11个球体空间和周围空间,球体内布置了不同功能的空间——阅读球体区、学习球体区、儿童球体区等。11个球体共有4种大小,直径分别是8m,10m,12m和14m。球体材料是由涤纶和布制作而成,每个球体的表面图各不相同,也起到了一定的辨识作用。



球体虽然围合限定了空间,但它仍然还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在一个阅读球体区中,因为人面向球内和面向球外的空间感受不同,我还考虑了同一个沙发不同方位的坐垫高度的细节,并在球体的周围像漩涡水流布置了书架。



每个书架均不超过5层,保证在人视线高度可以看清楚建筑内部的全貌——空间感受是连续的。同样这个建筑空间重要的仍然是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去的场所,或者球体空间内,或者书架中,或者室外球体空间,或者沿建筑窗边的长桌区。



结语


这个星期日本的樱花应该已经全部绽放了,最后我想邀请大家前往日本,不仅看那盛开的樱花,更要感受我彩绘中樱花树周围那个无限扩展、自由自在的流动空间!

赏樱彩绘图,© 伊东丰雄


问答环节


问答开始前,Mohsen Mostafavi说:“我必须要提一句,这是伊东丰雄最后一次在这演讲了,我们也会有个关于菊竹清训的展览,伊东在这场展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以前经常和菊竹清训交往,很不幸就在我们办展之前他去世了。就在一周前我们才知道有本关于这场展览的书,是由Ken Tadashi Oshima编辑的,伊东也在书里写了文章,还有伊东年轻时和刚进事务所工作时的照片,我们学院的Mark Mulligan也参与了,我想你们现在在我校图书馆里就能找到这本书。”


Q

我想知道您对自己所做项目的概念间存在的轻微差别(disjunction)或相悖有什么陈述?例如台中国立歌剧院(Taichung Opera House),明显是基于极其复杂精密的工具(sophisticated tools)而完成的,有计算机工具,也有建模工具。这些工具用来真正理解这些项目如何从想法落实的,因为这些概念是很难画出来的,因此你需要这些丰富多样的工具技术来产生各不同部分组成的建筑(sectional building)比如这座台中国立歌剧院。同时,似乎就算只有你一个人和一台设备,你依然热爱手工技艺(craft),你似乎偏爱纯粹的建造劳动(sheer labor),那些很艰苦的工作。我觉得你不是个很喜欢工业化的人,你展示的都是施工和焊接(welding)以及工人们投入的努力。正如我和你讨论的一样,有时手工技艺并不能做到像计算机技术一样精确(precise),计算机当然也做不到像手艺那样人工化,所以你是如何看待工具的准确性和实际建造之间的关系的?

伊东丰雄

首先我想说与别人合作对我而言极其重要,当我设计建筑时,我会与做计算机方面的员工或结构工程师合作,他们会做出数据的计算(calculations),当然我也会与当地的人们以及社区(local people and community)合作。当然我会有对于建筑原创的初始概念设想(original notion),但随着项目进行,我会与这些不同职能的人们交流讨论,那么项目就会随之进展深化。我认为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来设计,那我只能走这么远,但和人们一起合作,我的项目才会更深入,更加脱颖而出。正如Mohsen刚才所说,计算机技术固然是非常精确的,但到了实际建造的时候,终归是要回到工匠们的双手,因此这是我始终感觉到的一种矛盾(contradicting)的情境。尤其是在日本,日本的建造技术如此先进,工人们对自己所造的建筑如此自豪,我认为在日本我享受了先进建造工业带来的幸运。当建筑完工之时,如果有更多的人说“这是我造的!”或“我参与建造了这栋建筑!”,这座建筑才是更好的。

Q

我很喜欢你在讲座开始谈到的“水波涟漪”(ripples)的概念,在你的建筑里仿佛没有任何限制(confinement),空间可以无限扩展(dissipate)。由于我也是来自东方文化区,所以我能理解这种概念背后的哲学或精神(philosophy or spirit)含义。但它们并不是很有逻辑性的要素,所以你把它作为设计的主线思路,我想请问您使用这些手法时是如何思考的?有没有某种特定的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伊东丰雄

我想这样回答你,有时候在精神性与逻辑性之间是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的。例如当我设计“众人之家”时就会考虑到逻辑性的要素,希望给灾民设计小小的家。他召集建筑师们为灾民筹钱并在行列式的营地之间建了很多小房子。希望这些由木结构做成的非常温暖的聚会活动场所,能让灾民获得跟接下来的生活抗争的勇气。但是在设计的成果阶段,我的最终目标仍然是希望它能对自然开放。

© 伊东丰雄 ,“众人之家”

伊东丰雄

“众人之家”的一种类型是用那些被海啸毁坏的杉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让已经死于海啸的树在灾民的住宅中重新复活,这里面有两重意义,一是结构的意义,二是由死到生的精神意义。所以不论是哪种思路,有时我只是想证明在某个场地上营造空间最终的意向依然是试图让它更开放或更与大自然连接。因此这其实是对现代主义的反驳论据(counterargument to modernism),我只是想提出更亲近自然的概念。

© 伊东丰雄,伯克利艺术博物馆(BAM)工程概念效果图,由于经费原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宣布取消该项目


Q

你展示了仙台媒体中心和台中国立歌剧院,这使我想到这两者之间的一个项目,是未能建成的美国项目——伯克利艺术博物馆(Berkeley Art Museum),它就像是两个项目之间的垫脚石(steping stone),我想问这个博物馆未能落实是否部分由于Mohsen所说的施工的问题?

伊东丰雄

其实伯克利艺术馆的概念是在台中国立歌剧院的概念之后提出来的,尽管很遗憾这个项目最终没能建成,但这个概念后来被应用到墨西哥博物馆(Mexican Museum)项目中,就像我刚才展示的场地上很有多工人的那张图片,所以设计概念还是有用武之地了,我个人认为台中歌剧院相比伯克利艺术馆,更适合与仙台媒体中心放在一起比较。

© 伊东丰雄,墨西哥巴洛克博物馆,建筑的外墙和内墙都如轻盈的纸片,边沿弯曲形成了联系和空间限定的作用。



END


推荐阅读


TOYO ITO 1971-2001 《伊東豊雄の建築 1》

出版:TOTO出版社,设计:ASYL设计公司。


TOYO ITO 2002-2014 《伊東豊雄の建築 2》,出版:TOTO出版社,设计:ASYL设计公司。



雷锋福利

欢迎添加“全球知识雷锋机器人”,邀请您加入由成师傅主持的东大知识雷锋粉丝群,会日常分享读书心得、带大家赏游日本风光和精彩建筑,欢迎大家进群互动学习!

グループ追加など大歓迎


往期回顾


北美讲座

哈佛大学:

大卫·哈维《哈佛酒吧的共产主义浪潮》

K. Michael Hays《走向后当代的存在论 ——沉思自主性、批判性,以及此刻我们能做些什么?》

扎哈·哈迪德《那个曾被森森鄙视的天蝎座——追记扎哈在哈佛的最后演讲》

Norman Foster《“高技”不过是建筑诗人的桂冠——听诺曼·福斯特谈自己的绿色设计哲学》

《哈佛大学20年来最经典的对谈——库哈斯与杜安尼激辩新城市主义》

Jacques Herzog《来!听赫尔佐格最新的思想独白》


耶鲁大学:

朗西埃《倾听耶鲁的隽语——耶鲁建筑女神翁佳品读朗西埃思想之魅》

Pier Vittorio Aureli《Dogma 返朴归真:联合空间与工作住宅新模式》

Scott Ruff 《重要的黑:美国文化中的暗物质》

Francesco Casetti 欧洲视觉进化史课程:

《【女神课厅】尘埃与神明间的徘徊:视觉考古》

Elia Zenghelis《库哈斯的旧爱新欢——联合创始人Zenghelis揭秘OMA往事》

专访《被跨国举报算神马?我当年还被屈米抄走拉维莱特方案呢——耶鲁知识雷锋专访Zenghelis》


康奈尔大学:

王澍《与水絮语——以自然的方式建造》


普林斯顿大学:

安托万·皮康《所有权革命:数位化文化及建筑实践和理想的转变》

ETH教授Pascal Flammer 《住宅本质上是一种孤独感的围合》


哥伦比亚大学:

Peter Cook《撕开天才建筑师彼得·库克的梦境,你敢看吗?》

Eduardo Souto de Moura《向武僧学建塔——在郑州原来你是这样的德·莫拉》


加拿大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Michael Green《来自过去的未来材料——耸人听闻的“高层木构建筑”》

麦吉尔大学:

《银翼杀手、密斯奖、室温运动——哪个才是真正的Barozzi Veiga?》



欧洲讲座

代尔夫特大学:

Han Meyer《上帝为什么无法阻止荷兰人在海平面以下生存?》


米兰理工大学:

Francisco Mangado《你仍然认为建筑最重要的元素是光吗?》


佛罗伦萨大学:

詹尼·佩特那《他们的20岁——让摇滚都感到羞惭的建筑岁月》


AA:

Concrete Action & Finn Williams《伦敦住房危机!建筑师在哪里?》


北欧阿尔托大学:

ETH系主任Dietmar Eberle《我做了400个项目才发现,现代主义对于功能的推崇可能是个历史性错误——建筑的质与量》


ETH:

Benjamin Dillenburger《手工艺死了——高精度信息时代的设计与建造进化》

Peter Märkli《ETH最受欢迎的设计课教授退休了——Peter Märkli的建筑实践、研究和教学》

Christian Kerez《被赫尔佐格抛弃的那个克雷兹究竟好在哪儿?》



亚洲讲座

东京大学:

《桢文彦×矶崎新×原广司:东京大学建筑学院三大老男神都在这里了!》

沉默的诗行——201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RCR东京大学讲座》

《拒绝向库哈斯低头的隈研吾,还有希望得普利兹克吗?》


京都大学:

Shin Takamatsu《被教科书拒绝的建筑师NO.1——“铁疯子”高松伸》


新加坡国立大学:

Mohd Tajuddin Mohd Rasdi《穆斯林国家谈民主 和平建设还看这》


澳洲讲座

墨尔本大学:

Rem Koolhaas《库哈斯最近在想什么?——蠢萌驯化的年轻人应该去农村撒点儿野》

Mark Burry《前数字时代的天堂之谜——详解高迪的参数化创新》


悉尼大学:

Dr.Dagmar Reinhardt《机器人与新乌托邦建筑》



展览透视

荷兰海牙蒙德里安回顾展《“潮流易逝,风格永存” - YSL》

威尼斯双年展《展览透视 | 威尼斯双年展大赏——当代艺术的战场在哪儿?》

展览透视 | 与时间和空间策划一场戏剧的合谋——解读菲利普·帕雷诺中国首次个展:“共此时”》



文末大彩蛋



2017全球建筑新鲜事儿年终大盘点!


“90后建筑眼”栏目组荣誉出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看动画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2018新年贺岁片——90后建筑眼2017年度新闻大盘点!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