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拥有双重平衡的身份。
天平的一端,他是中国顶尖的企业家,把一块玻璃做到极致。他的公司“福耀玻璃”占据中国70%的汽车玻璃市场,在全球汽车玻璃行业,占比高达25%。
在被誉为全球企业界“奥斯卡”的“永安全球企业家大奖”名单中,他是唯一获奖的中国人。
天平的另一端,从1983年到2019年,曹德旺已捐出个人资产超过110亿元,用于慈善事业。是中国慈善捐款数最多的人。
散财无数的他,在2019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仅以147.1亿人民币的财富,排名第163位。
敢说敢言,崇尚“爱拼才会赢”、“做人做事讲良心”,自称“有种的中国人”,觉得自己一辈子最牛逼的是“没给官员送过一块月饼”。
这就是曹德旺,一个值得敬佩的中国企业家。
年底,武汉疫情暴发,曹德旺心急如焚。他积极跟武汉相关人员联系,捐出1个亿的善款。其中7000万支援湖北省防疫工作,3000万元支持他所在的福建省。捐款之后,他又听闻到湖北缺物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均供应不足。于是,曹德旺紧急动员海外公司购买相关物资。七凑八凑,等到2月20日,他筹集到价值1000万的防疫物资,捐给武汉。同时,看到封城之后,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他又捐出4000万帮助抗击疫情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曹德旺回应1亿捐款
另一件大事是,以他为主线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在2月10日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拿下最佳纪录片奖。这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担任监制的纪录片,用朴实的镜头,记录了曹德旺在美国开设玻璃生产厂期间,因文化差异与制度差异,引发的一系列冲突。该片在国内视频网站播出之后,引起商业界的广泛讨论,褒贬不一,曹德旺却说:“我这个人的性格,光明磊落,我跟他讲,我敢做的你都可以拍,被你拍到你都可以播。导演史蒂文·博格纳尔、朱莉娅·赖克特在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对曹德旺表达感谢,尤其是他的坦诚和公开。“电影出来后,我很认真地看了三遍。我知道,你们用自己的手法,也没少批评我,但我还是感谢你们,我会很客观地接受你们的批评。”礼貌克制,接受批评和赞美,今年74岁的曹德旺,展现出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风骨。无论接受采访还是演讲,他最骄傲的是:“几十年来,我在十几个省办厂,从没有向任何官员和银行送过一盒月饼,以人格做事。”坚守底线、规矩,从不铤而走险牟取私利,这是曹德旺的人格。“我如果犯规,会死得很惨,所以我看见谁都怕,做事很谨慎。我把自己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尊重各种法律法规以及风俗习惯。 因此我就不会犯规。我没丢下什么把柄,所以也没什么好捡的。在刀刃上平安行走30年,我也很佩服我自己。
我就知道我是怎么个死法。就是病死老死的呗。 ”
不犯规、不苟且是曹德旺一直坚守的底线,另一条底线是,坚守“实业报国”。早年间因进口汽车玻璃价格昂贵,他愤愤不平创业,由此忍辱负重:“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用上。”近40年的时间,他完成了当初的愿望,个人财富也随之攀升。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从事更“轻松赚钱”的方式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曹德旺不同。他不做房地产、不开矿、不做娱乐业。在他心里,制造业的崛起才能真正带动国家进步。因此,有人说他迂腐,也有人说他短见,曹德旺却统统反驳。“开发商太贪心,中国有大部分资金都涌入到了地产行业,这对于实体产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国目前根本不缺房子,各地房屋空置率非常高,但是开发商仍然乐此不疲地建造新房子。 这些开发商拿着从银行借来的钱,很快就能赚取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
同时,他更为一针见血地分析到:“有钱的人都几套房子,剩下需要房子的人才没有钱。”甚至疫情期间,负债率颇高的房企引发人们的担忧,不少人呼吁拯救房地产行业,但曹德旺却说:“总是要拯救开发商、拯救楼市,为什么不去拯救那些买不起房的人呢?”曹德旺回应不做房地产
如果仅仅是遵循人格,坚守底线,曹德旺似乎还不足以赢得人们的尊重。他真正出色的地方在于:率领中国企业走出中国,在更为广袤的商业世界里纵横厮杀。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开始出口汽车玻璃。依靠过硬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福耀玻璃很快享誉全球。有人赚钱就自然有人眼红。2001年,美国商务部以“福耀玻璃在美国低于公平价值销售,对美国的产业造成实质伤害”为由,强行提高福耀玻璃的关税。一种认为,福耀在国内供不应求,为了不惹麻烦可以放弃美国市场。而另一种认为,如果一旦放弃美国市场,将会致使公司彻底退出国际市场。曹德旺并没有站在企业盈利或亏损的角度思考,他对董事会成员说:中国企业在美国合理合法经营,不应被美国的行政手段打败。“一旦放弃,我们丢掉的不是‘国际市场’四个字,更是企业应承担的维护国家尊严的责任。”甚至说到动情处,他拍着桌子近乎嘶吼:“我们有种的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克服困难。”随后第一时间,曹德旺开始筹集证据,组织律师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状告美国商务部。一位参与当时曹德旺反倾销小组的成员回忆:“曹德旺陪伴他们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吃在办公室,睡在办公室,整理的资料和数据起码有半吨,可以堆满一个房间。”整整3年的时间,曹德旺先后付出超过1亿美元的代价,坚持上诉,“即使输了也是赢。要告诉全世界,他们是如何的不公平”。这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一个反倾销胜诉案例,也鼓舞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与不合理的美国行政权作斗争。一个细节是,2006年美国商务部部长访问中国时,点名约见曹德旺。 在获得永安国际大奖时,他在颁奖典礼现场,高举着中国国旗大声说道:我是代表中国人来领这个奖的。很多人都曾疑问,曹德旺一个连小学都没读完的人,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心智和能力。答案埋在他的成长历程里。他的曾祖父曾是福建首富,父亲留学日本,回国后前往上海做生意。1947年,解放战争爆发,曹德旺的父亲决定带着家人返回福建老家。但不幸的是,装着全家财产的货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曹家从此一落千丈。童年留给曹德旺最深刻的记忆是吃不饱饭。“一天只吃两顿稀饭,还要听从母亲的教诲,出门要保持微笑,不能喊饿。”不仅饿,他每天还要从事繁重的劳动,早上捡柴、挑水,白天放牛,傍晚帮舅舅种地。忙碌、劳累、饥饿充斥着他的童年生活。他割了一年多的马草,攒下8毛钱买来《字典》,又割三年马草,买来3块钱的《辞海》。借着这两本书,他几乎把村里所有印字的纸读了一遍。即便小学辍学,文化水平不高,但依靠自学,他仍旧在日后一笔一笔地写出了自传《心若菩提》,豆瓣评分9.1分。长到十几岁,按照当地习俗,曹德旺依从父母之命早早结婚。婚后,他主动向母亲提出要独立生活。妻子为了支持她,将所有嫁妆卖掉,凑钱帮助他种植白木耳。他不仅自己种,同时将村里的白木耳转运到江西,足足赚到30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曹德旺尝到甜头,但很快因为“投机倒把”被没收了全部财产,还因拖欠了村里的工分,被送去修水库。那时被生活逼到死角的他,将妻子陈凤英和孩子送到了岳母家,并对岳母说:“我这一去,如果没有赚到什么钱,就不回来了,您让凤英改嫁吧。”但他没想到的是,本以为是绝境,曹德旺却凭着一股子倔强,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机。重新开工的时候,营长和教导员被民工围住,因为板车损坏,有的在闹着要赔偿,有的为了尽早回家吵着要板车。曹德旺却悄悄挤到营长面前说:“我会修车,是否让我帮您?”随后的整整28天,曹德旺没有离开过修车棚一步。他没刮过胡子,也没刷过牙、洗过澡,出色完成任务。最终,在工地清算补偿时,领导为了感谢曹德旺,赔偿给了他价值一千多元钱的粮票和布票。也是在这位领导的帮助下,当初因“投机倒把”被没收的财产失而复得。二十几岁,迫于生计的曹德旺想过无数种方式,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却始终没能赚到钱。经年累月食不果腹,曹德旺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几乎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他并未逆来顺受,而是抱着“爱拼才会赢”的心态,不断地和命运展开殊死搏斗。1976年,曹德旺30岁了,几乎一事无成。但他敏锐地发现了当时水表玻璃的商机,于是向镇政府提议建厂。意见被采纳,曹德旺成为了玻璃场的物资采购员。那些年,他利用采购员的身份,在福建四处奔走,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为日后真正的创业打下基础。1983年,玻璃厂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当年10月,曹德旺却意外地决定承包这个破旧的玻璃厂,一年的时间,通过改革,他赚到了20万元。也是从此,他开始和玻璃结缘,但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一个偶然的意外,会再次改变他的一生。1984年,曹德旺前往武夷山游玩,为了方便登山,他买了一根拐杖。但下山坐车时,司机却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把你的拐杖拿好,万一把车玻璃碰碎了,你可赔不起。”一直跟玻璃打交道他的反问:“不就一块玻璃么,我是做玻璃的,还会赔不起?”司机没好气的地说:“就这一块前挡风玻璃,好几千!”曹德旺心里一惊,在追问为什么这么贵时,司机告诉他,汽车玻璃都是进口的,中国还不能自己生产。回到家乡后,他前往汽车修理店询问,一块前挡风玻璃的价格当时在6000元,而经过他快速的计算,生产这样一块玻璃,成本仅仅在几十块钱。回去之后,他决定进入汽车玻璃生产制造行业。此后曹德旺将所有精力和财力,全部投入到了汽车玻璃上,并起名福耀玻璃。其实曹德旺知道,当时国内没有汽车玻璃,一是因为国内汽车生产线本身就少,另外是因为技术达不到。他花高价从上海买了一张旧设计图纸,按照图纸采购设备。和几十个工人几乎连轴转,研究了整整8个月,才弄明白如何生产。生产出玻璃,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玻璃的安全性。第一批产品下线,曹德旺花了1万多元组织了一场产品鉴定会,邀请全国专家前来检测,一旦发现质量不达标,立即整改。从决定进入,到真正生产出合格产品,曹德旺整整忙了一年。卖出第一批合格产品后,曹德旺激动地泪流不止。付出得到了回报,他靠玻璃很快赚到了500万,成为当地明星企业,当时有人评价他,“那不是在做玻璃,而是在印钞票”。这段艰辛的经历一直印在曹德旺的脑海里。1989年中国台湾歌王叶启田发布新歌《爱拼才会赢》,快速火遍大江南北。歌中赞美了闽南人拼搏进取、热衷打拼的性格,也鼓励了一批又一批闽南人即便失意,仍要抱定信心,努力奋斗。当时小有成就的福建人曹德旺,很喜欢这首歌,数次听到流泪,直到今天仍旧时常哼唱。创业近四十年,曹德旺积累了巨大的个人财富,但他却认为,财富不一定是好事。“钱多了是身上的赘肉,要减肥,消除赘肉。”所以,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1,从不行贿,全额交税!仅2011-2016年,福耀就纳税近90亿元,占净利润7成。 2,把财富给到最需要帮助的人,希望惠及更多贫苦的人。
做慈善是他一直的坚守。年轻时他饱尝生活的苦辣,也深知底层百姓的艰辛。他说慈善是培养人的思想境界,“你长得太高了锯一点下来”。1998年暴发洪灾,他亲自飞往洪灾区考察,随即个人捐款300万元。几个月后,为了支援灾区建设,他再捐200万。2008年汶川地震,曹德旺看到灾区情况更是心急如焚,多次飞赴汶川,先后捐款2000万元。2年后的玉树地震同样如此。在汶川地震某次募捐中,曹德旺捐款500万,前后共计捐款2000万。贫困儿童上学问题、乡村老年福利院、大型自然灾害……他统统捐款,仅仅2010年1年,他就捐出12亿元。次年他开始筹划自己的河仁公益基金会,将3亿股福耀玻璃股份捐赠出来。过户当天价值35.49亿元。当年胡润富豪榜发布慈善榜,曹德旺以45.8亿元的捐赠额,成为“中国首善”。谈及捐款数十亿,曹德旺说,拥有财富,也是背负责任。捐了,卸下重担,反而一身轻松。用菩萨心肠行善,用霹雳手段管钱,散财无数的曹德旺还开创了中国捐赠者对公益捐款问责的先河。2010年,面对西南灾害,曹德旺捐出2个亿。捐赠会上,曹德旺动情地说:“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老百姓生活很苦,我知道那种滋味。”数额巨大,他对每一分钱也都精打细算,对捐款的每一个环节都保持高度警戒。用他的话说:“该花一万花一万,该省一分省一分。”几乎每一次捐款,他都要确保捐出去的钱发到应该收到钱的人手中,而不是“雁过拔毛,层层拦截”。他的捐款协议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差错率不能超过1%,管理费不能超过善款的3%”。同时他也为自己的捐款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邀请媒体全程监督,并且每10天向自己递交项目进展报告。据相关消息,从1983年到2019年,曹德旺已捐出个人资产超过110亿元(其中现金二十五亿元人民币),用于慈善事业。捐款,曹德旺不是作秀,他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那些应该得到帮助的人。 今年,曹德旺已经74岁了。在大多数人已经退休的年纪里,他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来,晚上十二点睡觉,“连生病都没时间”。“这么多年来,我都是昏天黑地过日子,没有看过一次电影,没有休过一次周末。”他为这种几乎变态的拼搏精神自豪,“为什么要扎根在这么苦的制造业?因为这是我的责任。”他请书法家写了副对联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同时,也像老一辈企业家一样,曹德旺拥有着独特的家国情怀。几年前,曹德旺的三个孩子都拿到了美国绿卡,拥有美国永久居住权。曹德旺知道后,把子女叫到身边说:“我们不能移民,如果我们曹家移民,中国人就没有玻璃了。”甚至严重警告三个子女:“谁要是不退美国绿卡,就无法继承我的财产。”他的身上始终有一种从内而外对祖国的热爱和维护。折射到家庭中亦是如此。年轻时,曹德旺第一次创业,妻子将所有首饰变卖支持。40多年过去,曹德旺始终如一,并将所有的财产转移到妻子名下。他说:“我老婆人很好,几十年来,煮饭,帮我带小孩,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为我奉献了很多很多。”直到如今,很多人仍旧被曹德旺取得的商业成就震撼,希望窥探这个传奇企业家的经营之道。在他硕大的办公室里,最醒目的位置上,他让人摆放了一本巨大的《金刚经》。另一本同样大小的《金刚经》,放置在他家门中央,每一位进出家门的人都能看到。他全部的兴趣都集中在两件事上:做事,带领福耀冲进商业世界里厮杀;做人,放下执念修心参佛,坚守做人的规矩。慈善事业是他修心的一部分。“你问我做慈善是什么?那是在修行,在修做人的规矩。”经商40年,他既不渴望成为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也不希望公司投机赚取快钱。他说:“企业家必须要有这样的境界和情怀: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多年来评价自己,他始终都是一句话:“我没什么本事,就是死心塌地做制造业。”部分参考资料:
1、曹德旺:《心若菩提》
2、凤凰财经:《对话曹德旺》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