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新连接天地能量

请​点击👉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关注·萨度 

识空有可互生,

虑心田消昔因。

行善护共同体,

道净炁禅心明。


生命 · 健康 · 命运<共同体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有一种说法:说人在下班之后,回家之前,在车上发呆一会,这是难得的放松一刻。


公司都是同事,家里面对亲人,唯独在车上的一刻,一个人才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个时候是最轻松的。


早在两千年前,庄子就揭示了其中秘密,和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关。


天大地大,人在其中,天地人三合为贵。



给自己一点空间,才能从天地中得到能量



庄子说:有知觉的物类,包括人,都是依靠气息的流动,背后有一种能量的隐形连接。


比如:我们面对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时,就会感到心旷神怡,这是自然和人的能量连接;我们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时,会感到有兴奋,这是能量的共振;我们和意见不合的人沟通时,会感到心累,这是能量的抵消……


万事万物的背后,都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在自然流动。这种看不见的能量,普通人无视,有道人会运用。


《庄子》曰:“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则众害生。”


凡为道是不求滞塞的,滞塞就会不通畅,梗塞不止就会互相乖戾,乖戾就会产生各种祸害。



俗话说,“堵塞不通”是百病的根源,就是这个道理。


人在婴儿和幼年时,与“道”是最接近的,尚没有心机和心智隔绝与天地的连接。


随着年纪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与人之间的磕磕碰碰,人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心智,用来认知这个世界,也用来保护自己。


这种心智,是双面性的,一方面保护了自己,另一方面也隔绝了自己和天地的连接,从而失去灵气。


所以,洞悉其中道理的人,如庄子说的“弃智绝学”,老子说的“绝学无忧”,不再依赖心智来保护自我,而是放下自我,顺应天地的变化,和大道同行。






每天都会经历世俗的事,却不放在心上,这样就留出了一个空间,道才能顺畅流动,人从中获得能量的流动。


宇宙的源头,总是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留出空间的人,才能保持自身的流畅性,保持新鲜活力。



静默可以调理疾病, 宁静可以止息焦躁




《庄子》曰:“静然可以补病,宁可以止邃。”


人在生病劳累之后,总是需要静养。


因为人的头脑每天都想很多,心中有虑,说很多话,做很多事,劳累形体,就像一碗水摇晃不止,心神不宁,养不住心神,则身体难以保持精力旺盛。


静养,就像一碗水安静下来,有沉淀,才有清澈,这个时候心神才能得到安静,身体才能慢慢得到能量的修复。



庄子提出休养之法,以静养神,《黄帝内经》也有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尽其天年。”


人,每天都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在独处中得到安静,在安静中修复能量,能保持精气神足,就最好不过了。





2

大德必大福


古人说,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气,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一帆风顺。但人的福气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求来的,或者说,是自己修来的。





01


福自己修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天道本身并没有偏向谁,但是经常偏爱善良的人。




春秋时期,秦穆公走丢了一匹马,被岐山的老百姓抓到,杀了吃掉了。




当地的官吏很快抓到了这些人,但是秦穆公却没有惩罚他们,反而请他们喝酒。




他说吃了马肉如果不喝酒,就会伤害身体。




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的时候,被敌人包围,百姓听说起秦穆公被包围,纷纷拿起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来报答食马饮酒的恩德。




秦穆公的一念之仁,救了百姓,也救了自己。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对你好。




《诗经》写道,“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常做好事,不为恶行,这样才能为自己求得福祉。






02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宋朝范仲淹,曾经在苏州买过一座宅院,风水先生说这个宅院风水很好,以后一定出大官。范仲淹听到之后,马上把房子捐出来做了苏州的学堂。




他觉得自己不能独占这么好的风水,应该把这份好福气分享给苏州的百姓,让苏州的更多读书人高中,以此来改变大家的境遇。




范仲淹有句名言流传至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正是这样的品质和精神,让范仲淹家族得以长盛不衰。在众多家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时候,范氏家族整整延续了八百年。


善良的人做事惠及万物,而不和人们争抢。






03


不刻意为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




“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




《聊斋志异》里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孟子也讲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是说人的善良就像水自然地往下流淌一样。




一个人行善,只是因为内心的不忍,为了给予别人帮助,而不是为了获得利益。




为了求得名利,刻意为善的人,被利益驱使,这样的善不是善。偷盗、抢劫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犯下的恶行。所以,伪善与恶等同。




真正的德行和善良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应该是单纯的出自本心。






04


以善小而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抱负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法句经》里讲: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水滴虽然小,但是慢慢就能充满大的容器。不从小善做起,就没法成圣。




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没有罪过,小恶慢慢积累起来,足够毁掉一生。






“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开始做起,慢慢积累下来,心态自然就会改变,长年累月,人的容貌气质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慈祥和温柔都一一体现在脸上,望着这个慈眉善目的长辈,谁会不敬他爱他呢?




正如《周易》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个人的福气不是争来的,是积德积来的。日常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的善心善行积累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福报。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道炁开脉轮简说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家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恒常无住

其妙莫名也


以儒修身入世间,

以道养骨身心天,

止定静安虑可得,

以佛养心随万缘。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福慧性命向正觉!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最近新文点下看:

可见无形能量场

心话

时间、空间、能量、灵

十不求

一步一步教你

进入灭尽定 | 人体八卦阵

定力-吸引力

四大名著之修行

师者,命也!

疗愈大师

大人生

链接好生命的力量

你把世界放松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我要爱你才爱你

……经不可空取

迷茫的解脱

饥饿疗法与打坐

5s 运动 接高频

在家饱眼福,倾听大自然

见性成佛

大年三十有宝藏

修行 "好感觉"

七重身心融父母

命定,转运。。。养身(生)

造人乎

初心即是

钱本草  千古奇

叫魂法、疗愈灵魂

活过百岁很简单

疾病层次-娑婆苦乐

寿与天齐(秘藏)

开悟的花

如何看太阳

开悟 过程

返老还童-肉身不死……

感悟-丰盛-疗颈椎

阴性病调理法

招人喜欢-因为气场

高频率~饮食

天眼法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明心见性特别链接: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当背诵)

元音老人:略说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打坐修行六要点

南怀瑾:什么是明心见性?

释万行:明心见性前前后后

万行大和尚:明心见性

万行法师:如是明心见性

万行和尚:修行入道精气神

南怀瑾:烦恼菩提 · 中脉法

明心见性修炼法

明心见性诀窍17-21(珍贵无比)

明心见性***密码*牧牛

明心见性法-检验

明心见性后怎么修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