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设计大赛的评审是一次难忘的愉快的精神之旅。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长三角公共空间这些年巨大变化的时代风景,看到全社会开始了对公共空间建设的高度重视,大到旧工业园区、砖窑粮仓、省市级博物馆图书馆,小到一片绿地、老弄堂的一间办事处,就能更感受到我们的建筑师设计师投入、倾注在公共空间中的那片深情和苦心。
在我看来,“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设计大赛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想象的美丽创意。而这个创意的地基就是近年公共空间营造的实践,和越来越多有才华有情怀的建筑设计师、艺术家的热情投入。
公共空间不同于私人空间。私人空间是隐秘的,是他人可以回避的。而公共空间是公开的,向着市民公众完全敞开的,具有强迫的不可回避性,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给人的最直观最感性的印象,是你和大家每天都必须面对或置身的,也是最能体现国家政府社会的公众意识、人文关怀。一个人的“美好生活”,不仅在于私人空间的美好,更在于公共空间的美好。
公共空间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的一个崭新课题。长三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关注公共空间的建设,评选倡导最美公共空间,对于正在高速行进在城市化路上的中国,具有先行先试的良好示范性和引领性。
三年来,评选日益深化扩展,已经涵盖了基层文化、公共阅读、商圈文化、文博艺术、美丽乡村各个公共空间领域。它使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更加感性,更加贴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评选出的获奖作品无疑体现了当下我们对于公共空间认识深度和最新理念:
一是形式的愉悦。在物质贫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公共空间公共产品只要满足基本保障和需求,并不在乎空间的外观、形式的粗放简陋。获奖作品大都非常注重提炼江南的各种传统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各种现代的艺术理念、艺术处理,升华出一种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视觉愉悦的形式美,同时注意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协调,比如依山傍水的借景,社区草坪小路的结合,做到突出而不突兀,影响深刻而又浑然一体。就形式风格而言,既可以是乡野的诗情画意,也可以是理性的现代简约。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公共空间菜场、街角、“新村”微空间的再建。
如上海市杨浦区阜新路260号街边实验室,凸出公共空间的“在地性”,让居民、孩子有学习、创新、交流的空间。公共空间不是一味的高大上,更要接地气,真正让普通民众能感受到公共空间人际交流的温馨活力。二是记忆的延展。长三角有着自己非常韵味深长的历史人文记忆。公共空间的新建、改建,不是对历史人文记忆的粗暴打断。借助新的形式语言使历史人文记忆得到更温存的保留和更富于有时代感的激活。获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作品大都带着淡淡而深刻的历史人文记忆。老工业遗址华丽转身为文创园区、艺术中心,不仅再现了铁锈地带再生的活力,而且保留了它们为社会曾经做出的不朽功勋,从而使它们不仅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而且成为对先人业绩的缅怀和凭吊。南京砖集馆以老城墙的墙砖的形状、肌理、铭文,无声地诉说着南京城墙建设650年的风雨沧桑。上海97岁的黑石公寓转型为网红打卡的音乐街和对面拥有140余年历史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此起彼和复调般一起谱写了中国近代交响乐的空间乐章。△砖集馆
三是功能的舒适。公共空间说到底,是为作为人的公众服务的。以人的存在、活动为中心,强化给人带来的全面的舒适的体验。但现在公共空间经常可见片面追求形式上令人惊愕的视觉冲击力,强化高大体量对人的压抑,以豪华奢靡拒绝普通人的入门。有的空间庞大,却没有一个休息的椅子,或者座椅只求美观,却坐、靠都难受,为了形式而伤害了功能。公共空间始终面临着形式和功能的矛盾冲突。获奖的阅览空间图书流通借阅的便捷,突出阅读必须的静谧氛围,还有阅读采光。特别是精心选择重点图书的推介。实现公共空间的公众共享,而不是少数人独享。四是内容为王。公共空间建设和获奖,不是它的结束,而是它的开端。更重要的还是它的后续效应。不断有新的富于吸引力的内容充实公共空间,才能使公众有兴趣持续参与公共空间,才能保持公共空间和持续发展的活力。
公共空间是自然空间经过精心创意、设计、营造的“人化”后,然后达到让人流连其间,被其中的美好、愉悦“化人”
的空间营造的初心。这是时代全面进步的新趋势,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更高要求。期待长三角的公共空间建设与时代同步,向着美好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